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李开复创业9年再看世界:中美科技成平行宇宙,VC也要+AI

李开复创业9年再看世界:中美科技成平行宇宙,VC也要+AI

作者头像
量子位
发布2018-07-24 11:41:09
4560
发布2018-07-24 11:41:0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量子位量子位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创业者李开复最近又交出一份成绩单。

2009年创办创新工场以来,他开启了投资人的新身份,但很多人忽略了,这也是前Google大中华区总裁的第一次创业。

在创新工场完成第四期5亿美元基金募资后,创业9年的李开复,向我们分享了VC创业者视野下的新世界:

  • 硅谷宇宙中心裂变为中美平行宇宙;
  • 中国本土创新走向全球,5年后AI完全有可能超越美国;
  • VC也面临AI挑战,懂AI的Tech VC更能帮助创业者。

值得一提的是,李开复还在其中分享了诸多创业视角下的往事。

量子位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开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第一人称改写:

大家好。

创新工场在2009年创立,到今天为止我们刚完成了第四期美元基金的募资,总额5亿美元。同时第三期人民币基金也已经启动募集,总额25亿元。

所以今天既是创新工场创业9年的回顾,也是我们对世界变化的看法。

创新工场“创业往事”

创新工场创立伊始,最初定位是创新孵化,有孵化也有投资。我们第一期美元基金启动时总额只有1500万美元,团队挤在清华创业园里,当时住如家、坐经济舱,同样是一个创业维艰的过程。

过去每次融资,我通常要飞好多个国家,过程并不轻松。二期基金募集的时候,2012年,我一个人拿了一个小行李箱,密集地飞了13个欧洲城市,见了15位投资人,回来以后就得了很严重的病。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穷,只能一个人飞,而且也没融到几个钱,欧洲普遍很保守,我们又是一个创业型基金,对于当时的中国市场,他们也不见得很有信心。最后那一次还丢了所有行李,商业计划书等都在其中。

这样的往事很艰辛,而且都不好意思对外说,因为大家都觉得你们很厉害,于是只能挺着。

好在每一次最后都能顺利完成募资,哪怕是三期的时候,全球金融市场情况都不好,当时很多基金都拿不到钱了,我们也不容易,幸运的是在关键时刻,有一些支持和信任我们的朋友,他们不是标准的财务投资人,比如富士康、新东方的朋友,当时多亏他们支持,我们才得以保证了逆市条件下的融资成功。

不过过程中有泪、也就有笑。

这一次募资感受就完全不同。我们开了一次LP会议,他们听说新一期要启动,就纷纷表示要多投,所以基本在我们募资还没正式开始,老投资人就都已经给出了投资的表态。

为了这次募资,其实有一个既定的美国出差旅程。第一站是见一个大退休基金,讲完当天他们就表示要投1亿美金,但这会远超出我们的既定规模,所以没有要这么多。第二站就见了西班牙银行,他们也希望直接给1亿美金,但相同的原因,我们也没有要这么多。

这两站见完之后,原本我们设想的3-4亿美元的基金,已经远远超募了,我们内部考虑再三,觉得不能再融,否则会出问题,于是只好取消了接下来的行程。

所以原本可能一个月的募资出差,最后在一周之内就有了初步结果,我跟CFO璞玉说,不融资就放个假,你这次在纽约好好玩,我也陪陪家人。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里,两家LP也对我们做完了尽调,整个募资也就在短短一个月内,以超募告捷。

这次之所以如此顺利,有大趋势的原因,比如大家对中国市场趋势的看好,对人工智能的积极态度。

但也是我们创业努力之后的回报。这些投资者尽调后发现,创新工场所创造的历史回报,不但是中国国内,而且也是国际最高的基金之一。

而且在刚过去的2017年里,创新工场是全球第三的独角兽投资者,我们旗下一共有6家新晋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另外,我们在AI时代的一些新想法、新打法也获得他们认可,比如创新工场AI工程院,被他们认为是一种很独特的优势。

也就是说,我们创业这9年的品牌优势和回报都得到了认可,这让我非常自豪。

创新工场基金及代表性项目

单一宇宙裂变,平行宇宙到来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清晰感受到全球格局的变化,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体会做一些分析。

我自己是70年代到的美国,90年代搬到硅谷,算是见证了硅谷的光荣和奇迹,同时也看到了成功带来的傲慢与偏见。

那个时代的的王者,不止是硅谷的,也是全世界的,从Wintel时代(Windows+Intel),到Google、Facebook,一直都如此,全世界没有什么地方的创新可以与硅谷相提并论。

所以硅谷中心化的思维,在硅谷非常普遍。

当年有一个特别牛的美国VC,可以排名前三,我们到他办公室跟他谈到中国的布局和投资时,他的回答是,实在太远了,他美国之外的地方都不太愿意去,甚至都不想去硅谷之外的地方,因为硅谷的项目就已经很多了。

但这更多是礼貌性的说辞,更真实的原因可能是美国为中心、硅谷为中心的理念。

然而就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球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导致了“宇宙裂变”。从美国硅谷为核心的单一宇宙,已经变成了中美平行宇宙。

简单归结来讲,就是中国潜在的超级市场,吸引了第一批厉害的VC入场,帮助一批创业者成长和崛起,并且在激烈的竞争淘汰中形成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进而有吸引更多用户,然后又形成更大的市场,如此良性循环转动。

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也显而易见:

  • 没有巨大的市场,一切没有基础;
  • 没有很大的基金和投资人,没有推动力;
  • 没有高执行的创业者,更没有源动力。

而且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崛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浪潮,带动了更多领域爆发,VC成长也很快,这都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

中美的两拨创业者也不同。

美国人的思维,创业就是就是要做最突破的创新,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所以硅谷出现了现在我们见到的Google、iPhone、特斯拉和SpaceX等,都是足够改变世界的事情。

模式上也以技术型为主,崇尚轻公司,避免强运营,更别说有数万人规模的团队,平台为主。而且也都是使命导向的,比如Google、Facebook,会认为整合全世界信息、连接全世界比盈利更重要。

美国的思维和模式,在实践中演化成了一套标准创业逻辑,不时带来创新,也非常值得尊重。

但当硅谷和美国一直生活在“宇宙中心”,就可能不会预料到还会有另一种模式壮大起来,甚至裂变出一个平行宇宙。

这就是中国的创业模式。如果我们现在描述中国成功的公司,不论是BAT、TMDXJ等等,都不来自突破式创新。

每一个很牛的中国公司,可能都是先学习、模仿美国,慢慢把本土化做起来,过程中可能有山寨,但也有微创新,以及快速迭代,然后就越跑越快,以此培养出一批优秀创业者。

所以中国创业者至今有两种很好的教育。

  • 一种是模仿美国,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 另一种教育就是在大市场、大资本和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成长。

美国的创业者是遭遇不到中国市场一样的竞争的,所以也少有美国公司真正在中国市场竞争中成功。

美国的竞争更绅士,讲礼数,即便决斗也是“一人走10步然后回过头来互射”。

中国就更像古罗马竞技场里的决斗,没有规则,胜者为王。激烈到你已经成为了市场第一,可能还要思考如何把第二名的市场份额也要吃下来。

所以中国科技公司越做越重,也有它的内在原因。

比如美团等公司,拥有非常重的配送团队,但当它真的把配送做到极致、把每一单配送成本都降到最低的时候,其实就在形成非常高的竞争壁垒。

但中国市场太大,机会太诱人,也会逼迫创业者永无止境去挑战、成长。所以我们看到了美团开始做打车,滴滴开始配送外卖。

中国的竞争真的太激烈了。一不当心,其他人就可能趁虚而入。在微信支付迅速崛起的那个冬天,马云不就说:支付宝像是遭受了珍珠港袭击。

这些在美国都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中国公司不仅通过把模式做重建立壁垒,还形成了免费、低费率的商业模式,像eBay这样的赚交易费的模式,很难在中国与淘宝、天猫竞争。

另外,之前全世界都是美国高科技的殖民地,所以美国公司在进入其他国家的本土化过程中,思维都是打造一个巨大的全球品牌,让这个平台为全世界所用。

但这就可能缺乏设身处地的同理心,中国创业公司则不会,他们在本土击败了美国竞争者,再到其他国家的时候,就会更加富有同理心,通过投资你、帮助你,跟你一起成长去全球化,而不是同其他国家的本土创业项目直接竞争。

比如滴滴的全球化就很有意思,他们进入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都是投资、结盟当地公司,甚至像建起一个反Uber联盟,并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输出、技术输出,现在印度、巴西的打车软件,都越来越长得像滴滴。

所以在我看来,不久以后的全球科技出海版图很可能长这样:美国公司的巨大平台依然占有英语系国家和西欧,中国公司可能会在东南亚、伊斯兰国家、中东和非洲等占有优势。剩下的南美和东欧,各有优势,可能还会有竞争。

而且中国模式跑出来以后,因为竞争出身,反而商业模式、融资能力、吃苦耐劳都很强,人聪明又很努力,你看曾经有一家创业公司对他想吸引的人才说:“我们这里没有那么拼,也就996而已”,但它即将是中国香港上市的巨头。

所以冥冥中这些年的经历,发展出了中美双寡头的时代,当年中国只是借鉴美国模式,但现在已经有了很重要的本土创新。当我们跟美国人谈头条、快手、摩拜、VIPKID这样的公司,以及他们的用户数据等,都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最后,像如此便利的移动支付,未来也是中国模式的竞争力之一,会推动中国公司、商业更快速成长。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未来整个高科技产业的价值,创业创新在这里会越走越好,在潜力、市场、人才和数据方面,中国的价值都非常巨大。

AI的4波浪潮

数据之所以成为优势,跟AI发展也紧密相关。

创新工场之前提出过OMO的概念,即线上线下数据的融合打通。之前很多数据无法打通,但传感器越来越好,之前很多数据不知道如何发挥价值,现在AI可以很好利用。

我们真的在经历非常巨大的AI变革。可能大家都没意识到,因为之前或现在AI给人的印象,更多还是几个很厉害的科学家,带着他们的学生做出一些产品、技术,然后卖出去。

其实并不是这样,当全世界只有100个顶级AI科学家的时候,他们是稀缺资源,必然以技术为主、专家为王。

现在的旷视Face++、商汤都是这样的模式,然而一旦更多人才投入这个领域,还有平台化技术不断让AI门槛降低,就会有更多人进来,世界就会变得更加不同。

特别是AI技术从技术为王、专家为王,变成应用为王的时候,结合数据的优势,AI浪潮和效应就会更为明显。

之前也谈到过,AI可能会有这样四波浪潮,有些已经发生,有些正在发生,有些尚未发生。

  • 第一波,AI技术在互联网应用上的变革,比如今日头条、美图等应用;
  • 第二波,商业上的应用,如银行、保险、医院等把它们已经存储的数据用AI算法来产生商业价值;
  • 第三波,新的数据采集和新的应用,比如视觉和听觉的数据,智能音箱和智能摄像头的应用,带来无人商店、安防等方面的创新;
  • 第四波,可能不止于软件,还有硬件,机器人、无人驾驶等,自主穿行在真实社会中。

这四波浪潮都价值巨大,你很难说哪一个潜力更大,而且它们同时发生,这也就是创新工场为什么要全力押注AI。

VC+AI,Tech VC

我们拥抱AI,同时也为之做了改变。

创新工场是中国最早的机构化天使,创立之初就希望作为雪中送炭的角色发挥价值,成为早期创业者成功的催化剂,这也是当时孵化和投资并行的原因。

现在经过双创的爆发,有了更多机构,有了更多天使,我们也认为应该要进入一个新时代了。

一方面,早期项目还是要投,但不再只是天使投资为主的机构,我们会在A、B、C等成长期里有越来越多的出手,因为中国创业项目的价值、估值都在变高,我们相较之前募集了更大规模的基金,就是希望在好case面前抢到份额,并且后几轮追加投资。

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实施了“VC+AI”的变革,我们作为VC,自己身体力行创立了一个AI工程院。

背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思考:

  • 首先,AI可能是一个长达10年的浪潮,它会不断在各个领域发挥价值,所以我们如果希望把投资做好,就一定要push自己最懂技术。其中我们也愿意承担一些公益项目,比如推动行业和教育部一起做AI人才培训,发起针对高校学生的DeeCamp夏令营。
  • 其次,AI工程院会和创新工场的投资形成联动,工程院现在有160多位AI方面的工程师、学生,这个团队可以帮助投资院队评估项目的技术是否靠谱、可行。
  • 再次,他们也会推荐很多好朋友的创业项目过来,会对我们更早投资好项目有直接帮助。
  • 最后,我们会用AI工程院,作为我们进入新行业的重大的增值服务。如果你是一个教育公司,你有大量数据,但你招不到AI工程师帮你变革,那创新工场就能提供这个增值赋能。

创业者通常都会有一个参照目标,创新工场自然也有,我们希望成为Benchmark一样的VC,它可能在中名声不算大,但Benchmark是美国VC回报最高的那一家,在风口之前就抓到了Uber、Snapchat、Instagram、Twitter等。

我们在打法上、团队背景上都有很大相似性,我们投资团队也多是理工科背景出身,一共拥有15位理工博士,我们坚信接下来将会是一个Tech VC的时代。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做技术的公司,需要找真懂技术的VC才能做伯乐,才能识别你跟那些忽悠概念的公司差别,那你应该选择Tech VC。

或者你也不算纯技术公司,但你面向AI时代,可能也需要一个技术VC陪伴你成长,比如你做零售、供应链,现在找一个懂点技术、懂AI、懂SaaS的专家投资你、帮助你,你可能就会更快脱颖而出。

最后,晒一下我们部分成绩单。

AI是创新工场重点布局所在,但我们在消费升级B2B/企业升级教育,以及文化娱乐等4大领域都有成长迅速的投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都可以投,都已经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4-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量子位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创新工场“创业往事”
  • 单一宇宙裂变,平行宇宙到来
  • AI的4波浪潮
  • VC+AI,Tech VC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支付
云支付(Cloud Pay,CPay)为您提供开放、可靠的聚合收款技术服务和商户管理功能。云支付支持刷卡支付、扫码支付、一码多付多种支付方式。服务商也可使用云支付提供的 SDK 和 HTTPS 接口,将云支付集成进自己的系统中,为商户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