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生态设计软件打造绿色土木工程

生态设计软件打造绿色土木工程

作者:Isabelle Dumé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绿色节能是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符合当前国内外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这需要在确保建筑安全、舒适、健康、宜居的基础上,加强设计理念、建筑实体、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环保设计。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相关软件,旨在通过调整设计来助力打造环保型建筑。本期为“建筑业的节能减碳”系列二,将为大家介绍生态设计软件如何助力建筑业的绿色节能。

一览: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软件助力打造环保型建筑。这种生态设计方法在建筑领域的热度不断攀升。

生态设计方法事关建筑设计早期的相关决策,且能左右项目完成后的环境效益。

新型软件对新旧建筑同样适用。

巴黎高科矿业学院(MINES ParisTech)开发的“遗传算法”优化技术,颇受住宅建筑商的欢迎。

很多产品在设计阶段都会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建筑领域也可以效仿这一做法。除碳足迹外,建筑材料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影响也需纳入考量。材料的选择影响着建筑的能耗,因此,这些材料从制造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得到优化。

生态设计软件

巴黎高科矿业学院正在开发相关软件,旨在通过调整设计来促成上述目标的实现。一大可行方案是在初始设计阶段开发一个简化模型,或是使用名为“建筑信息模型”的软件(BIM)。这些工具允许建筑师和工程师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来分析最终结果,从而优化建筑的能量使用、温度设定和环境影响。这些参数不仅涉及建筑本身的绝缘和热惯性,以及暖通空调等内置系统,也会将气候因素和居民行为纳入考量。

上述生态设计方法事关建筑设计早期的相关决策,且能左右项目完成后的环境效益,因此,它在建筑领域的热度不断攀升。有鉴于此,开发能够轻松比较各种建筑和技术参数的软件工具、选择适合的建筑朝向和窗户大小以提升能效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阶段结束后,建筑材料的优化选择将成为关注焦点。例如,要想让建筑拥有更好的高温抵御能力并减少碳足迹,工程师可在墙壁内部铺设稀土或砖石等不易传热的物质,并在外部铺设生物基材料,以形成绝缘层,而非使用上述材料与汉麻混凝土或是木屑混凝土相混合的建筑材料。

经过数千次计算,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基线标准,并通过与基线对标,来判断不同建筑类型的影响。例如,我们测算了不同建筑每年每平方米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从而得出该参数的区间值(一般来说,住宅楼每年的区间值为10~120公斤二氧化碳/平方米)。建筑设计师若在比较后发现其项目的碳足迹太高,便可相应作出调整。

生命周期评估

我们的评估涵盖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筑材料的制造、使用、翻新和报废。该方法名为“生命周期评估”,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但直到2022年才开始成为测算新建筑碳足迹的必经步骤。这些法规虽有瑕疵,但标志着建筑向着节能减排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温室气体排放外,工程建设项目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资源的影响也需纳入考量。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正在开发上述评估方法,ISO和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等各大标准中也频繁出现其身影。我们主要通过评估建筑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以及对气候可能产生的后果来判断建筑的潜在健康影响。这一做法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DALYs(伤残调整寿命年)原理类似。

在评估建筑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时,我们将一定时间段内,某区域可能因该建筑而消失的物种百分比视作指标。该指标囊括了气候影响、酸化和施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后者会耗尽河流氧气,造成水体污染。此外,土地利用也需纳入考量。

新旧建筑改造

在每年开工的土木项目中,只有1%是新建建筑,其余都是现有楼房改造。因此,若想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整体影响,必须以改造项目为抓手。然而,历史遗迹,或是城市老旧建筑的外墙无法进行外部隔热处理,而内部安装隔热层,则意味着缩小本已局限的生活空间。

幸运的是,我们的模型和软件对新旧建筑同样适用。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新旧建筑改造,涵盖从家庭住房到办公室和学校等多个领域,因此,设计师和建筑师可以自由挑选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工具和软件。

我们开发的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技术颇受住宅建筑商的欢迎。这和农民花费几代时间选用最佳基因育种的原理类似。我们选取的“基因”代表着绝缘材料的最佳厚度和窗户玻璃的最佳表面积。经过多次迭代后,最终选取最为环保,以及工程建设成本最优的“基因”组合,供住房建筑商参考。

Isabelle Dum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118A055C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