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期待“中外联姻”,共同谱写中外酒店品牌的爱情篇章

中国酒店品牌该如何选择合伙人“ 国籍“

上一篇系列文章澎润对引入海外酒店品牌的风格、种类等进行了探讨,那么,面对如此庞大的国际酒店品牌市场,本土酒店投资者们该如何避开拥挤赛道,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呢?

1. 合伙人的“国籍”选择

对于合伙人“国籍”的选择,澎润总结出以下几个标准:

a 具有一定品牌基数,在进入率上有提升空间;

b 品牌有良好的跨区域扩张能力;

c 高端及以上档次品牌丰富。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澎润认为法国、新加坡、泰国酒店品牌数量有限,且进入率相对较高,在华赛道拥挤,目前不推荐作为首要引入目标。西班牙、日本、印度、德国、美国、英国的酒店品牌存在较大引入机会,是有潜力的合作伙伴。

2. 西班牙酒店品牌的可孵化性较高

首先,西班牙拥有一定的酒店品牌数量,但目前中国市场的进入率仅有6.35%,由此可见,该国酒店品牌未来有较大的引进空间。其次,西班牙酒店的物业覆盖区域超过3个及以上的品牌数量占比突出,与美、法、泰、新加坡等进入率高国家的跨区域扩张能力不分伯仲,这证明了该国品牌具有 “走出国门”的潜力。此外,西班牙高端、超高端以及奢华酒店的品牌数量资源丰富,有能力帮助中国酒店开拓本土高端酒店品牌。同理,日本、印度、德国在华综合发展潜力虽不及西班牙,但均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端酒店品牌和良好的物业扩张能力,且市场进入率较低,因此,未来也存在与中国酒店品牌合作的可能性。

3. 美国、英国品牌未来仍有合作机会

澎润统计了全球各酒店集团旗下子品牌数量及其中国市场进入情况,在美国众多酒店品牌中,万豪、凯悦、丽笙酒店集团的进入表现亮眼。其中,万豪拥有子品牌数为29个,进入率高达82.76%,由此可见万豪集团已深耕中国市场。凯悦集团也已拥有16个子品牌数,以近70%的进入率位居前列。丽笙酒店集团虽然在品牌数量上未占高地,但其中国市场进入率达到87.5%,品牌扩张能力不可小觑。虽然很多美国品牌酒店已深耕中国本土市场,但美国酒店品牌资源庞大,位居世界首位,因此在70%的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酒店品牌中仍然存在大量有潜力的进入者。此外,美国在华投资企业较多,拥有一定的客群基础,本土集团与美国酒店品牌的合作更有利于后期的品牌落地和推广。

英国酒店品牌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但仅有10%的英国品牌进入中国。英国酒店集团在华知名度偏低,洲际酒店集团是唯一一个子品牌数量居前列,并被广大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英国品牌,该品牌市场进入率也达到78.57%。事实上,除洲际以外,其他英国酒店品牌也具有引入与合作价值。虽然部分英国酒店品牌在知名度上存在一定劣势,但在高端及以上档次的酒店品牌数量上与品牌跨国运营的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希望未来在中国本土酒店集团的帮助下,有更多英国酒店品牌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

4. 高并购和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特征

澎润综合以上研究,总结出高并购和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特征:

a 高并购和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自身有一定知名度。被收购集团自身的知名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包装宣传的成本。较高的知名度与口碑也能够帮助收购方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1+1>2”的效果;

b 高并购和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拥有较为完善的高端品牌谱系,能够帮助本土高端品牌补齐市场短板;

c 高并购和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需要有一定的品牌扩张能力。物业覆盖多个区域的酒店品牌具有较强的跨区域扩张能力,便于本土酒店的引入;

d 高并购和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尚未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或自身存在被收购意愿。此类酒店品牌本土市场的孵化成功率更高。

5. 高并购与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指南

澎润按照档次分布分别推荐了一些具有高收购与合作潜力的酒店品牌,这些酒店品牌大多比较年轻,目前尚未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存在并购引入的可能性。

在奢华、超高端档次品牌的推荐中不乏一些来自印度(Oberoi Hotels)、肯尼亚(Serena Hotels)、阿联酋(JA Resorts & Hotels)的“小众”酒店品牌。相对于英、美、法等已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定客群基础的酒店国家来说,此类国际品牌在中国酒店市场的发展需要克服更大的文化挑战。以泰姬集团(Taj Group)为例,泰姬集团作为印度“国家级”酒店的代表致力于传承本土文化,因此不同于走商业化道路的酒店集团,泰姬集团的扩张速度以及“出海”能力有限。即使这些“小众”酒店国家品牌有强烈的入华意愿,但中国消费者对其文化、服务理念等存在认知壁垒,致使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此类酒店品牌的海外扩张需要中国本土酒店品牌的帮助。

在高端、超中端以及高端精选的酒店品牌推荐中,西班牙酒店品牌占据多数。其中,巴塞罗集团(Barcelo Hotels & Resorts Group)多次出镜。2016年,巴塞罗已经开始尝试与中国酒店管理集团展开合作,进军中国市场。此外,推荐列表中也有一些来自马来西亚(Berjaya Hotels & Resorts)、泰国(Minor International)的高端度假型酒店品牌。马来西亚与泰国作为度假胜地,拥有丰富的度假酒店经营管理经验。面对本土度假酒店市场的“沃土”,对该类酒店品牌的并购能够帮助中国酒店集团快速布局本土度假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异国风情的高品质度假需求。

6. 合作共赢或是未来常态

从国际品牌的引入,到本土酒店品牌走出国门,本土酒店国际化是一条必经之路。虽然中国酒店品牌布局海外市场无疑面临着疫情和文化的多重挑战,但纵观知名国际酒店集团的发展历程,“走出去”是一个必然过程。未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中国酒店在成功输送已有品牌的基础上,可以再次细化市场需求,尝试更多具有“个性”的合作伙伴,吸引更“小众”的客群,持续深入境外市场,朝着“跨国酒店集团”的目标稳步前进。

想要了解未来高潜力并购、合作国际品牌选择的更多细节,请浏览《2022海外酒店品牌并购与合作指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06A038T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