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微信思维——不做骑马的步兵

微信思维——不做骑马的步兵

作者头像
腾讯大讲堂
修改2020-04-29 16:27:48
1.4K0
修改2020-04-29 16:27:48
举报

董事长沈亚发飙了

2013年10月,唯品会的一年一度的战略会议上唯品会董事长沈亚当场“发难”,2014年唯品会来自移动端销售占比要超过28%。

在场的总监们都面面相觑,纷纷摇头,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当时唯品会的移动销售只有百分之十几,即使移动端增长快,要达到28%的销售占比似乎比“登天还难”。

令人意外的是,2014年第一季度唯品会移动销售占比达到36%,环比增长70%。

但是,沈亚还是不满意。在2014年7月的年中总结上,沈亚继续“发难“:移动增长的速度趋势虽然比想象中的好,但唯品会犯了一个所有互联网公司向移动端转型都犯的错误:把PC端的模式直接搬到移动上去。他用“骑马的步兵”来形容这个错误——如果PC比作步兵,移动是骑兵,那唯品会现在的成绩充其量也只是做到了“骑马的步兵”。而沈亚认为,这种成绩不可能跟上移动互联网的节奏。

随后沈亚又抛出一个问题:移动大潮中,如果唯品会不做骑马的步兵,而是做真正的骑兵,重构唯品会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如何破局?

从骑马的步兵变成骑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构建APP和WAP的生态圈之外,微信作为移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应用,也进入了沈亚的视野,但是,这个新形态的社交工具会给唯品会带来什么?沈亚还没有明确的思路。

于是,沈亚把这个课题交给了负责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来唯品会还不满一年的副总裁Tony Feng(冯佳路)。

沈亚希望冯佳路可以将他在宝洁积累的营销管理经验用在时下最火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微信上,为唯品会的社会化电商模式趟出一条路,从而推动唯品会的移动战略重构。

于是,冯佳路“临危受命”开始重组团队,开始探索微信如何与唯品会的新媒体运营相结合,找到唯品会在移动领域社会化电商的发展方向。

做APP做不到的事情

2014年的世界杯让冯佳路有了一次深刻社会化电商购物体验。

与往届世界杯不同的是,冯佳路在今年世界杯的足球彩票项目上消费了数千元。冯佳路居住的小区一共有16栋楼,整个小区大概有7个卖彩票的网点。不过,他以前从来没有去买过。这不由让人产生疑问,这几千元的足球彩票都是如何购买的呢?

冯佳路直接说:因为微信群啊,好友在群里互相讨论,讨论完直接就在微信购买了!

而这个买彩票的经历也让冯佳路对此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启示。

在很长的时间里,冯佳路和他的团队都在反复思考两个问题:移动互联网需要什么样的购物场景?而微信又可以给唯品会带来什么?

(一)所见即可买

回顾唯品会在移动端的发展历程,冯佳路发现,女性用户更偏好移动端的碎片化购物。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天生具备移动特性也开始改变用户的移动购物生活。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她们更倾向于移动平台,享受更“有效的”购物经历,因为她们不必再去排队,而且可以一边移动购物,一边做别的事情。

在这之前,唯品会移动端的布局主要有4个APP产品,分别是唯品特卖会、手机唯品团、手机爱丽奢、唯品时尚,

来自唯品会的数据显示,其用户75%来自女性,而这些女性又为唯品会贡献了90%的销量。

不过,唯品会的模式同此前那些基于条码扫描的搜索比价类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非常便捷的线上、线下价格信息比对的可能性不同,用冯佳路的话来说,唯品会在移动端依然是要沿袭PC模式的去搜索化,搜索最大的一个弊端在于,一旦用户搜索了,他一定会比较,不断的比价,比价的结果就是不断的各个网站要往下降价,而用户比价完了之后还会去看评价,因此整个的购物流程并不让人产生愉悦感。

这并不是唯品会所要的,短缺定律中提到了:女人的鞋柜里永远都缺一双鞋,女人的衣柜里永远都缺一件衣服。“而唯品会希望将这个定律在移动端发挥到极致。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最为熟悉的移动购物场景则是:这些唯品会的忠实的女性用户,可以随时登陆手机看唯品会APP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商品,这些商品或许不是自己的需,但是她们或许会因为喜欢并且价格合适而产生了冲动购物的欲望。这也就是 “在手机逛街,随时随地。”即:所见即可买。

如何做到“所见即可买?”很简单,唯品会要做的便是通过特卖模式每天展现这些品牌商品,这些精挑细选的品牌将以惊喜的价格去吸引用户,并且限时限量,而这似乎也更适合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购物。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唯品会的用户平均一天打开APP 9次,皇冠、金冠这些会员,平均一年在唯品会消费24次,一个月消费2次。而这些用户平均每一次打开唯品会APP的时间是61秒。

(二)颠覆

早在2012年10月,唯品会新媒体部高级经理杨永燕微信的理解也仅仅是: 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但是,微信太火了,从卡位的角度来说,应该尝试地进行探索,而对于如何探索,杨永燕也没有太多具体的方案。

于是她给唯品会的大老板们发了一份邮件,试探性的询问:唯品会要不要开始做微信公众账号。令杨永燕意外的是,这封纠结的邮件发出去很快就得到了各路大老板的回应,老板们的回复很简单:立即启动。

从一封纠结邮件到公众账号“开张”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可见老板们的决心。在此后长达一年的探索中,唯品会在微信的玩法也几乎和其他企业一样:做推广带粉丝。唯品会最常用的是两种方式:

第一种:老用户自然转化:比如在网站上、微博上挂二维码,将网站或者微博原有的用户或者粉丝转化到微信上来,此外,也通过一些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进行互推。

第二种: 赠品刺激转化: 2013年年底,唯品会跟腾讯微生活团队的合作,在微信里发虚拟卡用户通过微信购买可以减少10块钱,而这种方式大概一天能够给唯品会公众账号带来几万的粉丝。

对比唯品会的APP,冯佳路认识到,微信具备很多APP无法做到的事情。目前购物APP还没有办法实现同线下逛街一样的场景,可以邀请闺蜜一起逛、比、说、看,对于绝大多数的女性用户来说,打开手机看到一双鞋子,或者一件衣服,最为纠结的一个场景则是:看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可能并不是自己的刚需,那么用户往往会选择发给她的闺蜜或者闺蜜群,争取一下别人的意见,这种行为从心理学来说,这些用户往往并不一定是真的想听取闺蜜们的意见,而是给自己一点点购买该商品的理由,或者是通过同闺蜜的交流,确认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这就是“社交之王”——微信给唯品会探索社会化电商带来最大的价值。于是,冯佳路团队目前对微信的定位就是要让微信做APP做不到的事情:媒介和社交。

其实每个用户都是推销员

与小米科技副总裁黎万强“微信开启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时代“的观点相似,冯佳路则认为微信时代,其实每个用户都是推销员。

这个结论源于一场突发奇想的社交电商实验,冯佳路充当了一回唯品会导购”小姐“。

2014年4月,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卖会“4•18”即将展开,活动前夜,唯品会移动端提前入场,当天晚上,包括沈亚在内的公司高管都留在了唯品会办公室做现场指导,而冯佳路却远在泰国攻读EMBA课程。

沈亚等高管就开始跟冯佳路开玩笑说:我们都在这里盯数据,你自己看着办吧!

冯佳路想了想说,那这样吧,我在微信帮大家卖货吧!于是,他专门挑了一些平时大家都不关注的、奇特的商品发到朋友圈。

冯佳路先选的是一把名为Lebond的电动牙刷,虽然这个品牌名不经传,但是,鲜为人知的是,Lebond品牌其实就是飞利浦代工厂的自有品牌,而恰好这个牙刷冯佳路试用过,他觉得产品很不错,刷的很干净,于是决定就选择这个产品开始在朋友圈做推荐。

很快,很多朋友就在冯佳路的朋友圈点赞,也有人开始说这个不错啊,自己也要购买,这些朋友很快私信冯佳路,问这问那,冯佳路告诉这些朋友:这是他做的一个社会化电商实验,他就想统计一下自己的这条微信推销内容到底能带来多少销售额,并请朋友们购买之后都告诉他一声。

最后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冯佳路那条朋友圈信息给唯品会带来了2万多的销售额。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开头,冯佳路的实验还没有结束。

冯佳路又发现,在以服装美妆为主品类的唯品会平台上,Lebond这个牌子过去的销售并不算亮眼。但是,Lebond品牌为什么一直还在唯品会上销售呢?

Lebond的工作人员告诉冯佳路另一个更惊喜的结果:唯品会是Lebond在各大电商平台里是卖得最好的。为什么呢?

这位工作人员给冯佳路解释的是,因为唯品会没有搜索,也没有杂七杂八的牌子天天买直通车、做流量、做促销、刷评价,这就造成了,虽然唯品会并没有把Lebond电动牙刷放在第一个位置,但唯品会口腔品类主打的就是Lebond、飞利浦、博朗、Oral B这几个牌子,Lebond品牌的关注度被大大提高了。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唯品会每天有1000万流量,只要有1%的人点进去,再有5%的用户转化,而这个的销量就已经够Lebond在其他平台卖一个月的了。

这个故事给冯佳路的启示是:今天唯品会做的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其实更是一个媒体,因为每天唯品会精选的那些品牌就像优质的内容一样,而用户也会相信,唯品会上卖的产品,都是有质量、有品质保证的。这是什么?这就是冯佳路所说的媒体属性。

用内容转化销售订单

冯佳路认为,媒介的作用,就是让别人知道,让别人转化,让别人购买。

而微信正好把这个知道、转换和购买放到了一个平台上,从而形成了社会化电商。

在唯品会的逻辑里,微信媒介的功能就是应该把唯品会公众账号的精选和好友之间的推荐力量发挥到极致。

不过,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唯品会要如何把精选和推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呢?

冯佳路的解决方案则是:在唯品会的公众账号直接做一个购物单。

在冯佳路看来,用户只要通过公众账号,你连每天上去搜物品的功夫都不用了,唯品会已经直接把这个购物单推荐出来,再用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你。对于用户来说这是最简单,最有乐趣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学到一些小的知识。

“用最快的时间所见即可买!“用公众账号的内容直接转化为销售,从目前看来的确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这也让我们在唯品会公众账号上看到大量类似的主题内容:比如说“一人一首主打歌(明星产品集)”、“10大护肤品牌你必须拥有的一件护肤品”、“肌肤安然度夏,有这20款护肤品就够了”、“牛尔选出他最爱的十个产品“等,其实这些就是唯品会精心策划的购物清单,换一句话说,就是唯品会为销售而精挑细选出来推荐给网友的产品,但是,冯佳路却说,内容转化为销售也并不全是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要为用户创造这个购物的乐趣,因为对于关注美容的用户来说,这些恰恰又是用户希望获取的优质内容。

“就算你是一个买不起这些产品的小城市的小女孩,但是,你也可以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十大护肤品牌!”冯佳路认为,这就是媒介的作用。

不过,像“牛尔购物单”、“一人一首主打歌”这些内容属于明星产品加达人推荐属性,这类内容也是过去杂志经常用的,这些明星产品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唯品会又不想做那么深的折扣,相对来说对于销售的拉动不一定好,但是,这类内容对于品牌媒介的作用是特别大的,所以要维持媒体性唯品会的订阅号还是会去做。

而在策划内容上,冯佳路和他的团队也费了好多心思,并设置了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牛尔推荐的是购物单,唯品会跟牛尔谈的时候就要求牛尔不可以推荐他自己的品牌,考量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证媒体内容的公正性。

当然,唯品会也会专门设计一些带动销售的内容,比如:美容神器和指甲油,关于美容仪器的品牌,其实我们很难想出一个品牌,这些东西如果放到其他的电商平台上,如果不去做大规模的流量购买是很难有销量的,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发挥媒介的作用。

而这种品类却很适合唯品会的这种特卖模式,属于冲动性购物的品类,唯品会可以充分发挥其对会员和商品的运营,以及特卖模式的最大优势。

不过,从媒介的影响力和内容的运营能力来看,单靠唯品会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用冯佳路的话来说,这些内容的话,现在目前是唯品会自己做,其实坦白讲,做内容不是唯品会最擅长的地方。

接下来唯品会的解决方案则是:寻找外援!在过去的岁月里,冯佳路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跟那些时尚杂志、明星、化妆师打交道,而他现在要做的则是:把这些资源全部通过公众账号调动起来。

在今年九月,唯品会即将同时尚集团(旗下拥有《时尚芭莎》、《芭莎男士》等18本杂志)的18个“订阅号”加上赫斯特集团(旗下拥有《ELLE》、《Marie Claire》)的十几个“订阅号”,外加东方风行旗下所有的达人的公众账号进行合作,由这些媒体帮助唯品会创造原创的内容,再通过唯品会电商模式将内容转化为销售。

在冯佳路看来,这些媒体平台最大的优势:第一个是品牌,比如说《时尚芭莎》,这个是时装界的一个品牌,它是代表有话语权的;第二个是最好的团队,包括内容编辑、模特、摄影等资源可以充分调动起来。

冯佳路举例说:《时尚芭莎》可能今天推一个内容:“今天穿什么?”,唯品会则可以针对这个内容和欧时力来合作:今天拿出一款欧时力的裙子做特卖,只有今天一天特卖,本来你的裙子卖800元,今天只卖300元,欧时力一定干!但是你要欧时力天天特价,他肯定不干!

在这以前,那些与强烈媒体属性的公众账号虽然拥有优质的内容,但是却无法通过内容变现,而唯品会则可以通过电商模式让这些内容在第一时间转化成了购买,而媒体的前端产生了内容,并转化为购买之后,也不用自己再去想供应链、送货、哪个仓发哪个仓,退货、支付等环节,这一切都交给唯品会,

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媒体你就还是把原来那个内容做好了,怎么展现给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就行了,然后唯品会后台给你对接所有的商务流程,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变现方式还不影响内容编辑。

另一方面,从效果来讲,关键是这种转化也可以充分量化的。

用冯佳路过去的经验来讲,宝洁投放电视广告为例,他要根据电视排期去测量有多少电视观众通过电视看到这个广告,通过测试,看到这个广告的有多少电视观众想要去买,这些想去买的电视观众又有多少真正去买了。

然后,冯佳路会把这三个数字通过不同的渠道抓在一起,经过一年的汇总分析,就大概可以分析出来,第二年要投放多少广告,大概转化出多少购买,但是这种粗放的数据分析并不一定准确。

但是,微信的平台却很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唯品会只要给这些合作的公众账号提供一个CPS的代码,就可以轻松地看到这些账号最后跑了多少的销量,转化率一目了然,唯品会同这些公众账号进行销售分成,真正的实现了公众帐号的变现。

启示录:玩好社会化电商其实并不难

法则一:学会融合社交游戏

在唯品会新媒体部门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负责新媒体的员工必须每天泡在微博、微信、豆瓣这些地方去看什么最新的热点。

这还不够,冯佳路还要求这些员工要第一时间内分析出每个热点背后引爆话题的原因,主要通过心理学、社交、数据等工具,然后再思考这些经验如何无缝运用到唯品会当中。

2014年6月18日,一则唯品会的广告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这则广告文案的大概内容则是:明星的换装速递从刘若英的40秒到那英的30秒再到蔡依林的20秒,而姐妹们,你到底有多爱“快”?抢到优惠去血拼6.18秒变美丽,让你换装比女明星换得还要快。唯品会打出的口号则是 “618爱特卖-不服来赞”赢代金券游戏。,在6.18秒钟看谁点击次数最多,赠送相应等级的优惠券,点赞越多,获得优惠越多。分享活动还可赢得黄金神秘大奖。

这款” 618爱特卖-不服来赞“社交游戏诞生的原因是”618“是京东的店庆日,唯品会内部员工开始调侃:“6•18”是京东的,说唯品会不服,不服怎么办?不服来赞。

于是,冯佳路团队的人开始把当时最火的几款微信社交游戏拿出来分析寻找灵感,其中有三款最成功的是:微信“打飞机“、憋气按”8“测肺活量以及nike running,而唯品会的这个6.18秒点赞的灵感恰恰也来自三款社交游戏。所谓的打飞机,其实就是跟朋友比赛,6.18秒点赞可以看到你的朋友按了多少个,他点了这么多东西,挣了多少钱,你不服,来赞;而6.18秒按了多少,1秒内最快按了多少,最短的时间多少,消耗多少卡路里,这个就是从nike running来的,把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做到了让你觉得这个好像是一个特别科学的东西;第三个就是6.18秒,你不断地去按,它就会出现你按了多少次,然后就有对应的钱出来,这是按8游戏所给的思路。

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却给唯品会带来了意外的效果。根据唯品会的数据显示,6月12日上线的游戏,7天内唯品会没有做任何的推广,参与该游戏的用户高达27万。

更为惊奇的是:这款游戏还激发了用户在微博上写作,大家分别吐槽分享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有的用户吐槽说:就为了买唯品会一双鞋,还要请隔壁桌的男生吃顿饭。因为那个男生会玩这个,女生按不出来,目的就是说让男生帮女生按一张50块钱的代金券。

另一方面,用户在比赛过程中,也不断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怎么能够按到100次。接着还有在微博上说,原来苹果的手机按出来是比三星手机的好的,于是,就有人去验证,确实是这样的,苹果按得好、三星按得不好,大家又开始讨论: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比呢?通过游戏,大家自发地去分享去发现,结果产生了大量的社交话题。

法则二:给用户参与感

在微信红包没有出现以前,唯品会之前给用户的优惠券都是选择直接发送,而这种方式过于老套,互动性不强,也不利于社交关系的加强,但是,“嘀嘀打车与朋友分享红包“的出现又给了唯品会思路。

在8月14日-16日开始的唯品会”撒娇节“促销上,也模仿了嘀嘀打车的做法,设定了价值100元的一次性随机组合红包,老用户从微信订阅号或者唯品会APP可以自动发起红包,分享朋友圈或者微信群,让好友来抢红包。

而为了增加互动性,冯佳路的团队更是设计了一款”我猜撒娇拳“的小游戏。通过事先设计好的三个回合的出拳PK,让用户轻松获得价值50元的全场通用优惠券,不过用户得通过分享朋友圈告诉小伙伴,此外,用户也可以自发”发起猜拳“邀请好友来PK,领取优惠券。

这一应用则充分利用了社交互动,让朋友影响朋友,好友之间通过社交游戏轻松就完成优惠券的派送。

冯佳路说,微信这东西一定要不断地积累和试错,另外,有好的想法和创意,一定要和技术相结合,没有技术的支撑是不行的。

一个最为明显的案例则是,唯品会5月20日发起的“姐妹节“,这个姐妹节主要是希望女性用户可以发动自己的闺蜜一起来拼单消费,比如4个人买一款产品就有1个人享受免单,这种促销模式在线下不足为奇,结算很容易实现,而在线上却遇到结算的麻烦,所以要用技术区支唯品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暗号,也就是用输密码的方式来解决。

法则三:把线下创意搬到微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冯佳路的团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线下促销模式可以搬到线上,并且可以加强社交互动性。

而有关唯品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一个潮品牌5CM开始。

刚开始,沈亚和他的团队开始注意到5CM这个品牌。这是是唯品会合作的一个潮品牌,在线下,5CM从来不做任何的广告宣传,其品牌的风格由于比较个性,所以聚拢了一帮潮人。

其最成功的做法就是,好友之间的口碑相传,加入是该品牌的会员,其所有的朋友通可以凭借其手机号可以享受8.5折,全国通用,还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显然,5CM的这种品牌非常符合唯品会的定位,但是,怎么将这种成功模式复制到线上呢?唯品会微信团队于是做了一个“潮人密码“,只要用户通过唯品会公众账号或者服务号购买了5CM的衣服,系统就会自动产生一个六位数的密码,而这密码其实就是优惠码,把密码分享给好友去购买,输入六位密码就可以享受8.5折了,这比填写好友的手机号码要简单很多。

冯佳路说,这些都是唯品会在社交上的探索。目前唯品会还只是提留在让用户参与玩的基础上,而社会化电商的终极目标则是好友之间的相互推荐,这个目前唯品会还没有达到。

一个经典的问题:如何区分好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定位?

自从微信升级到5.0之后,很多企业在开通公众账号时都要面对一个疑问,是该开通订阅号还是服务号?唯品会也不例外!

去年7月份,在得知即将上线的5.0版本要将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 唯品会纠结的并不是要不要开服务号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取消订阅号?杨永燕说,唯品会决定开服务号时,订阅号的粉丝量已经有几十万了,而开服务号主要是因为微信的政策,当时唯品会采取的策略还是比较保守:跟着微信的政策走总是没错。

不过,对于订阅号是不是还要继续运营唯品会内部的确有过争议。沈亚当时问了杨永燕是不是不要再做订阅号,只做服务号?同时被沈亚征求看法的还有唯品会负责业务部门,沈亚也让他们考虑下:服务号怎么做。

沈亚的纠结还是来自微信5.0上线的那个订阅号折叠功能,对于外界所担心的订阅号折叠会导致的用户流失,平台影响力下降的说法也同样困扰着沈亚。几经讨论无法最后下决定,杨永燕就跟沈亚提议:要不同时保留订阅号和服务号,先观望一段时间,用数据说话。一段时间后,唯品会的结论是:服务号和订阅号两者互有优势,订阅号的优势在于每天都可以主动向粉丝推送一条信息,保证了粉丝接收信息的频率,而服务号的优势在于独立性、服务性更强,便于对粉丝做CRM管理。

回到唯品会本身,其业务模式是每天限时特卖的模式,因此每天都有需求要对用户进行上新内容的推送服务,而对于订阅用户而言,她也会养成习惯第一时间关注订阅号,看看今天特卖什么物品,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品牌,日活跃度比较高,而服务号日活跃度本身不高,这些粉丝主要是奔着服务去的,因此会更关注管理会员,查询订单状态,查询积分等服务功能,不过,唯品会服务菜单也会有每日精选菜单,粉丝依然可以通过该菜单购买当天上线的限时特卖商品。

截至目前为止,唯品会的订阅号粉丝为100万,而服务号粉丝则为60万,不过,同小米这些电商企业不同的是,目前唯品会在微信的大量订单均来自订阅号的销售。

现在唯品会订阅号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基于HTML5技术,以微信商城的页面形式呈现,里面有当天精选的限时特卖产品,旁边是产品购物车,用户可以直接将该页面分享到朋友圈,这些基于内容端的推送,可以让用户直接根据内容里面的产品购物车购买,不过,这些接口并不是直接通过微信支付来完成,还需要跳转到唯品会自己的支付页面,选择支付方式。

唯品会也在有意将销售主要目标转到服务号上,于是开始尝试用订阅号的方式来促使粉丝直接购买,但是,尝试了两次,一旦出现类似内容推送,就直接掉几千粉丝,所以最后放弃了这种在服务号的推送方式。

未来:唯品会的社会化电商思考

不过,唯品会在微信基于社会化电商的探索还远没有结束。

唯品会移动事业部高级产品总监叶航最近一直在同微信交涉一个问题,如何能够获取朋友关系,在叶航看来,这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层面问题,不过微信目前还没有对任何人开放的意向。

叶航本身对微信的这种做法也表示理解,主要从保护用户隐私的角度,但头疼的是,这种朋友关系的难以获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唯品会的社会化电商进程。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用户打开某一个应用,APP也好、微信也好,它首先呈现的是你的好朋友为哪些衣服点了赞,商家往往认为,好友之间的风格、收入一定是差不多, 从营销学来讲,“Peer pressure “(群体压力)是推动社会化电商的催化剂,假如4个人是好朋友,每个人都用一个Mac Air,只有一个人不是,那这个人一定有压力。所以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也用一个Mac Air,或者则是用一个更酷的电脑。

不过,社会化电商一定不是生硬的好友推荐,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引爆社交网络,要把微信这种社交即时通讯转化为购物有那么一点生硬,叶航更好看O2O服务,比如说滴滴打车、大众点评,都可以比较好的融入。但是对于购物并不太容易,但是不可否认,微信拥有大量的用户,所以唯品会也在观望,希望微信可以将这些用户引进来,然后让他们在这里产生购买。

而在移动端重构唯品会的整个战略中,唯品会接下来还是会更多的在订阅号那边发展,将资源转移到订阅号上。目前唯品会在微信的服务号主要是唯品会特卖,而订阅号则包括:唯品会、唯品会校园、唯品会公益等,其中唯品会公益主要是维护企业形象,为公益服务的一个账号。

唯品会校园则是唯品会细分粉丝人群的分支账号,在冯佳路的规划中,当唯品会规模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多,订阅号模式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则需要适当地对粉丝人群进行细分,为粉丝提供更为精准的内容资讯,将他们以单独的订阅号推出来,唯品会校园、唯品会美妆、唯品会服饰、唯品会亲子、唯品会家居——这些都在规划之中,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一个强大的唯品会品牌形成之后,围绕唯品会特卖模式的一系列更为垂直的品类矩阵账号将逐一浮出水面。

下一章待续,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全文内容经《微信思维》官方授权发布,大讲堂将一连三天首发刊载其中3篇文章,以飨读者。

未经允许,谢绝任何转载、摘录行为。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12-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大讲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董事长沈亚发飙了
  • 做APP做不到的事情
  • (一)所见即可买
  • (二)颠覆
  • 其实每个用户都是推销员
  • 用内容转化销售订单
  • 启示录:玩好社会化电商其实并不难
    • 法则一:学会融合社交游戏
      • 法则二:给用户参与感
        • 法则三:把线下创意搬到微信
          • 一个经典的问题:如何区分好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定位?
            • 未来:唯品会的社会化电商思考
            相关产品与服务
            即时通信 IM
            即时通信 IM(Instant Messaging)基于腾讯二十余年的 IM 技术积累,支持Android、iOS、Mac、Windows、Web、H5、小程序平台且跨终端互通,低代码 UI 组件助您30分钟集成单聊、群聊、关系链、消息漫游、群组管理、资料管理、直播弹幕和内容审核等能力。适用于直播互动、电商带货、客服咨询、社交沟通、在线课程、企业办公、互动游戏、医疗健康等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