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蹴而就就可以达成。企业信息化由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全局,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下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可以学习参考一下。
第一阶段:工作内容信息化
工作内容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的运用,对工作的特定环节或过程进行信息化。如:会计电算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财务核算、账务记录等,主要使用对象是员工层。
这个阶段主要解决了数据记录问题,从纸质记录转为数字记录,代替了部分线下人工操作,减轻了人员在计算方面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局部工作环节的效率,在局部事务处理中产生了管理功能。
第二阶段:业务信息化
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流程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如:市场开发、合同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都是企业能顺利完成业务的不同流程。
业务信息化就是将以上业务流程信息化,是工作内容信息化的升级。如:ERP系统,OA系统,CRM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应用让管理者和员工可以很好的知道业务执行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跨部门的业务得到了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企业的业务运作。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让企业内的业务流程更加畅通,数据更加统一并充分共享,也固化了一部分关键流程,让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这些用“头痛医头”方式开发的单元系统,如同在企业内立起了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并不能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
第三阶段: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就是在业务信息化基础之上,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把管理流程信息化,提取经营决策需要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让企业高管和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进一步影响和优化业务流程。
所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将管理流程化。管理是一个通过将企业中各种资源(人力、时间、技术、资金、客户等)合理安排后,产生最大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流程的识别、建立、标准化,最后到信息化,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不仅仅是需要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士进行来进行数据管理,更多的需要的是企业内部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的数据管理意识与能力的综合提升,方能达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成效。
DAMA认证
为了便于国内广大数据从业者学习相关认证,DAMA中国以国际数据管理协会(简称“DAMA国际”) 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国内实际需求,对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员认证(CDMP)的考试语言、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证书类型等进行了适当本地化重构。
重构后认证考试分为数据治理工程师(CDGA)和数据治理专家 (CDGP),DAMA中国承担认证考试命题工作,并定期组织中文考试,对考试通过者由DAMA中国颁发认证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获得CDGA认证才能申请CDGP认证考试。
DAMA认证为数据管理专业人士提供职业目标晋升规划,彰显了职业发展里程碑及发展阶梯定义,帮助数据管理从业人士获得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下的必备职业能力,促进开展工作实践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形成企业所需的新数字经济下的核心职业竞争能力。
合格标准
CDGA:满分100分,60分及格,各个知识领域不低于40%;
CDGP:满分100分,75分及格,各个知识领域不低于40%。
课程收益
对于数据从业者个人而言:
通过CDGA/CDGP专业认证,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获得更高的市场信誉和认可,是数据管理从业者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对于企业而言:
CDGA/CDGP专业认证是评估企业数据管理实践的基准,一方面能提高员工的数据管理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全员的数据管理意识,进而促进公司整体数据管理能力提升,积极有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DAMA十三大知识模块
1、数据管理基础;
2.数据治理;
3.数据结构;
4.数据建模和设计;
5.数据存储和操作;
6.数据安全;
7.数据集成和互操作;
8.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
9.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
10.文件和内容管理;
11.元数据管理;
12.数据质量管理;
13.数据伦理。
领取 专属20元代金券
Get大咖技术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