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支持用javascript开发原生应用,React Native一推出就受到不少公司热捧,各家都跃跃欲试。但有一个痛点是,在移动端,我们是否有必要开发多套程序:iOS、Android和H5?本次将通过对Moles框架的分享,介绍携程在React Native方面的实战干货,希望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
本次分享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这些内容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的讲解来一一给大家进行解答:
React Native是2015年3月份Facebook开源的一个Native上的一个框架。那么为什么它现在会这么火呢。
我们先来看看它有什么优点:
首先,对于做前端的我来说,最吸引的就是可以用javascript来开发Native应用了。之前javascript只可以开发浏览器上的一些功能,随着Node.js的出现,又让javascript走向了服务端,现在React Native的出现又让javascript走向了Native端。如果要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javascript的话,我觉得“全栈”真的不为过。
其次,React Native是Facebook将ReactJS的思想移植到Native端。所以React Native就拥有了RectJS的很多特性,如:组件化思想、Virtual Dom技术以及JSX与Flexbox组合完成的布局等等,同时React Native又引入了热更新机制、CssLayout机制,让开发人员尤其是Native开发人员眼前一亮。
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不足:
我们知道React Native先出了iOS版本,然后出了Android版本。两个版本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性,甚至有好多组件都会带有平台的后缀,这使得开发人员必须要为这两个平台写不同的代码。
此外,对于公司来说,在移动上的投入,不仅有Native还会有H5,而在H5上React Native并没有考虑。从MVC框架的角度来看,React Native只做了View这一层,那么Controller、Model、Router还需要做。从App的完整性来看,只学会React Native并不能开发一个健全的App。它的更新策略、Hybrid API的提供,配套的UI组件、监控机制等等这些都没有。
伴随着React Native项目的开发,逐渐的Moles框架就形成了。
mole [məʊl] 小鼹鼠,是种凿洞能力非常强的啮齿类动物。把框架称为之为Moles,也是寄希望我们的框架能像mole一样,能够打洞,能够打通Android、iOS、H5、SEO这几个平台。当然一个mole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取其复数形式Moles。
如果说当前移动端的三大痛点是:性能、动态性、多端适配的话。那么我认为React Native解决了性能、动态性,而我们Moles则解决了多端适配的问题。
Moles的目标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在H5端开发的内容可以直接运行在Native上,在Native端开发的内容也可以直接运行在H5上。
该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moles-web
该部分主要是为H5服务,是将React Native在Android、iOS中没有差异化的Components、APIs提取出来,单独封装成一个Library供H5端来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个Library只在H5上会是使用到,在Native是不需要的,以减少框架在Native的体积。
- moles-cui
该部分主要是是将React Native在Android、iOS中有差异化的Components、APIs提取出来,并且添加一些公司定制化的组件进去,包括:UI组件、监控组件、采集组件、路由组件等等。moles-cui可以说是Moles框架的核心部分,它不但Native开发需要使用,在H5上的开发也需要使用。
- moles-cli
该部分主要包括Moles项目的初始化、编译、打包等功能。
Moles框架的功能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主要涵盖的对不同平台的适配、对底层API的调用以及对APP中性能和错误的监控等等。
那么Moles在携程主App中所处的位置如何呢?
如上图所示它就是BU开发人员和React Native、Ctrip React Native 的一个桥梁。让开发人员更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逻辑,而不必为React Native的更新问题、不同平台的兼容性问题等等而烦恼。
由于Moles涉及的内容众多,如:路由的设计、页面生命周期的设计、打包的设计等等。这里我们仅以组件的设计为例,来简析其实现原理。
要做到Native和H5代码共享,通常想到的做法有两种:
1) Native组件运行在H5上,如: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Component{
render(){
return(
<View>
<Text>HelloWorld</Text>
</View>
)
}
}
2)H5组件运行在Native上,如: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Component{
render(){
return(
<Div>
<Span>HelloWorld</Span>
</Div>
)
}
}
Moles中组件的设计采用了做法1的思路,就是将Native上支持的View、Text、Navigator等组件运行在H5上。要实现Native组件运行在H5上,需要解决两个难点:1. 组件化 2. 组件的生命周期。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讲到,React Native上的组件化思想是Facebook将ReactJS的思想用在Native上。这就为我们能在H5上实现Native的组件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助ReactJS来开发这些组件,但是在实际的开发中,发现ReactJS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最后采用了携程开源的react-lite框架。
为了减少大家的学习成本,Moles框架在设计方面尽量采用大家比较熟悉的语法和命令。要使用Moles,需要先安装moles-cli。
下面是第一次使用moles-cli的简单流程:
安装moles-cli
$ sudo cnpm install @ctrip/moles-cli -g
初始化Moles项目
$ moles init ProjectName
安装项目依赖
$ cd ProjectName
$ cnpm install
moles-cli初始化后的目录结构和react-native-cli初始化出来的结构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web目录,该目录主要是为H5服务。
下面来看下简单的代码使用情况
mport React,{
View
} from 'react-native'
上面的代码若在Native端会调用React Natie提供的react-native模块,在H5端会调用moles-web模块
import{
Application,
Page
}from 'moles-cui'
上面的代码为moles-cui的使用,不论在Native端还是H5端,都需要通过引入’moles-cui’模块来使用。
以运行iOS项目为例:
$ moles run-ios
打包、拆包项目
$ moles packer
--input /path/to/project
--entry index.ios.js
--output /path/to/build
--bundle bu.bundle
--common true
参数说明:
input:项目目录(默认为当前目录)
entry:入口文件名称(默认为 index.js)
output:输出目录(默认为 ./build 目录)
bundle:默认输出文件名称与入口文件同名,也可指定文件名
common:是否打common包(默认为false)
目前Moles框架已在携程的主App上投入生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安装携程App 6.17,进入”我的携程“频道,其中的站内信页面就是基于Moles框架开发的。现在还有攻略、游轮等频道也在陆陆续续的接入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会在携程的各大频道上看到Moles的身影。我们也希望Moles能成为携程乃至业内基于React Native开发项目的首选框架。
下面是基于Moles开发的效果图:
我携频道
攻略频道
八、开源计划
之前分享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咨询开源的事情。这里简述下,Moles未来将是一个开源的框架。是一个为开发React Native项目提供解决方案的开源框架。我们会将Moles框架的相关产品逐步的开源给大家。
目前已将Moles框架的打包工具moles-packer开源在了github上。
关于moles-packer的一些介绍:
moles-packer 是由携程框架团队研发的,与携程Moles框架配套使用的React Native 打包和拆包工具,同时支持原生的 React Native 项目。
当前版本:0.1.3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ctripcorp/moles-packer npm地址:https://www.npmjs.com/package/moles-p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