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多元化的未来,OpenStack的铮铮前行

多元化的未来,OpenStack的铮铮前行

作者头像
孙杰
发布2019-10-29 14:37:42
6730
发布2019-10-29 14:37:4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云技术+云运维云技术+云运维

引语:开源浪潮已经席卷而来,如今连汽车、芯片行业都迎来了开源。这是一股愈演愈烈的浪潮,它将托举起一个全新的世界。

洪流,即像巨大的水流一样的力量,比喻前进中的巨大事物。出自战国·楚宋玉《小言赋》:“析飞糠以为舆,剖粃糟以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

今年,OpenStack发布了两个重要版本,一个是2月22日的Ocata,另一个是8月30日的Pike。不可否认,在目前的云计算市场中,开源云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OpenStack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成为一股洪流,提升了中国在整个开源世界的地位并带来深远的影响力。

36847545e9569a4808a347413b43d931.png
36847545e9569a4808a347413b43d931.png

一、互联网+时代的开源创新

互联网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整个企业IT的结构,同时也在改变业务的模式包括管理模式。可以说,由于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和各行业的深入融合,企业的战略、业务和IT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非常重要,正是靠不断创新,中国的OPENSTACK一举跨入全球第一梯队(EasyStack和华为),近一半的OpenStack黄金会员在中国。

如今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企业CIO需要全面的信息同时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掌控性,同时更需要一个具有可扩展性、灵活性、激发创新并且足够快速转向的平台,这正是开源所能做到的。不仅如此,对于企业中当前存在的复杂异构环境,互操作性将是最关键的因素。物联网(IoT)和SMAC(社交、移动、分析和云)等技术将使数据更有价值和更大规模,未来将出现的多种设备和标准的多样性将使开放源代码非常适合企业真正顺应这些变化的趋势。事实上,在互联网+的时代,几乎所有迈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在使用开源平台和工具,开源社区带来的创新步伐更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二、企业上云和全面云化的潮流

在2017OpenStack Days China上发布的《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的行业应用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今为止私有云已经占据了超60%的国内云计算市场,私有云之所以能够占据如此之高的市场份额离不开国家倡导软件自主可控的政策导向,而在选择私有云的细分市场中又以政府、金融、能源、教育等对安全性和自主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为主要用户。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上云已成为企业的共识,更有信息化发展较成熟的企业提出了全面云化的口号,这大大加快了企业云化的进程。

全面云化最早由华为提出,其战略核心就是从设备、网络、业务、运营全面升级,构筑分布式、全自动化、按需服务的云体系,让所有的业务应用都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通过统一开放的架构来满足企业私有云、行业云、公有云、混合云等不同场景的业务转型需求。从企业角度来说,全面云化有助于加速其数字化转型,实现各业务系统、分支、物联等场景在云上的互联互通,将人、物、数据和应用全面连接起来,不断提升IT的效能,实现全数字化运营和加速创新。

4663c10f54d889976c1b3eaf3ed1e91b.png
4663c10f54d889976c1b3eaf3ed1e91b.png

三、OpenStack走向成熟和稳定

到如今OpenStack已经走过了7年的发展历程,逐步从青涩走向成熟,成为业界公认的最成功的开源项目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业内公认的私有云标准。在中国市场,云计算的深入发展使OpenStack在国内的关注度持续稳定上升,在众多开源云管平台中,OpenStack以61.2%的应用比重独占鳌头,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开源私有云解决方案。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采用OpenStack平台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避免厂商锁定2.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3.提高运营效率4.节省成本5.实现安全目标等。

从今年发布的两个版本看,openstack在成熟和稳定性上提高不少。

1、2月发布的Ocata,是OpenStack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Ocata提高了Nova的性能,通过CellsV2来进一步解决其大规模扩展的问题;KeyStone上采用全新的V3架构,Fernet成为默认的TokenProvider,安全认证上得到了加强;Cinder上增强了对Ceph的支持,Glance简化了对共享映像的访问,Heat上改进了与其他项目的API集成,使用Kolla进行容器部署并强化了对容器的支持。

2、8月底发布的Pike,进一步提高了OpenStack的可管理性、互操作性和可组合、高可用性。Pike版本开始整合Etcd,增强了分布式管理的能力;Ironic增加了实现多租户的功能,更方便管理;Pike的快照功能让用户在运行测试后快速回复数据或进行重置,用户也可以在不关闭虚拟机的情况下扩展存储;Swift对象存储新增全球分布式擦除码,让用户通过简单的API实现存储和检索大量数据,同时Swift还通过运行多个并发进程来改进性能;Pike版本中即便跨域网络关闭,单个区域仍然可以运行,单个域的故障还可以通过远程域进行恢复。

从长远来看,企业更倾向于一个兼具成本优势和性能优势的产品,未来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集成、成熟的产品,它将为大规模生产部署做好准备,并成为我们企业云的可靠选择。

四、容器和多元化的未来

容器毫无疑问是当前的热门话题。OpenStack用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容器和OpenStack云相结合感兴趣。Linux的版本早已经支持容器,现在连Windows也在跟进,但是企业级的容器应用仍然是一个新兴的机会,因为标准仍在形成中,围绕容器的生态系统还在建立中。

容器尽管有着很多的优点,但在企业的落地仍然面临挑战和问题。在10月17日的欧洲DockerCon大会上,docker宣布将在下一个Docker企业版中支持Kubernetes,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说明Kubernetes得到了容器玩家的一致认可。但与此同时,如何真正地把容器技术在企业落地这个话题则再次成为首要的关注焦点,显然只解决容器编排部分还远远不能解决企业环境容器技术落地的需求。如何解决遗留的存储、网络、负载均衡、安全等老问题?如何解决多个Kubernetes集群统一管控的问题?如何解决虚拟机VM和容器混合编排的问题?这些议题也成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容器领域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容器也好、虚机也好、裸机也好,都有着各自适用的场景,企业更希望看到OpenStack提供跨平台API去管理虚拟机、容器和裸机,实现IT的统一编排、调度、管理和运营。通过使用OpenStack作为企业云战略的基础,不断在底层云基础设施中添加新技术以支持新的应用和变化,同时更好的支持多租户的安全、隔离,更利于管理、监控以及网络和存储等方面,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需求。

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统一场论,想要发现宇宙永恒的法则。在云计算领域,Kubernetes已经取得容器管理领域的霸主地位,OpenStack可以看作以虚拟化为基础的云技术1.0,Kubernetes应该就是云技术2.0,未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二者的融合,并且因为OpenStack更成熟,OpenStack对Kubernetes的纳管可能更顺理成章。

五、混合云已经来临

从IT成本的角度来看,公有云有着其天然的优势,低廉的价格和高度的灵活性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再加之公有云的PaaS和SaaS层都具有相对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所以现在的公有云已经不只为互联网企业所接受,更多的企业私有云用户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公有云上获得业务价值。

当然企业私有云用户出于对数据安全性的考虑不会全盘接入和使用公有云,更多的会以私有云为主、公有云为辅的方式来实现企业战略部署。目前一个可行的思路就是将公有云的资源私有化,以此打造专有云,引入混合云平台,打造混合云的生态系统。

OpenStack的未来在哪里?JonathanBryce在巴塞罗那峰会上的回答很直接:多云部署与互操作性。OpenStack的多样性和基础性,能够将公有云和私有云集成,提升创新技术的应用,如容器、物联网以及虚拟现实。在多样化的公有云和私有云中,应用可移植性是一个关键,企业希望实现在所有的云环境上运行一致的应用和自动化的管理工具,实现无缝协作。

从目前实现的混合云来看,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更多的混合云平台的开发重点仍然在于资源的统一管理、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而私有云和公有云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协作共享才是混合云的本质所在。因为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拥有对自身资源绝对的把控能力,满足统一管控的多元需求,进而拥有更加灵活、可扩展且安全的业务运行环境。

业务需求永远是技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混合云前进的车轮依旧会势不可挡!简捷高效的混合云管理已经成为多云环境下企业IT的共同需求,利用OpenStack帮助我们做好混合云的管理,以满足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并使价值最大化,也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不管怎样,我们相信OpenStack是一条曲折但却正确的路,面对变化的浪潮,不要害怕,不要犹豫,坚持下去定会看见未来!OpenStack这股引领开源世界的洪流,也将会滚滚向前谱写更多新的传奇!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7-11-04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