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分享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分享

作者头像
beyondGuo
发布2019-11-06 15:34:44
8290
发布2019-11-06 15:34:4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SimpleAISimpleAI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分享(C/C++)

偶然的机会,在bilibli上看到了郝斌老师教的《数据结构入门》,课程录制时间是2009年,也就是10年前。虽然如此久远,但是我从听第一节课开始就深深被郝斌老师所折服,从未见过谁可以将这门枯燥的课教授地如此生动有趣(想当年我的数据结构只考了61分......)。于是花了几个星期的晚上,把这门课给听完了,相关的代码也跟着老师敲了一遍,笔记也整理了一下,并自己绘制了一些精美的示意图来辅助理解。代码部分不完全跟老师课堂上一致,但思路基本一致。这里分享给大家。

另外在cpp文件中,添加了大量的注释,可以直接当做笔记阅读

全部笔记和代码见我的github或gitee:

https://github.com/beyondguo/data_structure_learning https://gitee.com/guobiyang/data_structure_learning

课堂笔记如下:

一、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定义: 我们如何把现实中大量而复杂的问题以特定的数据类型和特定的存储结构保存到主存储器(内存)中,以及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某个功能(比如查找、删除、排序)而执行的相应操作,这个操作就是算法。 说白了,就是如何把一个个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存储到内存中。

衡量算法的标准:

  1. 时间复杂度(程序要执行的次数,而非确定时间)
  2. 空间复杂度(算法执行过程中所占用的最大内存)
  3. 难易程度
  4. 健壮性

狭义的算法跟数据存储有关; 广义的算法跟数据存储无关;

何谓泛型: 即某种技术,可以使得不同的存储方式,执行的操作是一样的。

同一种逻辑结构,无论其内部的存储结构是什么样子,都可以对它执行相同的操作。

预备知识

  • 指针: 指针是C语言的灵魂。 定义: 就是地址,内存单元的编号,从0开始的非负整数 指针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针 指针的本质是一个操作受限的非负整数。 指针变量是存放内存单元地址的变量!

二、线性结构

把所有的节点用一根线连起来的结构。 连续存储→数组 优点:存取速度快 缺点:插入删除慢,事先必须知道数组长度,需要大块连续内存 离散存储→链表 优点:插入删除快,不用事先定义长度 缺点:存取速度慢

线性结构的两种常见应用:栈,队列。

(一)线性结构的两种数据结构:

1.数组

笔记见程序。

2.链表:

首节点:第一个有效节点 尾结点:最后一个有效节点 头结点 :数据类型和首节点一样。首节点之前的一个节点,不存放有效数据,其作用是为了方便链表的操作。 头指针:指向头结点的指针变量,是头结点的地址 尾指针:指向尾结点的指针变量

要对一个链表进行处理,需要知道的参数:头指针。 只需要这么一个玩意儿就够了,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数据,以及链表的长度等信息。

链表的分类: 单链表 双链表:每一个节点有两个指针域 循环链表:能通过任何一个节点,找到所有其他节点 非循环链表

(二)线性结构的两种应用

1. 栈

定义:一种可以实现先进后出的存储结构,类似于箱子。

分类: 静态栈:以数组为基本内核 动态栈:以链表为基本内核

动态栈的算法: 就是把链表的一些功能给砍掉,例如不允许在头部插入,不允许删除中间的元素等等。 出栈 压栈(入栈)

栈的应用:

  • 函数调用就是靠栈的思路实现的。 f调用g,g调用k; 执行的时候,先执行k,再g再f
  • 中断
  • 表达式求值 (两个栈可以编写计算器)
  • 内存分配
  • 缓冲处理
  • 迷宫
2.队列

定义:一种够可以实现“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分类: 链式队列 静态队列 静态队列通常都必须是循环队列

静态队列需要搞清楚的几个点:

  1. 为啥必须是循环队列 如果按照普通的数组去形成队列的话,那删除元素后,front的位置就会往上移动,队列的前面就会空出来位置,这些位置就浪费了。如果添加元素,那rear也会往上移动。这样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入队还是出队,两个都往上移,空间就越来越少,操作不方便。 所以,关键是需要,在添加元素的时候,如果rear已经到顶部,rear可以从上面跳到下面接上去。
  2. 循环队列需要几个参数来确定 两个,front和rear,front(前台)掌管出对,rear掌管入对,在不同场合中:1). 队列初始化:两者都为零 2). 队列非空:front代表的是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rear代表的是队列的最后一个有效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3). 队列空:front和rear的值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3. 循环队列各个参数的含义
  4. 入对,出对算法 入队: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1.把新增元素添加到当前r的位置
2.r = (r+1)%maxlen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出队: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 = (f+1)%maxlen
  1. 如何判断空、满 空:front与rear的值相等,就一定为空 满:这个有点难判断,因为满的时候,似乎f也跟r相同了。 这个时候有两种办法处理: 一种是添加一个参数,记录元素个数。 第二种就是,不让队列的所有位置都可以放值,而是始终空出一个位置,让r的永远是一个空位置。 这样,满的状态就是r==(f-1)%maxlen或者f==(r+1)%maxlen

队列的应用: 所有和时间有关的操作都有队列的影子。

三、递归

递归的定义: 一个函数自己调用自己

递归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1. 递归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终止条件
  2. 该函数处理的问题规模必须在递减
  3. 这个转化必须是可解的

循环和递归的对比:

递归:

  • 好理解
  • 运行速度慢
  • 存储空间大

循环:

  • 不好理解
  • 运行速度快
  • 存储空间小

递归的例子:

  • 求阶乘;求和;
  • 汉诺塔问题(见程序)
  • 斐波那契数列

递归的应用:

  1. 树、森林就是用递归的方式定义的
  2. 树、森林、图的很多算法使用递归实现的

四、非线性结构

(一) 树

1.树的定义:
  • 专业定义: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有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子树,这些子树本身也是树。
  • 通俗定义:树是由节点和边组成,每个节点只有一个父节点,但可以有多个子节点,但有一个例外节点没有父节点,那就是根节点。
  • 郝斌名言:我不知道谁管这玩意儿叫树,这明明就是串葡萄。
2.关键术语:

深度:根节点到最底层节点的层数

度:子结点的个数,就是某节点的度

3.树的分类:
  • 一般树: 子结点数目没有限制
  • 二叉树: 子结点最多两个,而且子节点有顺序的,位置不能更改
    1. 一般二叉树
    2. 满二叉树: 在不增加层数的前提下,无法增加节点的二叉树。 (增加节点,只能增加层)
    3. 完全二叉树: 只是删除了满二叉树的最底层的从后往前(从右到左)的若干个节点形成的树。 (注意不一定每个节点子结点个数都是2,也可能是0和1)。 完全二叉树的一个特例就是满二叉树。
  • 森林: n个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4.树的存储:
  • 二叉树的存储
    • 连续存储:用数组存储,必须先转化成完全二叉树 原因:如果只存储有效节点,那么我们无法知道树是如何构造的。

    如图,红色点为转化成完全二叉树需要增加的点,黄色框框里的点可以删除。 但是这样还是会额外添加很多很多垃圾节点。 优点:查找某节点的父节点、子节点很快。 缺点:十分耗内存

    • 链式存储 链式存储,类似于链表的方式。每个节点有三部分:自己的值、左子节点的地址、右子节点的地址。当然也可以再保存一个父节点的地址。 优点:内存浪费比较少,只是线性的浪费。N个节点只浪费N+1个空间。 缺点:如果没有保存父节点地址的话,那一般想查找父节点是十分困难。
  • 一般树的存储
    • 双亲表示法 每个节点,保存其父节点的下标
    • 孩子表示法 每个节点,保存其子节点的一个链表(因为子节点可能不止一个)
    • 双亲孩子表示法 就是结合上面两种方法
    • 二叉树表示法 把一个普通树转化成二叉树: 每个节点有两个指针,左指针指向其第一个子节点,右指针只向其第一个兄弟节点。 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二叉树。

    可以发现,转过来的二叉树一定没有第一个右分支。

  • 森林的存储: 转化成二叉树存储。 转化方法跟普通树转二叉树的方式类似,区别就是,森林中,多棵树的根节点我们认为是兄弟关系。
5.树的操作:

遍历:(可以发现,这些都是递归)

  • 先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 先访问根节点; 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
  • 中序遍历[中间访问根节点]: 先中序遍历左子树; 再访问根节点; 再中序遍历右子树;
  • 后序遍历[最后访问根节点]: 先后续遍历左子树; 再后续遍历右子树; 再访问根节点。

!!已知两种遍历序列推出原始二叉树: 已知一个遍历序列,是无法推出原始二叉树是样子的。 但是,已知先序和中序,或者已知中序和后序,是可以推出来的。 (但是,已知先序和后序,也是无法推出来的)

实例自查: 先序:ABCDEFGH 中序:BDCEAFHG >> 后序:DECBHGFA

先序:ABDGHCEFI 中序:GDHBAECIF >> 后序:GHDBEIFCA

根据后序、中序求二叉树和先序,也是类似的。

主要的思想就是: 通过先序或者后序确定每个树的根节点,然后就可以利用中序把左右树分开,得到新树之后,就又可以通过先序或者后序确定根节点。以此类推。

6. 树的应用
  • 树是数据库中数据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例如文件系统。
  • 操作系统子父进程就是树。
  • 面向对象编程中的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树。
  • 霍夫曼树
  • … …

五、查找和排序

查找:

折半查找

排序:

  • 冒泡排序: 先让N个元素从左到右两两比大小,大的放后面,从而让最大的排到队尾; 再让前N-1个这样做,让第二大的排到队尾前一个; 以此类推。
  • 插入排序: 把第二个插入到前一个,使前两个有序; 把第三个插入到前两个,使前三个有序; 以此类推。
  • 选择排序: 先从所有N个数中,选最小的,跟第一个位置互换; 再从剩下的N-1个中,选最小的,跟第二个位置互换; 以此类推;
  • 归并排序: 两两比较,并排序; 再在上一层的基础上,再两两比较,并排序; 以此类推。 (用郝老师的话:先两两有序,再四个四个有序,再八个八个有序……)
  •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 总体思想: 每次确定第一个数的排序后的位置,把列表一分为二,大的在右边,小的在左边; 然后将两边的数列进行上面同样的操作。

例如,初试状态:我们给头尾各设立一个指针,L和H; 和一个临时变量val保存第一个元素的值。 然后我们设定一个规则来移动H和L,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怎么移动呢? 我们要保证,L指向的位置的左边,一定都小于9; H指向的位置的右边,一定都大于9; 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当H和L移动到同一位置时,那个位置就是9应该的位置。

具体如下: 先看H从右到左扫描,如果指向的值小于9,那么就让这个元素赋值到L所指元素; 然后再移动L,现在L所指元素为7,7小于9,fine,接着移动,发现0,8都小于9,所以还要移动,移动到10发现终于有一个比9大了,那么这个10就应该被转移到H所指位置; 然后H再次出动,从右到左寻找比9小的值,于是就移动到了2,把2赋值给L位置; 然后L再移动,经过-5,碰到了H。 终于,本轮游戏结束,9到了目标位置,同时左右边分得清清楚楚(虽然还是无序的,但是整体是有序的)。


以上就是全部的笔记了。

很可惜,郝斌老师后面没有继续录制“图”的内容。

最后再次向大家墙裂推荐如今“不知去向”的郝老师当年在网上免费分享的视频,正一年一年造福着考研、期末、找工作的同学们。

郝斌的视频bilibili上很多,参考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159200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1-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Simple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分享(C/C++)
    • 一、基本概念
      • 二、线性结构
        • (一)线性结构的两种数据结构:
        • (二)线性结构的两种应用
      • 三、递归
        • 四、非线性结构
          • (一) 树
        • 五、查找和排序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保险箱
        数据保险箱(Cloud Data Coffer Service,CDCS)为您提供更高安全系数的企业核心数据存储服务。您可以通过自定义过期天数的方法删除数据,避免误删带来的损害,还可以将数据跨地域存储,防止一些不可抗因素导致的数据丢失。数据保险箱支持通过控制台、API 等多样化方式快速简单接入,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您可以使用数据保险箱对文件数据进行上传、下载,最终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提取。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