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顾名思义,就是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智能元素,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实现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行为。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工业向中高端迈进、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在生产企业方面,受高质量发展需求影响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效率更高、综合成本更低的智能化设备被传统制造企业所接受,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随之得到飞跃性提升。据统计,中国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项目完成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4.9%,能源利用率提升19.8%,运营成本降低25.2%,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5.5%。
智能制造的前提与关键是标准化建设
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智造标准化建设是其加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起到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目前,中国已构建形成了先进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并参与和组织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先后建设了近200个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在石油化工、船舶、建材、纺织等十余个行业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发布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300多项,积极参加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发布无线通信技术WIA-FA标准等智能制造相关国际标准42项。
培育智能制造人才体系,强化智造创新能力
制造强国的本质在于人才强国。面对智能制造技术推进的过程中,智能制造人才的缺乏造成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的挑战,国内相关机构、企业把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为科研机构、企业等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相关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中国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模式创新,促进智能制造应用落地
伴随着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中国企业探索形成了多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已覆盖30余个重点行业,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用户直连制造、共享制造、零工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引导有效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前期落地,受到技术、人才、初期成本、思想观念等影响,政府机构的正确引导和强力扶持至关重要。在政策方面,“十二五”以来,中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加速推进。
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引导企业智能化转型,建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力争提升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同时,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工业自动化企业等各类型企业纷纷加入智能制造赛道,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产品和服务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能力的工业企业基于自身智能化转型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向行业复制,将解决方案作为业务开展的新方向,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助力。
当前,我国急需通过促进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即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驱动下,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然而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为此,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资源,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智能制造完善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全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