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运维开发笔试

运维开发笔试

作者头像
林清猫耳
发布2018-10-09 11:29:37
1.3K0
发布2018-10-09 11:29:3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我爱编程我爱编程

快速排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分而治之快速排序
def quicksort(nums):
    if len(nums) < 2: return nums
    else:
        pivot = nums[0]
        less = [i for i in nums[1:] if i <= pivot]
        greater = [i for i in nums[1:] if i > pivot]
        return quicksort(less) + [pivot] + quicksort(greater)


# 递归找最大值
def max(li):
    if len(li) == 2:
        return li[0] if li[0] > li[1] else li[1]
    sub_max = max(li[1:])
    return li[0] if li[0] > sub_max else sub_max


def main():
    nums = [10, 4, 2, 5, 7, 3, 5, 1, 6, 9, 8]
    print(max(nums))
    print(quicksort(num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ython基础

all(iterable) and any(iterable) all(x)如果all(x)参数x对象的所有元素不为0''False或者x为空对象(即所有元素为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any(x)判断x对象是否为空对象,如果都为空、0False,则返回False,如果不都为空、0False,(即至少有一个为真)则返回True

assert+空格+要判断语句+逗号+双引号“报错语句” 如果要判断语句为False,则

Python里只有2种作用域:全局作用域和局部作用域。全局作用域是指当前代码所在模块的作用域,局部作用域是指当前函数或方法所在的作用域。其实准确来说,Python 3.x引入了nonlocal关键字,可以用于标识外部作用域的变量。 局部作用域里的代码可以读外部作用域(包括全局作用域)里的变量,但不能更改它。一旦进行更改,就会将其当成是局部变量。而如果在更改前又进行了读取操作,则会抛出异常。 只要在闭包内用nonlocal声明变量,就可以让解释器在外层函数中查找变量名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def a():
    x = 0
    def b():
        nonlocal x
        x += 1
        print(x)
    return b

>>> a()()
1

@property property是一种特殊的属性,访问它时会执行一段功能(函数)然后返回值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math


class Circle:

    def __init__(self, radius):  # 圆的半径radius
        self.radius = radius


    @property
    def area(self):
        return math.pi * self.radius**2  # 计算面积


    @property
    def perimeter(self):
        return 2*math.pi*self.radius  # 计算周长


c = Circle(10)
print(c.radius)
print(c.area)  # 可以像访问数据属性一样去访问area, 会触发一个函数的执行, 动态计算出一个值
print(c.perimeter)  # 同上

>>>
10
314.1592653589793
62.83185307179586

@staticmethod 通常情况下,在类中定义的所有函数(注意了,这里说的就是所有,跟self啥的没关系,self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参数而已)都是对象的绑定方法,对象在调用绑定方法时会自动将自己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的第一个参数。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常见的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二者是为类量身定制的,但是实例非要使用,也不会报错。

是一种普通函数,位于类定义的命名空间中,不会对任何实例类型进行操作,python为我们内置了函数staticmethod来把类中的函数定义成静态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Foo:
    
    @staticmethod
    def spam(x, y, z):
        print(x, y, z)

    # spam = staticmethod(spam)
print(type(Foo.spam))
Foo.spam(1,2,3)

f = Foo()
f.spam(4,5,6)

>>>
<class 'function'>    # 类型本质就是函数
1 2 3
4 5 6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time


class Date:

    def __init__(self,year,month,day):
        self.year=year
        self.month=month
        self.day=day

    @staticmethod
    def now(): #用Date.now()的形式去产生实例,该实例用的是当前时间
        t=time.localtime() #获取结构化的时间格式
        return Date(t.tm_year,t.tm_mon,t.tm_mday) #新建实例并且返回
    
    @staticmethod
    def tomorrow():#用Date.tomorrow()的形式去产生实例,该实例用的是明天的时间
        t=time.localtime(time.time()+86400)
        return Date(t.tm_year,t.tm_mon,t.tm_mday)

a=Date('1987',11,27) #自己定义时间
b=Date.now() #采用当前时间
c=Date.tomorrow() #采用明天的时间

print(a.year,a.month,a.day)
print(b.year,b.month,b.day)
print(c.year,c.month,c.day)

>>>
1987 11 27
2018 9 20
2018 9 21

@classmethod 类方法是给类用的,类在使用时会将类本身当做参数传给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python为我们内置了函数classmethod来把类中的函数定义成类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lass A:

    x=1

    @classmethod
    def test(cls):
        print(cls, cls.x)

class B(A):
    x=2

B.test()

>>>
<class '__main__.B'> 2
应用场景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time


class Date:
    
    def __init__(self,year,month,day):
        self.year=year
        self.month=month
        self.day=day
    
    @staticmethod
    def now():
        t=time.localtime()
        return Date(t.tm_year,t.tm_mon,t.tm_mday)


class EuroDate(Dat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year:%s month:%s day:%s' %(self.year,self.month,self.day)

e=EuroDate.now()
print(e) #我们的意图是想触发EuroDate.__str__,但是结果为

>>>
<__main__.Date object at 0x1013f9d68>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time


class Date:
    
    def __init__(self,year,month,day):
        self.year=year
        self.month=month
        self.day=day
    # @staticmethod
    # def now():
    #     t=time.localtime()
    #     return Date(t.tm_year,t.tm_mon,t.tm_mday)

    @classmethod #改成类方法
    def now(cls):
        t=time.localtime()
        return cls(t.tm_year,t.tm_mon,t.tm_mday) #哪个类来调用,即用哪个类cls来实例化


class EuroDate(Dat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year:%s month:%s day:%s' %(self.year,self.month,self.day)

e=EuroDate.now()
print(e) #我们的意图是想触发EuroDate.__str__,此时e就是由EuroDate产生的,所以会如我们所愿

>>>
year:2018 month:9 day:20
附加__str__的用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__str__定义在类内部,必须返回一个字符串类型,
#什么时候会出发它的执行呢?打印由这个类产生的对象时,会触发执行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name:%s,age:%s>' %(self.name,self.age)

p1=People('egon',18)
print(p1)
str(p1) 

>>>
<name:egon,age:18>

计算机网络

运输层(TCP或UDP) 网际层(IP)

TCP三次握手

首先,客户端与服务器均处于未连接状态,并且是客户端主动向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

客户端将报文段中的SYN=1,并选择一个seq=x,(即该请求报文的序号为x) 将这个报文发送到服务器。此时,客户端进入同步已发送状态(SYN-SEND).SYN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是要消耗掉一个序号。 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后,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回复报文中,SYN=1,ACK=1,并选择一个seq = y,且报文中确认号为x+1,序号为y .此时服务器进入同步已接收状态(SYN-RCVD)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同步确认后,对服务器发送确认的确认。将ACK=1,确认号为y+1,而报文首部的序号为x+1,将该报文发出后,客户端进入已连接状态(ESTABLISHED)。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也进入已连接状态。

为何使用三次握手机制:

以上即三次握手 假设如下异常情况: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了第一条请求报文,但是该报文并未在网络中被丢弃,而是长时间阻滞在某处,而客户端收不到服务器确认,以为该报文丢失,于是重新发送该报文,这次的报文成功到达服务器,如果不使用三次握手,则服务器只需对该报文发出确认,就建立了一个连接。而在这个连接建立,并释放后,第一次发送的,阻滞在网络中的报文到达了服务器,服务器以为是客户端又重新发送了一个连接请求(实际上在客户端那里,该连接早已失效),就又向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但客户端认为他没有发送该请求报文,因此不理睬服务器发送的确认,而服务器以为又建立了一个新的连接,于是一直等待A发来数据,造成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并且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若使用三次握手机制,服务器发送了该确认后,收不到客户端的确认,也就知道并没有建立连接,因此不会将资源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等待上。

TCP连接的释放(四次挥手)

连接的释放较连接的建立复杂。

现假设客户端与服务器均处于连接建立状态,客户端主动断开连接: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报文:FIN=1,序号seq=上一个最后传输的字节序号+1=u,发送后,客户端进入FIN-WAIT-1状态。

2.服务器接收到该报文后,发送一个确认报文:令ACK=1,确认序号ack = u+1,自己的报文序号seq=v,发送后,服务器进入CLOSE-WAIT状态。

3.此时TCP连接进入连接半关闭状态,服务器可能还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些数据。

4.客户端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确认之后,进入FIN-WAIT-2状态。等待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

5.如果服务器已经没有要发送的数据,则释放TCP连接,向客户端发送报文:令FIN=1,ACK=1,确认号ack =u+1,自己的序号seq = w(w可能等于v也可能大于v),服务器进入LAST-ACK状态。

6.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后,对该报文发出确认,令ACK=1,确认号ack=w+1,自己的序号seq=u+1,发送此报文后,等待2个msl时间后,进入CLOSED状态。

7.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也进入CLOSED状态并撤销传输控制块。

客户端状态变化:未连接----->SYN-SEND----->ESTABLISHED----->FIN-WAIT-1----->FIN-WAIT-2----->TIME-WAIT----->CLOSED

服务器状态变化:未连接----->SYN-RCVD----->ESTABLISHED----->CLOSE-WAIT----->LAST-ACK----->CLOSED

进程和线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最小单元,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

进程和线程都是一个时间段的描述,是CPU工作时间段的描述。

下面细说背景: CPU+RAM+各种资源(比如显卡,光驱,键盘,GPS, 等等外设)构成我们的电脑,但是电脑的运行,实际就是CPU和相关寄存器以及RAM之间的事情。

一个最最基础的事实:CPU太快,太快,太快了,寄存器仅仅能够追的上他的脚步,RAM和别的挂在各总线上的设备完全是望其项背。那当多个任务要执行的时候怎么办呢?轮流着来?或者谁优先级高谁来?不管怎么样的策略,一句话就是在CPU看来就是轮流着来。

一个必须知道的事实:执行一段程序代码,实现一个功能的过程介绍 ,当得到CPU的时候,相关的资源必须也已经就位,就是显卡啊,GPS啊什么的必须就位,然后CPU开始执行。这里除了CPU以外所有的就构成了这个程序的执行环境,也就是我们所定义的程序上下文。当这个程序执行完了,或者分配给他的CPU执行时间用完了,那它就要被切换出去,等待下一次CPU的临幸。在被切换出去的最后一步工作就是保存程序上下文,因为这个是下次他被CPU临幸的运行环境,必须保存。

串联起来的事实:前面讲过在CPU看来所有的任务都是一个一个的轮流执行的,具体的轮流方法就是:先加载程序A的上下文,然后开始执行A,保存程序A的上下文,调入下一个要执行的程序B的程序上下文,然后开始执行B,保存程序B的上下文。。。。

========= 重要的东西出现了======== 进程和线程就是这样的背景出来的,两个名词不过是对应的CPU时间段的描述,名词就是这样的功能。 进程就是包换上下文切换的程序执行时间总和 = CPU加载上下文+CPU执行+CPU保存上下文 线程是什么呢? 进程的颗粒度太大,每次都要有上下的调入,保存,调出。如果我们把进程比喻为一个运行在电脑上的软件,那么一个软件的执行不可能是一条逻辑执行的,必定有多个分支和多个程序段,就好比要实现程序A,实际分成 a,b,c等多个块组合而成。那么这里具体的执行就可能变成:

程序A得到CPU =》CPU加载上下文,开始执行程序A的a小段,然后执行A的b小段,然后再执行A的c小段,最后CPU保存A的上下文。

这里a,b,c的执行是共享了A的上下文,CPU在执行的时候没有进行上下文切换的。这里的a,b,c就是线程,也就是说线程是共享了进程的上下文环境,的更为细小的CPU时间段。

到此全文结束,再一个总结:

进程和线程都是一个时间段的描述,是CPU工作时间段的描述,不过是颗粒大小不同。


进程(process)和线程(thread)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但是它们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

最近,我读到一篇材料,发现有一个很好的类比,可以把它们解释地清晰易懂。

计算机的核心是CPU,它承担了所有的计算任务。它就像一座工厂,时刻在运行。

假定工厂的电力有限,一次只能供给一个车间使用。也就是说,一个车间开工的时候,其他车间都必须停工。背后的含义就是,单个CPU一次只能运行一个任务。

进程就好比工厂的车间,它代表CPU所能处理的单个任务。任一时刻,CPU总是运行一个进程,其他进程处于非运行状态。

一个车间里,可以有很多工人。他们协同完成一个任务。

线程就好比车间里的工人。一个进程可以包括多个线程。

车间的空间是工人们共享的,比如许多房间是每个工人都可以进出的。这象征一个进程的内存空间是共享的,每个线程都可以使用这些共享内存。

可是,每间房间的大小不同,有些房间最多只能容纳一个人,比如厕所。里面有人的时候,其他人就不能进去了。这代表一个线程使用某些共享内存时,其他线程必须等它结束,才能使用这一块内存。

一个防止他人进入的简单方法,就是门口加一把锁。先到的人锁上门,后到的人看到上锁,就在门口排队,等锁打开再进去。这就叫"互斥锁"(Mutual exclusion,缩写 Mutex),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读写某一块内存区域。

还有些房间,可以同时容纳n个人,比如厨房。也就是说,如果人数大于n,多出来的人只能在外面等着。这好比某些内存区域,只能供给固定数目的线程使用。

这时的解决方法,就是在门口挂n把钥匙。进去的人就取一把钥匙,出来时再把钥匙挂回原处。后到的人发现钥匙架空了,就知道必须在门口排队等着了。这种做法叫做"信号量"(Semaphore),用来保证多个线程不会互相冲突。

不难看出,mutex是semaphore的一种特殊情况(n=1时)。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用后者替代前者。但是,因为mutex较为简单,且效率高,所以在必须保证资源独占的情况下,还是采用这种设计。

操作系统的设计,因此可以归结为三点:

(1)以多进程形式,允许多个任务同时运行;

(2)以多线程形式,允许单个任务分成不同的部分运行;

(3)提供协调机制,一方面防止进程之间和线程之间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允许进程之间和线程之间共享资源。

(完)


  1.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4.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5.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8.09.20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快速排序
  • Python基础
    • 应用场景
      • 附加__str__的用法
      • 计算机网络
        • TCP三次握手
          • 为何使用三次握手机制:
        • TCP连接的释放(四次挥手)
        • 进程和线程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