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
呃,首先跟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其实呃挺意外的,因为我之前很多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些作为一个幕后的工作者,但是因为呃,而且我自己本人其实是个非常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但是就是大家在工作还有人生的过程中的话,就你会发现工作会把你逼成你最不喜欢的样子。然后所以今天我站在这个台前去,来给大家做这个主持,同时也来去在公众场合去做这样的一次分享,呃,我之前的工作经历的话,其实跟之前前面的三位,呃老师的话,应该来说是有非常不同的点。呃,我是一个文科生。然后我的计算机二级的证书差点没拿下来,导致我大学本科差点没有毕业。然后我我之前的话,其实是在一家没有媒体资质的技术媒体工作,作为一个没有记者证的记者工作了很多年,然后最后是成为了一个,呃,在开发者社区的这个方向上,我其实是写了多篇的技术的10万家的文章。
01:13
然后的话,也是即刻时间的一个编辑训练营的作者之一,所以这个事情其实就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我作为一个呃误入计算机世界的一个麻瓜的话,其实我之前跟呃Ruby之付合过瘾,然后跟C加加支付聊过天,还跟国内很多的一些呃大厂的CTO级别的人去做过一些采访的交流,然后也被呃某证券公司的首席架构师打电话问过,咨询过微服务的治理怎么做。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就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点,就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呃懂技术,然后在技术的这个呃实践上有非常多的一个积累的人,但其实我是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一个麻瓜,然后今天我讲的很多东西的话,就是可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些不一样的角度,就是一个连技术都不懂的人,还能写出技术的10万加的文章,所以我相信大在座的各位懂技术的同学,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套路之后的话,其实大家也会在这个技术生产的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一个呃成绩出现。
02:21
然后我大概会分成这三个方面去跟大家去讲,因为时间的关系的话,我可能会去加快一些速度。首先就是大家如果是去关注我们的一个信息传播的这样的一个呃现状的话,就会大家就会发现在很久之前的时候,我们的很多的接收的信息的渠道和传播,他其实都是非常单一的,有非常专业的做新闻做媒体的一些人,他们给我们去输出一些内容,那个时候的话,其实我们是一个千人一面的一个状态。然后再到后来就是我们看到其实很多的,呃,一些公众平台的一些slogan,就是导致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做属于自己的平台,然后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千人千面的这样的一个爆发的一个现状,当然再往现在大家去看的话,是不是会觉得我们朋友圈里面每天分享的一些内容,然后大家关注的一些点可能都是相类似的,就是我们所有的人的东西又从千人千面回到了千人一面,就导致大家再去做选题创作的时候,我不知道应该去选择做什么样的一些创作的一些方向,然后我们很多时候会被一些热点去裹挟,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半个月的热点事件的话,就用四个字总结的话,大家可以说一下是什么。
03:39
好尴尬,没有人知道遥遥领先呢。对,过去半个月的热点,大家都是遥遥领先,就是如果你做的很多的一些偏技术的一些报道,没有跟芯片,没有跟遥遥领些,没有跟一些自研5G这些东西扯上关系的话,那可能就是你的内容其实是没有办法去踏到这个热点的一些红利。
04:00
所以我觉得就是内容同质化的时代的话,我们其实有三种的特质,首先是线索的来源的雷同,然后是选题的角度的雷同,最后是写作风格的雷同,那基于这几个呃,不同的一些特质的话,我们可能是需要去做一些呃重点的一些突破和解决。首先是我们的消息来源都是雷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去一些什么样的地方找到一些选题的线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供职的一个技术媒体的编辑,我们常用的一个线索的站点,它其实两个都是国外的站点,一个是ha news,然后还有一个是red上面的一个programming的这样的一个节点,这两个网站的好处是什么呢?它首先是它自己本身是一个聚合性的一个站点,然后它上面的很多的一些线索的呃,高权重的东西,都是因为有很多的用户给他点了一个加分的这样的一个权重。导致说他的那个排名就会比较靠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默认可以说这个上面的很多内容,其实是我们的研发的受众群体,大家会感兴趣的一些话题,然后我们利用好这些聚合的站点之后的话,我们再可以去根据这些站点里面不同的网站的一些信息的来源,然后去。
05:14
呃,找到一些专业的一些呃做技术分享的一些网站,然后这样的话,其实就是可以变成我们自己的一个呃素材的这样的一个积累,所以这块的话其实是呃,我之前会经常在搭建我的呃素材库的时候,会用最多用这两个网站,然后去分散去搭建我自己的一个素材库。然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同学会发现,就说选题的角度,其实大家会去做很多的选题都是相类似的东西,如果说做的选题都是相类似的东西,然后你自己的,呃,公众号,或者说你自己的渠道又没有一定的粉丝积累的情况下的话,怎么样去跟一些比较有积累的一些公众号去做一些竞争,或者说怎么样去拿到一些平台推荐的一些流量,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影响到大家去后续的一个创作热情的这样的一个点。
06:04
然后我这边其实,呃,其实说白了的话,也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就是一个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在内容层面上的一个投影,我们可以看到,呃,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内容,他其实是有自己不同的需求的,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小白的话,你可能更加去想去看到一些面试题,或者说是一些跟升职加薪相关的一些东西,然后如果是你已经是一个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的人,那你可能更多想看到一些行业内的一些大厂在做的一些技术实践的,或者是一些方案的一些设计,然后如果说你已经是一个呃技术的一个leader,然后做一些VP啊,CTO这种级别,那你可能会对一些技术的趋势的一些发展,还有未来的一些判断,包括是技术和业务的结合,商业上的一些走向,这些东西会感兴趣,所以其实我们会去根据不同的阶段去呃,推出我们不同的一些选题的方向的一些角度,然后这里面的两个比较大的关键的话,就是一个是独特的视角,另外一个就是一个反常规的。
07:04
思维。就有独特的视角,我可以给大家解讲一个我之前呃还蛮有意思的一个选题,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去做一些呃,一些门户类的网站的一个技术选型的一个分享的时候,可能对大家来说,你看的很多了,然后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我做过一个差点到10万加的一个网站的一个选型的这样的一个选题。然后为什么说我选题的那个内容,它的阅读量会那么高,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具备独特视角,就是我找的那个网站的话。它是一个P开头的,就是一个P站P开头,然后hop结尾的这样的一个网站。就是在座的很多研发的男性同学已经发出了彗星的笑声,就是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网站。然后。大家会觉得对这种网站的他的一些选型,包括是在这样的网站里面去做一些研发的工作,会觉得很感兴趣,然后这篇文章发布出去之后。
08:07
很多的评论居然就是你这居然真的是一篇技术分享的文章,然后这这个其实就是一个独特的视角,然后包括一个反常规的思维的话,就是比如说我们现在之前很多的时候讲AIGC,然后再往前的时候,很多人在鼓吹区块链这个东西,然后反常规的思维就是什么?就是大家都在鼓吹这个东西,然后你跟着去鼓吹。那你就没有任何的区别性,你可以去用反向的套路去解决一下这个问题,然后之前做过一个区块链的选题,就是呃,他的文章就就是一句,我提炼了他文章里面的一句观点作为文章的标题。他的观点是说区块链是一个不知道要解决什么,呃技术问题的一个技术方案,然后这个东西发出去之后,就有特别多的人,呃觉得我靠,真对,就是我之前没有想到,就或者说我觉得区块链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但是你们都把它吹的好像上了天似的,然后结果到实际的很多人出来唱这个反调,但是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上去唱这个反调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反常规的思维去做这样的一个设定。
09:13
然后在写作风格这块的话,其实前面的老师也分享了很多的一些写作技巧相关的东西,我这边其实就跟大家简单讲一下,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呃文章笼统的归类为三种风格,一种的话就是新媒体的风格,就是大家现在经常在公众号上,或者说是在一些短视频的一些平台上的一些风格,它其实就是它的风格,就是没有什么固定的一些限制,然后我很多的题材,或者说是一些移动端的的一些阅读习惯的话,其实是可以适用这些原则。然后到金字塔的话,它其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一个新闻写作的这样的一个逻辑,就是我们会把一个呃。把一个观点放在最前面,然后我们会去从重的地方,然后去把它持持续的发散下去,然后这边其实是可以去适合去做很多热点新闻啊,包括一些技术时间的一些选题的一些讲解,然后还有华尔街日报体的话,它其实就是一个由小极大,就是我先讲一个很小的点,然后我从这个小的点把大家引入进来之后,然后最后把这个整体的主体去做一些升华,这个其实是会非常适合一些人物故事的一些写作啊,包括是一些呃故事的一些背景的一些阐述,比如说像之前雪梅老师讲到的,他从阿里离职的,罗斯离职的这种事情,他其实就非常适合用华尔街日报体去做这种写作,然后这边的核心原则的话,其实也也都是呃非常呃直白的,这大家具体看一下就可以了。
10:40
然后第二个角度的话,重点是从编辑的角度,我们怎么样去看内容创作的这个事情。首先就是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内容的分享,所做一些内容的选题的时候。你有自己的目标用户之后,你首先应该去理解你的用户,然后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成为你的用户,最后的时候到呃,非常高的阶段的时候,你应该是引领你的用户,我觉得这个三个点的话,其实是我们去开这个事情的一个核心的一个关键。
11:12
呃,首先培养一个流量思维的话,就是用用户的思维去做选题,就是如果你做的那些选题是站在你的角度上去看,很有意思,但是如果你的用户的角度上去看,觉得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意思,那最终的话可能就是你花费了非常多的精力去做这个事,但是最后发现没有什么人看,然后极大的打击了你的创作的热情,最后你就呃放弃了这个事情,这个其实是很多同学去做,呃,我们选题的时候会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在编辑的思维做内容的话,其实就是我把这个选题做了用户喜欢的一个方向,或者是感兴趣的一个方向之后,我需要去做很多的一个呃内容上的一些设置,或去做一些钩子,然后去做一些呃内容的一些呃引入,然后去怎么样去把这些内容做的更加的丰满。然后几个关键词的话,其实就是你需要关注你的流量基本盘关注的一个方向,比如说呃,大家如果想去开一个公众号,然后你的目标用户如果是一些呃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那你可能就是需要去做一些养生,然后去做一些阴谋论,然后做一些情感关系的这种类型的选题,就是因为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的话,你才能去找到他们你的实际的一些流量的来源。
12:27
然后抓热点这个事情,就我们刚刚提到很多时候你如果不去蹭这个热点,其实是没有人看的,但是如果你去蹭的话,你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角度的话,那你这个内容最后可能还是没有吃到那个流量的一个来源,所以这块的热点的话,其实是会有非常多的一些利用的方式,呃,这个后面可能大家再去跟大家去讲解一下,然后最后的话,其实是你需要去做很多的数据的一个总结,然后培养一个流量的一个嗅觉,比如说像如果每天你在自己的账号上去做一些分享,然后你定期的去。
13:00
挖掘中其中某一些可能是因为你的用户感兴趣,然后很多人点进来看了,那你可能把这个用户感兴趣的这个点,你自己给标记一下,他是因为什么点关注了你这个内容,然后进来以后,你可以去有意识的去做这个用户关注的点,然后另外一块就是假设说你的这篇文章不是你的用户关注很多,但是你得到了平台的流量的一个推荐,那你可能去分析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这篇文章会得到了平台的推荐,平台推荐的具体的一些相关的逻辑是什么,那我如果是把这块的东西也固化下来之后,那我是不是后续也可以去尝试做一些选题,是不是能命中这个平台的推荐的逻辑,这块其实对于大家前期去做这个,呃,用户粉丝的积累其实还是特别有帮助的。然后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我之前做过的一个选题落地的案例的解析,首先第一篇这篇文章的话是是一个完全的一个虚构的故事,然后这篇文章的话是,呃,8万多的一个阅读,将近是10万加的这样的一个水平,这篇文章如果说是要去分析他在什么程度上去击中了这些人。
14:09
首先的话,我当时策划这个选题的初衷,初衷的话,我是希望去营造一种话题上的一个冲突感。就是小公司的对大公司的程序员是属于有一种神话的一种迷信,然后小老小就是中小企业,可能一些土鳖老板就经常要,既要又要还要对就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话,我们很多的研发同学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是一个专精的。就是我们这这两种的冲突,在加上文章里面,比如说呃,一些吸引眼球的热点的关键词,百万的年薪,一个P8,然后加上一个水货这几种的相关的一个强烈的这样的一个对比,其实这篇文章的一个整体的流量的基本盘,然后加上他中间分享转发的一些欲望,然后包括评论区里面的一些撕逼。其实都是会非常的,呃,就是让这篇文章能非常迅速的一个出圈,然后第二篇的话,这个其实是一个。
15:07
这是一篇商单。就是大家知道,如果是在微信公众号上写一篇技术上的10万加是会非常难,然后如果是想要想要去给你的客户写一篇10万加的这样的一个技术的,呃,产出的一个内容,那就就是一个更难的一个事情,然后这篇文章的话,我们当时的一个具体的背景就是我的。呃,这家公司快手要上市,然后他找了国内的四家媒体去给他们做这个上市前的技术品牌的一个输出。然后他给到所有人的参考资料都是一样的,然后主要的工作的呃,技术的点的话,一个是呃AI的能力的一个积累,一个是音视频技术里面的一些标准的一些经历,然后我我的最开始的判断,我觉得这两块的东西在国内的受众会非常的有限。就是如果我想把这个东西做成一个满足我们我们当时KPI的话,这篇文章要达到5万加的一个阅读。
16:04
如果没有达到的话,我们可能就要拿到那个客户给我们的钱里面去,再拿出很多钱去做一些额外的投放,然后去帮助这篇文章拿到5万家的这样的一个阅读,所以我当时就考虑,如果是从这两个点去做这个内容的一个呃切入肯定是完不成这个数据结构的,然后包括是我们之前的另外三家友商,他们做的也都是按照这个点去做的,然后实际效果的话,可能就是1万的阅读量都没有。所以我当时考虑的一个点,就是我读了他们大概给过来的2万字左右的一个素材,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点,打动我的一个点,或者说我觉得研发同学肯定也会比较关注的一点,就是他们的70万哈,就是他们的CEO写下了这家公司的70万行的代码。这个东西就是,呃,很多时候研发同学就讨论CTO要不要写代码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大家非常经典讨论很多年的一个问题,然后就这个公司不仅是CEO写了70万行代码,而且他们这家公司还要上市。
17:03
然后这篇文章发布出去之后,我们没有用任何的外部的渠道推广,纯纯粹的是自然流量,在一上午的事情就达到了10万加的阅读量,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你如果选好了一个切入的角度,然后击中了你的目标用户的话,后面的容量都不是问题。然后第三个点就是一个热点的结合,呃,在那一年的话,其实苹果去做了一个呃,WWDC的这样的一个活动,他们当时是发布了一款自研的芯片,就是最开始的M1的那个芯片。然后所有的媒体都是熬夜看的那个,也就是发布会,但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我我熬不了夜,所以我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才在赶地铁的过程中,快速看了一下其他家媒体发的一些呃苹果发布会的一些东西,然后就发现大家关注的点又都是呃芯片这个事情,然后我当时运营的就是除了前面提到in公众号,还运营前端之间这个公众号,我当时觉得呃芯片这个东西对前端同学感兴趣吗?可能也还好,所以我觉得可能就是。
18:07
一个点就是里面有一个苹果自己做的一个东西,就是非常类似于小程序这个点就是他的那有发布了一个新的技术,就非常类似于微信做的小程序,然后我就通过这个点去做了一个切入,然后这篇文章的话,其实也是呃,达成了一个2.4万的一个阅读,然后大家如果可以去翻一下前段之间现在的公众号的阅读,然后你会发现可能到5000以上都是很高的一个数据,所以这边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这样的一个选题,就实际上就是如果出现一些热点的事件的话,我们其实有两种结合的方式。要么我就是抢时间,我是第一时间发布这个跟热点相关的事情,那我可以可能是可以把50%以上的流量拿走,如果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拿到这块的热点的话,那我们可能就是想想另外的一种切入的一种方式,然后去把这块的热点中,呃,90%以上的这块的热点没有提到的一些角度,然后拿出来作为我们的一个,呃,剩下的一个抢流量的一种方式。
19:08
然后这边的话是呃做了一个好标题的特质和方法论,呃这篇的话,其实大家也可以去呃集合时间的编辑训练营上去搜这篇文章,我当时是写了一篇完整的一个文章,这里只是把一些具体的一些特质和放法论写在这里。首先我觉得呃最核心的一个逻辑是大家取的标题一定是要真实可信的,就如果你用很多标题党的东西去把你的用户吸引过来之后,你最后发现你的用户会背叛你,离开你,所以其实真实可信是你第一个点,然后另外一个点就是我们刚刚一直不断重复提到的一个就是冲突感。就是一定是你的标题是有对这些人是带来了一定的呃,跟他之前的认知会不太一样的地方,然后这块的话,其实就是可以去让大家去能有更多的人点进来,然后第三个就是刚刚沈建老师也经常提到就是共鸣这个词,所以这三种特质的话,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其几种比较有意思的方法的话,首先就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数字法在标题里面去做呈现,比如说如果我们做很多的一些技术的分享,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
20:16
我的技术的概念,我其实很难去把这个东西去,呃,Sales给我的一个目标的一个用户,他可能不太理解你这个技术的方案到底牛逼在哪里,你跟他说这个东西可能就没有意义,但如果是我们在这个时候能有一些非常直观的一些数字的体现,比如说我之前做过的一些,呃,QQ号上的一个演讲吧,好像好像是,然后当时的他们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说是手机QQ的hybrid的架构的一个设计的一个实践。这个东西发布出去之后,就可能呃,关注的人会特别少,但是我当时通读了一下他那篇文章之后,我在里面找到的一个数字点,就是70%以上的业务由HTML5开发,然后手机QQ的一个什么什么架构,其实是前面的70%以上的业务由HTML开发的,这个事情就是把这个整个一个架构的一个设计,然后用。
21:10
数字的方式让它具象化,然后大家可以去非常清晰的认知到你这个东西里面的有一个大概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程度。还有另外一个就是一个设置悬念,引发用户的好奇心,然后还有包括像我们去扩大一些外延,去增加一些潜在的受众的群体,比如说如果你呃做的一个是微服务的一个设计的方案,然后你可能是一个用C加加写,你想用从C加加去做一个微服务,或者是做一个呃单体的这样的一个设计的一个方案。但如果你的标T里面写C加加的话,那我写够的,写加va的,我为什么要点进来看呢?对吧?所以我可能就不在标里面把C加加这个东西放出来,那我可能就只是说,呃,一个微服务设计的一个方案的一个具体体现,那可能就是写各种编程语言,他可能都会对这个呃,你的内容会感兴趣,然后最后的话就是你在不同的平台,其实是需要去不同的标题,前面也有同学去提问说我在公众号上去写,或者在小红书上写,或者是在视频号上写,其实你不同的平台去会发现他们关注的一些标题还是类型还是蛮不一样的,所以你其实是需要去自己在这方面去做很多的一个功课。
22:22
然后最后的话就是跟大家聊一些好内容的一些共性。嗯,这这句话的话,其实是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后好的内容的话其实都是相似的,就是不好的内容各有各的不好。呃,我觉得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我还是需要去跟大家强调一下,就是你的内容质量是你的最根本的东西,写作的那些技巧,然后那些文词的词藻的一些遣词造句啊,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些方式方法,这些东西对于你做一个技术的分享来说,它不是最重要或者说最核心的一些点。
23:00
然后这块的话,我可以去跟大家去分享一些跟传播学相关的一些心理学的一些思考,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大家去回想一下,你关注一个公众号,或者是关注一个什么什么,呃平台,你。最开始的话,你你是因为什么,你肯定是需要从中持续的去有一些获得感,就是什么叫所谓的获得感,就是我要么是能从你这个平台上面获一些知识的价值,我要么是能从你这个平台上获得一些情绪上的价值,就无外非是这两种,然后现在很多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去当一个乐子人嘛,就是我在很多公众号上面,我觉得知识价值对我来说我不太重要,然后我更多的时候就是就是想去看一些八卦的一些东西,或者说是一些奶头乐的东西,但其实我们是需要去记住的一个点,就知识价值,它其实是你的基本盘,甚至说是你前期积累的这样的一个核心的一个点,就是如果你没有把你的知识价值这一块的交付给做好的话,你单单去做一个情绪价值的话,你可能你的粉丝你会发现来的快,走的也很快,然后后续的一个。
24:04
呃,你后续的一个想要从通过某些你自己运营的一些平台去获取一些商业上的收入的话,这其实是对你来说非常不利的。然后转发的这个东西的话就是,呃,其实就是共情感,然后共情感的话,核心就是营造一个心动的瞬间,就所谓的心动的瞬间是什么,比如说我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打动了你。然后或者说我的文章里面有一个观点打动了你,或者说我直接就是我这个标题打动了你,那我就想把你这个东西转发出去,让别人看到我的,我的观点和他是其实是一致的,而且我的观点非常的与众不同,然后大家呃在就是在社交平台上,大家其实是和一些呃一些社会的一个面具嘛,就是我会大家都会去打造自己的人设,那其实我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想营造,我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我的观点非常的与众不同,然后我的观点其实呃也有很多的一些呃价值所在,所以这个其实是我们的转发上的一个共性感,然后最后的话,留留存的时候其实就是陪伴感,你需要持续不断的给他一些未来的一种期待,然后这块的话就是一个呃一些具体的一些事情,然后最后的话,其实可能就是腾讯开发者社区,因为我的后续的工作话,可能会更多会偏向于这个方向,所以我们的社区的一些大概的一个原则,也是跟大家去做一些分享,然后后续的话我们会去。
25:26
通过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我们会去做一些呃一些专业的一些写作课程,然后包括是一些呃分享,一些审核的一些呃流程化的一些标准化的一些文档去发布出来,然后让大家知道我们能从腾讯云开发者社区里面去获得哪些内容上的价值,然后你可以持续的在这种我们的社区里面去做一些分享,然后去做一些交流,最后的话你也可以去成为这个社区里面的一些KOL。然后最后的话,其实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之前在从业的过程中的话,其实是引以为一个真理的一句话,就是你说花美,然后就会有人说也有不美的话,然后你想到有会有这种抱怨,于是你就写既有美丽的话,也有不美的话,这个基本上就就是已经是一种废废话嘛,对吧?所以其实核心的问题就是我觉得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
26:19
然后一定是呃,表达者的宿命一定是被误解,那我觉得这个大家的话其实都无所谓,最主要的话就是你,你要写的东西,或者说是你之后要做的东西,一定是代表你自己的本心的,你不要为了说我要去做一些其他的东西,然后去呃,让你自己失去了你自己存在的一些价值。然后最后的话就是呃,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我左边的话就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的这个公号,应该大家基本上都关注了,右边的话是我自己的一个公众号,这个公众号的话做了八年,然后现在才1000多的一个粉丝,然后我自我自己的话,经常也是一些不定期的在上面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一些感悟,还有一些呃热点的一些思考和一些技术上的一些思考,然后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这上面呃,找到我自己的一个微信的一个联系方式。
27:10
然后最后的话也想看一下现场的同学有没有什么想提问的问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