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出圈的开发者社区,缺位的开发者运营丨2021年终观察

开发者运营,技术最好时代下的一小撮人

据说乔布斯生前非常推崇一本书,名为《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讲述了为什么那些大企业、成熟企业对于新兴市场视而不见,从而坐失良机甚至直接走向衰败。由此带来了 21 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理论——颠覆性创新理论。

当我们用这套理论模板去审视 IT 技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轨迹确实惊人地吻合:

  • 闭源的办公软件更新换代曾以十年为单位,直到遇见开源软件(OSS),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了;
  • 诺基亚曾经是手机市场绝对的王,直到遇见 Android/iOS,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了;
  • “IOE”曾经是企业服务的唯一选择,直到遇见云计算,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了。

事实上从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很多革命性变化出现的时间节点,往往都与技术的更新换代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你对过去十年间受到追捧的热门技术有所关注,那你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 2014、15 年的移动开发元年;2018 年的 AI 元年;2019 年的区块链元年;2020 年的低代码元年;2021 年的元宇宙元年(未完待续)……

以上的所谓元年,有的真的成功了,比如移动开发元年背后所代表的是中国互联网从 PC 走向移动互联的历史进程。而更多的技术风口却是昙花一现,或归于沉寂,或开始蛰伏,等待下一个循环。

技术的价值受到资本的青睐,技术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互联网的创新周期,技术人的价值被空前关注,这或许是我们称当下为技术最好时代的原因。而在这个技术最好的时代下,镁光灯聚焦的是写代码的技术,创造价值的产品,却往往忽略了一个近年来国内刚刚兴起的一小撮人群——开发者运营。

技术的鄙视链往往是自 AI、后端、前端再到运维、测试,互联网的鄙视链往往是技术到产品再到运营。开发者运营,也是运营……

开发者社区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2015 年 6 月 15 日,是我进入开发者社区的“元年”。一晃时间就已经近 7 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段沉淀下来,哪怕是天天摸鱼也都能发现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抒发一些感想了,何况我本质上是个喜欢瞎鸡儿思考的喷子。

在之前的消费互联网时代里,有一个各大电商在海量大数据下得出的经典论断:

图源互联网

不巧的是,中国开发者群体以男性为主。从这个逻辑观点上看,资本似乎不应该对开发者这个群体倾注足够的关注与投资。但,谁让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所谓“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转折期呢?

产业互联网、全面云计算、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实基本上都在说一个事儿,就是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啊,光靠消费啊出口啊已经很吃力了,还是要拉动内需,推动结构性改革。靠啥?靠核心技术啊朋友们。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发者啊!

所以,开发者社区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黄金周期:

  • 从第三方开发者社区的角度看,CSDN、InfoQ、51CTO、思否、稀土掘金,这些或老牌或新兴的开发者社区,其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新兴社区甚至有了赶超之势。
  • 从企业自建开发者社区的角度看,无论是过去的云栖社区、云加社区、华为开发者社区这些有所积累的老牌社区,还是互联网新贵们的另起炉灶,都让社区这个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 从开源、基金会的角度看,Linux 基金会、CNCF 在国内扩张迅猛,本土的 Gitee、木兰协议、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也都开始成长起来。

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社区文化的膨胀与开源文化的普及是伴生关系。今年有幸也与一些做开源投资的朋友们有过一些交流,发现资本对于开源创业的扶持力度也是远大于从前。这个例子中外都有,国际上的开源创业、IPO 标杆有 Snowflake、Databricks;国内的开源独角兽有 PingCAP,这些都是只要上市就能造就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代表。

另一方面,在当下这样一个“人人都有自媒体”的时代下,本身又放大了行业性事件的传播力度。过去市场媒体人梦寐以求的“出圈”,在今天看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但如果我们细细回想,又会发现关于开发者社区的“出圈”,往往并不是什么好事,比如——log4j 漏洞事件。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个现状,即:

以开发者为代表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团队内对于技术产品选型的决策权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头部云计算厂商对开发者人员价值的重点投入;在国家倡导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引领下,资本、企业、第三方机构都意识到了开发者社区的重要性,开始加码投入;在本土开源逐渐兴起,社区文化逐渐下沉的过程中,开发者本身对社区的认可度也在持续培育;再加上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加速了开发者社区概念的普及。

由此,开发者社区才开始真正出圈,技术的最好时代也才得以印证。不信?不久前我刚给在街道办事处的媳妇做过区块链技术的考试,你能信?

开发者运营,现实的骨感

如果说开发者社区的全面迸发可以称得上理想的美好,那开发者运营这个关键的岗位方向就可以称得上现实的骨感了。

在我过去的工作履历中,接触到过很多岗位描述相类似,但名称定义却各不同的 JD。有的叫开发者运营,有的叫技术品牌运营,有的叫开源社区运营,有的叫开发者社区运营……零零总总,不一而足。

这些工作在国外有一个统一的名称——Developer Relations,开发者关系,简称为 DevRel。国内目前还没有广泛采纳这个说法,更多的时候我们都用开发者运营来做指代。什么是开发者运营?岗位序列属于运营岗,运营的人或产品叫开发者。从企业设置开发者运营岗位的目的来看,最终是希望这个岗位能让最终受众成为某项技术/产品的使用者,毕竟「转化」是每个运营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我们或许可以就此下一个笼统的定义:

开发者运营是针对开发者群体,通过运营等手段让开发者成为某项技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的岗位。

但你要真地去问这些做开发者运营的朋友,日常的工作是什么,那可就太斜杠了:

  • 新媒体你得做吧,公众号、短视频、直播,这些矩阵不得各个开通?
  • 文案你得做吧,产品更新、广告标语、社区 slogan 不得写得明明白白?
  • 内容你得做吧,用户故事、技术能力、客户案例不得做得面面俱到?
  • BD 你得做吧,各家媒体、友好社区、政府关系不得逐一拓展?
  • 设计你得做吧,宣传海报、官网页面、产品周边不得安排上?
  • 售前售后甚至销售你得做吧,开发者关注啥、产品反馈是啥不得挨个汇总?
  • ……

为什么不招更多 HC?去肥增瘦懂吧?降本增效明白吧?

你一个定位属于支持部门的,说得好听点可能套上个“中台”部门的称号,实际上不就是个打杂的——你不赚钱你还那么多穷讲究?边儿凉快去吧。

这是开发者运营先天的掣肘所在:不认可社区价值的业务老板大有人在,协作业务部门对于社区的定位很多时候只是个渠道来源,整个部门一年预算都没几毛钱,只能靠自己往日积累在各家技术媒体面前刷脸求支持,背地里还落一个“白嫖怪”的绰号,难啊!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偶然翻到了当年入行面试的一篇作业,https://mp.weixin.qq.com/s/qMAcTQXJHbdGgdCkWVrcvg 美剧《黑客军团》的影评。当时感慨的就是,谁能想到我一个学党史毕业的,怎么就做了这么多年开发者社区?底下又有朋友评论说,谁能想到一个学翻译的,最后也做了开发者社区……

然后得出的真相就是——原来开发者运营的入行门槛真的低。回到我们前文提到的 DevRel,国外做类似工作的人,往往本身就是工程师出身。这样的人做开发者社区有啥好处?首先自己就是目标用户,懂用户的需求;其次自己本身懂技术,知道产品的卖点是什么。这两点基本上就让很多半路出家的开发者运营贯穿整个职业生涯都很难做到了。

在国内,这种工程师来做开发者运营的可能性不太高,核心就一个原因——钱。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互联网三大岗位序列,运营是鄙视链的底端,地位低的人,一般也拿不到多高的工资和年终奖,工时还不比技术/产品低。我转开发者运营,图啥?图用爱发电的崇高理想还是图跟社区喷子对线?

入行门槛低,未来发展受限,却伴随着开发者社区的膨胀带来了大量的新增岗位,开发者运营能不缺位吗?所以你才能在朋友圈看到各种贼搞笑的技术软文:

  • 再见了微服务,DDD 已成气候!
  • Linux 凉了,现在是国产操作系统的时代!
  • 在字节,Go 是如何虐杀 Java 和 C,问鼎榜首的?

羞与为伍!

社区、运营的未来

最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开发者自身已经意识到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开发者运营,自己运营自己。

这一方面是代表有人敏锐地抓到了当前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是开发者运营缺位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只是,他们运营的路子有点过于野了:

比如一个自称校招毕业进字节的前端,在教育线待了半年,被“调整”以后现在开始带团队了。各种自称阿里/腾讯/字节等大厂的技术 leader & 面试官,加我微信给你大厂面经 &学习资料,一看全是 GitHub 上烂大街的东西。

所以之前我看到那个 45 岁精通各种技术栈却找不到工作的热搜会噗嗤一笑,按照现在对「精通」一词的理解,我应该能算得上是「世界级」的开发者运营。

对于开发者社区这个生态的根本而言,各家却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在 InfoQ 的时候,发现大家愁的是怎么做下沉,怎么打初级开发者、学生群体,怎么提供面经之类的内容供他们消费。我来了稀土掘金以后又发现,大家愁的是怎么做品牌上探,怎么做综合品类,怎么打中高级开发者,怎么吸引深度内容创作者。

这两天看到了一场骂仗,核心聚焦点在于什么样的技术内容应该是社区的优质内容。有的人觉得,网站上阅读量高的都是面试题、工资的标题,太基础跟技术没有关联性。有的人觉得,技术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有人看就证明有价值。

这种类似的骂仗在我过去的职业生涯里其实见过很多,甚至也直接收到过很多技术专家的类似反馈。从我的角度看,这本身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自己做内容以来,最信奉的一句话是: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金字塔来分析开发者群体,规模最庞大、流量最高声量最大的肯定是初级开发者,这是各类面经、工资关键词标题受到最大关注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初级开发者不可能永远都是初级,大家都会成长,在往上成长到一个阶段以后,他所关注的内容属性就发生了变化。作为社区需要做的,一是提供多元化的包容文化,二是提供差异化的内容消费,三是提供开放性的反馈渠道。

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类似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技术常说的技术债,它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你只能不停地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循环往复。社区也是一样,有人来,就有人走。只要社区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总会遇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然后活下去。

对于国内技术圈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只要是从业者都可以举出很多来,但真正能得出解决方案的,可能少之又少。更多时候,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需要我们跳出行业本身站在更高层面上去看问题。

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间总会解决。

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忧虑的不是大龄程序员再就业的问题,而是行业内没有足够资深的大龄程序员。

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忧虑的不是开发者社区的价值问题,而是开发者社区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忧虑的不是开发者运营的职业发展,而是开发者运营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做得更好。

你说呢?

  • 发表于:
  • 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
  • 首发地址https://www.infoq.cn/article/oRBQ4GiPyjK4OvSx7OEA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