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模块,这个模块用的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计时器了
time.time() 返回当前的时间戳
time.localtime([secs]) 默认将当前时间戳转成当前时区的struct_time
time.sleep(secs) 计时器
Time.strftime(format[,t]) 把一个struct_time转换成格式化时间字符串,这个函数支持的格式符号如下表
%a 本地(locale)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b 本地简化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月份名称
%c 本地相应的日期和时间表示
%d 一个月中的第几天(01-31)
%H 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24小时制,00-23)
%I 第几个小时(12小时制,01-12)
%j 一年中的第几天(001-365)
%m 月份(01-12)
%M 分钟数(00-59)
%p 本地am或pm的响应符
%S 秒(01-60)
%U 一年中的星期数
%w 一个星期中的第几天(0-6,0是星期天)
%W 和%U基本相同,不同的是%W是以星期一为一个星期的开始
%x 本地相应日期
%X 本地相应时间
%y 简化的年份(00-99)
%Y 完整的年份
%Z 时区的名字(如果不存在为空字符)
%% %字符
备注
在使用strftime()函数时,%p和%I配合使用才有效
简单的测试一下,打开IDLE
代码如下
写个简单的程序,实验一下time模块,编写testTime.py
代码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__author__ = 'www.py3study.com'
import time
from mylog import MyLog
'''这是的mylog是之前logging模块里面写的例子,导入一下直接用'''
class TestTim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log = MyLog()
self.testTime()
self.testLocaltime()
self.testSleep()
self.testStrftime()
def testTime(self):
self.log.info(u'开始测试time.time()函数')
print(u'当前时间戳为:time.time() = {}'.format(time.time()))
print(u'这里返回的是一个浮点型的数值')
print('\n')
def testLocaltime(self):
self.log.info(u'开始测试time.localtime()函数')
print(u'当前本地时间为:time.localtime() = {}'.format(time.localtime()))
print(u'这里返回的是一个struct_time结构的元组')
print('\n')
def testSleep(self):
self.log.info(u'开始测试time.sleep()函数')
print(u'这是一个计时器:time.sleep(5)')
print(u'等待5秒后执行下个命令')
time.sleep(5)
print('\n')
def testStrftime(self):
self.log.info(u'开始测试time.strftime()函数')
print(u'这个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格式化的时间')
print('time.strftime("%Y-%m-%d %X",time.localtime()) = {}'.format(time.strftime("%Y-%m-%d %X",time.localtime())))
print('\n')
if __name__ == '__main__':
st = TestTime()
结果如下
time模块还有很多函数,最常用的还是计时器,其次就是做时间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