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航天长峰“航天朝阳电源数字集成班组”:成功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为满足市场对自主创新模块电源产品的迫切需求,尽快研发并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模块产品,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航天长峰所属航天朝阳电源以数字集成电源部研发设计人员为基础,组建了“航天朝阳电源数字集成班组”,围绕自主创新模块电源开展研发攻关。班组16名成员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研发出二十余种自主创新模块产品,完善了公司低压和高压自主创新模块品类,为助力公司发展提质增效,树立了公司自主创新模块电源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

团队协作 迎难而上

“成功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是航天朝阳电源数字集成班组的座右铭,班组主要承接研发公司自主创新低压和高压模块电源产品,为尽快解决低压和高压自主创新大功率模块电源的技术研发难题、突破壁垒,班组将穿透式自主创新高功率低压模块电源系列产品研发列为重点攻关任务,组员们锁定目标、集智攻坚。

班组分工明确、组员们各负其责。组长张云鹏带领研发团队详细分析现有自主研发分离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和成品情况,精挑细选成品率高、故障率低、性能稳定的国产元器件,认真分析芯片、二极管、三极管、磁材、阻容器件等器件的性能参数、体积等各项指标,将器件的优势充分融入到模块产品的整体设计研发中,紧抓设计源头,将产品做精做好。

组员姚万春、李旭负责产品的结构设计,两人紧盯散热、器件结构布局、铝基板加工等各道工序,与大家充分沟通、讨论研究,确保产品结构布局、热设计合理;张占荣、郭吉涛、李鹏飞、韩光宇等组员负责产品电路板上的器件布局和后期调试工作,充分结合现有产品小型化、功率密度高、电磁兼容性等诸多特点,组织大家进行“头脑风暴”,稳步开展设计工作;王力、罗瑞飞等组员负责产品的贴装、组装工作,保证工艺的一致性;王晓敏、付景龙等组员负责产品检测、试验工作,保证产品在各项环境实验中数据准确,同时查找并记录产品潜在问题,后续加以完善,确保解决产品不稳定因素,保障出厂产品经得起时间考验,性能更优……班组成员上下一心,面对困难,他们一起出对策、想方案、修改设计图纸。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有的以厂为家不知昼夜奋斗攻坚、有的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他们详细研究了两百多种元器件,会议商量更改了十几次设计方案,修改了三十多次设计图纸,完成了二十余次环境试验。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最终班组突破难题,成功研发出穿透式自主创新高功率低压模块电源,并顺利通过公司技术部的新产品鉴定,新产品迅速投入市场,丰富了公司在低压大功率自主研发模块的产品品类,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为公司高质量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瞄技术 工艺创新

生产研发过程中,班组将技术引领与实践相互结合,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和工艺创新,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一是对自主研发元器件的品类使用进行统型,二是将产品电路设计实现由传统的控制电路和功率电路分离焊接的方式,转为控制电路、功率电路、变压器等元器件一体化设计方式。通过改进方案极大提高了公司电源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为满足市场部分用户的定制化需求,班组承接了多项自主创新定制电源的研发设计工作。一次,用户定制了一款自主研发舰载电源,同时产品还需满足多模块电源并联均流使用、穿透式自主研发、体积小、重量轻、低纹波、功率密度大、电磁兼容性好等多项新标准、新要求。接到任务的一瞬间,组员们互相看了看都皱紧了眉头,“这些要求咱们能实现吗?”“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以前没遇到过没关系,这次我们是不是要一起拔一拔这颗钉子?”班长张云鹏的一席话瞬间点燃了团队的斗志,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这话没毛病,咱们迎难而上!”

班员们从设计之初的自主研发元器件选型,到优化电路设计、结构设计、测试国产元器件与进口元器件性能指标差异,再到后期的组装调试、检验试验等工作,各个环节衔接有序、不遗余力。任务的难点是6只大功率模块电源的并联调试工作,为了保证每只模块输出电流的精度与其它模块一致,班员们反复进行了数遍计算和实践操作,优化再优化,“再缩小一点差距!”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经过班组的共同努力,最终成功实现了多只模块高精度并联,通过各项鉴定试验,顺利交付用户验收,获得高度肯定。此类电源满足了当代舰载电源的多项标准和要求,为公司新技术研发创新增添亮色。

精诚团结 力保交付

航天朝阳电源数字集成班组始终把“齐心、奉献”铭记于心,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明确分工、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制定研发和生产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交付的各项生产任务。

11月,班组接到重点型号自主创新弹载电源批量生产任务,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影响,组长张云鹏带领研发团队“疫”不容辞勇当先,关键岗位人员迅速集结,在封闭管理期间抓实抓细保障措施,统筹协调资源,积极与国产元器件厂家沟通,克服了研发周期短,生产任务量大、交付货期紧,国产器件设计等诸多困难,制定“小批慢跑、大批稳跑”的策略,确保了重点型号自主创新弹载电源的生产任务,面对延续批量生产任务,成立了生产小组,组长责任制,负责工艺管理、参与生产协调等工作,保证了产品的顺利交付。

为了保证项目产品准时交付,组员们各负其责,从研发设计、元器件采购、批产组装到检验试验、灌封标识等多个工序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确保各环节紧密配合,按照项目进展要求如期交付客户。

为实现公司11月入库冲刺指标,组长张云鹏详细梳理在线订单,制定保供保产计划,大力拓展市场,坚定做到“保存量、做增量、寻爆点”。班组电装成员中的党员王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尽最大努力使手中产品按期交付。

航天朝阳电源数字集成班组始终坚持“小核心、大协作”,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为自己、为公司按下“加速键”,高质高效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不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新长峰”贡献青春力量。(文/李晓勇 张云鹏)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19A045O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