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红楼梦》带给你的影响有多大?

《红楼梦》带给你的影响有多大?

作者头像
古柳_DesertsX
发布2018-08-21 14:32:10
4530
发布2018-08-21 14:32:1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Data Analysis & Viz

以前在知乎,看到不少人说“少不读红楼”,于是针对看完《红楼梦》后产生悲观、抑郁、消极、虚无情绪这点来写写。

万紫千红总是空。

我曾在有哪些诗词稍微一改动,马上意境大变?里提到这句诗。记得当时看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偶然看到这一句,心里一惊,以为没看清楚,再仔细一看,确实不是原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只差一字,就从原本的繁华似锦,变成了梦幻泡影;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变成了群芳落尽、芳意无成之衰。

同样的万紫千红,世人看到的却不尽相同。同样的《红楼梦》,又何尝不是呢?

《红楼梦》就像一场春事,从早春的“小青缀树,花信始传”、“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到仲春的“夹岸桃花蘸水开”、“一枝化作两枝看”,最后归于暮春的“画梁春尽落香尘”、“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目睹这一切的兴盛衰亡,如何使人不心生悲凉、落寞空虚呢?“自古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何其残酷,却何其准确。

或许这就是很多人提到“少不读红楼”的原因,也是我自己曾经有过这段经历的原因:为什么看过红楼梦后,自己变得越来越消极,生活没了动力?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如果终将被毁灭,终将在死亡面前归于零,“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还记得《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黛二人对待聚散的两种截然不同态度嘛:

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儿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欢喜时,他反以为悲恸。那宝玉的情性只愿人常聚不散,花常开不谢;及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没奈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黛玉还不觉怎么着,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

花落春尽终有时,聚何欢喜散何悲。可这就是最真实、最骨感的生活本质,哪有什么绝对的光明与美好未来,哪有什么永远快乐、幸福团圆。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人生或许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幻想生活无处不美好、未来何其之光明。第二阶段:认识到现实的残酷、黑暗与艰难,幻想破灭,外在的黑暗转化为内在的黑暗,觉得一切虚无、没有意义。第三阶段:在认清生活真相后,重拾乐观积极,在黑暗中觅得光明,在虚无中赋予意义,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道路绝对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外在的黑暗,更可怕的是这些外在的黑暗都会转化为内在的黑暗、内心的黑暗。外在压力大了以后,你就会觉得绝望,觉得人生无意义,这就是内在的黑暗。所以你要不断面对并战胜这两方面的黑暗,就必须唤醒你内心的光明。

——钱理群《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有哪些你第一眼看到就爱上的句子?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你才不被这些利害、物质的欲望所迷乱。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有的人悲哀,就对于世界都痛恨了,都抱悲观了,也有的人盲目地享乐了。可是,有一些个有修养的人,有情操的人,他们虽然认识了人生的可悲慨的一面。但是,他们也仍然能够看到人世之间可欢喜可赏爱的一面,自其美好者而观之,天地之间有不少美好的事物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如何评价叶嘉莹?

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 “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以不言者存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这是曾国藩在皈依了天命说后的行事策略,以天命说来排解心中的迷惑愤懑,以天人感应说来激励自己继续奋斗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7.07.31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万紫千红总是空。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