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创新驱动为本,商业模式为王:美国八大互联网龙头调研和投资研讨会报告(上)

创新驱动为本,商业模式为王:美国八大互联网龙头调研和投资研讨会报告(上)

作者头像
小莹莹
发布2018-04-20 16:21:04
1.2K0
发布2018-04-20 16:21:0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PPV课数据科学社区

调研美国八家互联网龙头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基因在于不断站在技术浪潮之巅,突破自我来推动进步;要在强手如林中胜出,商业模式非常重要,先导入流量再挖掘价值。关注国内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如腾讯、东方财富、乐视网、上海钢联、绿盟科技等。

主要观点和逻辑:

硅谷通过聚集人才、资本,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孕育技术和商业模式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而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导入用户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令互联网弯道超车,未来,中国必将涌现更多创新企业和新型商业模式。

创新龙头谷歌:少数人从事赚钱的搜索广告业务,多数人从事创造性,发散性的业务,只做让 1 千万人以上受益的项目。谷歌 X 实验室致力于用超常的方法来啊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在研的超前项目很多,预计解决隐私问题后、2015 年发布 Google Glass 消费者版本。未来看好智能家居、物联网乃至万物互联,其中传感器发挥核心作用,云计算也是重大趋势。

微软和谷歌分别是 PC 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巨头,风格和文化迥异。微软聚集资深工程师,对于技术思考更理性和商业化,但产品思维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挑战,不得不转型;而 Google 则是硅谷创新文化的代表,通过免费模式聚拢流量,广告业务变现,创新业务寻求突破,文化上开放自由,更具极客精神。可见,IT 唯有创新与进步才是永恒,不存在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职业社交龙头 Linkedin:坚持用户至上,通过平台导入 3 亿多真实信息用户,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B2B 和 B2C 模式来挖掘雇主、个人、销售、合作伙伴之间的商机,而且进入中国,和微信深度集成。

数据中心龙头 Equinix:保持高成长性难能可贵,秘诀在于聚集数据中心的规模效应,显着降低成本,且利用云技术,兼具灵活性,为高访问量数据提供本地缓存,增强响应速度,还充分利用 REITs 等手段避税。

初创企业中,云安全公司 Cloudfare 是杰出代表,为网站提供免费快捷的云杀毒服务而且提高访问速度,从而导入流量,实现部分差异化收费,月度页面访问量已超千亿,复合增速和收入增速均达 450%。

支付清算系统的颠覆者 Ripple:继承了比特币的所有优点并改进,最大的区别在于公开性,在合法的监管下接入全球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免费、1秒到账的支付清算服务,并引入做市商获取利差、并通过消耗 ripple 币(即XRP)推动其升值,达到共赢的效果。这一商业模式创新令人咂舌但有望成为未来支付的龙头。

互联网金融公司中,P2P 龙头 lending club(LC)和 ZestFinance(ZF)是佼佼者。LC利用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将借贷双方的息差从17%降低到4-5%,且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借款利率,对投资人来说收益率较高且风险分散。ZF则通过若干套复杂的模型来评估小型借款人的信用,从而降低违约率,通过规模效应放大收益。

1 美国互联网投资研讨会纪要:IT 变革

凯柏投资背景

1999 年迄今,持续专注于高科技类股的多空投资,具有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实时网络分析与云端科技应用,致力于寻找亚洲高科技业尚未被发觉的潜在投资机遇,以获得高额的阿尔法投资回报为目标,追求出色的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同时实时严谨的风险管理控制。

观点:IT 变革

IT 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变,将改变 IT 业里企业的领导地位。以前被誉为新机器的灵魂,20 世纪 70 年代两大处理器巨头Data General 和 DEC 的商业大战,已淹没在历史潮流里。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 IT 领域里的范式已发生大规模转移,市场需求从已存在 20 多年的大型商业服务器市场转移到以客户端为主的服务器市场,这将成为未来 25 年 IT 领域的新范式。

过去十年,正是美国 IT 发展最快的十年,创新驱动的谷歌和苹果表现最好。从细分行业来看,互联网和软件盈利最好,电脑受苹果带动而表现较好,IT 服务和半导体稳定增长。

从历史来看,IT 行业的领军者经常发生变化,勇于创新、颠覆传统的企业往往领先,因为他们率先创新;而固守陈规、不思进取的企业落后。率先创新的领军企业敢于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改善数据中心的架构、提高效率。老的以大型客户挂断为主的服务器体系结构,成本高昂、缺乏竞争优势,而且无法满足以网络服务为主的市场需求。目前新的市场架构是以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为主流。

大型网络公司是目前 IT 行业新架构的主要驱动力。在这个新架构里,主要供应商和应用端软件、app 将由小的创新型新兴企业担任,大企业主要从事具有规模效应的云端、网络服务端。

2 谷歌:多元化的创新龙头

基本情况

谷歌拥有世界最大的搜索网站,主要从事互联网搜索以及提供其它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2013 年,公司实现收入 598.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23%,净利润 129.90 亿,同比增长 20.33%。其中广告业务收入 505.47 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 84.49%。

广告业务强势同时仍然强劲提升,公司营收前景可期。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广告业务。据市场研究公司 eMarketer 称,Google 在美国数字广告市场上的份额为 39.9%,其次依次是 Facebook(7.4%)、微软(5.9%)和雅虎(5.4%)。

近三年公司广告业务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 29.4%、19.6%、15.7%,在大体量的同时仍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

视频广告正在崛起,将成新增长点。在展示广告当中,视频广告正在不断蚕食着原来属于静止广告的地盘而日益崛起。而 Google 在 2006 年收购的YouTube网站将分去蛋糕中很大的一块,现在收获季节已经来到,视频广告即将成为 Google 广告业务中新的增长点。

布局安卓,引领移动广告市场。Google 免费发布安卓系统,占领移动市场高地,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IOS 排名第一,这令谷歌在移动市场抢得先机,2013 年 Google 占据美国移动广告市场份额的 41.5%,大幅超过对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广告这块蛋糕将越来越大,分享这块蛋糕中最大份额的 Google 将大大受益。

积极开发新业务,探索广告之外的盈利模式。公司近期频繁进军电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市场,积极跨界投资,寻找新的增长点。

调研对象

Changyin Zhou,谷歌 X 试验室工程师

Steve Gu,谷歌 X 试验室工程师

Wei Su:数据中心工程师

调研内容:

不同于负责处理计算机科学和网络科技方面事务的谷歌研究院,谷歌 X试验室设立于 2010 年,聚集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才,致力于用不同寻常的方案解决全球性重要问题,进而创造出解决世界顶级难题的产品。

项目标准

1、必须是让一千万以上甚至数十亿人受益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2、解决方案中,至少有一部分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充满奇思异想,看起来不切实际;3、必须使用目前能够达到或很快能够实现的技术。

创新之道:

1、发现问题:提出一项值得解决的问题,并反复评估,包括这个问题的范围、解决方案的影响力、技术风险、社会风险等。2、拓展创意:多提出一些富有远见的想法,从各种奇思臆想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3、测试解决方案:实际测试提出的各种猜想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可推广性。4、制作模型:如果可能的话,招收全球该领域最好的专家,建造一小批模型,测试模型的性能和解决问题的满意度。5、深入审查:一旦多数认为不应该继续,则坚决停止项目运作。失败是通往成功的手段。6、验收毕业:一个产品从谷歌 X 试验室孵化出来后验证是成功和可推广的,那么该产品就毕业了。

迄今,谷歌 X 试验室已公开了四个项目:2010 年开始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无线信号热气球、无人机。

谷歌 X 试验室目前在研的超前项目还很多,预计 2015 年发布消费者版本的谷歌眼镜,产品价格会更亲民,设计会更合理,解决目前关注的问题。

硬件思维:谷歌根本上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一切的硬件计划都是为其核心的互联网战略服务,谷歌并不想成为像苹果一样的公司,也不会把硬件做到非常大的规模,更多是希望驱动新的行业的格局变化。

谷歌工程师组织方式非常自由,人员的变化非常快,创业意识非常强,3-4年离开是常态,10 年以上员工非常少,仍然是一家非常具有活力的公司。

看好云和传感器

只要带宽够大,视频上载、数据存储就可以在云端完成。

固件将越来越小,包括传感器,相机传感器已很成熟,做得非常小,一张纸就可以加入传感器。国内的物联网挺靠谱的,未来的方向是万物互联和可穿戴设备。例如,家用的智能冰箱和电视。电池寿命越来越长,通过手机做一个平台,实现家电互联,占领客厅,谷歌收购 Nest 的方向就是智能家居互联。与这么多家电要有一定协议或标准。如何建立标准最难,一旦突破就有大机会。

谷歌的文化

谷歌是校园文化,人员招聘近乎严苛,费尽九牛二毛之力进入这一平台最重要,好不容易进来后,都是自我管理和相互考评,大都会很努力。管理还是可以平衡。创新的想法很不容易,员工可以任意找到公司任何一个有空的人进行探讨。

3 微软:昔日霸主

基本情况

微软的主要利润来源仍来自 MBD 和 Windows 相关业务。微软目前的大部分利润(78%-91%)仍然来自传统的 MBD 和 Windows 相关业务。而应用这些业务的 PC 市场持续低迷。微软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方面必须加紧发力,尽管单单这些业务对微软来说仍未足够。

管理层变动带来的挑战。前任 CEO 史蒂夫·鲍尔默退休,接替 CEO 职位的是已经在微软任职 20 年的高管萨地亚·纳德拉。显然纳德拉的上任并不会给企业文化带来巨大变化,但是微软可能确实到了需要逼迫自己改变 DNA 的时候。

并不迅速的跟随者。尽管是受到竞争对手的启发,微软在过去有过许多创新的产品。( Windows GUI/Apple, Xbox/Playstation, Bing/Google,Zune/iPod)这种策略的关键早起进入一个客户满意度还比较低的动态市场。

基于云平台的 Office 365 快速成长。微软开始大力发展云平台相关的服务。基于云平台的Office 365 在 14 财年取得了 99%的增长。而微软计划在未来 3 年将 Office 365 在Office 家族中的占比由现在的 5%提升到 14%。

Azure 的大云平台战略。在 IT 业界趋向 IaaS/PaaS 的环境下,微软占有两大优势:1)拥有一系列自主的 Azure 解决方案。2)Windows Server 和SQL Server 可以基于其它平台上开发从而缓解对于存量系统的冲击。微软通过改进的解决方案池以及在公有/私有/混合云平台的开发,未来包括 Azure 在内的商业云平台业务将有望在未来 5 年内达到至少 20%的年均增速。

调研纪要

微软正在寻求商业模式上的创新,iPad 上的 office 套件首次引入了部分免费模式,是公司寻求变化的体现。

搜索 Bing 目前全球市场份额成长不错,中国市场面临各种复杂竞争环境,美国市场表现较好。

工程师群体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大量 10 年甚至 20 年以上的资深员工,公司待遇优渥,员工忠诚度高,对公司认同度高。

微软在中国面临到不少新问题与新挑战,公司正在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

微软 Vs 谷歌:两个时代

微软和谷歌分别是 PC 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巨头。PC 时代,Microsoft 与Intel双巨头一度成为王者,两者形成的Wintel联盟曾经数十年掌控PC市场。Google则是硅谷创新精神的代表,具有创新基因和能力,充满想象力的创新企业。

企业文化上截然不同:Microsoft 更符合大型跨国企业的特征,大量 20年以上的工程师,工程师群体对公司认同感高,工程师对于技术的思考更加理性和商业化。Google 更具有极客精神,少数人从事真正赚钱的搜索广告业务,多数人从事创造性,发散性的新项目,公司文化开放、自由,工程师对一切创新都很有兴趣,乐观看待新技术的发展机会。

Microsoft 的成功源于 Windows 与 Office,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到诸多新商业模式的挑战,传统产品思维,现实业绩压力让公司难以进行根本的转型,Windows 与 Office 以外的产品难言成功(Bing,Xbox,Surface)。Google的成功源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搜索需求,免费模式聚拢流量,广告业务实现流量变现,新业务 Android、Nest、GoogleGlass、无人驾驶汽车仍在寻找商业模式与切入点,面临更新公司的挑战(Facebook)。

科技行业唯有创新与进步才是永恒,不存在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美国硅谷仍是全球最具有创新土壤的环境,人才聚集,资本聚集,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成功的企业既有商业模式领先,亦有技术领先(保护知识产权的结果)。

4 Linkedin:用户至上,挖掘价值

基本情况:

公司业务: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主要发挥平台功能,吸引客户创建简历、参与社交网络、寻找商机和工作机会。

股价:2011 年 5 月 19 日上市至今,股价上涨 4 倍,最近 5 个月上涨 35%。

商业模式:提供人才解决方案、市场解决方案和付费项目,收入占比为6:2:2。公司实现了 B2C 和 B2B 的有效结合,B2C 业务为用户提供职业身份、工作机会和商业机会;B2B 业务提供招聘、市场、销售的整套解决方案,未来还将提供针对销售的精准营销方案。此外,在各国推出本土化的产品和功能,在中国和微信深度集成。

业绩:2013 年总收入 15.3 亿美元,净利润 201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净利润亏损 1425 万元,二季度有所减亏,亏损原因在于折旧、管理、营销等各项费用均大幅增加从收入的区域分布来看。67%来自于北美,仅 8%来自亚太,未来中、印等市场有待挖掘,因此未来仍有较大潜力。2014、2015 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04 倍和 71 倍。

战略:公司未来增长依靠新增会员、桌面端特别是移动端的会员参与度、以及扩大产品线、国际扩张,从而扩大销售。工作重点放在增加人才、技术升级、产品开发和扩张上。近期发布升级版“Sales Navigator”产品,功能性增强,收费更高(年费从 700-800 升至 1200 美元),有望提升销售。而且继收购文档分享软件 SlideShare 后,又收购了 B2B 营销公司 Bizo 和相似内容传送公司 Newsle,产品整合和变现能力增强,公司有望从中获利。

中国业务:领英今年 2 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尚处于前期投入期。我们看好领英在中国的发展,预计随着在中国营销、品牌推广、合作等投入的增加,在中国的业务增长势头将较强劲。领英的优势在于:1、作为社交平台,简历、状态更新频率高,互动更强,人员素质更高,定位中端市场;2、相比其它国外社交平台,进入中国早,并和红杉中国、宽带资本两大龙头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缺点在于:用户基数尚低,只有 400 万用户,截至今年 6 月底,猎聘网都有超过 1300 万注册用户。而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中国用户对付费账户和网站提供的人才和市场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不过从 51job 和智联的发展来看企业有一定需求。另一个制约是市场空间,据艾瑞咨询预测,2015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约 50 亿元,而智联招聘 2014 财年收入为 10.8 亿元,前程无忧预计今年收入近 20 亿元,均是领英的主要竞争对手。

调研对象:

Christin,Linkedin 公共关系主管,拥有 8 年在纽约的消费品为主的对冲基金工作经验,今年 5 月加入 Linkedin。

调研内容:

领英的使命是把全球职业工作的人联系起来,提供更多机会。公司定位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网络平台,而非企业服务的平台。

领英认为最重要的资源是会员,有三重使命:

1、个人身份(Identity),即将个人经历呈现在网站上,形成个人标签;2、关系网络(Profile),即交际形成的网络;3、知识经验(Knowledge),即在行业的技能、知识。

对领英来说,个人用户的需求是处于最重要的第一层次,如何通过满足其需求来达到第二层次。例如,领英之所以出现招聘业务,是因为发现个人会员有找工作的需求。从而考虑满足帮会员找工作、帮企业找人才的需求。又如,领英的销售部门帮助销售金融软件,是因为用户正好有这样的需求,实现精准营销。

主要收入来源:

1、人才解决方案(talent solutions),占收入的 60%;2、营销解决方案(marketing solutions),提供广告、企业营销等服务,占收入的 20%;3、付费用户(Premium user),占收入的 20%。

中国业务:

1、目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主要专注于团队建设,已有 30 人,未来几个月要增至 80 人。先建立基本的服务,员工一半时间花在见人、面试。而如何赚钱、即货币化是以后的事。2、来自中国的会员目前有 500 多万,将大力开展中国业务,包括与微信合作。

用户和货币化:

1、1 亿用户来自美国,1600 万来自英国,500 万来自中国。用户方面,2/3 是国际;收入方面,60%主要来自美国,40%来自其它国家。2、用户数还在增长,今年增速 30%左右,主要来自国际市场的增长,但随着基数越来越大,因此未来增速可能放缓。3、工作人总数多,linkedIn 专注的是知识型用户,1.5 亿用户,1 亿多专注用户数据。

Q&A:

Q:linkedin 在美国具体是什么商业模式?

A:Linkedin 在美国主要提供三类服务:

1、人才解决方案,有 2.8 万企业客户;收入占比最大,增长也最快;未来将进入更多小企业。标准资费:基于 7000 美元左右的年费,根据客户需求,领英接触或搜索候选人,推送职位需求给目标人群,发广告;对于小公司,可以按月计费。

2、市场营销解决方案。除了传统的页面展示广告(如网页横幅),还收购了一家 B2B 营销公司 BIZO。在个人信息流可以看到,所有企业增长最快的业务,占企业总收入的 28%。基于内容的广告。非常职业、专业的营销,这是10 几亿美圆的业务。

3、高级会员。占比 20%-30%,个人用户可以付费,根据前两项业务衍生出来的业务。销售团队的收入也在里面。以后会分开,因此这一项未来会减少。

未来会有第四项收入——销售解决方案,今年 6 月推出产品“销售浏览器(Sales Navigator)”。用法在于:例如财务软件销售,可以搜索有哪些人做财务软件,潜在客户的清单,可以和 CRM 系统对接,把潜在客户清单直接导入,从而发现并跟踪潜在客户。

关注TMT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读者,如果想加入“TMT与移动互联网”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TMT”,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

Q: 公司采用的网站信息会否涉及到用户隐私?

答: 我们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提供尽可能相关的用户。在做销售产品时,会非常小心的慢慢推进,毕竟普通人不喜欢收到推销信息。有些用户不是企业的采购,不希望收到信息。以后会更精准地匹配,减少对普通客户的干扰。

Q;领英 3.11 亿用户中,有多少人通过领英获得就业机会?同行的情况如何?

A:我们做过分析,这一比例为 20%左右。我们定位为中层员工。相比其它竞争对手,领英基数更大。在一些细分市场,底层员工招聘如 jobs,细分市场,如医生等专业招聘,可比性不强。高端市场招聘有 Executivesearch。

Q: 公司前两项业务——人才解决方案和营销解决方案是否属于 B2B,高级用户是 B2C?

A:有点难归类,招聘者个人间的联系是 B2C,人才解决方案是 B2C,对于领英来说是 B2B;营销中的广告部分是 B2B,公司可以建立自己页面,个人关注后可以得到推送的信息,还可以推送给所有相关人员。销售业务也是 B2C。

Q: 公司新客户、原于客户续签、流失率这三方面如何?以同样规模的客户,对他们的单价收费的历史趋势?

A:企业招聘服务,增长 30%,因基数大而减少,其中,新客户增速39%,今年前两个季度新增企业客户:1400 和 2000。会跟踪现有客户,近期现有客户的贡献在上升。中大型客户流失率很低,低于 10%甚至 5%。更多流失的客户是中小客户。对客户的收费每年增长 5%。1 年半前涨过价。销售收入稳固增长,客户会购买更多产品。

Q: 去年融资 12 亿美元,目的何在?

A: 主要为补充流动性,提高资本率。1.7 亿美元用于并购,这也为未来投资灵活性.

Q:未来是否鼓励大公司用你们的服务,替代猎头?

A: 并不针对高端职位,但对中层职位实际可以部分取代。7000、8000 美元即可提供。

Q: 在早期,平台重要还是用户重要?

A:用户更重要。首要吸引更多用户来网站,会有更多企业,

Q: 怎么看待职业教育?会自己做教育产品吗?

A:从技术可行性来看,linkedin 拥有个人信息后,可以帮助他们成长。但教育方面的产品现在还没做。

Q: 怎么评估公司的估值?

A:目前公司估值很高,现在收入只有 20 亿,人才还处于早期,人才招聘才贡献 10 亿美元收入,而目前市场总量为 270 亿美元,从客户发展来考虑远景,未来几年做到 100 亿美元。

5 Equinix:网络效应铸就数据中心龙头

基本情况:

主营业务:全球 IBX(“国际商业交换机”)数据中心的数据保护和连接服务,客户包括全球 15 国的 32 个市场、6000 多家金融服务公司、内容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等,服务内容包括主机代管等关键 IT 设备保护、网络直连服务、交换机和外包 IT 基础设施服务等。

商业模式:优势在于将所有数据中心视为统一平台,产生规模效应又兼具灵活性,显着降低成本并增强信息和应用响应速度。其商业模式正是基于大量客户及其产生的市场效应。

避税:2012 年 9 月,公司通过一项转化为REIT 的计划,目的主要为了避税,计划进行税收选择、然后于 2015 年 1 月转化为 REIT,不行则顺延一年。一旦转化,对股东的股息支付的联邦收入税将减少,因只对股东层面征税而不对企业征税。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 REIT 资格的认定业绩:今年第二季度,Equinix 收入和 EBITDA 均超越此前公司预测的上限、而且资本支出低于预期,而下半年的增量成本包括更多的设施支出和用于拓展销售渠道的营销费用,因而提高了全年收入预测至 24.3 亿美元,增长13%;EBITDA预测为 11.1 亿美元,增长 11%。

另一个亮点在于,今年公司抓住云计算这一机遇,加大云计算特别是混合云方面的投资。Equinix 在 17 个市场发布云交换机,将多种云、网络服务商和企业用户购建紧密连接,简化整合程序。今年下半年,公司还将新增 300万美元用于增加间接销售渠道和直接有销售任务的人手。

调研对象:

Paul Thomas,Equinix 客户关系主管。

调研内容:

目前,公司为 Facebook、twitter 等4600 多家全球企业提供数据中心的场地、能源、方案及服务。这些客户将不经常访问的数据中心可以放在电费、电量更低的地方,需要用 Equinix 的服务。公司在全球 15 个国家拥有 100 多个数据中心,将 1000 多个万网络互联在一起,13.5 万个交叉连接,构筑起Equinix Marketplace 这一商业生态系统。从全球来看,有些节点非常重要,因为光纤在海底铺设,比如东部硅谷、东部的华盛顿、欧洲的阿姆斯特丹。越来越多公司用 Equinix 的数据库来建立联系,未来小企业也将采用其服务。从技术趋势来看,电子经济势在必行,将继续支撑公司的商业模式。

(1)设备:据思科预测,2018 年,联网设备将增至 210 亿台,人均 2.7台;

(2)应用软件(apps):据 Gartner预测,到 2017 年,应用软件将被下载超过 2680 亿次,带来 770 亿美元收入;

(3)移动端:据思科预测,2018 年,一半以上的联网设备将和移动端互联,平均每月每台智能手机将产生 2.7GB 数据流量,是 2013 年的 10 倍。

(4)社交:据 Pew Research 预测,74%的互联网用户将活跃在社交媒体。信息流将在全球社交网络中实现实时传递。

(5)云:据 Gartner 预测,公共云设备市场将增长 19%,全球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580 亿美元。

(6)数据交易:目前全球数据交易越来越电子化和高频,体现在高峰市场数据信息流迅速上升。2013年底,70%的交易在国外。

(7)大数据:据 IBM 测算,全球数据的90%是过去两年积累的,到 2020年的增速有望超过 8 倍,将会产生 80%的新的非结构性数据。

公司的零售和批发业务:

公司做一个大商场,可以有很多零售商租用这个业务;而批发商业务是针对一两家大客户提供一个大仓库,类似于毗邻的空间。Equinix 也是 digitalreality 是四大客户之一,不单是租用空间,更多地是提供互联服务。公司业务起家在于为运营商提供服务,开始有企业客户;数字媒体也要接入网络,后来开始为他们提供服务;此后,金融机构也有入网需求;最近,开始提供云计算和 IT 服务。公司不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主要搭建架构,而不提供设备。价格便宜对客户来说很重要,以及快速接入,特别是对于交易。Equinix 并不做光纤接入的服务,也不和运营商竞争,更多地提供场地、能源和快速接入的服务。

Equinix 的优势在于:进入市场早,网点布置较多;同时客户基数已经积累较大,在跨国业务上可以增加用户粘性。网络和生态系统是最大优势。目前和未来的重点在于企业服务,现在的战略是;接入了很多云服务。对于企业来讲,一般用到 5-6 家云服务。可以用 1 个光纤用5-6 月。发展企业和业务协同共同发展。

过去几个季度,作为新业务的云和 IT 服务增速最快,约 19%,因为采用云的客户大幅增加,而且企业逐渐转向混合云。目前,Equinix 已为 1200 多云和IT 服务提供商提供底层基础服务,成为互联云的家,使客户的云平台在更多地区提供服务,而且缩短相应时间。例如,微软 Azure 和亚马逊都是其客户,微软的 Azure 希望给更广泛地区的客户提供 7 天× 24 小时的服务。数据中心是分层的,对常常访问的、速度要求高的,通常在较高层级;而备份信息、访问频率不高的数据则在底层。前者要求 Equinix 在接入数据更快的地方提供本地缓存等服务。例如,选择第三类数据中心,收费为 1500 美元/月,对于访问量低的数据中心,收费为 300 美元/月,即可实现无限交互。建数据中心本身的成本低,每个月 1500Gb;而存储方便、访问频繁的建设成本更高。因而 Equinix 在价格上目前是最划算的。

网络效应是 Equinix 的重要盈利模式。运营商希望有越多客户在其数据库,这样提供的速度更快。以Netflix 为例,如果另一家公司也可以在和netflix 共享数据中心,成本降低且读取速度快;如果不在同一个数据中心,收费 1500 美元。

未来,Equinix 的战略中心在三方面:

(1)差异化增长:深化现有生态系统和刚孕育的新生态系统;关注并将全球销售和营销引擎联系在一起;加大创新方面的投资。

(2)组织有效性:推动全球一致性、序列和聚焦;提高人才密度;有效提高成本效率;

(3)资金配置:优先将资金用于增长,最优化资本预算,执行转化成 REIT战略。

亚太和中国业务:

从区域来看,亚太业务持续增长,已在 8 个基站建立 19 个 IBX 数据中心,今年预计投资 1.53 亿美元,在大阪、新加坡、上海和墨尔本建立新数据中心。今年二季度,互联节点已达28400,相比五年前翻了一倍。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数据中心市场,预计年底将成为美、英、日之后的第四大数据中心市场。而且,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5.7 亿)和手机用户(10 亿以上),未来潜力巨大。

在亚洲最大的业务是云和 IT 服务,占比 32%。Equinix在向亚太地区扩张有一个全球网络的优势,即美国的合作公司向进入亚洲和美洲的市场时也会优先考虑 Equinix。

2012 年收购 1 家公司,可以用来进入中国市场。66%收入来源于多地点使用数据的客户。客户选择 equinix,往往是多点的合作。

Q&A:

Q:为何微软要用你的数据中心?

A:到达客户的时间更短,不常用的数据可以用自己的中心,但频繁访问、对速度有要求的一般用 Equinix 的服务。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信息,访问时间可以被记录。微软想在更远的地方建数据中心,而 Equinix 倾向于在最重要的地方建中心。

Q: Equinix 的收费模式如何?为什么在亚洲比欧美要贵?成本如何?

A:在美国,Equinix 的具体收入是来自机柜租用的收入、以及提供互联的服务。因为亚洲的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更高,接入少,所以价格比美国高,而且美国业务成熟。

Q:存储内容的交互需求大吗?

A:以前见了很多批发商,更多是内容存储,对社交需求不大。未来社交潜力巨大。

Q: 公司购买硬件和软件吗?

A:公司固定资产是机房、设备,不拥有硬件和软件。

Q:公司优势在于进入市场早,网点布局早,会不会在中国面临很多模仿者,如何竞争?

A:公司很强的美国客户基础,美国客户要去其它市场,都要和总部有关系,而 Equinix 提供这些接入服务。他们最主要的优势是已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网络和很强的客户粘性。

Q: 公司的 40 亿现金流如何用?

A:主要用于 101 个数据中心的土地、设备。

Q: 为什么不提供服务器?

A:利润率低,所以不做。

Q: 未来收入还能否快速增长。

A,企业业务在公司收入的占比目前最小,预计未来 3-5 年这项业务增长较快。利润方面,美国区域的利润还好,但欧洲的利润有提升空间,EBITA 从5%升至 15%。

Q: 美国市场份额的趋势如何?

A:发展速度高于市场平均,未来仍有空间。全球数据中心有 110 亿美元的市场,目前公司才占据 20%市场。

Q: 一些客户不喜欢公有云,如何解决亚马逊合作?

A: 趋势是:公司要平衡公有云和私有云。和亚马逊的合作主要是数据中心。

Q: 会否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

A:不会窥探用户隐私,因为专注做传播,所以不得到客户的信息。

Q: 在亚太和欧洲的增速不高,未来怎么看?

A:美国是最大最成熟的市场。第一季度亚太和欧洲的增速不高,第二季度增长更快。亚太会是未来增长的来源,投入也很大。客户在速度和价格之间权衡,Equinix 会提供服务。例如,Linkedin 上季度撤走 500 个机柜,更多的是储存和备份,但同时对数据的投入更大,购买新的服务,达到动态平衡。

Q:公司在转化为 REITs 的初衷和进展是怎么样?

A:转化为 Reits 主要为了 EBITA 的税收优惠,因为公司的一大成本是支付股息,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公司预期 ROE 应该是 30%-40%。公司不会做任何利润率低于 10%的事。希望每个数据中心的回报在 30%和 40%。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10-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PPV课数据科学社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数据库 SQL Server
腾讯云数据库 SQL Server (TencentDB for SQL Server)是业界最常用的商用数据库之一,对基于 Windows 架构的应用程序具有完美的支持。TencentDB for SQL Server 拥有微软正版授权,可持续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功能,避免未授权使用软件的风险。具有即开即用、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弹性扩缩等特点。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