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功能
在智能体开发平台中,工具表示完成特定场景需求或任务的一个 API,而插件则表示工具的集合,即一个插件中可能包含一个及以上的工具。
在画布中新建插件节点时,系统自动弹出插件选择框,您可以在插件选择框中选择所需要的工具。选择后可在画布中使用该插件节点。


操作说明
输入参数
表示调用该插件时所需要使用的参数,支持引用祖先节点输出变量和输入固定值两种方式。不支持用户自定义。
配置 | 说明 |
header | 用于传递元数据,通常与请求本身相关,而不是业务数据,常用于身份验证 |
query | 通过 URL 传递参数,常用于过滤、排序或分页等操作 |
body | 传递实际的数据内容 |
输出变量
经该节点处理后的输出变量,默认包含调用该工具所返回的结果,以及运行时报错信息 Error(数据类型为 object,正常运行时该字段为空)。不支持手动新增。


异常处理
可手动开启异常处理,支持异常重试和异常情况的输出内容配置。配置内容如下:
配置 | 说明 |
最大重试次数 | 节点运行异常时重新运行的最大次数。重试超过设定次数,认为该节点调用失败,返回“异常情况的输出变量”内容,默认为3次 |
重试时间间隔 | 每次重新运行的时间间隔,默认为1秒 |
异常处理方式 | 支持“输出特定内容”和“执行异常流程”两种 |
异常情况的输出变量 | 选择异常处理方式为“输出特定内容”时,超过最大重试次数后节点返回的输出变量 |


选择异常处理方式为“执行异常流程”时,则节点异常重试后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异常处理流程。


应用示例
根据用户输入的文章主题与风格撰写文章并生成封面图,使用图片生成插件。


图片生成插件配置如下:


常见问题
1. MCP 插件和 API 插件有什么区别?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种专为大语言模型(LLM)应用设计的开放协议,旨在标准化 LLM 与外部数据源、工具(如数据库、API、计算服务)的交互方式。它提供统一的接口规范,使开发者可以快速集成多种功能(如搜索、计算、API 调用)到 LLM 应用中,而无需为每个工具单独适配。API 插件是通过直接调用特定 API 接口来扩展系统功能的组件,通常需针对不同协议(如 REST、WebSocket)和认证方式(如 OAuth、API key)单独开发适配逻辑。
2. 如何创建插件?
在工作流配置页面的插件节点点击“创建插件”,或在插件广场点击“创建插件”可进入API 插件创建页面,经过填写基本信息、添加工具(API)和校验工具(API)即可创建 API 插件。在插件广场点击“接入 MCP 插件”可进入 MCP 插件创建页面,支持手动配置与 JSON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