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你负责探索,媒体负责解读,网友负责吵

媒体开始跟进报道AI绘画,网友开始为了AI绘画版权而争吵,我最近在后台每天都能收到这两类消息,读者,尤其是AI绘画同好会不断进行分享。想听听我的看法?

我想,网上的信息也是有信息链的,或者是金字塔结构。首先是人们发明了某种新技术,然后是极少部分人愿意跟进尝试。这一小群人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引发第一次流行,迅速形成第一批同好。随着卷入的人增加,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开始触及到更多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和现实生活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引发第二次流行,普通大众中的新锐分子卷入了进来。

这时候媒体开始觉得这是个新闻,有传播价值,有眼球价值,于是媒体开始跟进报道,做各种事后解读和未来预测。通过媒体的方法,会形成第三次乃至更多次流行,在大众认知层面上的流行。但这一切要看媒体首波报道有没有激发正向反馈,如果受众反应良好,讨论激烈,媒体就会不断深挖,不断投料,于是使得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到了这个阶段,网友就会开始吵他们懂得的事情,熟悉的事情。比如说这个新东西在道德上有什么问题没有?在法律上有什么问题没有?在经济利益上有什么问题没有?在安全方面有什么问题没有?但在我看来,这部分已经属于信息的残渣。不是源头信息,不是原生信息,而是对二手信息的二手信息的二手信息进行辩论。

为什么网络上关于AI绘画是否有版权问题,是否侵害画师权益一类的争议我从来不参与?因为我有朴素的常识:1、算法不是争吵的人们设计发明的;2、软件不是争吵的人们开发发布的;3、他们可能连一张AI绘画都没有尝试过;4、无论他们怎么吵,得出怎样的结论,AI的后续开发和进展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或者说,技术本身根本不在意这些话语,这是两个相对隔绝的平行宇宙。

同样的,媒体解读和分析我也不在意。这个活计重要么?重要也不重要,看是谁了。对于一直在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来说,解读和分析都是事后,而自己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向前。解读和分析正确与否,帮助不了自己太多,因为根本就没有提供新的信息量,所说的都是自己已知的事,即便都正确也不能指导前进的方向。对于想要了解新鲜事物的人来说,解读和分析就很重要,因为需要借此进行理解。当然,最好的理解方式还是自己上手亲自去画一两百张,但凡事亲力亲为人生就不够用了,这里体现了媒体的价值。

对于我本人,和所有AI绘画者来说,目前最紧要的事情不是媒体如何解读,人们如何争吵评说,而是如何跟上AI绘画的进展。这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面对的现状:技术进展太快,一周一小变,一月一大变。比如说本月的最新进展是AI绘画工具的细化,针对二次元艺术有一批工具爆发起来,看网上生成的动漫色图数量暴涨就能知道这一点。同时,输入文字得到短视频,输入文字得到有剧情的连续短视频也在本月实现,比我当初的预计还要快一些。

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历史。首先人们是聊天(IRC),然后是长文字信息(邮件组、BBS),再然后是图片,最后是声频(MP3)和视频。然后重复这个过程,全部升级一遍:聊天(QQ),文字(Blog),图片(Flickr),声频和视频(youtube)。再重复:聊天(微信、WhatsApp、line),文字(Twitter,微博),图片(Instagram),声频(broadcast)视频(Tik Tok)。

在AI这个领域里,除了因为处理人类自然语言比较困难一点,导致文字的部分目前进展有限。但是在图片、音频、视频这三个类目下的循环演进一直没有停止,而且速度比互联网前几次迭代进化要快速得多。意思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这些爱好者每天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时间非常有限。我从5月份开始接触AI绘画到现在,不过是5个月时间,但是从学习强度上看,感觉是相当于在5个月里重新上了一遍大学一二年级---基础课程如同雪崩一样落下,门门都要学,门门都要考。课课都要上,不上跟不上。

当初和我一起进入这个领域的人,现在有好些已经停下了脚步。发生了什么?也就是一两周没有再去接触AI绘画,等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已经跟不上进度了。新东西太多,新玩法太多,稍微停顿一会儿,一切都呼啸着绝尘而去。这对于AI绘画的使用者,学习者而言,才是头等大事---要不要继续跟,怎么跟?

相比之下,媒体怎么解读,网友如何争辩,乃至于画师和艺术家明里暗里的揶揄、嘲讽和抵触,根本没那么重要。这是一辆飞驰前进的高速列车,每次停靠站台休息的时候,站台上的人就会努力把车上的人拖下来,说:“让我们讨论讨论AI绘画是不是艺术”,“让我们讨论讨论AI绘画是不是缝合怪”,“让我们讨论讨论AI绘画直接抄袭画师的风格用色构图你的良心不会觉得痛吗”......这些问题要么是没有定论,起码目前是没有;要么是在个人能力范畴之内无法解决,比如版权需要立法。但是,人一旦被拽住,在月台上开始聊天,列车可能就扔下你走了。

那我们第一时间为什么要上车?因为它是个新鲜事物,因为它有趣,因为它给疫情下的沉闷生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以及,它可能通往未来。说句难听话,整件事情和站在月台上的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只和此刻在车上的人有关系。而且,即便此刻人在车上,未来可能90%的人都会在某一站停下,未来还可能随着技术的进展会发现之前所学的一切都是无用功。是这样吧?你的Dos622和telnet技巧还在用么?除非你需要编程,否则你现在已经不会接触到这个层面东西,你只在应用层的交互界面上和软件打交道,而且还是图形界面。

生活是残酷的。没有那么多付出就有回报,也不是天然就有功不唐捐。列车载着我们通往茫茫不知何方的未来,我们也不知晓未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模样。但我们尽量不去想这些事情,而是聚焦在当下。当下我们还在学习,还在创作,还能从中得到快乐,这就足够了,剩下的一切“将来会如何”都是杂念,只会带来干扰和困惑。保持队形,保持专注。所以,最后让我再说一遍:

你负责探索,媒体负责解读,网友负责吵---不单是AI绘画如此,世间的许多事都是如此。

标题:《一个朋克》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所有图片AI算法提供:Stable Diffusion

关于Stable Diffuion的详情,请参考文章《介绍一下Stable Diffusion》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话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低分辨率的盖尔·加朵》

和菜头的小肉手

Stable Diffusion

南派三叔专区

《低分辨率的加尔·盖朵》

和菜头的小肉手

Stable Diffusion

π,请盖尔·加朵来演万奴王的女儿吧,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东夏的女祭司+长弓手,其实挺合适的---坐在马背上,披着熊皮披风,徐徐吟道:东夏不满万,满万不能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014A021I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