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计算机视觉+AR,构建无处不在的空间互联网入口

计算机视觉+AR,构建无处不在的空间互联网入口

作者头像
企鹅号小编
发布2018-01-05 16:38:12
6950
发布2018-01-05 16:38:1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企鹅号快讯企鹅号快讯

在我看来互联网分两类:一类是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相对比较分离的那种互联网,也就是传统互联网,网站门户、社交关系网络、电商体系都属于这类;另一类是数字空间和现实物理世界具有高度融合性的互联网,我称之为空间互联网。本文试图分析空间互联网的一些特征及其与传统互联网的不同,试图推演出基于空间互联网的一些应用场景和和商业逻辑,并探讨实现空间互联网比较有可能的技术路径。

互联网的分类,数字互联网和空间互联网

就传统互联网而言,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在物理上是区隔开来的。我们通过PC、手机等终端来登陆某个网站或者APP,终端就是一个物理入口,入口之后的数字世界一般跟入口所在的物理时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比如要用百度搜索某个产品,跟搜索者所在的位置没有什么关系;通过微信聊天,发送的信息、朋友圈动态的位置也关系不大;在哪里网购调也不存在多大的差别等等。

与之相比,空间互联网与真实的物理空间具有强关联,进入该网络空间的入口带有位置属性,网络空间的内容本身也具有关于入口所在一定时空领域内的环境属性,可以是那个地方一定空间范围、一定时间内,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该地域物理环境的描述、提供的各项服务等。这些关系和服务,是具有很强的时空属性的,是当时当地信息的反应。

空间互联网实现路径,融合三大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网络入口

要实现上述的设想,关键的是要能能构建一个空间互联网的入口。这个入口必须是固定在特定的时空点上,能通过扫描快速接入,其后端能承载丰富的内容和服务,并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

网络入口的演变

这需要三项技术,分别是位置定位、物体和场景识别、AR。

目前的定位技术主要是GPS,其定位精度一般在50米内。要构建很好的数字入口,这个定位精度还不够。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比如方圆50米内),通过物体和场景识别,能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将数字入口固定在特定的空间坐标上。通过物体识别,还可以将数字入口附着在某个特定物体上,通过对物体来识别出数字实体。最后通过AR技术,实现用户与该数字实体的互动。通过该数字入口,进入该领域的空间互联网,获取相应的服务。

空间互联网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通过高效的信息流动,来促进人们的交流,便捷服务的获取。传统互联网可以让人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广泛地获取信息、获取服务,这类互联网依然会占据主流。如果非要将这两类互联网的价值进行个比例划分的化,传统互联网将占70%,而空间互联网将占30%。这个比例是比较理想的状态,目前情况来看,至少95%以上是基于传统互联网的。团购、外卖等互联网业务具有部分空间互联网的属性,但大体还是属于传统互联网。基于二维码的业务,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空间互联网属性的,也是互联网创新的典型代表,但它依然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那么,空间互联网为什么应该存在,它是要解决人们的什么问题呢?基于互联网的很多服务,是不需要位置属性的,比如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别人交流、网购一个商品。另一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与位置属性强相关的需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临时聚集在某个地方的一群人,有信息交流的需求。比如同时在听某场演唱会的一群人,在一起参加某个大型会议的一群人,甚至同时在某个酒吧、咖啡厅的人,都有信息交流的需求。此外,处在一定位置的人,有时希望能及时的了解、获取周围的服务,比如在某个饭店点餐并获取相关服务,入住某个酒店后呼叫酒店服务人员,在某个景区寻求管理员的帮助等。

基于空间互联网,可以在任意物理空间上构造一个进入该领域数字空间的入口。这个入口仿佛扮演连接不同时空的“虫洞”角色,连接物理世界和网络空间。

基于这样的入口,可以实现多方面的连接,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人与人的连接和人与服务的连接。

人与人的连接方面,可以设定三类功能:

第一, 将聚集在某个特定地域的一群人连接起来,给其提供能够便捷交流的途径。目前的微信面对面建群和微信二维码建群,可以一定程度的满足一群人的沟通需求,但这需要有人主动发起,而且要一群人实行一定的规定动作,便捷性不够。并且,基于一定场景聚集的一群人,除了特定时间的沟通需求外,后续继续在群里沟通的需求已经大大减弱(单独加的一些人除外)。以AR码的方式,该地域的人可以自主、方便的进入群聊空间,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离开该地域后自动退群。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将是一种更好的体验。这样的场景比较多,比如在一起参加一场演唱会、各种行业峰会的一群人,同一个咖啡馆、酒吧、图书馆的一群人,甚至是一起上课的一群人,都有一定的及时沟通需求。

第二,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的,其行为轨迹能展示某些特定的信息。经常出现在某个地域的两个人,其实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人生应该有一些交集。基于此,可以设定一定的算法,将经常出现在某个地域的两个人进行相互推送。比如在一个月内,都在某个咖啡厅出现三次以上的两个人,系统可以将彼此推送给对方,给他们创造连接的机会。当然,这需要一个合理的推荐模型。比如要推荐两个单身男女认识,要对两人的年龄、身高、兴趣爱好、职业等进行匹配,甚至要基于图片识别来匹配两个人的颜值。基于该模型,为两个各方面比较合适,并都经常出现在某个地方的两个人,提供互相认识的机会。这样,系统能帮助用户找到那些擦肩而过却是“对的那个人”。

第三, 构建虚拟留言墙,给人们表达和纪念的机会。很多景区都有一些给游客纪念的方式,比如同心锁、留言墙等,某些咖啡厅、奶茶店也有留言墙。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硬件软件化”,用代码代替物理实体,这能大大节约成本,并能创造一些新的玩法。可以借助AR技术,在某个地方建立虚拟留言墙,供人们进行留言或者查看别人的留言。这种方式,不仅能在咖啡厅、景区等地方建留言墙,还能大大扩展其空间范围,比如可以建立某个学校、某个小区的留言墙,供同一学校、小区的人们留言。甚至可以构建某个城市的留言墙,供同一城市的人吐露自己的心声。进入某个线上空间后,徜徉于整个城市的留言墙,去发现这个城市各个角落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应该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比连接人与人有更广阔商业价值的,是连接人与服务。基于空间互联网及其入口,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跟李开复说的OMO的概念比较相符。通过融合LBS、AR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在某个特定空间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入口,这个数字空间承载的是该地域的服务内容。

入口后面,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服务,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第二, 酒店服务。入驻某个酒店后经常需要一些呼叫酒店管理方提供一些服务,比如送餐、洗衣、送物、桑拿、预约退房等,目前大多通过给前台打电话的方式实现。通过空间互联网方式,可以在酒店所在建筑内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入口,数字空间承载的就是酒店的相关信息和提供的服务。通过该入口,可以很方便获取相关服务,及时与酒店管理方沟通,并可以与共同入驻酒店的人群进行交流。还可以浏览以前入驻该酒店房间人在该数字空间留下来的信息,比如留言、照片、短视频等。

第三, 景区、游乐场、图书馆、动物园等公众场所提供的服务。在景区、游乐场、动物园等场所, 游客也有与管理方建立联系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一次性的,对便捷性要求很高,如果操作比较麻烦,很多人就懒得去建立连接。通过空间互联网的方式,能让处在这些场所的人们只是通过“举手之劳”,就可以与管理方建立连接,进行沟通并获取相关服务,游客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游客能及时知晓关于该场所的各种信息:哪个地方在进行表演;如果谁家的孩子走丢了,可以及时上传照片,让大家一起帮忙找;哪个游客在景区遇到麻烦,可以及时呼叫景区先关人员展开协助和救援。

第四, 学校、小区等相聚固定的聚集场所,入驻人群和管理方也有相互连接的需求。对于学校而言,学生可以通过空间互联网,随时随地了解学校的动态,比如某个社团要举办一场活动,某个报告厅要举办一场讲座,学校通知、通报一些信息等。对于小区而言,主要是居民与物业之间的连接,比如家电维修、公物损坏情况通知、危险建筑通知、物业相关费用缴纳等。

在上述场景中,通过空间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获取服务的便捷性,并且可以实现随用随取,不必下载APP、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登陆某个网站。另外,这种方式天然就将服务和沟通进行打通,让双方甚至多方能同时满足沟通和服务需求。

(END)

本文来自企鹅号 - AR工业应用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来自企鹅号 - AR工业应用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