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机器学习算法之感知机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之感知机算法

作者头像
BBuf
发布2019-12-04 17:51:50
1.1K0
发布2019-12-04 17:51: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GiantPandaCVGiantPandaCV

前言 感知机算法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机器学习算法了,是Rosenblatt在1957年提出的,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感知机算法只能解决线性分类模型。 算法原理 1. 感知机算法的原始形式 感知机模型可以表示为:f(x)=sign(w*x+b) 其中w为权值,b为偏置,w * x表示内积,sign为符号函数。然后我们需要 建立误分类的损失函数,误分类点到超平面的总距离,损失函数是连续可导函数。损失函数表示为:

感知机算法的目标就是要最小化这个损失函数,使得误分类点个数为0,这也要求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感知机算法的算法过程如下图所示: 感知机算法的目标就是要最小化这个损失函数,使得误分类点个数为0,这也要求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感知机算法的算法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个算法过程中的梯度更新比较难理解,需要推导一下,过程如下(从南瓜书截图):

然后从李航的《统计学习方法》中可以知道,如果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那么感知算法一定会收敛,并且误分类次数是有上界的,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这个不等式推导。

2.感知机算法的对偶形式

代码实现

这里拿出iris数据集中的两个分类的数据,并以[sepal length,sepal width]作为特征,这里实现感知机算法的原始形式。实验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oding=utf-8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df = pd.DataFrame(iris.data, columns=iris.feature_names)
df['label'] = iris.target
# 行列数据标注
df.columns = ['sepal length', 'sepal width', 'petal length', 'petal width', 'label']
# print (df.label.value_counts())
print(df.head(10))

# 数据可视化
plt.scatter(df[:50]['sepal length'], df[:50]['sepal width'], c='red', label='0')
plt.scatter(df[50:100]['sepal length'], df[50:100]['sepal width'], c='blue', label='1')
plt.xlabel('sepal length')
plt.ylabel('sepal width')
#plt.show()

# 选择特征和标签
data = np.array(df.iloc[:100, [0, 1, -1]])
X, y = data[:, :-1], data[:, -1]
y = np.array([1 if i == 1 else -1 for i in y]) #将label中的0标签替换为-1

# 开始实现感知机算法

class Model:
    # 初始化
    def __init__(self):
        # 初始化权重
        self.w = np.ones(len(data[0]) - 1, dtype=np.float32)
        # 初始化偏执
        self.b = 0
        # 学习率
        self.l_rate = 0.1

    # 定义符号函数sign
    def sign(self, x, w, b):
        y = np.dot(x, w) + b
        return y

    # 随机梯度下降法
    def fit(self, X_train, y_train):
        is_wrong = False
        while not is_wrong:
            wrong_cnt = 0
            for i in range(len(X_train)):
                X = X_train[i]
                y = y_train[i]
                if (y * self.sign(X, self.w, self.b) <= 0):
                    # 更新权重
                    self.w = self.w + self.l_rate * np.dot(y, X)
                    # 更新步长
                    self.b = self.b + self.l_rate * y
                    wrong_cnt += 1
            if(wrong_cnt == 0):
                is_wrong  = True

        return 'Perceptron Model!'

    def score(self):
        pass


# 开始调用感知机模型
perceptron = Model()
perceptron.fit(X, y)
# 可视化超平面
x_points = np.linspace(4, 7, 10)
# 误分类点到超平面的距离
y_ = -(perceptron.w[0] * x_points + perceptron.b) / perceptron.w[1]
plt.plot(x_points, y_)
plt.scatter(df[:50]['sepal length'], df[:50]['sepal width'], c='red', label='0')
plt.scatter(df[50:100]['sepal length'], df[50:100]['sepal width'], c='blue', label='1')
plt.xlabel('sepal length')
plt.ylabel('sepal width')
plt.show()

结果图

后记

可以看到数据已经被学习到的直线完全分开了,说明我们的感知机算法在线性分类问题中的有效性。我的github源码链接:https://github.com/BBuf/machine-learning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10-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GiantPandaCV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2.感知机算法的对偶形式
  • 代码实现
  • 结果图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