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主体工程效果图。中建三局一公司供图
9月30日,中建三局承建的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主体工程积极响应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优质创新示范工程项目“云观摩”交流活动的号召,进行线上“云观摩”和交流学习,并制作了重点展现质量优质与科技创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示范视频,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推动质量变革创新技术措施,营造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推动四川质量强省建设。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主体工程,位于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航鹰西路与银河路交叉口,占地面积11.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由4栋塔楼、4栋配套裙房、1栋市民中心组成,业态丰富,包含市民中心、规划馆、博物馆、金融中心、音乐厅、酒店、商业、办公等,是成都市重点工程,定位“城市新地标,未来新中心”。
精益建造铸精品、造品牌
项目应用中建三局LC6S管理体系,从优质、安全、快速、低成本、绿色及智慧6个维度落实精益建造,从设计优化、工艺优化、措施优化等方面集成,提高产品质量,致力实现“六零”目标。项目实施全过程全专业样板引路,以集中样板、实物样板和BIM+VR虚拟样板为载体,提高交底效果;推进多图融合,实现一体化施工,从根源上杜绝质量缺陷;落实工艺标准化,从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抹灰、防渗漏等方面制定共计30项工艺标准,作为规范现场施工的底线;编制专项治理10条,从防渗漏、混凝土、抹灰、地坪、保温、腻子涂料、饰面砖等方面梳理施工高频问题清单,过程重点管控。
数智技术,驱动智能建造
项目以“鲁班奖”为目标,建立数智建造云平台,利用混凝土裂缝控制、BIM智造协调系统、型钢模具加工等技术,施工全过程深度实施精益化、数智化、工业化管理,推动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工业建造体系升级。
本工程地下室长350米、宽300米,属超长无缝结构,项目从原材选择、配比优化和工艺创新进行混凝土裂缝控制:优选原材,对各项原材进行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严控配比,提前试验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和相容性;创新工艺,采用跳仓法进行底板施工,提前优化调整施工区段,过程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后综合养护做好水化热温升控制,大大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项目搭建数智建造云平台,通过智能监测(环境监测、AI慧眼、三位一体门禁等)、智能工具(智能化实测实量工具、智能回弹仪、智慧地磅等)、新型机械(焊烟净化器、地面整平机器人、夹板机等)等29项技术,实现进出人员智能识别、违章作业实时监测、实测数据智能采集、进度可视化跟踪、隐患智能排查、物资智能验收、环境智能监测与处置等施工过程智能化。
项目采用BIM技术辅助施工,通过BIM模型对叠合板、alc、金属风管等涉及的零件编号、洞口编号、管线预埋位置编号转换成构件图输出,将其引入预制、预埋等设备自动化加工,检验合格后粘贴二维码入库,运用Tekla软件建立加工进度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Tekla及BIM软件转换,对加工进度实时动态管理,实现预制构件一键出图、生成清单、智能完成加工、编码、物流创建的功能,推进生产智能高效发展。
数智工业化精益建造,赋能工程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贯彻“品质保障 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智化转型,推进工业化精益建造落地,铸造一座座精品工程。 (吴智鸿 张乐盈)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