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上面这个公号「涩郎」,是我的一个备用号,为了防止万一哪天大号失联,平时一周我也会发三篇左右的我的思考,读书笔记,认知感悟等文章,带领大家一起探索精神与财务自由之路。

大家好,我是涩郎,一名「知识挖掘师」兼「知识布道师」。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看见一个事情,总是感觉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看就会,一做就不行。

当然了,我们给这种事情还专门起了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的本质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呢?其中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你和没有打过篮球的同学一起看球赛的时候,你看到詹姆斯在扣篮,你会惊叹这也太暴力,也有美学感觉了,看到科比的后仰跳投,看诺维斯基的金鸡独立都会感觉太厉害,你会沉浸在其中,而没有打过篮球的同学可能就是投进一个球而已,瞬间就被画面带走了,而你却能够沉浸其中。

你的同学就会纳闷,不就投进一个篮而已吗?好在哪里呢?哪里美了,哪里暴力了?

为什么呢?

在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当中,其实有一篇文章叫:《场景造就竞争力》,其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面对同一个对象,我们捕捉的信息和数据是非常不一样的。而捕捉的数据量取决于你对场景的感知。如果没有经历过那种场景,你的认知就处于一种天然的粗糙状态,对大量潜伏在这个场景当中的消极数据、微信息、隐信息都没有任何感知。

换句话说,我们的认知就像一个在打捞数据的网。如果网眼太大,大量的微信息和隐信息就打捞不到。而当你打捞不到的时候,它在你的感知里就不存在。

篮球案例解释

再回到打篮球这个案例上来,对于没有打篮球的同学说,投个篮而已,我自己练练肯定也会投的很好,感觉一看就会,不就是投篮吗?谁还不会呢?但是,当他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投进一球真的好难,里面会有各种技巧,如何投篮更省力,如何投篮不容易被盖帽,还有各种投篮形式,后仰,抛投,打板,后撤步,勾手等,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

你看,在没打过篮球的同学眼中的数据量和信息就是投个篮这个简单动作,真正打过篮球的同学通过投篮这个东西,可以看到里面有各种动作和技术要领,他们能捕捉到,没打过篮球的同学是捕捉不到的。

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

其实,这个案例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大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大道理都是成功的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将自己历经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了一句话,只有经历过这些经历的人才能看到这个大道理背后的各种细节,才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和数据量,而没有经历过的普通人,只是看到这句话非常对,但是,他没经历过,就看不到大道理背后的各种细节。

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就是大道理都懂,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是自己去经历了,实践了,踩坑了,趟过去了,才有可能成功。

男人很行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段子,但是很真实,就是女朋友从淘宝上买了各种组装的家具,到货之后,让男朋友组装,男朋友嘛,很 man ,看一眼说明书之后,就把说明书扔了,大言不惭的说:我知道了,这个我会。

然后,就开始了组装之旅,大概率组装完成,包装里送的各种螺丝和配件都会剩下几个,而后给女朋友说:这是商家多送的,没用。

其实,是有用的,自己就是少安装了,而且有些组装,男朋友还经常安装错了。

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不行。

弗兰克林的例子

吴老师在文章中还举了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

富兰克林早年学写作的经历:他学会写作的时间可以说是“神速”,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从印刷厂的一个工人变成了专栏撰稿人。那么,他能力提升的神奇速度的背后是什么?是他采取了一种很独特的自我训练方法。

富兰克林当时是个印刷工,每天要接触报纸,他也会看一些报纸上的文章。在看完一遍以后,他就把报纸放在一边,自己重写这篇文章。写的时候他发现,他以为已经看懂了、了解了、领会了这篇文章,但一下笔,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很少,就那么几句话,而且跟文章一对比,这些话表达的还是相当不准确的。

接下来,他毫不气馁,把报纸再认真看一遍,重新再来写——由于他写作的过程是一种进入场景、情景的过程,就比泛泛阅读能捕捉的信息量大得多。在经过七次的回还之后,富兰克林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跟原来那篇文章的差距就不是太大了。他用一年的时间,用这样一种方法反复训练自己,就能够自己写作了。

进入到场景当中,你才能够真正获取那些微妙的、精微的,又是关键的数据和信息,你的认知密度就会越来越高——富兰克林的这种自我训练方法看似很笨很慢,但是非常有效。

我们“背诵一篇文章”和“在知道了作者的立意之后,自己再来写这篇文章”的差别就是:前者没有场景化,或者场景化程度很低,后者是高度场景化的。只有在这种高度场景化当中才能够获取真正有效的数据。

总结

其实,你看,当你明白的道理和信息,只是经过眼球之后,可能仅仅只是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也就是大脑的第一次创作,只有当自己的第二次创作,也就是进行场景化之后,你才能获得真知。

这就很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认知客观化的过程当中的两次创造。

我在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史蒂芬柯维说:“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然而,第一次创造与第二次创造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所以,不要做一个空想家,而要做一个实践家。

也就是你在看一件事的时候,这只是在你大脑里进行第一次创造,而当你场景化实践的时候,就是对你大脑的想法进行一次完善,甚至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没有预想到的东西,你会在场景化的过程当中去认知到和获取到自己真正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所以,在大脑里形成的第一次创造往往就是自己高估导致的,也就是眼高手低的原因。

记住:所有外在的大道理,你看到的东西,并不真正属于你,只有你将这些信息高度场景化之后,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真知,才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013A01BR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