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选择创业公司时可能陷入的五个误区

选择创业公司时可能陷入的五个误区

作者头像
IT阅读排行榜
发布2018-08-13 14:51:48
5200
发布2018-08-13 14:51:4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华章科技华章科技

作者:张一鸣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 来源:PingWest

最近有点郁闷,又有候选人把我拒绝了。其实拒和被拒经常发生,并不都导致郁闷,但,候选人以这些理由选择别家公司除外:

1、O2O比较火,离钱比较近,感觉是比较好的生意;

2、他们刚融了x亿美金。感觉他们公司比较大;

3、他们给高级总监Title,我可以管100多个人的团队;

4、他们(竞品)如果能做到你们1/3规模,就可能被收购,我现在加入回报也不错;

5、有巨头投资了他们,感觉肯定行了;

6、你们发展这么大,估值都这么高了,期权成长空间肯定下了,职位也都占满了

我祝福也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一些候选人的理由我不认同。在这里,我愿分享几点我对产品、技术人才选择公司标准的认知,供参考:

1.原生成长能力最重要

很多人用“独角兽” 来形容优秀创业公司,其实还有一个概念也很重要,叫EC值,EC值等于企业价值(EnterpriseValue) /总融资额。企业价值约等于估值—现金。EC值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内在成长能力的指标,历史上Google、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腾讯都是EC值巨高的企业。假如EC值过低,而融资额很高,就有种被资本催肥的感觉。有创始人看到钱趴在账上才安心,当然也有创始人再用这些钱去投资很多企业才安心,这些都没错。

不过总而言之,企业的原生成长能力,是衡量团队的创造力、效率或者业务模式的重要参考系。而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高EC值的公司,往往有更好的原生增长能力。所谓原生增长,是说公司通过现有资产、团队,而非依赖外力(外部资金和资源),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2.一流技术人才应该选择顶尖的科技型企业

既然你已经考虑进入互联网公司,那就该考虑快速成长的科技型公司,如果你是技术出身更应如此。但并非所有互联网企业都称得上科技公司。前段时间流行很多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创新——互联网营销手段改造卖衣服、卖烧饼、养猪等等,尽管我并不反对这类组合,也很认同它的进步价值,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使用已有的互联网工具抓住了商业机会。但在我看来,这更是像是生意人,而不是科技人应该做的事,科技人才应该选择创新创造让技术带来根本性进步或者解决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

联系一直以来流行的“降级论”(大意是,干嘛要做这么酷的事情,要学会用技术做一些风险低竞争小的事,死在沙滩上的精英好傻),我不反对不同的人和不同阶段的人选择做降级的事情,但是认为,应该有一些人有一些公司可以有更高的目标,一流的技术人才应该加入顶尖的科技公司,顶尖的科技公司应该敢为天下先。

那么,什么是顶尖的科技公司,或者怎么考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创造力?我觉得,最该看重的是技术投入,以及技术因素对业务的贡献,公司为用户创造的价值里,有多大比例是通过技术投入而不是地推烧钱完成的。技术投入包括技术员工的占比,服务器的多少,算法构架上的投入等等,从这个角度,我个人是很欣赏ElonMask的,从Paypal、SpaceX、Tesla到 Solarcity,他是真正在做有科技含量,且能让未来提前到来的事情。当然过去的Apple、微软、Google也是如此。

3.选优秀的团队,选领先的公司

中国股市有一个特点,小盘低价股,即使业绩糟糕也容易被炒高,因为股民觉得价格低容易涨。我最近发现也有候选人有这特点。比方有的候选人会觉得某公司比我们小估值低,所以,只要做到我们1/3,被收购的话,也有不错的股票回报。也有人觉得加入更小规模的公司,更有成长空间,才有机会得到更大回报。

我觉得不然。比如成立5年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大家觉得是早期还是晚期?他们后来都有超过100倍的增长。2010年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大家认为是早期还是晚期?4年内他们也有超过20倍的增长,这个速度绝对比大部分创业公司快。所以,早期还是晚期都是相对的,未来的空间大小才是绝对的。

其次,一个在激烈竞争中领先的团队,往往会持续领先,和落后的团队差距会也会逐渐拉大,比如阿里巴巴和慧聪、百度和中搜。所以不应该抱持“投机”心理去选择第二名。最后,互联网公司多数会遵循“winner takes all”,所以理性的选择也应该加入第一名的公司,并且第一名的公司有更多精力做开拓的事情、做更大平台的事情,而不是跟随模仿。“分一小杯羹也好”的第二名容易抱着被收购心态,对它来说,“投机”是相对必然和理性的选择,一个优秀的人才,会选择哪个?

4. 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比管多少人,比title更重要

“加入后我管多少人的团队,用什么title”,这种问题也经常让我郁闷,我有时候想问”Whatsapp 有多大的团队?Instagram有多大的团队?“你去xx公司管理100多人,做没有什么挑战的事感觉很好吗?最好的团队难道不是用非常顶尖精干的人,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吗?

还有Title,现在通货膨胀的比卢布还厉害,我一度想学习Facebook的做法,在公司内实施,你想用什么title就用什么title,包括CEO++也可以。我们HR也经常和我说,能否在title上松一点,我也差点同意了,但后来想想,不放松可能是正确选择,肯定有助于帮助我们找到那些对事情感兴趣、喜欢挑战、关注个人成长的人。而那些希望管很多人,而不是做一流事,喜欢通货膨胀title的人组成的公司,人才密度一定不可能高,因为本质上,这样的人在乎的不是共事人的优秀程度,也不愿意open和其它优秀的人展开合作,更喜欢当“包工头”。

我在面试硅谷资深工程师时曾问过,你关注管理团队规模吗?几个回答都是:完全不关注,“我比较关注做的事情和股票”。他们还说,在硅谷一旦管理做久了,再有新锐公司起来,就很难加入,因为他们早期不需要招聘大公司总监。

能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应该比管人和title更重要。

5. “豪门”和“干爹”未必是好事

在我们公司创立不到一年的时候,曾经有巨头想给我们一个很诱人的投资offer:比VC更高的估值、上亿的捆绑安装渠道、几千万UV的web流量、数据等等。接受这个offer,在半年内,业务增速有望快几倍。当时我很纠结,纠结了整整一个星期。

后来我拒绝了,因为:1、我觉得这些帮助是兴奋剂,在自己内功未成之前会导致内生力量受到遏制;2、有些资源会让战略变形,比如我们本来不打算做web的,而有了这么大流量,你就会继续投入资源;3、巨头的负面:卷入巨头战争,被迫战队,乃至“被战队”,或者想法不再自由奔放;4、独立公司的定位,更有利于吸引最一流人才,因为梦想和可能性无限。

好处是明显的、坏处是隐含的,但这类情况很多人容易高估好处,低估坏处,这是一种典型的延迟满足感不够的体现,又或者,对“长远”信心不够。后来还有几次类似的选择,纠结的时间已经从1周缩短到1天最后到1小时就可以Say No了。

至于有的公司卖了未来、卖了愿景、甚至接受非常不利的条款嫁入豪门,或许founder有机会套现赚点钱,但对其它人才,我强烈建议慎重勿投机。这样的公司尽管短期流量快速上升,但用户留存低、粘性差,策略变形,被假象蒙了眼的团队核心能力成长受到制约,本质上是浮沙筑高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单就找工作而言,稍微修改下范爷的话:不要加入那些嫁入豪门的公司,嫁入豪门就很难成为豪门;而应该加入优秀公司,和它一起成为豪门。

总之,对一个产品技术人才,如果要问我什么是值得加入的好公司,短期应该考虑收益是不是稳定、用户增速是不是够快,长期要考虑产品模式、潜在收入规模、行业前景,以及是不是跟优秀的人做有趣有挑战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不是说我们公司最好。比如前2年,我们和小米竞争候选人就很费劲,因为他们团队也很好,事情也非常有挑战。

我也知道,这些判断并不适合所有人,也不见得所有人都喜欢。因为有的人喜欢安稳,有的人喜欢事情熟悉和顺手,有的人喜欢自己得到更好的凸显,都值得尊重,但无论如何,希望优秀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

如果你想了解,张一鸣是谁? 媒体札记刚八卦过,有点长~~~

———————————————————————————

作者:詹万承

来源:媒体札记

“空间有形,梦想无限”。这八个字,陪伴了张一鸣近十年,一直被他用作签名档。

后来,他改成了另外七个字,看上去好像也更高深——“逃逸平庸的重力”。并非因为不再喜欢那八个字,而是想要显得成熟稳重一些,因为这几年个人事业的成功,让这位80后CEO知名度骤升。

出名的标志之一即是,封面报道和人物专访越来越多。

2015年8月6日,南方周末花了一个整版,刊出了一篇张一鸣专访——《信息接收能力决定你的竞争力》。标题读上去有些晦涩,访谈中,张一鸣也不时蹦出“信噪比”、“信息鸿沟”、“信息洼地”等专业词汇,他希望藉此再次说明,今日头条虽不生产内容,但可以更高效率地实现信息匹配分发,也可以促进信息更高效率的流动。

南方周末关于张一鸣的报道

他对这份被视为南方系旗舰的报纸,说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例子:“在我们这类信息分发平台出现之前,很少有媒体会刊登春季养猪该注意什么这类信息,过去可能科技下乡做过一点类似工作,但科技下乡频次很低。一些专门的养猪类报刊杂志往往送达不到农村,尤其是某个村只有几户人家的时候,邮递员基本不下乡。猪肉降价了,不应该买猪崽了,但这个信息可能农民不会第一时间看到。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有人在我们平台上写养猪的文章,农民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这些信息。”

这不是张一鸣与南方周末第一次打交道,2014年,在张一鸣因版权问题略显神伤之际,他也曾在办公室接受过记者采访。不难看出的是,经历过去年那场风波之后,南周对待今日头条的态度已有不同。

其实,就在本次接受南周专访之前,张一鸣还在5月去了趟南方大院。依据科技博客PingWest所述:“2015年5月最后一个周末,广州,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南方报业集团做了一次内部演讲。他对着台下那些传统媒体的掌门人说:‘我们跟一些媒体不一样,有的媒体是有态度的,我们希望自己包罗万象,我们会给不同的人看不同态度的内容。’”

在PingWest的报道中,张一鸣给那些深受“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理念影响的媒体人,阐述了他眼中的另一种信息流动观念:“为了这次演讲,张一鸣准备了一份53页的演示幻灯片。统一的深蓝色背景宣示着科技空间的冷艳和纯粹,那是微微泛黄的新闻纸难以模拟出来的颜色。在幻灯片中,他不断强调着‘系统的力量’:系统‘像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大脑’,‘是网络空间的上帝,俯视所有用户’。张一鸣坚信这个‘上帝’能够‘抹平信息鸿沟,减轻人脑的负担’…这个上帝视角的系统,是今日头条的核心。”

他对媒体的分类非常简单,写社论和不写社论两种。不过今日头条不是媒体,这是近两月来,在接受各大媒体采访之际,张一鸣一直在传达的理念。

不拘泥价值观,只强调实用性。这是张一鸣的行事风格,也是今日头条的核心理念。去年,在接受时任壹读iRead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专访时,张一鸣关于今日头条还有一个更鲜明的说法:“我们既不《环球时报》,也不《南方周末》。”

在南方报业的演讲中,张一鸣强调他曾喜欢南方周末,不过,2002起读南周就变少了,“因为越来越平淡,而且政治报道太多”,而说来也巧,刚好也是这一年,林楚方进入南方周末。

很少谈论时政,这也是曾经的饭否技术合伙人张一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一直所秉持的理念,看他的实名认证微博,2009年8月开通至今近6年,对于热点时政要闻,他几乎都没有触及。

不去说,埋头做。在接受《时尚芭莎》杂志专访时,张一鸣用到了另一个词——“算法”。

在解释算法真谛所在时,这位理工男顿时文采斐然:“他把算法看成一个生命体。他说:‘你要调教它,驯养它,它就会自我演化’…他和工程师们试图让这套算法越来越懂人心。打开今日头条,列表中的每一条新闻都会给读者提供一个决策机会,选择‘不感兴趣’系统会自动减少推荐此类内容。他们搭建的算法模型会记住你每一次点击阅读和忽视不理的信息判断,你的决策越准确,今日头条对你的喜好就越了解。”

真有那么神乎其神吗?今日头条推荐的消息,明明很多不对味呀。

没错,早年张一鸣也上过这样的当,要使算法准确就必须信息对称:“在高二时他就想好了要去读南开大学。高考之后,他填志愿只用了五分钟,目的地是天津。他的标准很清晰:一所综合性大学、要靠海、不能离家近、最好冬天会下雪。眼见着天津和他想象中的沿海城市并不一样,他只能认栽:‘标准是有,但不一定是对的’。”

是的,机器要读懂人心喜好,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假如那一天真来临了,文科生又有新的焦虑,就在近期的一次对谈中,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即有疑问:“可能有一天今日头条比我老公还了解我,那个时候你要干什么?在座的诸位,你们有这样的担心吗,有一个软件比你枕边人还了解你?”

被张泉灵调侃为“看照片像吴晓波,摘眼镜像小沈阳”的张一鸣,对于提问,应对之词,没有小沈阳式诙谐幽默,只有吴晓波般冷静理智:“机器加算法会越来越聪明,但它始终很单纯…比如说把大象装到冰箱里,他只知道分成3步…现在是信息时代,在工业时代可找到类比,比如原子能技术,产生了原子弹,我们开始也担心会不会被滥用,因为技术本身是种工具,是杠杆,它越强大,威力就越大,被不恰当使用的问题也越大,如果坏人制造了原子弹,再找到投射装置,是可以酿成灾难的。所以,这需要配套手段来解决。你担心的逻辑,不是现在才有的。”

吴晓波与张一鸣

不过,当张一鸣真遇上吴晓波,文理科的思维方式,还是会呈现出差异。

吴晓波所担心的问题,是哲学与技术之两难:“今日头条所获得的成功,让中国所有的传媒人瞠目结舌,它再一次证明了当今行业突变的基本特征:几乎所有的颠覆者都不来自于本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同时,今日头条的‘算法哲学’也对经典意义上的传播学提出了很多的挑战。比如,一个人对任何新闻都存在‘好恶’判断,可是机器是怎么知道我的‘好恶’?

拆解起吴晓波递来的问题,张一鸣显得很是从容不迫:“算法并不是直接研究喜好,而是计算希望近期达到的目标。今日头条给用户推荐资讯,我们肯定是希望用户看,我们有一个最重要指标是‘信噪比’,会预测用户在100条内容里面,哪些会点击打开、评论或分享,这是不是一定能够代表他的好恶?不完全,但是接近。”

张一鸣认为,对用户而言,今日头条所履之责,相当于信息助理:“比如我们发现,分享和收藏和评论用户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根据这些动作给他一个权重,让机器去预测用户行为,但机器不是直接算出‘好恶’,而是根据跟他有相同属性一群人来预测…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助理,他看你每天看什么东西,哪些东西看得特别认真,开始给你推荐简报,刚开始推荐100条,没有你感兴趣的,后来就越来越多你感兴趣的。机器其实是模仿这个过程。所以,机器不是直接的感性地去理解你的好恶,而是根据大量数据的规律,通过概率来预测。”

谈这些,不好懂,举例来说,如果把张一鸣自身比作一架机器,那么他的灵魂就是那一套算法。《人物》杂志的封面报道《人机进化论》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张一鸣曾经像驯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算法一样调试自己,他试过将一天的时间切割成小块,精准地去完成时间表中的每一项计划。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这样做的效果不佳,‘我觉得更大的效率来自于重要事情上做得好,而不是在处处做得好,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这位程序员立刻调整实验方向,转而探寻自身专注高效的波峰。这一回,他得出了有效结论:最好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并且睡眠充足。

准确是算法的第一要义!

在社交媒体上所留下的文字里,注重准确的张一鸣,常会强调“第一次”的概念。比如,“第一次在北京看见彩虹”、“第一次在北京大雨中开车,想起2012广渠门的悲剧报道”、“第一次乘飞机没赶上”、“第一次坐能充电”、“第一次在淘宝上买几万的东西” …他不厌其烦地叙述着这些细节,从“第一次凝视小区的池塘”到“6岁的时候,第一坐火车”,准确构筑了他记忆的坚实基地,也是他触摸未知的标尺。

准确之外,效率为王,将二者统筹起来的就是匹配就是算法就是系统。

他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也是效率优先的体现之一。只做有价值的记录,不做跨领域的议论。他情绪流露最激烈的一次,应是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7月24日,看到相关新闻之际,他表示出少有的激动。

除一次之外,他都很温和,几乎不谈这类话题,至多也就转发而已。十八大之后,王岐山说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他赞叹“古语真是智慧,标本兼治”;2013年年底,习近平只身赴庆丰包子铺,看完视频后张一鸣有转发,并留了一个威武的符号。看到偶像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他也买了一中一英两本,“对照学这个领域的单词”。

其余时间,他像是一个碎碎念的产品经理,除了持续地转发自家产品内涵段子的笑话外,他也感叹招人不易,谈论管理心得,说的最多的,还是产品好坏,他发现腾讯增值服务支付的URL错误;他不解为何网易邮箱支付错误,而且客服也明明知道,但却偏偏不修正;他认为网易公开课是个非常好的App;他提议虾米音乐自动关联歌词;他觉得新浪微博有相关性、个相关性维度排序是个不错的改良。

作为思维严丝合缝的产品经理,张一鸣也有难得的感性之时。2011年11月26日,他在微博上悄悄报了个喜:“小名开心,顺利!告之朋友。”

开心是他女儿的小名。初为人父的喜悦感,含羞内敛的保护欲,藏绕交织在张一鸣身上,那一年的平安夜,算法好像暂时失效,他的心境变得有些澄明,女儿的到来,仿佛是一颗石子击中了原本平静的湖面,涟漪荡开后带来的是更持久的安心:“抱着开心听班得瑞的音乐,以前是无心听的。”

可是,稍微一冷静下来,他谈到又是老本行:“长微博在文内展开,真的比点出去查看一个链接体验好很多吗?链接能转发,能复制,不占流量啊。差别在哪儿。”

这大约就是目前长微博的雏形构想,张一鸣在三年前就从产品角度考虑过了。

创业历经酷讯、饭否、九九房,不同的项目,同样的思路,张一鸣认为自己一直是在做同一件事——信息的组织与分发。这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讲求精准与控制,在朝着预设目标的路径上,日拱一卒,不知疲倦,他深信技术会让生活更便捷更充实更自由。

目前,今日头条用户超过2.9亿人次,日均活跃用户超过2700万左右,整个团队成员已经超过800人,公司估值在去年就已达到5亿美元。外界把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打车并称为一股新的商业力量,一个可视为调侃之词也可看作美好想象的简称由此诞生:TMD,头条,美团,滴滴,并预测这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的BAT。

说起来,今日头条的盈利模式并无特殊之处,无非是更为精准更有效率的匹配而已,因为广告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张一鸣对《好奇心日报》所谈看法:“我希望把广告做的更好,能够对用户有帮助,让他们对使用体验不反感,对广告主有好的效益…比如你从北京去九寨沟旅游,我们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当地的旅游攻略。现在整个团队都在进行这方面技术相关的开发…广告销售团队现在是100多人,我们比同类型公司的销售人员要少很多,人数上还不够,未来还需要继续招聘…到目前为止今日头条完全没开放开医疗广告,这块我们是比较谨慎和克制的,不能因为要商业化而对用户产生太多不好的影响。”

可是,这位移动互联网新贵,却过着极简的现实生活,他觉得花钱太麻烦,对物质没太多需求,剪头发11块钱可以搞定;14年前买的90块钱的竹凉席还在用;大一时发的的床单和被套,在校友聚会时,被大家从他女儿照片中发现。

追求实用,讲究效率,不受那么多繁文缛节的拘束,也不显摆挥霍所有的一切,这样的生活与创业态度,或许从一早即可觅端倪。开头那陪伴他近十年的八个字,不是张一鸣原创,而是奉行的拿来主义,可是,这出处既非名人也非典籍,而是他2002年初来北京之时,偶然间从建筑工地外墙上,所看到的一则施工宣传语。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5-08-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D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