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机器人杀人”真相:故意杀人,还是人为失误?

“机器人杀人”真相:故意杀人,还是人为失误?

作者头像
机器人网
发布2018-04-13 16:00:18
8890
发布2018-04-13 16:00:1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机器人网机器人网

德国大众汽车工厂内的“机器人杀人”事件迅速发酵,短短两天之内已经成为各大网站媒体的热门话题,关于“机器人杀人”,百度上的新闻就有二十多万篇。但真的是机器人把人杀了吗?由于相关细节尚未公布,大家更多的都只是猜测,我们的网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此次大众汽车机器人杀人事件,关于事故发生的原因,网友“白鹿洞主人”说:“程序以及电气故障是有可能对工作臂范围内的人造成伤害。”而针对很多人质疑的安全性问题,网友“漂浮地铁宇”认为:“以这件事来质疑人工智能的危险性,貌似有些可笑。就是因为大众工厂里的工业机器人不够智能,才导致它在碰到人时无法及时地停止动作,如果是现在新型的协作机器人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杀人事件了。 ” 还有网友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机器故障,“此事不足以为据,因为这和一台普通机械失灵,造成工伤事故一样,并不是这个机械手具有思维,并且根据其思维结果,主动杀人。”尽管如此,网友“现代教育技术”觉得还是需要吸取教训,“应该使机器人的任何一个部位能感知活体生物并在距离活体生物一定距离时强行中断机器人的一切运行程序,该功能享有最高执行权。 ” 下面,再让我们来慢慢还原所谓的“机器人杀人案”的真相吧。 机器人杀人事件后,有网友表示:“《终结者》所预言的机器人崛起已经开始。”于是,一起人为操作不当的工业机器人故障造成的意外事故被混淆成了全自动化“杀人机器人”的故意杀人事件。 机器人科幻电影灾难片上映,未来机器人或将取代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霍金炮轰人工智能可能会造成人类毁灭,机器人类型的市场(无人机、服务型人型机器人等)集体爆发,也出现过无人机杀人事件。可以说,机器人和普通民众之间产生了大量偏见得不到正确的信息指引,这次的“机器人杀人事件”点燃人们对机器人的的抱怨情绪。 大家混淆了自动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传统制造过渡到工业4.0,甚至是无人工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 目前调查正在进行,更多的事件细节还未披露。大众发言人海克·希尔维格(Heiko Hillwig)的官方事实阐述如下: 这名员工于6月29日在保纳塔尔(Baunatal)的工厂内丧生,保纳塔尔位于法兰克福北部100千米处。死者今年22岁,在安装静止的机器人时,被机器人抓住,挤向了一块金属板。 初步断定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不是机器人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机器人只能在工厂一定范围内工作,负责抓取和操纵一些汽车零件。事故发生时还有另一名工人在场,但没有受伤。 这台机器人被用于生产电动机,并不是新一代可以与工人协同工作的轻量级机器人。在事故中,机器人并未受到损害。 在西方国家的工厂,与机器人相关的致命案件极为罕见,重型机器人通常被放置在安全笼后面,防止其与人类意外接触。在这起事件中,遇难技术员事发时正站在安全笼内。 从上可以看出,这或许是一台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大型机器人,在维修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造成人员伤亡。对于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化标准和流程不仅先进而且完善的国家,又是大众的制造工厂,工人本来是处于为了防范维修事故而设立的安全笼内,发生这样一起事故确认让人很难理解。 也许,我们的恐慌方向错了,对于自动化生产而言,可以与人类一同作业,更加安全且灵活的新型机器人应该得到重视。 工业自动化带动工业机器人大量成长,加速了生产速度也使人类远离较危险的工艺。近年来协作型机器人逐渐受到需要自动化生产的大中小型企业青睐,陆续有制造商专门研发。 以往自动化是以机械代替人工并降低人力成本,而协作型机器人旨在协助人类并与人类一同作业,解决人类较难以达成的精确度或让人类远离危险的环境和工作。在工厂中,协作型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多以“六轴”手臂为主,可做到所有人类手臂可以做到的动作,就像员工的伙伴、或是员工的另外一只手。但它们协助的不仅是人类,也可以协助其他自动化设备,像是大型工业机器人或是CNC机械设备等等。 例如可以将协作型机器人设置在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大型折弯机旁边,代替员工将模块放入折弯机中,不仅效率更高,并可让人类远离危险的工作,厂房也不需要因为设置安全装置而扩展空间或增加成本。 这类机器人具备轻巧、安全、价格低、灵活性高、友善的操作接口,和人机协作等特色,在把协作型机器人当作朋友之前,需要进行调教训练来适应不同的工作。 可以进行学习训练的友好型机器人才是这场事故理应得到的真相,例如这样子的:

欧特克公司的工程师大卫·托马森教导一台机器人画画,指引其机械臂在画布上移动。然后逐渐变成曲线和图案,直到机器人的算法最终接管。托马森表示,他们希望机器人将不只是“实用工具,还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伙伴。”

工程师内特·孔茨(Nate Koontz)是Rethink Robotics旗下万用机器人Baxter的训练师。Rethink经常举办黑客马拉松活动来教会Baxter机器人新的技巧,比如调酒或者玩四子棋。然后卖给约翰-迪尔公司和凯泽医疗集团在内的每一家新客户。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5-07-0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机器人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