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一个Linux网络问题记录

一个Linux网络问题记录

作者头像
AsiaYe
发布2019-11-06 14:47:55
1K0
发布2019-11-06 14:47:5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DBA随笔DBA随笔

导语

今天在学习的时候,碰到了Linux网络的一个问题,在网上查询资料,查了半天都没有解决,所以记录下来,如果有读者知道的话,还请不吝赐教。

1问题描述

今天在学习的时候,碰到了Linux网络的一个问题,问题的具体情况如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的图标上有一个小红叉,点击小红叉,显示networking disabled,提示网络不可达,然后我就随便ping了一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居然可以ping通www.baidu.com,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图标显示网络不通,但是确可以连接外网,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还是想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于是查了查Linux相关的资料,整理如下。

2分析过程

首先,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可以看到如下文件:

打开ifcfg-eth0可以看到

里面都是网络的相关参数,下面的表格详细解释上面的各项参数:

这些参数看着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又重新跑了一下ifconfig命令,如下:

显示似乎是正常的,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发现上面的ifconfig显示的是eth3,而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中根本没有发现eth3网卡,该文件夹下所有的文件目录如下:

于是问题又被转化为这个eth3网卡到底是怎么来的?在网上查了资料,得到了如下的解释:

VMware中克隆虚拟机是经常的事情,当我们进行系统克隆的时候,VMware会为新产生的虚拟机配置一个与原始虚拟机网卡MAC地址不同的网卡。对于CentOS这样的Linux系统,会把运行时的网卡MAC地址记入到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文件中。这样克隆好的新系统里也保存了这个记录。当新系统启动时,由于vmware已经为其配置了不同的MAC地址,因此系统会在启动扫描硬件时把这个新的MAC地址的网卡当做是eth1,并且增加记入上述文件中。而此时配置文件里的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里记录的还是原来的MAC地址,而这个MAC地址在新系统里是不存在的,所以无法启动。

于是我打开这个文件:

vim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看到了如下所示的结果:

这就很好理解了,原因是我这个系统已经克隆了好几次,每次新系统都是在老系统的基础上克隆得到的,所以网卡的编号已经到了eth3了,再来看eth3的mac地址,发现和ifconfig查到的结果一致,这就能解释为什么ifconfig的结果了。

今天看了很多相关的博客,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暂时先记录下来,后面会继续跟进这个问题。不过总算是有点收获,知道了克隆时候vmware虚拟机的对mac地址的处理,对ifcfg文件中各个参数做了一些调研,还是值得借鉴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10-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DBA随笔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