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战新板叫停,中概股回归恐致投资化为泡影

战新板叫停,中概股回归恐致投资化为泡影

作者头像
曾响铃
发布2018-08-20 11:45:29
2180
发布2018-08-20 11:45:2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技向令说科技向令说

中概股回归再添新堵。3月15日下午,根据证监会意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被删除,意味着成立战略新兴板块的计划可能被无限期推迟。由于战略新兴板在上市条件上更为包容,并淡化盈利要求,所以对于盈利存在不确定性的中概股来说,战略新兴板可以承担其迅速在A股挂牌上市的需求,并为其打开回归通道。此消息一出,对于急着筹备回归A股的中概股来说无疑是遭遇重创。

作为“返乡分羹”大军之中的一员,爱康国宾私有化回归A股最近备受外界关注。张黎刚为狙击美年大健康的收购要约可谓煞费苦心,从最初的毒丸计划,到最近撕破脸皮与美年的对簿公堂、实名举报,连放狠招,吸睛手法纯熟。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关于私有化回顾之路究其本质,是买方团对标的公司的价值再发现过程,最大限度的让利于中小股东,为其创造财富。买方团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价为其核心要素。而在美年强势阻击中,张黎刚连出此等下策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资金募集困难,经营业绩下滑,私有化之路实际上已经走到尽头,进而转移主战场的注意力。

无独有偶,近期笔者又看到了另一款“爱康国宾投资机会建议书”的产品。该产品上来就把爱康国宾描绘成“全国最大的中高端体检连锁机构,未来业绩有保障,预计2018年可达2014年3倍”等字样。这也着实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仔细看过后,为了包装爱康国宾的行业地位,在比较分析竞争对手的时候,故意把早已合并的行业龙头美年大健康和慈铭分开计算,这样显得爱康体量“不小”。里面引用的大量数据样本时间皆为2010年-2014年。其中赫然写有“2012年起,爱康增长保持在40%以上,平稳上升,而美年大健康由于扩大规模,总体逐年下降”。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3月15日,爱康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2015年9月-12月),实现净营收增长22.5%,净利润增13.4%,可以看出其增幅持续降低,净利润涨幅较第一季度一成都不到。笔者进一步根据两家公司公告(由于双方财年不同,最终以上市公司公布数据为准),按可比口径中国2015财年数据还原推算,2015年,美年大健康以2.6亿人民币净利润超过爱康的2.2亿(按照15年12月底美元汇率核算)。爱康营业收入增长28%, 营业利润增长为22%左右,远远低于美年大健康最新业绩快报显示的实现营业收入增长46.85%,营业利润增幅104.44%。

基于上面的最新数据,笔者简要分析下业绩差距背后的逻辑:

首先,爱康之前惯用2015年1-9月的净利润业内第一来标榜行业地位。此数据完全打破“爱康老大说”,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年大健康此次业绩不包括慈铭的收入和利润。换句话说,在单体利润就已经超过爱康国宾的情况下,如若再加上原来市场前三甲之一的慈铭,整体市场份额和营收数据远远把爱康抛在身后,是不争事实。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质变,美年健康体检绝对优势地位不可撼动。

其次,美年的经营业绩的快速成长以及与慈铭的合并实现了经营上的“软着陆”。反应了企业的强大整合能力,高效的团队运作能力,发展潜力巨大。早期的战略布局已经开始品尝红利,竞争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强,这无疑对员工、股东、客户是激励。

再次,爱康业绩数据的下滑,反应了诸多经营上的难点和问题。据公开资料显示,爱康集团2015年上半年加快了全国二、三线市场的布局,并购了包括国药阳光、弘康体检、安生美等体检机构,但从目前看来CEO张黎刚的整合效果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财务收益,合并的非优质资源,不断加大整合难度,让人不免对其投资眼光、战略思路、管理能力、协同效应的发挥性等方面表示怀疑。而反观美年,这些年在企业整体的战略布局中已经初见成效,高效快速的同业整合、异业合并、以及辐射产业链的投资布局都为美年高速成长奠定基石。

还来说下这个产品,更诡异的是建议书对美年健康(股票代码:002044)竞价收购爱康如此重大的事项竟然只字不提。对医疗圈和投资圈比较熟悉的业内人士都很了解:由于美年买方团竞价参与而且不断提价,张黎刚本人以及其他私有化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张黎刚买方团测算的财务模型极其困难,导致迟迟无法提高要约价格,对这种对投资风险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故意隐瞒或语焉不详,不仅仅是误导投资者的性质,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融资“欺诈”吗?张黎刚这种寄希望从不了解真实信息的“散户”那里圈钱,以勉强维持住“比赛”的资格,殊不知这种资本毒药只会令爱康雪上加霜,根本无法改变“比赛”的结果。

再对回归资金算笔帐。目前,多数的中概股回归,上市路径及时间不确定性非常之大,如前文提到的战新板被叫暂停等都说明直接IPO排队艰难不可控。或借壳上市,买个壳,目前壳的市价是35-50亿人民币,也就是又要被壳公司再稀释30-40%。还有上税费、利息、手续费诉讼费等等的财务成本(这可不是小数目哦)暂时都不算的基础上,爱康国宾独立借壳上市的成本就已经高达180亿-200亿。这个数字,已经是市盈率80倍,早已飞流直下的“神奇”A股根本承受不了。无论怎么算账,怎么“包装”,投资者的亏损都是大概率事件。

即便如此,前面提到的融资产品中还给出了一个“准确”预计的回归计划,2016年5月完成私有化,年底公司重组,2017年6月A股上市,一年后投资者可赚得盆满钵满后套现走人。这样明目张胆的“忽悠”不知内情的机构小散,良心何在?道义何存?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大家都拭目以待中,面对仍然“铤而走险”大肆推广的这款投资品种,还请认清大势,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3-1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技向令说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