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马化腾对话钱颖一:畅谈未来--与高校开放合作、携手创新

马化腾对话钱颖一:畅谈未来--与高校开放合作、携手创新

作者头像
腾讯高校合作
发布2018-03-20 17:30:40
9170
发布2018-03-20 17:30: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腾讯高校合作腾讯高校合作

pony说:“宇宙那么大,地球也不过是一颗尘埃”;“我只是引导,让他觉得主意是自己出的”;“黑科技,还是要和高校合作来实现”……pony还说:“未来的创新不一定自己研究,我们要开放出去。”

10月22日,作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马化腾受邀出席清华大学全球管理论坛,与钱颖一院长展开了一场关于成长、创新和未来的对话。

爱好天文:宇宙如此浩瀚,地球若尘埃般渺小


钱颖一: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使用你们公司的产品,这一点苹果、IBM都做不到,可见你的影响力非常大。你是1989年入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大学的经历对你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马化腾:那时候填志愿,其实我喜欢天文,当时本来想读天体物理或者天文学。但是后来了解到好像读天文最后的结局就是当地理老师,这跟我想象的差别很大啊。那时候很多深圳的学生就近考深圳大学。后来觉得(计算机)这个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后来越来越有兴趣。当然像清华的计算机是非常难考的,估计当时我是考不上的。

到现在对天文还是有兴趣。喜欢天文,观测星星,对宇宙会有思考,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那包括整个地球可能都在这个宇宙长河中是一颗尘埃,是一个偶然,可能是一个片段。所以呢,很多事情,你只要想一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对稳定心态、对待挫折很有帮助。

我对科幻小说也很有兴趣,比如三体,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实际上小说里写出了现在的科技发展,包括未来研发的一些方向,有前瞻性,可以展望。

创业经历:从程序员到CEO,“说服人有一套”


钱颖一:当时你念书时对自己后来的职业有什么规划?正好是1989年到1993年这个时间段。

马化腾:这段时间在深圳其实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很多人创业。我很早就开始做计算机和通信,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所以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创业就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坐标、环境都很重要,但跨界更重要,现在很多的创业机会也出现在跨界的领域。

钱颖一:你是真从程序员,从写C语言起,变成了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领导者,这个中间有相当大的跨越,我想知道你的领导能力和风格是怎么塑造出来的?

马化腾:其实我是典型的程序猿青年,我原来根本没有想象要去开一个公司,然后去领导什么什么人。我就是想做一个产品,让很多人可以用。第一步要生存。怎么用我的手艺先生存下来,这是最难的。首先你得想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可以省吃俭用,用以前的积蓄也行。但创始人投下去的钱能不能挣回来?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领导力这些都顾不上,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不知道。这个时期压力很大。包括我父母都没有想到,我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开公司,他们觉得不可能。所以第一步我就说要找一些合作伙伴,我的缺陷他们可以弥补。我们最早的团队里头,我对产品比较在行,我知道我要什么,怎么实现,我也想得比较通。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他虽然技术不强,但是他可以组建团队,对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有经验。

发展不好的时候矛盾很多,大家意见会不同。说服人我觉得我还有一套,我主要听你讲,然后我引导大家,让他觉得主意是他出的。你可以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不是这样更好?他说“也对”,很快就自己开始往下推了。那么“对,好,这个方向你来做”。后来腾讯的风格也是这样,比较民主一点,比较多元化一点,让不同的声音出来,我觉得这是好事情。但关键时候还是要强一点,该拍板时要拍板。

钱颖一:任何创业中都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和挫折,我特别想知道,你在创业中曾经碰到最大的困难和难题,或者失败的经历是什么?后来是怎么应对的?

马化腾:腾讯从小做到大应该有3次特别困难的时候。

一个是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最早想卖给运营商,但是投标失败,并且发现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很不一样,互联网产品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维护,没有人维护它就死了。用户疯涨,但我们没钱买服务器,做不下去就要卖掉。后来找来了投资人,但没有找到商业模式,投资人想养肥了卖掉,又没人看上,逼着我们很早就要想有造血能力,做了第一个产品--移动QQ,包月费是我们收入的第一桶金。

第二个坎儿就是跟MSN的竞争,基本上大家认为你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最后我们还是挺住了,而且我们比国外的产品做得更适合中国人使用,针对中国特殊的网络做了大量优化,我们会建一个点,撒三张网,就是电信、联通和教育网,让它们互联。当时最好的口碑是我们传文件很快,这是一个很大的刚需。第二是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个性化也是我们比较早的创新。

最近的一个坎就是五年前微信诞生之前。当时也是3Q大战之后,更大的危机就是“新浪微博”崛起,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它开始往下撒网,对于我们来说危机很大。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也要做微博。但这很难,同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去战胜对手的,只有从另一条路径寻找解决办法。

微信就这样诞生了,它是纯手机的移动通信。内部几个团队都在开发,最后是QQ邮箱团队,其实是手机邮箱团队把手机端的邮件、客户端改成微信。微信其实是邮件,是个快速的短邮件,只是它快到让你以为不是邮件。有这个班底在,我们在设计和开发上的速度很快,张小龙对这个产品的把握度非常到位,是非常好的。

创新创业如何“从一到N”:高校合作

开放创新模式


钱颖一:现在的创业环境好多了,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到底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创业者能够脱颖而出?

马化腾:第一,要专注解决一个痛点问题。我每个礼拜都会收到一些信件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什么。在我看来他想得太大了,我的建议是:你想小一点,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说,能不能用手机解决停车的问题,找停车位的问题;或者其它一些小问题,比如考勤、学校的作业安排等等。总有一些小的痛点让你觉得平时不方便的,想想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创业不需要太多人,一两个人就可以解决,当你这个想法能够通过互联网来验证,再逐渐扩大。

第二要留意跨界。跨界非常重要,现在我们说互联网+,更多谈的是各行各业的创业企业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跨界。在两个领域之间是蓝海,其他的都是红海,细分下去也都是红海一片。如果你两边都懂一些,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未来的创新包括以后很多传统创业的转型,往往是跨界,而且这个产业它是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里面你能抓到机会的话,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

钱颖一:“从零到一”很难,但“从一到N”更难,腾讯在这方面是特别突出的,你们受到过一些产品的启发,但现在你们做出来的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那些产品,这里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马化腾:整个中国互联网确实最早多是如此。因为美国是全球互联网的中心,也不只是亚洲国家落后,欧洲都是这样。但是在应用方面结合到本土市场就很不一样了,中国的文化非常不同。而且坦率讲,同一个模式在国内,同时起步的非常多。当有一个主意出来,不到两个礼拜就有几十个团队同时开始做。国内的赛道很挤,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更多的创新。这种创新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了美国。

中国的环境导致创新的迭代会更快,我们讲互联网+整个生态,目前中国是比较原创和领先的。但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这毕竟是应用上的创新,很多基础上的创新,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钱颖一:在应用型创新上,中国现在比较领先,但是基础性的创新不是很领先。

马化腾:未来像人工智能也好,也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美国在这方面未来的领先强度还是很大的。对于未来20年、30年这样长远的技术变革,应该提前布局。我们又组建了公司级的AI实验室,能够做一些更前瞻性的产品,未来会大量招这方面的人才。

另外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跟清华等高校合作。

我们2011年开始与清华建立联合实验室,这里面有很多创新都来自于跟清华的合作。比如“街景”,我们是最早的在地图里做了街景。街景要把车牌和人的脸模糊,不能侵犯隐私,也不能把车牌拍下来。但是大量的图片怎么处理?后来通过与清华的合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小编注: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腾讯多个团队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胡事民教授的团队开展了紧密的合作,7项技术落地于腾讯街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腾讯视频,如“街景图像补全”、“交通标志检测识别”、“全景视频拼接”等技术,另外,还产生技术储备15项,合作发表专利12项、论文8篇。)。还有很多技术是清华的老师、同学和我们团队一起实现的,包括跨终端的IP地址的精准定位等等,都在产业得到真实的应用(小编注:街道级精度的IP定位技术是与计算机系周悦芝副教授合作研发的,充分发挥了清华的算法与研究和腾讯的工程与产品的优势,双方基于腾讯数据进行了优化、改进与拓展,研发出一套基于人类轨迹特征的位置定位技术,在业界首次实现了跨终端全平台用户的精准位置定位。目前落地应用在广点通及QQ查找平台的LBS服务中,以及微信城市服务的城市热力图(宜出行--行人躲避拥挤)中。此外,“清华-腾讯联合实验室”开展了很多开放的、探索性的研究和多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如:跟微信AI团队联合探索社会网络的机理和规律、跟经管学院一起研究微信征信和游戏意见领袖、跟航空航天学院共同研发电磁定位技术等等,这些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如:计算机系崔鹏老师的成果揭示了社会网络规模增长的本质规律并能精准预测,其2篇论文发表在今年的KDD上;计算机系唐杰副教授与经管学院刘潇副教授紧密合作,结合了计算机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社交网络影响力分析模型和经济学的博弈论理论、行为经济学,其成果正在CF、王者荣耀等业务上进行线上测试。)。

未来其实还有很多黑科技,都要和高校合作实现。不一定我们自己研究,要开放出去。

钱颖一:你觉得微信以后,下一个影响世界人们的创新有可能是什么?

马化腾:现在不知道,但是我自己在想,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伴随着终端的变化。PC到手机,是因为智能手机带来的整个生态的变化。未来比如说眼镜式VR、AR,类似这样的终端如果越来越普及的话,那么新的场景变化,会导致上门服务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觉得AR是一个非常好的有未来成长性的新终端。

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还在一直往前冲,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很幸运,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候能在里面做一些事情。

腾讯与高校的合作,可以让一个小小的点子经过双方精英团队的创新孵化,变成一种实际应用,再通过腾讯的平台服务于千家万户。开放合作、携手创新,我们在路上。。。

编者注:以上部分内容节选自腾云和清华大学小研在线。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10-2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高校合作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