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2014年重点行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2014年重点行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头像
人称T客
发布2018-03-19 15:19:59
7770
发布2018-03-19 15:19:5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人称T客

2013—2015年企业级移动信息化发展趋势 移动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未来的大势所趋。总体上看,企业移动信息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 从需求层面上看,移动信息化将成为所有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终端将逐渐取代PC占据主导地位,或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除了一些大型的计算处理需求之外,绝大多数需要使用网络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同时在未来部分大型计算也可以在云端进行,然后将结果回传到手机上。 在经历个人应用爆发之后,未来很多企业应用会慢慢的转移到移动端,移动终端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设备,移动办公将是未来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 人们在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会促成新的办公习惯形成,创新的方式将会推动移动信息化进程 移动信息化不仅是为企业带来办公方式的变化,更应该是深层次的业务、管理的变革。企业部署移动信息化将会从“不得不”的被动状态,走向“必须要”的主动要求。移动终端从硬件到软件能力的加强,员工与客户的接触点从移动端开始延伸,企业就必须要“移动”起来。移动信息化带来新的办公创新价值、新的业务逻辑价值将会逐渐体现,因此移动信息化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既定路线。 (三) 随着移动应用需求的逐步加深,未来围绕移动信息化的服务需求明显 多数企业认为,未来的移动信息化发展首先会带来与之相关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出台。同时随着移动信息化实践的深入、移动应用和系统的逐步增多,围绕建设移动信息化系统和提供已有移动信息化系统的服务需求会得到加强。 从具体的应用层面来看,目前的产品多数还是围绕着企业边缘业务系统进行发展,深入业务核心系统的产品并不多见,例如移动ERP、移动PLM等,针对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实现移动化的需求一时还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融合行业特点并紧贴核心业务系统的移动应用方案推出。 图表 22企业移动信息化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发展趋势

附录 政府移动信息化部署总体情况 图表 23政府移动信息化部署现状

金融业移动信息化部署总体情况 图表 24银行移动信息化部署现状

流通业移动信息化部署总体情况 图表 25流通业移动信息化部署现状

制造业移动信息化部署总体情况 图表26制造业移动信息化部署现状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不断进步,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移动信息化的出现不仅令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进入新的领域,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和洗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资金充足的政府、金融行业的移动信息化开展较为领先,制造业紧随其后。 1. 政府 1.1. 发展环境 (1) 政府部门有发展移动信息化的天然沃土 “十五”以来,“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方针的提出为政府开展信息化以及移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 一批重点工程和应用系统,如“金税”、“金关”、“金盾”、“金财”、“金审”等项目,已经或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为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信息化基础。 (2) 政策需求成为推动移动信息化的最主要因素 “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提高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以及服务水平。2012年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快和完善全国县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将原有政务(业务)专网上的系统,按实际业务需求分别迁移到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实现纵向及横向的互联互通及分级测评和风险评估。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响应政策,适应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移动应用热潮,政府部门很多内部业务和公众业务都在向外网转移。 (3) 为移动信息化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成为重点建设工程。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相关的建设投入也将逐步扩大。 图表 21政府IT总投入状况

(4) 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由于社会就业环境的压力,更多人才倾向于政府部门,导致政府是国内各行业中人才相对聚集的地方,加上政府资金实力较强、工作相对稳定、环境和待遇优越,使其更能吸引人才的进驻,这为移动信息化的建设储备了大量高学历人才。 1.2. 发展现状 (1) 政府移动信息化已经在众多地市级以上单位开展:地市级以上政府单位和部分经济条件较好信息化基础厚实的地方在政策创新的要求下,移动信息化进程走在前列。 (2) 应急事务处理、现场移动作业是政府部门的主要移动应用方式:例如政府有很多机构都会使用到现场移动作业系统,如税务、工商、城管、公安等,也就催生了对这方面移动应用的需求。而且作为政府部门,其内部日常行政的移动审批需求也比较强烈,这些都推动了政府移动应用的发展。 (3) 政府信息化创新应用不足:按照以往的经验,政府部门都是较早进入新领域但是很难有效带动行业的创新,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往往在开始阶段会过分期望引用当前最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并且能够服务较长时间,但实际情况却是市场的创新力远超政府的初期规划;另外,僵化的体制以及缺乏深入研究应用的动力再次拖慢政府移动信息化更新的步伐,这两点将成为政府移动信息化发展的大障碍。 1.3.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1) 规划阶段  如何规划移动信息化也是政府头疼的问题:政府部门的辖区范围广、地方特色化差异大、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等级不同、外加信息化技术升级太快,结合以上因素,政府做出规划的限制因素众多,外加领导班子换届频繁,致使一些信息化工程流于表面或者短视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 对政府来说移动信息化一般遵循先安全再应用的原则:政府由于牵涉更多政策、审批意见、重要文件等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信息,众多黑客及不法分子虎视眈眈,一旦信息泄露,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政府十分关注安全;其次,作为最早一批应用信息化的社会群体,政府机关对信息化办公已经适应,因此对移动信息化的具体应用接受能力较高。  部分领导的意志可能直接决定移动信息化规划:政府在部署各类移动应用时也基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边缘到核心业务的原则,但同时,政府组织也有强烈的等级制度,个别领导的意志也可能促成复杂系统的整体应用。  政府部门间的资源协调整合困难也造成了移动信息化推进迟缓:一个项目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各部门之间除了信息交叉之外,部门间的协调也是困难之处,尤其是当试点项目的新观念撞上传统观念之时。 (2) 部署阶段  应用和安全是政府行业在部署阶段更加重视的问题:由于可能影响政绩,政府部门对于移动信息化具体应用所带来的显著成绩会比较关注;另外,对各类重要文件的保护措施也要在部署阶段一一落地。  移动终端部署依旧是统一采购再统一发放:一方面由于政府在类似于移动执法等业务方面的需求相对较多,其中部分需求也需要特定的终端或特定的系统进行处理,这成为政府采取统一下发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信息化投入上的资金比较充足,同时考虑到未来统一管理的方便性,采取统一下发是更加合理的终端部署方式。另外,政府的预决算财务制度,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机构采用这种方式的比例。  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上,政府更偏向硬件的投入:传统信息化建设上,政府就比较重视硬件投入而轻软件开发。在移动信息化的建设中依然存在这一现象,在移动终端上投入大量资金,具体应用开发上却显不足。 (3) 运维阶段  安全依旧是关注的问题:尽管政府在安全问题上比较重视,但在类似执法、办公过程中发生的终端设备丢失的现象也让政府部门感到担忧,同时来自黑客等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非法信息的风险也比较突出,移动信息化安全问题在运维阶段非常重要。  “重前不重后”的运维方式也给政府移动信息化带来巨大麻烦:政府部门一般比较积极的推动移动应用系统的上线,但是当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现行的政府外包服务制度不健全,使得后期的运维规则、解决问题的机制等欠缺必要的规范,这也为后期政府深入开展移动信息化带来较大管理和安全隐患。

2. 金融 中国金融机构几乎在每次重大的信息化变革中总能走在前列,并创新出很多金融信息化产品,这与金融业务发展需求的推动有着紧密的联系。面对移动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金融行业同样很迅速地就开展了这方面的新业务应用模式,不断尝试新的可行方式,为其他行业做出表率。 中国金融主要子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金融行业积极并主动的提升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该行业的常态,对信息化要求也比较明晰。首先完善金融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大幅提升信息系统抵御风险能力;其次,推广电子交易,不断提升金融业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最后,建设金融信息化标准体系,推进信息化标准检测认证。

2.1. 银行 (1) 发展环境  银行业信息化基础实力雄厚

银行信息化有较强的政策驱动 国家大力发展金融业,对金融业有专项的政策支持。《中国银行业“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为移动信息化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银行业“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要以满足业务发展战略要求为目标,全面优化信息化建设发展环境,努力提高信息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强化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向信息化银行转变。 在此基础上,银行在信息化标准制定相对其他行业更完善,也为移动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银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共发布金融国家标准41项,行业标准80项,实现ISO/TC68国际标准的同步跟踪与转化,有效地发挥了服务、规范、促进的作用。例如《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等20余项银行卡系列标准,为金融IC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金融业星型网间互联安全规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管理规范》等信息安全规范,为防范银行业信息系统风险发挥了作用。  在资金以及政策支持下,银行业的移动信息化实力最为雄厚 2012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90.3亿元,其中银行业的IT投入高达354.2亿元,占72.2%;保险业IT投资达69.5亿元,占14.2%;证券业IT投资达56亿元,占11.4%。 (2) 发展现状 银行业移动业务已成趋势,大型银行移动创新更积极:迫于业务拓展的极大需求,银行业纷纷推出了各类移动应用,部分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银行如广发、招商、中信、浦发银行等,为了在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机会,更是积极投入到移动信息化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银行业的移动竞备赛。 移动业务、移动CRM等是银行业使用较多的移动应用,移动OA也逐渐开始采用:手机银行、移动银行门户等业务早已被各大银行切入,各大银行已经开始角逐App装机量和活跃用户量。银行业务的重点在于对各类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这需要积极开展外部营销、上门营销,并以此实现不断扩大客户群体,因此CRM系统有助于银行提高客户粘性;移动OA对于银行来说,虽然刚刚起步,但也逐步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加速了银行内部办公的效率,间接促进了业务的有效增长。 从实践来看,移动信息化给银行带来更地面化的销售模型,更贴近用户,创造了更颠覆性的新业务,如移动即时审批的信用卡业务办理、企业贷款需求的移动办理等。 (3)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A. 规划阶段  业务需求、技术变革驱动银行业加速移动信息化发展:首先,无论是面向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在外出办公、展示服务、或者提供更良好的用户体验上银行都会要求更高效和便捷的方式;其次,为了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未来有效的业务成长,全球银行业都在积极采用新技术手段,期望以此实现洞悉市场最新的变化趋势并同时做出快速响应。  银行业面对的困扰同样是缺乏典型的行业案例:银行业的移动信息化走得相对靠前,也意味着没有可以追寻的路线,“第一个吃螃蟹心态”造成银行业对各类移动应用的态度较为谨慎。  安全依然是银行移动信息化规划阶段最重视的问题:对银行业来说无论是传统信息化、还是移动信息化,数据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当前,银行业安全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安全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甚至会引发整个市场的震动。 B. 部署阶段  现阶段移动信息化的作用还处在小额交易的业务需求层次:由于大额交易的复杂性明显、受限较多、且多集中在B2B之间的资金往来,暂不适宜采用缺乏足够可靠性的方式进行。目前主要先由小额交易业务做为尝试移动信息化业务的突破口,有成熟的实践后才会逐步向更大规模的资金往来迁移。  信息化系统相互间的兼容性是银行发展移动信息化面对的较大问题之一:银行业高度依赖信息化系统,因此所部署的系统也很多,并且较复杂,多数并不是同一个厂商提供,实践中会面临多种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直接增加了移动信息化系统部署的难度。  银行业开展移动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业务和区域间的整合:银行业开展移动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成功拓展现有业务的范围,或是优化现有区域的业务。需要打破不同产品线、业务领域和地域方面的孤立运营状态,将客户、合作伙伴、利益相关者视为整体,在不同区域间大范围的实现一致的高效率。  针对不同业务,所需的移动安全层次需求也不同:银行的办公与业务系统安全防护有较大差别,业务系统既要保护系统安全,又要保障银行的客户信息不外泄,因此,业务系统的安全层次相对较高。 C. 运维阶段  提升使用效率与重视安全运行:现阶段较多的移动应用实施案例集中在银行业内,但是多数应用的使用效率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一个方面是现有的移动应用在深入调研分析上的缺失,还没有完全摸清用户的脉搏;另一方面则是员工基于移动应用的方式进行业务作业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而除了使用效率,安全是当前最为集中关注的问题。基于银行的信息敏感性和重要性,一直以来银行将业务相关的信息安全作为重点工作予以重视。  移动信息化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信息共享:现在信息量非常大,如何突破信息传导和查控的限制,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是银行这个高度依赖信息化的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在传统信息化背景下,当前在实现移动信息化的过程中,这仍然是需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2.2. 证券 (1) 发展环境  证券行业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 粗略来看,证券行业经历了黑板、柜台、电话、网络四个不同的运作交易阶段。从电话时代开始,股民可以通过一种相对快捷的方式来进行股票交易。自此以后的短短20年时间,国内券商的IT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券商主营经济业务的70%以上是来自网络交易,而不是传统的营业部终端交易或电话委托交易,网上交易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证券行业对信息化投入较多资源,但会随行情变化而变化 相关政策支持证券行业对信息化加大投资力度。“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和证监会将就证券行业信息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帮助扶持中小券商的IT建设和投入,争取每年投入突破百亿元。 尽管如此,券商仍然会基于证券市场的行情交易变化,紧盯整个证券交易市场的行情,从而确定相关信息化投入的规模。  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出台 2008年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对信息化发展做了专门规划,设立IT治理机构、明确IT投入、规定人员配置、指导IT基础建设。信息技术治理是证券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保证,是公司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的迫切要求。规范管理的出台加强了证券行业信息化进展速度,也可以为其他行业树立典型案例。 (2) 发展现状  证券行业的移动信息化建设处于领先地位:基于行业特性,证券公司及股民对获取信息的速度以及信息传递的速度要求非常高,因此证券业的信息化程度也非常高,有些甚至走在了政策的前面。因此移动应用在证券行业在几年前就见到一些端倪,而如今早已成为普遍现象。比如“非现场开户”,该模式还在酝酿时,券商已经准备上马。  移动业务系统是目前证券行业重点部署的应用:移动开户、移动炒股等业务应用是证券行业开展比较多的移动应用,移动OA、移动CRM等应用系统也在陆续的部署中。  证券业同样面临着移动信息化人才缺口问题:由于行业因素,导致能够深入理解证券行业特点的IT技术人才匮乏。一方面,现有IT部门内,有经验技术人员往往被杂事困扰,而缺少经验的又因为工作负荷不够成长缓慢,同时又面临着从外部补充人才的困难;另一方面,知识库体系还没有完整建立,经验和知识不能有效传递,重复性工作占据大量时间,运维效率和工作价值普遍较低。类似于这样的人才缺口影响,使得当前移动信息化部署受到阻碍。 (3)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A. 规划阶段  证券业发展移动信息化的动因是业务需求:业务的有效发展是证券公司依靠的根本。信息技术与证券期货行业核心业务密不可分,已成为证券和期货行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保持竞争力,移动信息化建设是不得不提上日程的项目。  快速、安全是证券行业移动信息化的基本需求:首先,快速性需求包括在每天交易的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当中,系统信息处理量大,要求有快速的响应反馈机制,保证用户信息的及时处理。任何价格的波动就会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立即产生反应,这就要求系统在稳定性可靠的基础上,满足业务快速处理的需求;其次,证券行业的信息往往意味着重大的损益,因此对于信息的保护格外重视,任何有可能造成交易受到威胁或者其它的潜在风险都是证券行业重点防范的对象。 B. 部署阶段  证券业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主要靠外包:国内券商的信息化侧重在IT运维,主要精力投入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在自主开发能力上不重视,因此更多需要依靠原有系统提供商或独立的移动应用开发商帮助其实现移动信息化。这样的结果导致几乎所有的信息化系统都被几家供应商垄断,券商缺乏对信息化系统的控制力,而移动信息化过程中同样的问题仍然存在。  信息化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作是目前部署阶段的难题:信息化部门要围绕业务部门需求来展开工作,但是业务部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技术需求,往往双方都是一边协商一边实现,这就导致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反复,效率低下。  领导的意志力在证券行业表现尤为突出:由于证券行业对于信息化系统依赖性强,而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集中体现在信息化能力创新方面,因此证券行业领导对移动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高,积极推动建设。 C. 运维阶段  稳定、安全是移动信息化运营上线后主要关注的方面:核心信息化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决定券商业务是否能够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客户的利益。  证券行业对于供应商的要求一定是高效服务:稳定、安全的运行需求要求即时、高效的服务团队,这就要求负责运维的厂商在担负起维护系统整体运营的过程中,一旦系统出现故障,马上能够提供高效的运维服务,否则就会造成券商股民的双重损失。 2.3. 保险 (1) 发展环境  利好政策推动保险业移动信息化发展 2011年9月,保监会发布《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到,“坚持把信息化作为保险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加以积极推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促进行业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纲要》中还提到,“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新技术在保险业的创新应用,研究推动电子保单应用,不断提高保险企业信息化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推动保险电子商务方面,《纲要》提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销售与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保险业的客户资源利用水平。”  保险业信息化水平两极分化 险商IT投入增长迅速,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集中模式越来越普遍,应用开发、系统整合进展迅速。但大多数险商处于系统整合阶段,少数大型险商IT水平相对较高,开始进入数据挖掘、价值整合阶段。  移动信息化或可成为IT系统与业务的纽带 保险行业以密集型劳动人群为主体,多数的信息处理就是靠人工完成,这种工作效率是极其低下的。由于业务的特殊性,业务人员搜集的客户信息是零散的,不能直接导入到信息化系统当中,中间依然需要很多人工环节处理,而移动信息化的出现给前端搜集信息阶段就实现导入带来可能,为 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这样的市场环境给移动信息化快速发展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 另外,保监会要求各险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不断完善并深化信息技术在承保、理赔、再保以及防灾等环节的应用,加快业务系统的整合与改造,积极推动远程理赔等新的服务方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系统平台。  移动CRM、移动办公是目前最契合保险业的移动信息化应用 保险行业面对的主体客户都是人,因此CRM是保险行业内最重要的信息化工具,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业务员整理客户信息,经过多轮的人工筛选后报备进入系统,而移动CRM的出现可以迅速将客户信息录入系统,最大限度地保留数据的完整性,再通过系统内部的机制选择有效或者无效自动处理。险商内控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将各类单证管理纳入信息化范畴,积极推进信息化在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方面的作用。  险商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安全 由于中国保险业IT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缺乏规划性,开发能力又不足,信息化过程好比是空中楼阁,基础安全非常脆弱。而险商掌握的客户数据量惊人,且数据内容又比较全面,一旦泄露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保监会要求各险商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保险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健全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和通报机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建立信息安全标准规范,逐步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保险业移动信息化投入过亿,未来将会持续增长 2012年保险行业的IT投入受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主体扩容、分支机构扩充的诸多因素影响,于2012年实现持续增长,达到69.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6.1%,增速相比2011年下降5.9个百分点。 而作为移动信息化领域的投入,刚刚起步一年的保险业在对重点IT系统的投资中,核心业务系统新建及升级投入达6.3亿元,其中移动APP要超过1亿元。发展势头正旺,未来几年将会保持稳步的增长。 (2) 发展现状  保险行业移动信息化市场开始预热:部分大型保险企业已经开展移动信息化建设,如2012年,太平洋保险与联想集团在上海联合发布智能移动终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并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打造智能移动保险平台“神行太保”,联想集团将为太平洋保险提供更加先进的移动互联产品、解决方案和IT技术支持服务;2012年10月23日挂牌的保险中介公司——泛华保险销售服务集团也推出移动展业终端,意图试水“指尖保险”;其余开展移动应用的险企包括泰康人寿、天安保险、平安保险、阳光人寿等。  移动投保是热点应用,移动理赔也逐渐受到欢迎:保险行业的移动应用集中在了业务应用,主要以投保为主,功能主要是准确报价、现场投保支付、客户管理、业务管理、影像管理等功能,业务人员可帮助客户随时随地投保,从录入、报价、核保、支付到配送,所有交易流程可一次性完成,系统处理能力快捷高效。 移动理赔的应用也在展开。2013年6月28日,太平洋寿险金华中心支公司完成“移动理赔”行业第一单;另外,泰康、天安等险商也在积极尝试开展移动理赔业务。移动理赔业务为险商及其用户节约了时间,是在为客户服务上重点推出的移动服务,并受到好评,未来这项服务可能会在较大范围内开展。  移动信息化目前在保险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在保险营销方面,实现移动全流程投保是险企的主要目标。短期内,移动应用、产品不成熟,无法独立形成营销体系,常见的还是以辅助工具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是业务员终端设备普及率低,消费者自主通过移动终端购买保险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则是移动支付能力的整合并没有完成,保险业无法做整体的推广。 目前保险业的App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产品,只能以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来获得用户的认可,比如服务网点查询、保单配送进度查询、验车图片上传、语音导航、违章查询、油耗记录、洗车指数等。各险商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增值服务这片战场上竞争激烈。 (3)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A. 规划阶段  保险业开展移动信息化的最大动力就是实现“一站式”服务:目前保险公司对移动信息化的规划目标,就是可以实现真正一站式的服务,将网上保险业务从完成销售延伸至核保核赔、后期服务的全过程,通过移动的方式完成。保险行业希望能通过移动互联网搜集更多的信息数据,加强对网上客户群体消费习惯、风险偏好、收入水平等影响保险需求因素的研究,研发设计出适合在移动终端上销售的标准化产品。  保险业遇到的移动信息化问题首先是如何落地、其次才是安全:保险行业采用纸质单据填写材料的方式已形成习惯,传统信息化也是在有限范围内部门业务的信息化,很多险种的移动应用落地是较大问题;然后才是安全方面,客户资料是保险行业的核心数据,而在移动终端的保存及传输均可能带来数据的遗失。 B. 部署阶段  核心业务系统大多都是通过外包方式构建: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多数是由险商提出系统和功能诉求并外包给第三方开发。例如,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与联想集团联合开发“神行太保”;天安人寿联合联想集团、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基于保险服务全流程的无线技术平台T—PAD等。  如何加快落地才是部署的重点:由于移动应用牵涉到移动终端厂商、应用厂商、安全厂商、网络运营商等多个环节,相关功能的落地就需要结合多个厂商的意见进行确定,增加了落地难度。同时移动应用供应商对保险行业业务逻辑的不熟悉也令落地时间加长。 C. 运维阶段 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移动应用上线后,交易中的数据加密、防止黑客闯入盗取信息或者破坏交易系统,都将成为网络安全交易的重点。  保险行业需要充分学习和利用移动信息化成果:险商的数据库中有着与续保业务相关的海量数据,但现有业务系统却不能提供相关报表,各种统计分析的工作很多依靠手工完成,造成信息反馈不及时,不仅浪费了企业宝贵的数据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移动信息化的开展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如何去利用这些已有的成果促进业务发展是保险行业必须去学习的。

3. 流通 3.1. 发展环境 (1) 政策驱动流通行业信息化发展 201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方案》指出,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战略任务,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鼓励流通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创新,加快推广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 (2) 构建供应链信息平台成为我国流通行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随着流通企业配送区域不断扩大,配送需求量不断跃升,需要投入更多的配送车辆。但由于流通供求信息渠道不畅,“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找不到货”,造成比较严重的空驶等问题,即需要处理好客户需求和资源利用的矛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设计和采购战略、运输规划以及整个端到端供应链中的最佳库存流量和放置,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管理流程,提升企业效率和水平成为物流行业信息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3.2. 发展现状 (1) 信息发布、流程控制是流通行业移动信息化的主要方向。流通行业需要重点解决客户需求和资源利用的矛盾,及时的信息发布有助于实现需求与资源的更好配置;同时,实现对物品流转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监控、跟踪、查询及资源调度工作,促进网络的不断优化,才能增进流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2) 开展移动信息化的流通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物流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目前拥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从功能模块方面局限于针对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而适应现代化物流需要的利用信息和顾客、供应商之间联系的信息系统少之又少。中小企业信息化落后的现状也制约着其移动信息化的开展。而大型流通企业基于规范化管理、提升业务效率的需求,对引入移动应用系统更加积极。 3.3.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1) 规划阶段  流通业的移动业务需求较强。流通行业需要对货物包装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将货物在装车、卸车、内部仓储、转运等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实时上传到管理后台,帮助工作人员对货物进出流程及仓库数据进行实时管理,实现批次管理、快速出入库和动态盘点等,这些实际的业务需求催生着流通行业对于移动业务系统的规划实施。  流通行业需要移动应用系统有较强位置服务管控能力。由于流通行业的业务处理基本在室外,业务人员、运输服务人员、车辆等的及时定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障人及物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于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因此,具有较强位置管理能力的移动应用系统更受流通企业用户欢迎。 (2) 部署阶段  可落地是流通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现在部分信息化厂商从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对流通行业的深入了解,导致重技术开发,轻业务应用,难以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使很多流通企业对信息化产生了一定的忧虑感,而对于开展的移动信息化建设,企业对可落地性也存在较强担忧。  流通行业基本以专用终端为主。由于流通行业的移动终端多需要打单、开发票等功能,所以基本采用专业终端的形式,这些终端下载安装个人应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终端上存储有地址、电话等许多个人隐私,因此,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措施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3) 运维阶段  安全成为流通行业运维阶段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是很高,对应用的操作不甚熟悉,在各种数据的传输、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信息丢失或泄密,因此对于移动应用系统上线后的安全问题企业也比较关注。  成本控制是流通业在移动信息化运维阶段比较关注的问题。流通行业本身已经是一个高成本的行业,“最后一公里”就足以将产品的原有成本提升多倍,另外,物流行业的通讯、沟通等需求较强,致使物流行业比较重视成本控制。而在移动信息化投入运营后,企业对于移动设备的管理成本、通讯费用成本、后续的二次开发费用成本等都比较关注。 4. 制造 4.1. 发展环境 (1) “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移动信息化发展 “两化”深度融合要求产业化、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移动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新领域,自然被多方关注。大型企业将加快从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发展,长链条供应链管理将会成为深度融合的重点。 (2) 制造业的信息化基础较为落后,严重影响移动信息化发展 制造业原有IT系统软硬件已经相对老旧,不能支持较大规模管理的需求,系统种类多、关联性差。而基础设施也落后,直接限制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 (3) 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漏洞颇多,给移动信息化发展带来麻烦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互联网监管模式提出挑战。目前国内工业控制系统的年销售超过百万套,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但绝大部分采用国外产品,漏洞、后门等隐藏风险不可避免,在此基础上发展移动信息化还面临着较多的挑战。 4.2. 发展现状 (1) 制造业移动信息化应用广泛,潜力巨大:制造业业务涵盖广泛,涉及办公、销售、交通物流等多种业务,这些业务的移动应用开发难度不大,实施简单,也是最早一批出现的移动办公系统,从调研数据来看,部分企业已经部署或准备部署移动信息化系统。 (2) 移动CRM、移动业务管理是制造业需求最大的应用:制造业在生产管理、客户管理、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业务办理需求较多,相应的部署移动应用系统引入比例也较高。未来的应用比例会呈现大幅增长,而国内做这方面业务的厂商还没有形成规模,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4.3. 移动信息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1) 规划阶段  制造业应用移动信息化主要为生产和决策:制造业IT系统主要是为生产服务,但目前逐渐向为企业决策服务转变。制造企业的系统整合早已经开始,通过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供产品质量。移动信息化可以为决策服务提供最快捷和最新的数据,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 制造业更关注移动信息化的服务价值和安全:国内的制造业以中小型企业数量最多,资金运转对于这些企业十分重要,移动信息化所带来的价值可能直接影响资金链运行;安全方面,制造业除了离职人员可能导致的泄密风险,公司内部系统的安全漏洞或者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计算机操作也可能对内网信息安全造成威胁或损害。而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恶果往往是不可估量的。例如2011年的索尼用户信息泄露案,受影响的用户可能超过1亿人,该事件发生三个交易日内索尼股价下跌幅度达到7%,市值缩水20亿美元。 (2) 部署阶段  制造业部署时除安全外,也重视基础网络、员工的培训:制造业相对于政府、金融、服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在部署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培训;另外,由于制造业的厂房位置偏僻、结构复杂等,基础网络方面也会要求更多的服务。  制造业三网互通给移动部署带来难题:部分制造业存在办公、生产、外部三个信息交换网络,三网之间的数据交换有时是必须的,但一般不同网络上会做隔离,如果文件在不同网络的交换过程丢失、染毒,很可能对企业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基于这三个网络特点,移动应用要构建三网通用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3) 运维阶段  制造业面临安全、网络承载、应用匮乏三重问题:制造业移动应用上线运营后,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而相对落后的网络设施,又给网络承载力造成负担。同时从调研现状来看,面向制造业目前还缺少规范的、有实力的应用开发厂商,帮助制造业提供充分的应用。  传统与移动信息化的整合也是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制造业采用的办公系统较多,可能会同时启用ERP、财务软件、HR软件、CRM软件,这些软件往往是独立分开使用,数据还无法做到有效的整合利用,造成信息孤岛,资源得不到整合和优化。目前制造业正忙于整合传统的信息化系统,目标是使数据共通,但随着移动信息化的开展,以上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又加入一个新的系统运用,更增添了系统整合的负担,如何做好移动应用系统与这些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将是制造业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09-0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称T客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物联网
腾讯连连是腾讯云物联网全新商业品牌,它涵盖一站式物联网平台 IoT Explorer,连连官方微信小程序和配套的小程序 SDK、插件和开源 App,并整合腾讯云内优势产品能力,如大数据、音视频、AI等。同时,它打通腾讯系 C 端内容资源,如QQ音乐、微信支付、微保、微众银行、医疗健康等生态应用入口。提供覆盖“云-管-边-端”的物联网基础设施,面向“消费物联”和 “产业物联”两大赛道提供全方位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实现数字化转型。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