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独家:News Break获B轮投资,丁磊领投

独家:News Break获B轮投资,丁磊领投

作者头像
罗超频道
发布2018-04-25 16:14:21
2.2K0
发布2018-04-25 16:14:2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罗超频道罗超频道

日前,NewsBreak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丁磊、IDG和真格基金。在此之前,关于News Break的报道并不算多,现在能检索到的一个新闻是互联网出海平台“白鲸社区”在今年年初对郑朝晖的采访,在这则资讯中,郑朝晖曾透露正在寻求B轮融资再规模化发展用户。2月底,B轮融资就已close,郑朝晖对“罗超频道”公布这一消息并接受了“罗超频道”的独家专访。

一点资讯和NewsBreak创始人郑朝晖

News Break:Copy FromChina 的样本

说起NewsBreak创始人郑朝晖,行业应该不陌生。他在2011年与百度前副总裁任旭阳一起创办的一点资讯,如今已是仅次于今日头条的第二大个性化资讯平台。与今日头条最大不同是其基于独家兴趣引擎技术,搜索标签即可订阅为独立频道,现已有365万+独立频道。在流量运营上,则采取了与小米、OPPO等流量入口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全网流量获取,快速上量。在QuestMobile春季数据中,一点资讯MAU达到1.4825亿。

郑朝晖在创办一点资讯之前,曾任职于雅虎硅谷总部,负责雅虎全球全网搜索质量和首页个性化推荐算法。2015年4月,在一点资讯已经走上正轨之后,郑朝晖杀回硅谷,基于对美国乃至全球用户的理解创办News Break,希望将“兴趣引擎”模式复制到海外去。

News Break首页

不过,NewsBreak并不只是要做一点资讯的海外版。郑朝晖曾对白鲸社区表示,当初创办一点资讯的初衷是要做兴趣引擎,“做内容阅读的智能助手”,但还远远没有做到位。NewsBreak有望真正实现兴趣引擎模式。与今日头条以及当前主流的个性化分发的“推荐引擎”不同,兴趣引擎更主张结合用户兴趣表达,与产品互动如问答、对话这样的方式来更充分更高效更精准地理解用户兴趣。完全“人找信息”的搜索模式不够智能,完全“信息找人”的推荐模式无法成真,两者相结合的兴趣引擎模式才是最优可行方案。

郑朝晖向“罗超频道”透露,现在News Break已长期位居Google Play新闻榜榜首、iOS新闻榜前三名,总活跃用户超过350万,DAU超过40万,日广告收入约1.5万美元。B轮融资资金将被用于加速规模化发展用户。NewsBreak B轮融资进度很快,如果不算春节假期,从郑朝晖与丁磊第一次接触到close投资只用了2个月时间,郑朝晖回忆第一次与丁磊在杭州办公室的关键面谈原定1小时,结果越聊越投机,聊了2个半小时,双方对兴趣引擎和价值阅读深有共鸣,对国际化的前景也一致看好,丁磊当即拍板领头B轮。IDG与真格基金则只花了2周。已有扎实业务数据成为News Break吸引投资人的原因之一。其外,团队背景,兴趣引擎的模式,以及中国互联网出海趋势,也是投资人看中NewsBreak的原因。

正如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所言,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本土创新能力的加强,在Copy2 China(C2C)盛行多年之后,CFC(Copy From China)日益流行,News Break就是CFC的一个样本。

中美用户有截然不同的资讯消费习惯

在郑朝晖看来,美国用户与中国用户对于资讯获取有完全不同的需求,美国用户更重视资讯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在中国内容平台上,最吸引眼球的是娱乐内容,明星离婚、卓伟爆料这类娱乐八卦,是微博、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上注意力磁石。然而,NewsBreak的实践表明,这些内容可能短期内产生较高的人均pv及时长,但长期来看却留不住用户。

同时,美国用户的参与意愿更强,更愿意主动表达需求,对信息流内容有相对清晰的预期。正是因为此,NewsBreak所主张的“keep people updated with their deep interests”,deepinterests即长尾深度兴趣,是真正个性化的有价值的资讯,以区分于娱乐猎奇八卦等“浅泛俗”兴趣。并鼓励用户主动和互动的资讯获取模式在美国得以奏效。其用户留存率非常高,次日留存率为55%,到第30日依然在20%以上,这些数据在美国市场远超同类竞品。

美国用户对于App的使用习惯跟中国不同,他们更希望App专注于一个核心功能,解决一个需求,而不是大而全的综合apps——中国用户更青睐大杂烩式App,比如什么都做的微信、头条、微博,正是因为此,支付宝等App也都期望什么都做。因此NewsBreak更倾向于做好全网资讯分发这一件事情,尤其是非时效性价值资讯,因为在时效性新闻上传统门户新闻网站优势明显。

在内容分发模式上,美国分发渠道比中国更集中化,应用分发渠道掌握在AppStore和Google Play手里(中国则是GP、AppStore,第三方市场以及手机厂商各自为阵),线上流量主要在Facebook和Google手里,并且流量更纯净健康,技术在获取用户过程中更能发挥作用。之前NewsBreak在美国获取用户也摒弃了传统的渠道方法,而是采取在硅谷日趋流行的growth hacking,即“通过对市场渠道和产品形态的快速迭代实验,确定业务增长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单用户获取成本仅为1美金左右。信息流广告变现也主要利用FAN(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和Google的admob,由于其优质流量和高效变现,News Break同时成为Facebook和Google的Tier 1战略合作伙伴,更应Facebook之邀作为创收成功案例之一在今年4月底的GMIC北京大会上分享广告变现经验。

NewsBreak搜索订阅页

这些中美用户资讯获取的习惯差异,值得内容分发行业关注,这也是内容平台出海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简单地给App推出多语言版本是不足够的。像一点资讯这样推出NewsBreak这样的独立App,或者像今日头条去投资海外已经有一定底子的App,或许是一条明路。

2017年或成中国内容产业出海元年

近日宣布融资的移动资讯平台不只是NewsBreak。不久之前,猎豹移动旗下的直播平台LIVE.me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其核心市场同样是美国。这两个平台几乎同期融资成功,似乎在释放一个信号:内容平台出海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国内容平台出海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全球化大潮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此前猎豹已投资美国版的今日头条NewsRepublic;UC在印度公布了自媒体战略,将这个中国概念带到了印度市场;今日头条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国际化布局,投资印度版今日头条Dailyhunt,今年春节收购美国移动短视频平台Flipagram,张一鸣去年底更是明确,全球化是今日头条2017年核心战略之一;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今年到SXSW发表英文演讲时也透露了出海的意愿

内容平台纷纷出海也打破了之前行业“工具类业务才能国际化”的论断。这对于中国内容产业都是巨大的想象空间:内容平台可以去获取全球用户注意力赚取广告费,而内容创业者,比如中国的网红、自媒体、MCN甚至“做号者”,也有望面向全球用户生产不同语言的内容,最终甚至可能会上演中国式好莱坞现象:从内容输出到文化价值观输出。

对于中国内容产业集体出海的趋势,郑朝晖却有自己的看法,其认为现在说中国内容出海还为时过早,

“内容出海的机遇和挑战都很大,中国内容公司出海有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产品运营是相对优势,技术驱动是唯一出路,应扬长避短。”

NewsBreak的全球化布局很谨慎,2015年至今只着力于美国英文市场,下一步将继续深耕美国市场,将用户基数做大、产品细节打磨好、智能交互等创新功能实现、以及鼓励美国用户在News Break平台上创作内容并有回报等,但同时会启动其它国际市场的布局,目前已在印度市场推出了India Now。

内容分发未来依然充满变数

2016年,内容分发市场BAT已悉数到齐。百度已将内容升级为公司级战略,微博凭借着内容战略重返互联网中心舞台,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和凤凰五大门户都动作频频,今日头条则跻身到与新锐巨头滴滴和美团点评同级之列并称“TMD”三小巨头。

不同平台之间的整合也在进行之中,比如有消息称一点资讯可能会被百度收购,去年还有消息称今日头条可能会进入BAT中某巨头的怀抱。耐人寻味的是,网易在升级网易号战略不久,丁磊便投资了NewsBreak,丁磊以及网易投资外部项目的先例不多,此次投资News Break表明其对信息流产品,兴趣引擎和海外市场的关注。

对于内容分发市场的未来,郑朝晖认为,现在信息平台还停留在入口之争,各家高下还只是体现在流量和运营上,大家都在争夺用户数、用户时长、内容生态这些关键指标。但未来“各大资讯阅读器、百度、浏览器、微博信息流、微信公众号都会各自升级为无缝集成搜索、订阅、推荐、社交为一体的新产品形态,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对话及问答可能是之上的创新亮点之一”。未来,谁能在技术和产品两个维度上形成壁垒,谁就更有可能脱颖而出,一骑绝尘。

尽管现在一些内容平台过度依赖算法导致了一些分发层面的缺陷,比如标题党泛滥成灾,郑朝晖认为,未来内容分发一定是“算法+人工”,并且是技术驱动,“只有技术人员才能体会领悟并drive执行,因为只有技术人员才知道技术的边界,才知道哪些是技术不可为或事倍功半而更适合人工去解决的。”“算法+人工”的关键在于能清晰正确地分工算法和编辑,“人工干预的可能误区之一是把算法执行的暂时不完美当成是算法本身的缺陷了”。再比如阅读兴趣变窄,郑朝晖认为,这是推荐引擎的一大难题,很多内容推荐也是“共性”为主、“个性”为辅且非常浅度,需将用户任意主动表达和算法智能拓展探索相结合才能快而准地分发全网优质内容,真正的个性化必须是长尾兴趣的表达、发现并满足。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5-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罗超频道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直播
云直播(Cloud Streaming Services,CSS)为您提供极速、稳定、专业的云端直播处理服务,根据业务的不同直播场景需求,云直播提供了标准直播、快直播、云导播台三种服务,分别针对大规模实时观看、超低延时直播、便捷云端导播的场景,配合腾讯云视立方·直播 SDK,为您提供一站式的音视频直播解决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