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大数据应该这样用

大数据应该这样用

作者头像
CDA数据分析师
发布2018-02-08 14:56:11
6990
发布2018-02-08 14:56:1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DA数据分析师CDA数据分析师

大数据的本质是工具,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但并不能决定企业生死,决定一家企业死活的是方向与理念。

  据田友龙这厮考证,大数据一词最先由麦肯锡提出,因维克托迈尔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热卖走进人们视线,因为铁娘子董明珠而火遍全国。

  这事得从央视第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说起,这次盛会的特点是斗嘴无罪,抬杠有理!最搞的环节是铁娘子董明珠死磕“雷布斯”(雷军),这是很有意思的PK。业务员出身的董明珠变成技术派,而流着技术血液的雷军变成营销人。这场PK有一个亮点,一个记忆点,亮点是惊天的10亿财局,记忆点是董明珠口中多次飘出的三个字——大数据!

  中国式营销理论有一个基本规律,营销理论的实路通常是于无声息间发明创造,之后大企业强势跟进并开始广泛传播,最终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有董明珠这样的知名企业家在央视的鼓与呼,2014年大数据真的一飞冲天,从理论走入商业实践。如今已经发展到营销人如果不懂大数据,就意味着你很危险,钱途有限!

大数据的商机

  大数据火得一塌糊涂,但把大数据挂在嘴边的却是传统企业。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回顾一下过去。互联网如印度洋海啸般席卷全球后,带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电商。电商伊始只是将目标锁定线上消费群体,此时这个群体尚属于“非主流”消费群,传统企业对电商表现出的态度是无视或轻视。

  当马先生以一张一万亿的成绩单惊艳全球,并在2014年以马先生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将广告打到央视时,传统企业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了。

  即使如此,传统企业表现得也相当自信,很多人曾温柔表态称凭自己的品牌资本团队等诸多优势,一定可以把电商秒杀在摇篮中。许多传统企业开始用“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这一走就是两三年,可收获的只有失败的教训,鲜有成功经验。为什么会如此?

电商潜行近十年,沉积下海量数据,用数据驱动营销,不仅可以迅速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回应,制订方案,还可以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受众,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营销效率。传统企业终于发现自己需要转型,并发现无论是进行自我优化,还是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群体,提高自己的营销与服务水平,提高效率,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

  电商本身就是大数据的富人,而传统企业却是数据的穷人,因此大数据虽从电商产生,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却在传统产业!

四招“变数为金”

  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只有一个——赚钱。赚钱的方法不外乎开源与节流,用这两把筛子,就可以筛尽大数据的狂沙,见得真金。

1. 个性化品牌

  大数据的战略级运用是打造个性化品牌。个性化营销并不新鲜,营销人早已扯开嗓子吼了很多年,但鲜有人甩开膀子干。

  个性化品牌必须建立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市场细分是从地理分布、人口及经济因素三个维度展开,消费者洞察往往借助调研样本,利用调研样本中的数据去推算整体市场和消费者的行为。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简单、易于操作、费用低,然而缺点同样明显:样本太小,忽略很多小规模购买者,对客户需求多元化与复杂化考量不多,这注定了产品和服务共性大于个性,为每一群体提供特制品或特制服务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网络时代,数据是无限的,甚至可以覆盖到每一个网民,对顾客的洞察也是原生态的,且非常的精准。网络时代的消费者行为会被完整清晰记录、追踪、下载,企业依据这些可视化、可量化的消费需求,借助第三方平台数据,通过大数据运算,找到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寻找相联性,找到目标消费群的个性与共性,为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现在理论界大喊商业革命,政府部门力求用大数据提供更深更广的服务,金融业用大数据改善顾客体验,这些都是个性化品牌的具体化,都是用大数据发现长尾市场的商机。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马先生,2013年上线的余额宝让银行睡不着、吃不香。

2. 精准传播

大数据的颠覆力量主要体现在传播。做品牌最怕巷子深,唯有传播才能让品牌插上翅膀,然而传统广告传播方式又让人相当纠结,比如媒体广告传播,约50%的广告费是浪费的,糟糕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也没明白广告费用浪费在哪儿。传统广告传播是一种模糊策略,核心要素是到达率和千人成本,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是常用战术,于是乎广告变成烧钱的行为艺术。

  网络时代的传播更糟糕。信息爆炸、自媒体化的现状,顾客自动进化了过滤功能,只有很少的零散信息会被人们记住,人们听到的是他们想听的,看到的是他们想看的。所以,如今想要让更多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品牌、消费自己的产品,必须精准传播!

  精准传播有三条原则,第一:定向,通过搜索引擎、云计算、SVM技术,分析用户数据库中每一个用户的网页浏览记录,提取关键词,找到用户的兴趣关注点,找出自己的目标用户,实现定向传播;第二:定调,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洞察、分析和挖掘,描绘出不同用户的特征与偏好,用受众的语言和他们喜欢的方式,如推荐信息、新闻话题、情感故事等多种传播方式立体地将信息展示出来,准确地展现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激发共鸣;第三:精确,按照消费群体分类投放不同广告,动态展示提高广告视觉效果,优化投放策略。

3. 关连销售

  营销其实就是卖货,把顾客的钱装进我们的口袋。卖货的方法只有两个:增加新顾客和老顾客再次购买。开发新顾客的成本是维护老顾客的五倍,营销人永远的课题是追踪老顾客,维护老顾客,为老顾客创造新价值,并在不干扰老顾客的同时让他们买更多的东西。于是,营销人创造出了会员制。可惜传统的销售是一种感觉型事业,全凭销售人临场发挥和经验累积,靠个人的主观猜测加上一张律师般的嘴,说服顾客购买。这种销售模式不仅成功率低,而且有点强卖的意思,通常会让顾客讨厌。有了大数据,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企业通过对产品交易过程、产品使用、购买节点等行为数据的统计、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在顾客消费行为中找到事件间的相互关系,判定顾客的偏好及消费趋势,根据顾客特点进行创意促销或个性产品推荐,也就是对特定顾客进行个性化营销与服务。2013年,《大数据时代》登上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其中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个百货商店运用大数据准确预测一位女孩怀孕。其实无它,这就是一个连带销售的故事而已。

4. 优化物流

  谈到大数据,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都喜欢从高处着眼而忽视从小处着手。这几年企业中流行一个热词――去库存化。中国市场太大,也太复杂,企业的物流模式一般是总仓+地区分仓,多数中国企业采用经销制,总仓与分仓数据不共享,补单要么依据总仓数据(这个数据有欺骗性,把发货当成销售,事实上是销售假象),要么就是靠经验与直觉,于是库存成为很多企业不可承受之重,去库存化成为企业的追求目标。

解困库存之道唯有大数据,而且只需三步。

第一步,总仓与分仓网络相连,实现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提取自由。

  第二步,将货品管理分级,分为大件、单品、到达客户三个层次。

  第三步,建立物流追踪系统,借助二维码、GIS和视频编解码等技术,让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数据透明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数据监管,实时采集数据。

  做好上面三步,物流就成为一个动态的、随时变化的数据集合,把来源不同(分仓,顾客)、结构相异的数据经加工分析处理,实现物流的动态管理,方便企业及时进行产品调整、结构优化、区域货品调配,并支持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如此一来,企业产品不仅更贴近顾客,物流成本更低,货品调度反应更快,企业也更有竞争力!

  2013年,马云先生退而不休,玩了一个新概念叫“菜鸟网络”,打的就是智能物流这张牌,马先生善忽悠,把智能物流说得天花乱坠。智能物流对企业的吸引点,就是可以借此实现商品在骨干区域中的“预配送”,利用淘宝大数据,根据用户分布以及销售预测,将商品按比例分配到全国不同的仓库中,在用户下单后,从最近的仓库迅速发货。就这么一个动作,据说将改变未来的电商的方向。

看淡数据得失

  重视大数据,但不能迷信大数据,这是我的观点。将大数据吹捧成一场商业的思维变革,我不认同,这其实是大数据被异化甚至被神化。大数据的本质是工具,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但并不能决定企业生死,决定一家企业死活的是方向与理念。

  不管是数据富人如马云般拥有地球上最庞大的购买数据,或是数据穷人如传统企业没有多少数据积累,都不要紧,因为大数据的商业化运用才刚开始。大家还在寻找对企业有价值而又缺少关注的数据,要掘金大数据,没什么好方法,边干边学吧,即使数据富人,也这样干!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09-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DA数据分析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