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规划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好比“中午吃啥”这个话题。想了想完全可以用吃饭的比喻来剖析职业问题。
一、其实你并不是不知道吃啥,只是你吃不起。
如果不考虑价格、时间、距离等问题,菜品从韩餐日料、山珍海鲜、火锅烤肉到街头小吃、啤酒炸鸡,任你选择,你肯定会得到答案。然而正是因为吃不起,你只能在不想吃的范围内做选择,你就不知道吃啥了。所以选午餐的第一步是要区分,到底是不知道吃什么还是吃不到?
职业也这样,从国家主席到街头乞丐,工作任你选,你肯定能选到自己想干的。而现实是你只能从身边肯要你的工作里边挑,却发现没你中意的,所以你就不迷茫了。首先你要区分,是自己没有资格选还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有中意的选项了,却没有资格,那就努力争取。但在这之前,一定要先去了解目标选项是否与自己预期的一样,存不存在幻想。确认之后,如果合适,就想办法去实现,能力缺少就培养能力、资源不够就多多积累人脉。
这里还有个层面需要注意,如果你有目标菜单,但又犯懒找借口,“我不想走更远去吃午餐”、“不想花更多钱”、“外边有雾霾”、“心情不太好”……这意味着你在等着天上掉馅饼。很多时候我们对工作的态度也是这样,“A工作会不会加班多啊?”、“换到B工作还不如现在的这个怎么办?”、“C工作貌似薪水低不那么自由”、“D工作需要很多年才能升职吗?”,……这些问题也是你在等着有人帮你承担风险、替你付出努力。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同样也没有工作可找人替你承担的风险和努力。要想吃更好的午饭,想做更好的工作就要忍受痛苦、付出辛苦。
如果真没目标,那就考虑为啥迷惑?有几种可能,一、见识少,真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好吃的,那就上网查、找吃货问。二、你不饿,11点起床吃的早饭,没有午餐需要。三、厌食症,病理性不想吃东西。转化为职业就是。一、职业信息少,那就从网络、人脉等渠道搜集信息,做职业访谈。二、我不需要工作来维持生存,那就要想好到底要不要工作?要工作,那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价值是什么?是兴趣、是事业(事业与工作有一定区分)、为了保持与社会同步还是想通过工作达到自我实现?三、你需要工作才能活下去,然而你又如此痛恨它、觉得很有压力无法面对,那就考虑是否是心理或心智模式层面的问题。
二、你是吃川菜还是吃粤菜?喜欢吃荤还是吃素?
有些同学实在不愿意吃现有碗里的饭,感觉难以下咽。那你就要考虑是否口味不对。如果你是吃素的就不要吃肉。喜欢吃辣的,就不要吃清淡的。胃口不对,就像四川人在北京吃辣上火,北方人在上海吃甜不习惯。对于口味我们很容易察觉,对工作很多人就容易陷入迷茫。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就不要当程序员。如果喜欢动手执行就不要做战略分析。如果喜欢稳定舒适就不要做创意策划……。看上去很容易,但自己做判断就很难。这也是职业规划价值所在,人们有时候很难了解自己的职业胃口,需要专业的咨询师或导师观察分析。但记住无论老师怎么说口味还是你的,都需要自己品尝和确认。
在这之前,还要做一个区分,你是吃不到才说碗里的饭不好吃,还是真的不对胃口。这也需要与咨询师交流探讨。
三、吃腻了怎么办?
有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做了一段时间后出现倦怠。这就好比你天天吃711、真功夫、赛百味甚至周边餐馆都吃够了一样。这时候需要做的是调剂,你可以开发新的地段,或者自己做些小菜搭配着吃。在工作中可以进行部调岗或者调换产品组,以此来提供些新鲜感,这样做代价最小,也可以确保你不会因一时嘴馋而丢了饭碗。你还可以考虑换个公司或行业,不用担心变动会比较大,因为目标方向还是在那里,你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价值),就好比无论怎样人都要吃主食(价值)一样,菜(兴趣)则可以看情况进行搭配。
四、自己开饭店
这里专指创业。我们不会因为喜欢吃一个菜或者喜欢某一菜系就去开个饭店。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某个理由而去选择创业,比如财富自由或者时间自由。首先你要清楚你所期望的“自由”,是不是就是一道菜而已?为了这道菜是否有创业的必要。创业的头几年基本上没有你所期望的那些自由,就像开饭店一开始就是要往里砸钱,看不到赚钱一样。
五、你不只是有一顿午餐
吃一顿丰盛的午餐生活不会就此变得彻底美好。选择了一份可心的职业人生不会就此解脱无烦恼。很多同学会寄期望于理想职业,以为找到了自己中意的职业,人生从此就幸福美满,那是童话,现实根本不是这样。工作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像午餐,一天中很重要的一顿,是为了支持我们生命的延续。至于吃饱、吃好、解馋的幸福感,更像是顺带的附加价值。我们不会因为一顿午餐烦恼一天,但却会因为工作的不圆满让自己的整个生涯都不爽。除了午餐之外我们还要看到早餐、晚饭、下午茶甚至还有夜宵。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还要看到家庭、朋友、自我成长、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调整午餐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其他几顿。投入精力工作的时候,也要关注人生的其他乐趣。
不知道你现在准备吃那一顿饭,都要祝你胃口好!
作者为新精英的生涯规划师于永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