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使“微腐败”无处藏身

本报讯“我感到非常内疚和后悔,不仅对不起家人,而且还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悔不当初啊!”“面对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不能在他们面前尽孝赡养、养育,确实很悔恨,悔恨自己当初不多问几个为什么……”

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组织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上,该区畜牧局原局长张奇等人在警示片中剖析了自己的堕落原因,并深深忏悔。

张奇案是该区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重点,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系统排查涉农领域中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私分、优亲厚友等违纪问题,经区纪委调查处理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例之一。

据悉,2017年以来,在该区纪委的部署与统筹协调下,农林牧水等六个涉农系统全面清理了所涉惠民政策项目及所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建立政策、资金两本“明白账”,13个乡镇(街道)、108个村(社区)分别建立惠民政策落实“公示账”。

彭山区有关部门负责统计汇总财政、国土、人社等部门有关信息,分为“惠民政策”“项目公示”“资金查询”“扶贫监督”等六大数据平台,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提升工程等几千个数据组成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着力发现问题。

通过科学的数据比对,疑点也随之浮出水面。录入“数据铁笼”系统后,首先被揪出的凤鸣街道办干部李某等6名财政供养人员,都如数退还了违规领取的货币化安置补助款,李某说:“原来还有侥幸心理,没想到早就被‘盯’上了,真的是‘伸手必被捉’。”

“在惠民资金大数据核查中,高压之下依然有党员干部在惠民资金上动歪脑筋,不仅让我们警觉,而且让我们找到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好抓手。”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勇刚表示,以“互联网+”思维,整合搭建惠民政策资金大数据监督系统,让纪委监督更科学和精准,实现了变人为监督为数据监督、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个体监督为整体监督。

“大数据太精准了,平常监管也下了不少力气,没想到问题还是不少!”涉及惠民政策落实的部门人员感慨道。

截至目前,该区通过大数据扫描,已发现涉农领域问题线索85条,谈话函询54人,纪律处分73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舒勤)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03C026Z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