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基于文档级问答任务的新注意力模型

这是 PaperDaily 的第40篇文章

本期推荐的论文笔记来自 PaperWeekly 社区用户@duinodu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从问题出发的、多因素注意力网络,用来完成基于文档的问题回答任务。这个模型可以从多个句子中收集分散的证据,用于答案的生成。

关于作者:杜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论文 A Question-Focused Multi-Factor Attention Network for Question Answering

链接 https://www.paperweekly.site/papers/1597

源码 https://github.com/nusnlp/amanda

研究背景

基于阅读理解的回答问题系统中,机器需要通过理解一段文本,回答给定的一个问题。 从 2013 年到 2017 年出现了各种问题回答的数据集(NewsQA,TriviaQA, SearchQA, SQuAD…)。

大多数已有的解决方法,关注在问题和段落的关系(passage-question interaction),通过寻找相似的上下文来抽取文本作为答案。

这类方法有两点不足:

1. 不能通过多个句子合成答案所需要的材料,所以在很多开放 QA 数据集上表现不好。

2. 没有显式地关注问题-答案的类型信息,而实际上,问题-答案的类型在 QA 中很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从问题出发的、多因素注意力网络,用来完成基于文档的问题回答任务。这个模型可以从多个句子中收集分散的证据,用于答案的生成。

问题的数学描述

QA 任务描述如下: 给定一组(文本 P,问题 Q),需要从文本 P 中抽取一个文本块(text span),作为问题的回答。

文本 P 表示为 (P1,P2,...PT),问题 Q 表示为 (Q1,Q2,...QU),T 和 U 分别是文本和问题的单词数。要回答问题,也就是要找到b,e,其中1≤b≤e≤T,输出的回答也就是 (Pb,Pb+1,...Pe)。

从上面的数学描述可以发现,这种 QA 给出的回答,只能是文本中出现的单词和句子,不能产生新的单词作为回答。

论文模型

模型有一些复杂,我们一点一点理解。

1. Word-level Embedding

几乎所有的 NLP 问题,第一步都是做 embedding。本文采取两种 embedding 方法:

GloVe(Word)

CNN-based(Char):把两种方式产生的 embedding vector 拼接起来,产生单词级的 embedding。图中有两列,分别表示对文本 P 和问题 Q 都进行相同处理。

这一部分的输出是 TxH 和 UxH 的矩阵,T 和 U 表示文本和问题的长度,H 表示单词对应的向量长度。

2. Sequence-level Encoding

第一步仅仅是对单个单词的处理,还需要在句子级进行处理。对序列数据建模的常见工具:LSTM,所以这部分主要是 LSTM,而且是 BiLSTM。

输出是分别是和,H 也是 BiLSTM 中隐含节点的个数。

3. Cartesian Similarity-based Attention Layer

本质上就是一个点积操作,目的是寻找 P 和 Q 中相似的部分。

,表示,文本的第i个单词,和问题的第j个单词的相关性。能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步做了 embedding。

这个矩阵从列看过去,就能找到文本中哪些地方最可能出现答案,也就是应该注意的地方,所以A也叫注意力矩阵(attention matrix)。当然这个矩阵也可以从行看过去,就能找到问题中哪些词是关键词,第 4 步就是这样做的。

4. Question-dependent Passage Encoding

用A从Q中取出问题中值得关注的词G,把G加入到P中再做一次 LSTM 得到V。由于V的计算过程考虑了Q,所以把V叫做 question-dependent passage word encoding vector。

5. Multi-factor Attentive Encoding

这部分的目标,是从文本中,把和问题相关的部分突显出来。

输入是,输出。现在要对整个文本建模,这个文本的特点是很长(long context),一般的 RNN 或者 LSTM 难以胜任这样的任务,这里采用一种基于张量变换的方法。

如果把W去掉,这个式子很好理解,V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的单词,可以计算出两个单词的相关程度,然后再引入一个可训练的参数W,使得这个相关性的计算可训练。还不够,再让这个计算重复多次,取最大值,最后再归一化。后面的实验找到最佳m取值为 3 或 4。本文标题中的 Multi-factor 就是指这个m

F̃ 是注意力权重,用它和V相乘,就能挑出需要注意哪些单词了。

这里可以认为是一种残差结构,concat(x,f(x))。在网络结构设计时使用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如果f损害了x的表达性,旁路的x依然可以使用,这样的网络更健壮。

还差一步,文中说,为了控制 M̃ 的影响,用 M̃ 和控制因子按元素相乘。这个控制因子是用一个一层的前馈神经网络计算得到。这里面又有类似残差的想法。

6. Question-focused Attentional Pointing

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都是为了得到,它表示文本每个单词和问题以及和文本中其他词的相关程度。最后要做的,是如何得到答案。这一步,再次使用了 question,所以叫做 question-focused。

用注意力权重A找到Q中的关键词qma。再把问题的问句类型考虑进来,所谓的问句类型,指的是(what, who, how, when, which, where, why)里面的哪个,如果都没有,就取前两个单词,这样计算得到qf,然后把两个q拼接,用神经元融合一下,这里的神经元融合指的是 sigmoid 或 tanh(xW+b)。

最后,用两个 BiLSTM 寻找最终要找的b和e。

实验

对比实验

本文在 NewsQA,TriviaQA 和 SearchQA 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证明本文模型均比其他方法的效果好。

分析实验

用实验分析并验证模型的每一个部分对结果的影响。

个人评价

本文模型真的有些复杂,有很多网络设计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concat + 神经元融合

反复使用“残差”来设计网络

网络中引入张量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06G0GZZ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