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互联网≠万维网,解密25年前的万维网

互联网≠万维网,解密25年前的万维网

作者头像
BestSDK
发布2018-02-27 15:50:11
1.9K0
发布2018-02-27 15:50:1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BestSDK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25 年并不算长,但万维网在这 25 年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对于已经习惯了网络生活的人们来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在浏览器地址里输入 WWW 字符后再也打不开任何网页会是什么感受。所以,当大家每天都离不开万维网的时候,不妨也来看看它背后的一些小故事。

万维网不等于互联网

所谓万维网,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它只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是靠着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相比之下,互联网包含的范围更广,比如支持电子邮件的基础设施、点对点网络、文件共享、IP 电话服务等等。

蒂姆·伯纳斯-李和罗伯特·卡里奥一起开发了万维网

万维网的诞生离不开两位科学家的卓越贡献:蒂姆·伯纳斯-李和罗伯特·卡里奥。前者是英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后者则是比利时的计算机科学家。

蒂姆·伯纳斯-李

在 1989 年的时候,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是全欧最大的互联网节点。伯纳斯-李因此看到了将超文本系统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机会:“我只要把超文本系统和传输控制协议、域名系统结合在一起,就能得出万维网了”!接着,伯纳斯-李在 1990 年 9 月至 12 月创建了一套系统,称其为万维网。这段时间内,卡里奥与伯纳斯-李联合发起了项目经费的计划,并成为项目的关键支持者。

罗伯特·卡里奥

万维网的核心部分是由三个标准构成的:URI、HTTP、HTML

就像上文所提到的那样,万维网的核心部分是由三个标准构成的:

  • 统一资源标识符(URI),这是一个统一的为资源定位的系统。
  •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它负责规定客户端和服务器怎样互相交流。
  •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作用是定义超文本文档的结构和格式。

万维网中文名称由来

万维网的英文名称是:World Wide Web。1994 年 6 月,北美的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hina News Digest,缩写“CND”),在其电子出版物《华夏文摘》上将“World Wide Web”称为“万维网”,这样其中文名称汉语拼音也是以 WWW 开始。“万维网”这一名称后来就被广泛采用了。

网址中的双斜线(/ /)并非必要

2009 年,蒂姆·伯纳斯-李在接受泰晤士报访问时表示,在设计万维网时,他其实可以轻易设计出一种无需斜线的 URL,不过当时他却觉得带 // 的做法看起来挺不错的,所以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蒂姆·伯纳斯-李觉得,要是知道 // 会在使用中给大家带来这么多不便的话,他肯定不会这么做的,所以他还为自己当初的掉以轻心向大家道了个歉。

罗伯特·卡里奥设计了 WWW 历史性标识

就像很多东西都会有一个自己的 LOGO 一样,万维网也有自己的标识,而这个标识的设计者是罗伯特·卡里奥。

万维网名人堂

为了纪念一些人对万维网发展的突出贡献,Best of the Web 发起了一个万维网名人堂项目。在这份名单中,除了蒂姆·伯纳斯-李外,网景通讯公司的不少人也都名列其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景浏览器在万维网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万维网绰号:World Wide Wait(全球等)

虽然很多国家的网速都在不断提高,不过用户却仍然会觉得网络还是不够快,所以万维网的一个绰号也就因此诞生了——从 World Wide Web 变成了 World Wide Wait(全球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8-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BestSDK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