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旨在阐述智能对话系统中的五大核心概念:Session(会话)、Event(事件)、State(状态)、Record(记忆) 和 Strategy(策略)。从定义、核心特性与场景示例三个维度对每个概念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您深入理解其设计理念、运作机制与应用方式。
会话 Session
维度 | 详细说明 |
定义 | Session 是管理持续对话与维持上下文的独立会话单元,就像一个独立的聊天窗口,其将所有关联的交互内容归集于一处,可无缝续接与历史追溯。 |
核心特性 | 创建于每一次新的对话开始时,每个新会话窗口都会创建一个独立且唯一的 Session,实现不同对话上下文之间的隔离。 自动归集并永久保存窗口内的所有对话,确保上下文不丢失,支持无缝的“原地续聊”。 提供对会话的创建、查询、更新和检索等完整管理功能,并记录包括起止时间、所属应用等元数据,便于审计与追溯。 支持通过 Session 名称等规则进行快速搜索与筛选,帮助用户从大量历史会话中精准定位目标内容。 |
场景示例 | 用户小明计划一次杭州旅行。他新建了一个 Session,并命名为“杭州三日游计划”。 他输入第一句话:“帮我规划一下杭州三天的行程。” 智能体回复:“好的,请问您的预算和偏好是什么?” 小明继续提问:“预算5000元,喜欢人文历史。” (对话继续...) 第二天,小明搜索 Session 名称“杭州”,查找到这个 Session 并打开,之前的全部对话(所有 Events)都完整呈现,他可以接着上次的进度继续会话。 |
事件 Event
维度 | 详细说明 |
定义 | Event 是会话中记录原子交互操作的独立事件单元,就像聊天记录里的一条完整消息或一个操作日志,其精准捕获对话过程中的每一次请求与响应,支撑全链路追溯与回放。 |
核心特性 | 发生于每一次用户输入、助手回复或工具调用时。 具备唯一序列 ID、明确角色(用户/助手/工具)、时间戳及内容负载。 支持按发生时间顺序排列,结构化组成会话流。 支持按角色、事件类型、关键词、时间范围等多维度检索与分析,用于审计与溯源。 |
场景示例 | 用户小明计划一次旅行,如下对话过程,生成一个Event。 他输入首句话:“帮我规划杭州三天的行程。” 智能体回复询问预算与偏好。 小明回复:“预算5000元,喜欢人文历史。” 智能体调用“行程生成工具”进行查询。 工具返回结果,智能体组织回复。 |
状态 State
维度 | 详细说明 |
定义 | State 是会话中的“上下文快照”,用于记录对话的当前进度与执行环境,明确下一步操作的上下文依据。 |
核心特性 | 记录用户意图、任务进度、临时结果、工具会话句柄等关键要素,通常以结构化键值存储。 提供类似“游戏存档”的续话能力,支持中断后无缝恢复,避免重复背景信息。 确保智能体在用户返回会话时仍能准确理解任务进度、参数约束与历史上下文。 |
场景示例 | 用户小明在“杭州三日游”Session 中规划行程: 他设定预算为5000元(更新 State 中的“预算”字段)。 他表明偏好“人文历史”(State 中“偏好”字段被刷新)。 智能体调用行程工具,生成初步方案草稿(State 中记录“草稿行程”及“工具会话句柄”)。 中途小明切换会话处理其他事务,第二天再次返回: 系统依据上一次的 State 记录自动恢复上下文,智能体清楚记得预算、偏好及草稿进度。 小明无需重复前提条件,可直接基于现有方案继续优化,实现无缝续聊。 |
长期记忆 Record
维度 | 详细说明 |
定义 | Record 是按照记忆策略提炼与整合后形成的长期可复用知识单元,用于支持跨会话的个性化知识检索与一致性交互。 |
核心特性 | 源于 Event 的深度提炼,经过去重、合并与结构化处理,形成可复用的知识单元。 记录包括事实结论、人物画像、任务结果、操作流程、关键约束等高价值信息。 每条 Record 均保留来源追溯信息,包括原始 Session、Event 及策略版本与时间戳。 支持基于语义召回匹配的 Record,且可动态注入Record,提升交互准确性与效率。 |
场景示例 | 用户小明曾在多个会话中规划旅行并表达偏好: 在“杭州行” Session 中,智能体从其对话中提取“偏好博物馆”并生成一条 Record。 在“周末安排” Session 中,小明提到“不爱拥挤景点”,系统再次生成一条约束类 Record。 当小明新建“南京文化之旅”会话时: 系统自动从记忆库中语义检索到之前生成的“偏好博物馆”与“避拥挤”等 Records。 这些 Records 被注入新会话上下文,智能体在推荐景点时自动排除拥挤景点,并优先建议博物馆路线。 小明无需重复说明兴趣与禁忌,即可获得高度个性化的连贯体验。 所有推荐均可通过 Record 追溯至原始会话和事件,保障信息透明与可解释性。 |
策略 Strategy
维度 | 详细说明 |
定义 | Strategy 是将短期对话内容(Event)转化为长期可复用记忆(Record)的提炼与整合规则,是实现记忆智能化管理的核心配置引擎。 |
核心特性 | 提供从 Event 中抽取关键信息,并经过去重、合并、结构化处理,最终产出包含结构化字段并可附带语义向量的 Record。 支持多种触发机制:包括工具调用完成、任务阶段变更、定时运行、置信度阈值触发以及人工手动触发。 每次执行均记录策略标识、版本、来源会话与事件等元数据,确保生成过程可追溯、可审计。 提供如下三类基础记忆策略,并支持用户通过配置提示词自定义记忆生成规则,适应多样化场景需求。 人物画像策略:提取并整合对话中的人物身份、社交关系、行为特征与个性偏好,构建语义化的用户画像。 任务信息策略:提取任务概览与进度信息,实现会话级任务上下文的持续压缩与更新,为长任务提供有效信息支撑。 事实经验策略:提取经历事件、知识见解、操作流程与经验总结,形成可复用的语义化事实记忆。 开启合适的策略后,系统会自动总结关键信息(如偏好、任务进度、复盘经验),下次对话可被智能召回,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 |
场景示例 | 用户小明在多次会话中讨论智能家居配置: 当他完成一次设备调试后,任务变更事件触发任务信息策略,系统自动生成一条“家庭网络配置完成”的 Record。 当他多次选择“夜间自动调节亮度柔和”时,人物画像策略被触发,生成“偏好柔和灯光”的画像 Record。 当小明在新会话中说“调整客厅灯光”时: 系统自动召回“偏好柔和灯光”和“网络配置完成”等 Records,智能体直接给出个性化建议,无需重复询问背景。 所有 Record 均带有策略版本和来源事件标识,确保记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