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快来听丨讲真,你本可以很强大

快来听丨讲真,你本可以很强大

作者头像
TEG云端专业号
发布2018-03-14 15:44:31
1.2K0
发布2018-03-14 15:44:31
举报

段庆新,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经历地产公司、网络公司、创业、系统集成公司,一直从事网络相关领域工作,后于2006年加入腾讯,先后负责网络规划、建设、运营,见证了腾讯网络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经历了IDC网络非标-标准化-自动化-定制化的演进,近三年主要负责公司基础网络运营,期望能给业务带来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引言

1999年毕业后,我便义无反顾的离开家乡洛阳独自来到深圳。当时离开的初衷:一是向往深圳干净的天空;二是深圳这片开放的沃土,更容易激发个人依靠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估计和很多鹅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经历过地产公司、网络公司、创业、集成公司的洗礼后,2006年进入鹅厂,现在也算是一只老鹅了。这次我想选择一个老话题“学习“来谈谈我的几点感悟。

一 早一点确定学习方向

「人生有无限可能,生活有无数机会」。这句话用来鼓励人是再好不过的,但如果把它当作对人生不做长远规划,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借口,那它可就算是一碗毒鸡汤了。当年的惊艳奇才如达芬奇、米开朗基诺等都是在多个领域达到极高造诣的大师,而现在知识量相比较文艺复兴年代不知道膨胀了多少倍,想在某一个领域达到较高水平都需要花费巨大精力,越早确定发展方向,越容易围绕这个方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刚上大学那会,机房里是有A盘B盘的286/386,上到大三windows已经很通用了,基于windows的网络也流行起来,如果有老红警的玩家的话,应该记得那时候网吧是没有集线器(交换机)的,而是用细缆+终端电阻+T型连接器来进行连接的,使用的还是IPX协议而不是现在已经统一全世界的IP协议。那时候我编程还是在用FoxPro编些小数据库软件的阶段,可是没有找到学以致用的感觉,反而系统和网络更让我有成就感,就此确定了后续的发展方向。

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始学习大量的相关知识内容,九十年代计算机报纸、杂志并不多,电脑报是销量最大的圈内读物(定价大概1元),《电子与电脑》、《个人电脑》是当时比较高端的,定价大概10元左右,作为穷学生来讲,这个就接近奢侈品了,不过当时还是咬咬牙,果断坚持订阅了,后来证明我的“奢侈选择”是值得的。我在这里面了解到了许多国外比较前沿的一些技术与资讯。在大多数人看到比尔盖茨139亿美金成为全球首富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微软除了我们在用的桌面操作系统的Win95、win98(温酒吧),它的数据库SQL-Server、服务器端软件Windows NT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很广泛,而且它有一整套的技术认证体系。我在98年还跑去北京考了微软的MCSE(现在已经满大街了),同学中听说MCSE的人都不多,考试中心更是仅设置在几个大城市才有,后来也是凭借MCSE得到了深圳的第一份工作。

其实不管是编程还是网络或者其他,只要你感兴趣,早一点确定目标并坚持下去,1W小时定律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效的。

二 学习要有紧迫感

进入第一家公司(宝能的前身),总公司下属有超市集团,当时应对千年虫的时候我曾被借调过去,和那边电脑部混的挺熟,印象深刻的是有个叫兰哥(28岁左右)的小伙技术不错,他的待遇在我们里面也是最高的,但他没有什么紧迫感,每天上班就在看网络小说,天天如此,由于当时有些技术问题就他能搞定,主管也管不住他。

差不多1年时间我在总部把IT系统搞顺畅后,每天上班也开启了轻松上上网,偶尔加个班支撑一下工程部和设计部的工作模式,生活过的还是有些小滋润。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成为了下一个兰哥时才开始觉醒。

伴随着待遇下降的一次跳槽是我的选择,我终于正式进入到了一家网络公司(fosco,思科与富士康的合体),在这里认识了一批热爱网络的人,到现在我们每年还会聚聚。那时候每天早9点到晚12点都呆在公司,不停的做各种网络实验,从刚开始的助教逐步成为讲师,从初级课程升级到中高级课程,那是我技术功底提升最快速的一段时间,当然薪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后来有一次刚好碰到跳槽到了另外一个超市的兰哥,几年过去了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工作内容、工资和网络小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另一个兰哥,趁着年轻抓紧时间多学些东西,能让你有机会达到新的高度。

BTW:不要过度在意薪资,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随着你能力的增长,一年赚的钱可能是之前多年之和,所以更紧迫的学习提升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记得在我刚毕业拿着1K多工资的时候,参加培训时刚好老师也住在梅林,我请他吃饭花了近300,就是希望能有个机会和高手交流一下,听听他对网络发展的看法和对我学习的建议。腾讯的文化是鼓励分享,在KM上有非常多的好东西,但似乎有些同学进入腾讯后感觉工作比较稳定了,学习的紧迫感降低了,其实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更有紧迫感的学习会让你的发展更快速。

三 坚持反思,深化学习

我想对不少鹅们来说学习可能是件挺快乐的事情,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但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刚刚懂这个层面。有项研究说其实花20%的精力学习一项新东西很快就能达到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平,但在这个水平下的竞争是非常激烈,每当你提升一个层次你的回报就会高很多,但这个提升的过程可能就不是那么有趣了,它会要求你去改变自己很多固有的东西。孔子曾说过“吾一日三省吾身”,其实也就是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要不断review,找到可优化的点,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虽然不能保证你成为圣人,但起码能力上会持续提升:)。

举个我做反思的小例子,期望能带给大家一点思考。

背景:2015年5月初,收到一封网络设备厂商cisco的一封邮件,对2015年7月1日的闰秒事件进行预警,提示有可能会导致部分网络设备工作异常。

处理:看到这个预警后马上与厂商开会进行深入沟通,确认该问题的影响范围,考虑到该问题是通用性问题,推广至其他各个网络厂商进行影响确认。在明确风险后拉各产品团队及系统组确定处理方案。

结果:最终腾讯网络平稳的度过了7月1日的闰秒事件。看起来整件事情还是挺不错的,处理也采用了点线面的思考方式,从单个厂商扩展到多个厂商,也内部推动了其他团队,而且最终的结果是ok的。

反思1:由于自己一直在网络领域,所以对服务器不够敏感,虽然有点线面的思维,能快速联想到其他网络设备,但并未第一时间想到该事件对服务器可能的影响。当然服务器团队也通过其他渠道关注到该风险并进行了处理,但从中反映了自己在思考问题时的局限性。

反思2:在明确了解决方案后,考虑到该解决方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提醒系统组同事小龙可以写一篇文章进行分享,最终小龙在鹅厂网事2015年7月5日发表《腾讯网络应对闰秒危机之最佳实践》,文章阅读量颇高。这个处理当时还让自己颇有些小得意,认为抓住了热点事件进行了一次不错的推广。

反思3:过了一段时间,自己把反思2拿来再次反思,发现处理的不够好。文章的分享是在闰秒事件发生之后,这时候的分享更像是炫耀,如果我们能更open一些,在闰秒事件之前就把解决方案分享出去,这时候有可能会帮助到业界同行,这时候我们会能得到更好的业界影响力。由于之前担心解决方案万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其实能够提前把我们的思考分享出去,也许其他人发现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完善方案,更好的应对挑战。

反思4暂时还没有,也许有一天会补充上来……

其实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做完一件事容易,做好一件事难,做好的事情依然可以有85-90-95-100的演进,而反思就是实现这个进化的一个关键工具。

不把学习当负担,保持紧迫感探索求知,能让你保持对技术足够的灵敏度;学会通过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认知,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很强大。以上是我针对学习的一点点心得,期待对小伙伴们能有些许帮助。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4-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TEG云端专业号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