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史上最大的远程直播

史上最大的远程直播

作者头像
大数据文摘
发布2018-05-21 16:52:28
1.1K0
发布2018-05-21 16:52:2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文摘大数据文摘

原文标题“史上最大的远程直播:大数据在体育直播中的挑战和创新”

摘自虎嗅

曾经有一篇叫做《体育解说员已死》的文章(见文末),主要的观点是说伴随“大数据”出现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打破了体育解说员和观众之间的信息壁垒,此时如果解说员再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那么“关了声音看比赛”的观众会越来越多,解说员们就面临下岗的局面。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体育直播的冲击,虽然现在来看威胁到体育解说员的角色,但是对这个行业的来说却是锦上添花。

从“单屏”到“多屏”

首先还是要从体育观赏方式的变化说起:移动端,就拿本次巴西世界杯来说,调查显示有 30% 的球迷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比赛,另有 30% 的观众使用电视机收看比赛。

移动端的崛起,将赛事欣赏从“单屏”直接变成了“多屏”。奥美体育营销总监强炜分享了自己使用 APP 欣赏赛事的经历:

我手机里面的 APP 不仅有集锦、回放等等,而且跟我的工作有直接关系,跟我的个人爱好可以随时发生关联。我飞去巴西看球的经历是很痛苦的行程,24小时的飞机,离比赛时间还有三小时,因为机场不能来接,我要在这个时间内到酒店去取票,然后再去场地,看完比赛以后当天晚上住下来,所以这个过程很痛苦,大部分的时间在飞机上。

我看互联网的科技已经可以让我们把世界上最好的比赛随时随地去看,这一点应该是互联网科技和大数据给我们渗透生活当中的各个表现。实际上这种视频网站以及移动终端已经把这个信息全面的推给到我们的用户。昨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是优酷和乐视在第一轮比赛之前的整个用户量都已经过亿,所以尽管由于时差的原因,很多人尽管也选择在家里看比赛,但是互联网的应用是全面的渗入到我们的体育生活当中。

移动端体育直播的挑战 通常来说,移动端设备 APP 应用的计算主要发生在前端,比如消息、微博、阅读、办公等等,对于后端的计算能力虽然也有一定要求,但是计算量往往比较小或者与服务器的通讯是间歇性的。体育直播则不同,数据计算体量大:视频是数字格式当中体积最大的,客户端的计算请求数量异常之高——因为观赛人数规模实在太庞大。就拿上届世界杯来说,权威机构尼尔森(Nielsen)发布的数据显示,有超过 1.11亿美国观众观看了 2010 年的足坛盛事。本届世界杯更甚,美国与加纳的小组赛首轮比赛仅英文电视转播就吸引了 1109.3 万观众,创下了 ESPN 单场男子足球比赛观众人数最多、收视率最高的纪录,这还不算西班牙语电视转播的观众。ESPN负责网络、支持与安全服务的副总裁 Dan Robertson 就曾表示:“那是我们所做过的最大的远程直播节目。”

美国这样以“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为三大球类运动的国度都在热衷于足球。足球运动在中国长久不衰落,观赛球迷数量和美国相比只多不少,大概都可以用亿计都说不定。ESPN 是美国球迷首选的观赛平台,优酷土豆和新浪则是中国球迷网民的看球首选。优酷土豆和新浪的转播队伍很可能要服务比 ESPN 更庞大的观众群——中国球迷。中国新闻网的消息指出,世界杯期间优酷播放量已经破亿,另一家视频网站乐视公布数据,该网站日均覆盖用户数超过4500万,日均播放时长超过3500小时,日均播放次数超过2亿次。可见,互联网应用已经全面渗入到我们的体育生活当中。

观众人数的增大不仅带来了直播的压力,服务这部分群体的其他互联网和内容产品同样面临巨大的后端计算压力,比如网站的评论系统、论坛区。某一段精彩进球视频的播放次数可能会超过一场比赛的次数(因为会有人重复观看),并且球迷在评论中彼此互动,又进一步加大了网站的后台负担。所有这些挑战,如果没有足够强劲的计算能力支持,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多屏联动:移动端“大数据”的体育直播创新

“多屏”普及也为体育直播的创新创造了条件,虽然平板设备能做的事情有限,且无法实现沉浸式体验(屏幕尺寸和解析度无法和主流高清电视相比),但是平板设备上丰富的 APP 资源和数据运算能力,使其能够与电视画面相配合,实现联动、互补。比如电视画面上是比赛实况,观众可能会在平板设备的“小屏”上刷微博,发表观点,也可能在上球迷论坛,与此时此刻同样在看球的其他人一起讨论。数据显示,美国地区有 85% 的平板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会使用他们的设备,多屏设备的使用体验从主动(self-initiated)变成了一种程序(programmed experience)。

这种与体育直播画面的联动和互补,体现了“大数据”的优势:预测分析,尤其是挖掘出直播画面当中被忽略的成分。比如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的系统实现了比赛直播中“大数据”分析结果与直播画面的叠加。如图,仅仅从直播画面中,并无法判断两名外野手距离落点究竟有多远,反应速度、奔跑距离和加速度的详细数据。但是“大数据”技术能够把这些被忽略的细节加入到体育直播当中去,配合移动设备与电视的多屏呈现。

回到本文开头,虽然体育解说员的角色被弱化,但是纵观体育直播来看,实际上依靠科技的力量被进化到一个新的程度。这种进化的推进力量,其实是英特尔这样的 IT 巨头为行业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大数据”技术与体育行业相渗透、结合所实现的一切,与体育运动的精神一样,是更快、更强。

-------------------

附:《体育解说员已死》摘自虎嗅2013.9.29

有了互联网和新媒体,再大的电视台,腕再大的新闻主播,未必知道的比观众多——就算有一两个知道的比观众多,他也不敢公开说。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新闻主播已经完败,那么体育解说境遇如何?还不如前者。

就拿F1来举例,观众们常常听到的那几句就是“谁谁谁进站了。”“现在赛场上了大雨。我们可以在电视画面上看到雨很大。”这是把观众当瞎子的节奏吗?

还有NBA,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就开始播放NBA的电视节目,快30年过去,体育解说员并没有“与时俱进”。大多数体育解说员仍旧停留在“比赛开始念球员名单、比赛中提醒观众发短信、比赛结束开抽奖号码”的阶段。大概几年前,黄健翔在怒吼完“让他们滚蛋吧”接着自己也从央视离职之际,各体育台解说员开始纷纷换新,确实出现了少数赢得观众口碑的体育解说员。

但现在,体育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将“大数据”应用到了体育数据分析当中,只要观众可以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实时看到比赛数据和可视化图表。换句话说,你拿到的数据和比赛现场裁判席上面的几台笔记本没什么区别,你可以成为比电视台更能读懂比赛的解说员。

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考虑到NBA比赛实时性,以往的数据系统NBA官方只提供给经过授权的相关使用者。因为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数据并向海量用户开放访问这一点在技术上不大现实。试想一下某场在实况转播中的比赛在全球会有多少观众,如果他们同时访问NBA的比赛数据系统,这是一个什么规模?忘记说了,NBA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用47种语言播出。

特别要说的是,比赛数据是需要实时更新的,数据的更新要及时、要越快越好。这么说吧,如果使用这个系统的用户无法及时在35秒内看到麦蒂13分(神迹,不解释)的数据统计,这个系统就基本失去意义了。

NBA官方和F1车队与SAP合作,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内容时,实际上已经在告诉这两个项目的解说员:你们可以下岗了。

当科比成为NBA历史上最年轻的“两万分”先生时、当科比在一场比赛中前三节的得分超过对手全队得分时、当科比在单场比赛中拿下81分却只有41分钟的上场时间时,发现这些数据的,不是任何一个体育解说员,而是数据分析系统。NBA通过系统,从现在开始,让观众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这些分析结果,见证体育历史上伟大的时刻。用户甚至自己可以使用这个系统去探索更多未被发现的有趣内容,把那些曾经的“信息壁垒”远远抛在身后。

体育解说员和观众之间的“信息鸿沟”彻底被打破。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在体育新媒体技术眼里,某些电视解说员就是个战斗力为零的…… 如果体育解说员再没有点自己拿手的东西,“关了声音看比赛”的观众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SAP全球联合CEO Bill McDermott (孟鼎铭) ,刚刚参加了科罗拉多阿斯本市举行的“世界体育峰会”,他撰文写下了NBA未来的新趋势:

社交网络,是数字信息时代增长得最快的一个部分。在转瞬即逝的20秒中,网络里交错传播的数据就已超越过去20年整个互联网所储存量的总和。对于一支球队,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方方面面:球迷、球员、球探报告、候选人、特许直播权以及现场直播。联盟掌门人看到了年轻球迷所带来的巨大数据量,但是对此他们能做点什么呢?

即时重放(instant replay)仅仅是个开端。今后,比赛日将会带给球迷们终身难忘的回忆 。他们不仅能收到来自队员为其量身定制的信息,还能够通过手机支持的忠实度账户获得购买特许权,甚至在去洗手间排队的间隙都可以收到实时战况。

如果遇上有人情绪失控,球迷们还能通过手机立即报告,专人将会迅速呼叫保安人员,以保证比赛顺利运行并提高赛场整体管理水平。

你能想象从手机上投标赛后新闻发布会的座位吗?或者在衣帽间外和球员照相?这些都将不再是梦想。最重要的是,社交网络和互联网众包能保持球队和球迷之间的一对一的长久关系。目前,世界前100社交网络档案中,仅有7个是为球队和队员打造的。而这个数字,定将会在2015年之前大幅增加。

NBA彻底改变了球迷获取球员数据的方式。从球探报告到球场运营,都将随着内存运算发生改变。球队将会实现全面云计算并与手机的无缝对接。魔咒衣帽间会变得像白宫战情室。最顶尖的实时分析可以深入小到队员的身体状况,大到队员的整体表现。教练不再需要黑板粉笔,最新的3D会自动模拟出下半场出场队员表现。球员的身体状况和安全也会有科技支持提供监控。

球赛会随着数据革新变得更智能。“最后冲刺”会变得更个性化,为观众带来便捷,选秀日会实现数字化,数据的运用会让球员表现更出色。

瞧瞧,这里头还有解说员什么事儿吗?未来的“体育解说员”只需要两个人,他们在比赛结束后的抽奖环节,西服领带、正襟危坐,一个说“开始”,一个说“结束”,一个说“屏幕上显示的就是获奖观众的手机号码。”另一个说“恭喜这几位朋友”。

当然,如果你真的中奖,会收到短信提示。所以抽奖环节也不用看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07-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文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