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NATURE COMMUNICATIONS: 内部控制信念在结果评估中塑造了正性情绪

NATURE COMMUNICATIONS: 内部控制信念在结果评估中塑造了正性情绪

作者头像
用户1279583
发布2020-04-07 16:32:39
6370
发布2020-04-07 16:32:3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思影科技思影科技

体验可控的事件对人类的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基于经典心理学理论,作者考察了内部控制信念对任务结果、神经动力学和随后的行为偏好的情绪评估的影响。在三个连续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当被试相信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一个给定的结果时,正性情绪会增加,并从质上转向了与自我评价相关的自豪感。作者进一步证明这些结果与大脑网络处理中大脑皮层中线的自我参照功能有关。成功和控制感在大脑活动上收敛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此外,这些情绪变化也与腹侧纹状体和皮质中线结构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有关。最后,自豪反应可以预测控制偏好,即使是以金钱为代价的情况下。该研究扩展了正性情绪和幸福感的最新模型,并强调了控制信念驱动的内在动机。本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文章重点:

研究方法:

研究一的行为实验:采用3(控制感:高(HC)、中(MC)、低(LC)*2(反馈效价:成功、失败),考察控制信念对幸福感和自豪感的影响。

研究二的fMRI实验:采用2(控制感:高、中)*2(反馈效价:成功、失败),考察控制信念对幸福感和自豪感的影响的神经机制。首先,分析了控制感、反馈效价主效应的激活情况;然后,进行了联合分析,考察控制且成功的脑区是否收敛于vmPFC(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接着,分析了各个脑区的激活情况与自豪感、幸福感的关系;最后,进行PPI分析,考察从中到高控制感功能连接的变化。

研究三分为两个行为实验:第一个行为实验与研究一和二类似,第二个行为实验采用设计巧妙的自适应梯度算法,考察被试是否愿意为了控制甚至损失一些金钱的收益,并且考察了自豪感高的被试是否更有主观控制偏好。

研究结果: 研究一:不管在哪种控制水平上,赢了都比输了感觉好,但是当从MC到HC时,自豪感比幸福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一般的正性情绪(即幸福感)转向了与自我相关的情绪(即自豪感)。

研究二:成功和控制的脑区收敛于vmPFC;幸福感与估值相关脑区的激活有关,而自豪感与自我参照相关脑区的激活相关,在高控制下,VS(腹侧纹状体)和vmPFC的功能连接也增强了。

研究三:大多数被试愿意为了主观控制感而损失一些金钱,自豪反应更强的被试控制偏好更为明显。

研究结论:金钱诚可贵,自由(可控制感)价更高

正文:

研究背景:

能控制自己的生活的主观信念对幸福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上的控制点理论已经将个体认为自己或外部力量决定自己命运的方式概念化,并对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控制感取决于主观信念,即认为事件的过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即内部控制)来塑造,而这是将其结果进行自我归因的认知基础。内部控制信念可以决定个体是否会努力,是否会做出职业选择,在一般意义上,也被认为是各种精神障碍的保护因素。反之,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而是受到机会或其他力量(即外部控制)的支配,这种信念与习得性无助感和抑郁有关。

有选择的机会是实施控制的基本前提。选择机会允许在具有不同价值的选项之间进行选择,因此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的结果和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对自己的环境施加控制的重要性激发了这样一种观念:拥有选择本身就具有价值。研究表明,比起那些没有选择权的人,人们更喜欢选择接下来有第二次选择权的选项,更喜欢选择选择权更多的任务而不是选择权更少的任务,并且重视在赌博中选择的机会。从这一点来看,预示着即将有机会做出选择的线索与腹侧纹状体(VS)活动增加有关,腹侧纹状体是一个参与多巴胺能奖赏过程的脑区。

尽管有选择的机会是实施控制的先决条件,但在心理学理论中,将控制信念与幸福感联系起来的核心是与自我相关的想法和主观模型,即我是否能因我的能力而获得结果。因此,如果行动正确可以产生特定的结果(例如,玩飞镖),而不只是偶然的结果相关(例如,玩轮盘赌),那么控制感会增加。因此,虽然有选择的机会是实施控制的必要条件,但原则上不是其充分条件。只有当环境提供了建立对结果的内部控制信念的可能性时,才有可能将事件归因于自我、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更大一点说是自我相关的情绪和动机。

自我意识情绪理论和评估理论预测,控制信念改变了对结果的评价,塑造了情绪体验。内部控制信念与积极情绪的动态变化有关,但将结果内归因也是自豪这种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自豪感本质上取决于一种主观的控制模式,即认为结果是由个体的行为引起的,这导致当事件与个人目标相关时会产生自我认可。因此,自豪感是自尊的基础,有利于激发内在动机,并中介了内部控制信念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反,由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赢得一场轮盘赌)引起的正性事件也会产生正性情绪,如瞬间的快乐,但在自我评价和动机方面可能不会有类似的结果。在这一点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获得的收入比暴利更有价值,从而导致努力的价值有时超过其付出。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测试了对结果的情绪评估是如何随着任务允许发展内部控制信念和自我归因的程度而变化的,并证明内部控制的主观信念与自我评价情感的动态性有关。正如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正性情绪和自豪感尤其应该受到那些被认为取决于自己表现的结果的强烈影响。除了腹侧纹状体外,已有证据表明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是在结果评估中整合自我归因的关键脑区。vmPFC与腹侧被盖区、杏仁核和纹状体有着广泛的联系,与价值的一般计算有关,并与失败时的行为控制和坚持有关。此外,vmPFC属于涉及自我相关加工的皮质中线结构(CMS)。具体来说,vmPFC与情绪意义的产生、自我的价值的揭示、自尊和与自我相关的乐观信念的更新有关。此外,vmPFC活动与积极的社会评价反馈相关,并预测在自我评价威胁条件下自我增强的增加。此外,vmPFC编码表征信息,从而可以在单独的任务中解码刺激的自我相关性和刺激本身的正性。

为了操纵内部控制信念并研究其对情绪、神经动力学和动机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三个实验(N=129),作者通过诱导低、中、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念(分别为LC、MC和HC)来操纵控制信念而不是仅仅是是否有选择。在研究一中,作者发现对结果的情绪反应依赖于理论预测的内部控制信念。在研究二中,作者描述了对不同水平的内部控制结果的情绪和神经动力学反应。作者证明,参与奖赏价值和自我参照的大脑区域,特别是vmPFC,与内部控制信念和情绪有关。作为最后一步,在研究三中,作者根据自我相关的积极情绪的动态来预测可控环境的主观价值。作者的结果支持内部控制信念对情感、动机行为及其大脑功能具有广泛的影响。

研究方法:

被试:

共有154名被试参与了这三项研究。共有129名被试获得有效数据并纳入分析(见补充表1;平均年龄:23.41岁;标准差:3.41;范围:18-37;77名女性)。所有实验设计均符合与人类被试合作的所有相关道德规范,并经德国吕贝克大学道德委员会(AZ 16-133)批准。被试必须是右利手,能说流利的德语,视力正常或矫正至正常,没有色觉缺陷,没有先前存在的精神或神经疾病。所有被试均给予书面知情同意,实验结束后对其进行解释,并获得金钱补偿或部分课程学分。

实验设计和程序:

在主要的实验任务中,通过三个水平(低、中、高控制;以下简称LC、MC和HC)操纵对任务结果的内部控制信念,同时保持每一个控制水平实现积极结果的客观概率均为50%。该任务显示了一个由绿松石和黄色两部分组成的网格图案,围绕着中心的一个灰色正方形(图1)。在每次试验中,伪随机地定义了一半的方向(左-右或上-下排列)和每一半内正方形的亮度。在每次试验中,每一半(目标)上的三个、四个或五个正方形的亮度都比其余的(干扰物)要高得多。最关键的是,虽然所有分心方块的亮度都存在随机差异,但目标方块的设计使得被试无法在一半范围内确定最亮的方块。各种检查证实了实验范式的有效性,包括客观正确选择的数量、主观感知的获胜结果百分比和反应时间(见补充方法和补充表5)。

任务结果的知觉可控性通过一个被试内设计来操纵。在低控制(LC)状态下,要求被试用电脑鼠标点击中央的灰色方块。在中控制(MC)状态下,要求被试通过点击该颜色的任何正方形来选择一种颜色(即黄色或绿松石色)。在高控制(HC)状态下,要求被试识别网格中黄色或绿松石色部分中最亮的正方形。每种条件的反馈都是随机的,奖励(WIN)和没有奖励(noWIN)各占50%。

在每个研究中,结果效价(WIN,noWIN)和控制(研究一中的LC,MC,HC;研究二和研究三中的MC和HC)的每一个组合都有等量的试次。自豪感和/或幸福感的评分在结果效价和内部控制条件的组合中以相等的分布反复评估(见补充方法)。所有的实验刺激都是使用Matlab的Psychophysics Toolbox7.0(Mathworks Inc.,Natick,MA)呈现。实验后的访谈使用的是Sosci调查(Sosci调查有限公司,德国慕尼黑)中提供的纸笔或计算机化问卷。在这三个研究中,被试在主正式实验(见补充方法)之前均完成了一个练习阶段,学习任务的时间安排和每种条件的反馈概率。

【所以:研究一的实验设计是3*2,研究二和3的实验设计是2*2】

在研究一的主要任务中,被试共进行了总共90个试次,每个控制水平上15次获胜,15次无结果(即15trials*2outcome*3 control level)。每个试次后,自豪感和幸福感的评分都会并排显示,评估范围为0-100分,对自豪感和幸福感的评估不分先后,可以任意选择。

研究二中的任务程序几乎没有改变。首先,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没有显示LC条件,以减少扫描时间,只在MC和HC条件之间进行比较,因为两者都有选择元素(LC是赌博模式,靠运气;MC和LC靠“实力”)。共进行了80个试次(即20trials*2outcome*2control level),随后每一次或每两次进行一次对自豪感或幸福感评分(图1b)。这一共产生了自豪感和幸福感各24次评分(这里比较饶,补充材料说在某些给定的试次进行评分,应该是进行了伪随机,总之最后一共进行了48次评分),每个等级12次,每个条件的组合6次。对大约一半的被试来说,自豪感和幸福感的评分被调换了(进行平衡处理)。如果犯了错误(即反应太慢或点击背景),则该试次不出现反馈和评分,而是告知其遵守任务规则。【总结一下,6trials*2outcome*2control level*2rating=48次评分】

研究三包括两个行为范式(图1b)。在对任务进行初步演示和练习之后,被试需要完成64个试次的主任务,并在40个伪随机选择的试次中收集了自豪感评分,这些试次平均分布在两个控制水平和结果效价的组合中。【小结一下,第一个行为实验一共是64个试次,其中40个有对自豪的评分】。在主任务完成后,被试完成了一个选择任务,在96个试次中,每个试次给他们一个选择执行MC或HC条件。重要的是,每一个选择都对应不同数额的资金有关。例如,一个被试可以选择参加潜在收益为1欧元的MC(中等)条件,或者,参加潜在收益为0.9欧元的HC(高)条件。在8个伪随机选择的试验中,被试实际执行了选择的任务,并被告知在试验之后,他们将收到所有成功完成的试验的总和。在这部分实验中没有呈现结果反馈,以避免影响被试对成功的期望。

【补充:研究一和2结束后,被试被问一个问题测试内部控制信念:“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不同任务的结果”,5点计分;研究三除了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不同任务的结果”?研究三的问题出现在主任务之后,第二个行为实验之前】

图1 流程图和控制感评分

在研究三的第二个行为实验中,用来确定选择权的潜在货币收益的算法遵循了心理物理学中使用的自适应阶梯算法。具体来说,在每个试次中,选择两个选项中的一个作为参考值,并指定1欧元的值,而另一个选项则指定另一个高于或低于参考值的值。如果该比较值高于给定试验的参考值,并且被试选择了更高的值,则在接下来的试次中,该比较值将减少预定义的分数,直到被试改变其决定并选择具有参考值的选项。在补充方法中,作者对阶梯算法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

补充:第二个行为实验中的96个试次分为4个block,第1个block的起始值为0.49/1.51欧元,步长为17分,第二个block有2/3的试次同block1的设置,剩下1/3的试次以0.01/1.99欧元为起始值,步长为33分,最后两个block均采用33分的设置。这个原理是这样的,例如第一次MC的收益为1欧元,HC的收益为1.99欧元,如果被试选择了HC,则下一次HC的收益为1.66欧元,以此类推,假如当HC的收益为0.67欧元时,被试开始选择MC,那么下一回合HC的收益又开始往回涨,直到被试开始选择HC为止;然后进行第二个循环,这个新的循环的步长是上一个循环的2/3,例如22分,直到逼近被试选择两个选项的可能性相等为止。】

fMRI数据采集

在德国吕贝克大学的大脑、行为和新陈代谢中心(CBBM)使用3T西门子MAGENTOM Skyra扫描仪(德国慕尼黑西门子)对被试进行扫描。在考虑到T1饱和效应平衡的四次虚拟扫描后,使用回波平面成像(voxel size = 3 × 3 × 3 mm, 68 × 68 matrix, 20% interslice-gap, TR = 2000 ms, TE = 25 ms, 90° FA, iPAT =2)为每个被试采集768个volume,39个近轴切片,按升序排列。此外,还获得了用于空间标准化的高分辨率解剖T1图像(voxel size = 1 × 1 × 1 mm, 256 × 256 matrix, TR = 1900 ms, TE = 2.44 ms, 9° FA)。

统计分析

主观评分采用JASP 0.9版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M12分析MRI数据,并使用Matlab R2016a拟合研究三中的逻辑选择模型。研究二中PPI效应与情绪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比较、p值的FDR校正以及研究三中部分秩相关性的计算在R中进行。

对于每个被试,作者分别计算了所有有效试次(即,不包括被试点击背景或反应不够快的试次)的条件组合(LC(仅研究一)、MC和HC)和结果效价(WIN,noWIN)的平均自豪感或幸福感评分(研究三:仅自豪感)。然后,以所得指标作为因变量,以条件、结果效价和情绪(仅研究一和2)作为自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mANOVA)。然后使用配对比较来区分感兴趣的显著效应。

为了对内部控制信念与自豪之间的关系进行更直接的测试,作者根据每个研究的数据计算了自豪反应([HC:WIN-HC:noWIN]-[MC:WIN-MC:noWIN])【这是研究三的一个重点】。因此,一个正的自豪反应反应表明,与MC条件相比,HC条件下被试的自豪反应有更大的结果依赖性差异。此外,在将每个研究的控制等级转换为HC和MC的0到100之间的值后,作者计算了不同控制等级的控制等级之间的差异。在这项分析中,研究一中的控制评分和自豪感评分在LC和MC中取平均值。采用非参数相关分析(Spearman's rho)检验自豪反应与控制信念差异的关系。

通过将logistic模型与选择数据拟合,作者预测了每个被试在给定试验中选择HC选项的概率。作者计算了96个试验中每一个试验的HC“心理价位”(例如,1.37欧元)与MC“心理价位”(例如,1.01欧元)的潜在货币收益的比率,并将该比率转换为对数空间(例如,对数(1.37/1.01)=0.3049)。因此,在给定的选择试次中,结果预测变量的正值表示HC的潜在增益高于MC负值表示MC的潜在增益相对较高,值为零表示两个选项的收益相等。(也就是说如果为正值,则被试按照收益进行选择,如果为负值,则被试更偏好控制感,甚至会选择控制感高但收益低的任务),

Logistic公式如下:

参数β0和β1均为零的被试在给定试次中选择HC的概率为50%,而不考虑X的值(X是HC和MC“心理价位”的对数转换比)。假设HC和MC的收益相等,β0的负值表示被试对HC的偏好高于MC,而β0的正值表示被试对MC的偏好高于HC。当β1的负值越大时,被试选择HC的概率就越大,HC相对于MC 的“心理价位”就越高。

为了评估每个被试对控制的偏好,作者计算了HC对MC偏好的三个指标。

首先,通过将β1设置为0,β0直接定义了当HC和MC的货币价值相等时选择HC的概率(p(choose HC | HC=MC);见图7)。

其次,作者通过计算试验的差值来确定每个被试控制权的货币价值,即选择MC的货币差价减去试验中HC的货币差价。

第三,作者计算了等价点(POE),即相对于MC,HC提供的(对数转换)货币值,在该值下,给定的被试同样可能选择任一选项,即选择HC的概率为0.5。因此,作者从每个被试的logistic函数中减去0.5,然后使用Matlab中的fzero函数来确定POE。在这种情况下,更负的POE表示更倾向于控制。作者控制了自豪反应与三个指标之间的秩相关关系,这三个指标是关于被试的任务经验的一些变量,在主任务和选择任务之间进行评分。

被试报告在HC组比MC组更常获得WIN结果,这与客观结果率相矛盾。为了控制主观结果率的差异,作者再次将logistic函数拟合到每个被试的选择数据中,现在将主观结果概率纳入预测中。首先,在给定的试次中,为HC或MC提供的每一笔金额都乘以在相应条件下获胜的可能性(例如,1.23欧元×52%的HC获胜=0.64欧元)。然后对每个试次中这些期望值的比率进行对数变换,并用于预测被试在每个试次中的选择。

fMRI数据分析

利用MATLAB R2015a中的SPM12对fMRI数据进行分析,对功能像数据进行时间层校正、空间校正,配准到T1结构像。配准后将其reslice到2×2×2 mm,并用8 mm的平滑核进行平滑。为了消除漂移,在1/128Hz下对功能像进行高通滤波。

采用二阶混合效应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一阶分析中,每个被试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包括定义任务阶段的两个条件(MC和HC)、反馈阶段的四个条件(MC: WIN、MC: noWIN、HC: WIN和HC: noWIN)以及评分阶段的两个条件(自豪感和幸福感)。此外,来自预处理的六个头动参数及其一阶导数被作为协变量,以解释由于头部运动而产生的噪声。在二阶分析中,作者使用了被试内方差分析,模型包含MC:WIN、MC:noWIN、HC:WIN和HC:noWIN结果的一阶contrast。作者计算了条件的主效应(HC>MC)、结果效价的主效应(WIN>noWIN)联合效应(HC:WIN>HC: noWIN)∩(HC:WIN>MC:WIN),以及交互效应(HC:WIN>HC:noWIN)>(MC:WIN>MC:noWIN)。

在进一步的GLM分析中,在一阶分析中,作者额外模拟了每个试次当被试被告知接下来出现的是两种情况(HC或MC)中的哪一种时的提示阶段。所有回归项与之前的GLM相同。然后设置一阶的线索:HC> MC的contrast,进行二阶分析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

第三个GLM为回归模型,每个被试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包括定义任务阶段的两个条件(MC和HC)、反馈阶段的四个条件(MC: WIN、MC: noWIN、HC: WIN和HC: noWIN)以及评分阶段的两个条件(自豪感和幸福感)。然后,用反馈阶段的激活预测幸福感和自豪感的得分。

此外,作者还对一阶进行了心理-生理交互作用(PPI)分析,并在二阶使用单样本t检验考察被试内方差分析中确定的大脑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具体而言,作者研究了在WIN>noWIN中激活的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性是否在HC与MC条件之间有所不同。对于每个被试,作者分别为双侧VS定义了半径为4 mm的球形roi,其中心位于WIN>noWIN最近的局部最大值,并且位于距组间最大值6 mm的范围内,作者提取激活的time course,并使用contrast:HC>MC构造PPI项。一个被试被排除在右VS的PPI分析之外,因为没有体素在特征变量提取的预定义阈值下存活。对于PPI分析来说,除了来自(左或右)VS的激活time course和一个模拟HC>MC的回归因子外,在这个新的GLM中,还为每个被试另外模拟了两个任务阶段(HC、MC)和评分阶段(自豪感、幸福感),以及来自预处理的六个头动校正参数及其第一个方差。

为了将PPI效应与情绪感体验联系起来,作者通过在p<0.0005的更宽松阈值下从自我价值mask内的三个最大显著团块中提取被试的特征变量,获得了MC和HC期间功能连接性差异的PPI估计值,未在峰值水平校正。这些簇位于左AG(k=50个体素)、dmPFC(k=89)和precuneus(k=33;图6)。接下来,作者将自豪反应与三个簇中每个簇的功能连接性动力学的PPI估计值关联起来,对得到的p值应用FDR校正进行多次比较。对幸福反应进行了同样的分析。然后,作者比较了自豪感和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再次将FDR校正应用于多重比较(有关这些分析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补充方法,如需原文及补充材料,请添加微信siyingyxf19962074063)。

结果:

研究一:

被试感觉在HC条件下更可控(见图1)。这重复了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对于控制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表明,感知到的控制在只有靠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获得预期结果的情况下,才更强烈。正如理论预测的那样,成功引发的自豪感比幸福感更依赖于任务。WIN比noWIN的反馈引起了更高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且WIN和noWIN相减得到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差异上,HC>MC、MC>LC。为了进一步检验有内部控制感的成功引发了比幸福感更强烈的自豪感,作者对比HC: WIN 和MC: WIN,结果显示,自豪感评分的增加高于幸福感,而幸福感的强度在四种条件下都更高。

图2 研究一的结果

效价的主效应和条件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显示,不管幸福感和自豪感的相关性,自豪感从MC提升到HC的提升值强于幸福感,当比较LC和MC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时,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信念依赖于个体如何解释其结果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并掌握了任务的主观框架决定的。这个暗含的与自我相关的结果改变了将普通的正性情绪转向了自豪感。也就是说有一个选择本身可能是有益的,但是没有达到经典理论所定义的内部控制信念,对正性情绪的自我评价方面的影响较小。

【小结:研究一的结果就是说不管在哪种控制水平上,赢了都比输了感觉好,但是当从MC到HC时,自豪感比幸福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一般的正性情绪(即幸福感)转向了与自我相关的情绪(即自豪感)。】

研究二:

行为结果与研究一类似。

图3 研究二的行为结果

fMRI结果:

WIN>noWIN:采用VALUE¬SELF的mask产生了显著的与估值相关的脑区(双侧VS, ACC,内侧前额叶和vmPFC)的激活。

HC >MC:采用SELF¬VALUE的mask产生了与自我参照相关的而不是估值相关的CMS区域的激活,峰值点在左侧vmPFC和左侧ACC。此外,也产生了后侧CMS(皮质中线结构)的激活,尤其是左侧楔叶延升至左侧楔前叶。此外,采用SELF∩VALUE的mask时,还发现了vmPFC的激活,这些发现表明在任务是可控的可以提供关于个体能力的信息时,自我相关的信息和估值相关的进程的脑区会激活【因为这里的vmPFC是SELF∩VALUE的mask中产生的脑区】。

图4 fMRI主效应结果(其中蓝色圈起来的是VALUE¬SELF的mask,红色圈起来的是SELF¬VALUE的mask)

联合分析([HC:WIN > MC:WIN] ∩[HC:WIN > HC:noWIN]):采用SELF ∩ VALUE 的mask发现了左侧vmPFC的激活,这反映了估值和主观控制感在vmPFC中收敛。

图5a 联合分析的结果

线索(HC>MC):采用VALUE¬SELF 的mask发现了双侧VS的激活。与以往研究类似,重复了当环境提示潜在的即将进行控制的时候增加了纹状体的激活。

回归分析的结果:幸福感的动态变化与结果呈现时的VALUE¬SELF mask内的神经活动以及SELF∩VALUE mask的神经活动显著相关。自豪感与在SELF¬VALUE mask 和VALUE¬SELF mask中的神经活动显著相关。此外,自豪与SELF∩VALUE mask的反应显著相关。自豪的效应在全脑FWE校正后仍然存在,而幸福感效应则不显著。这与以往文献中强调的vmPFC活动与正性情绪体验非常一致,这里的正性情绪是自豪感和幸福感。

图5b 回归分析的结果

PPI结果:

HC>MC:采用SELF∩VALUE的 mask左侧VS和vmPFC的功能连接增强。尽管空间上延展至CMS,这个效应部分与上述成功和控制的结果聚集在一点。此外,采用SELF¬VALUE 的mask发现,比起MC条件,左侧VS与左侧角回的功能连接在HC条件下相关更显著,相应的右侧VS和左侧额上回而不是vmPFC的功能连接在HC条件下相关更显著。一系列的控制分析显示(见附图2),功能连接性的动态变化不是由WIN或no WIN结果驱动的,而是HC条件下正功能连接性增加的结果。

图6 PPI分析的结果

附图2 控制分析的结果

基于自我和结果相关的进程与自豪反应关系更为密切这一假设,作者进行了内部控制信念下的探索性分析,这显示VS与左侧角回的功能连接与行为上的自豪反应相关更为显著,同样幸福感没有显著相关。然而,这些相关在自豪和幸福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一般的正性情绪与惊讶和无法控制的任务结果相关,作者的数据显示正性情绪也与收到知觉到控制的任务结果相关,内部控制信念增强任务结果的自我相关性、CMS中的驱动活动及其与VS的关联性,以及收到结果后自我相关情绪的动态变化。

如果您对任务态fMRI数据处理及相关产品感兴趣,请点击以下链接:

磁共振脑影像基础班

第六届任务态fMRI专题班(重庆4.8-13)

思影科技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处理业务

目镜式功能磁共振刺激系统介绍

研究三:

同样,被试在HC比MC中经历更多的内部控制,HC和MC对结果的自豪反应不同。具体来说,WIN比noWIN更值得自豪。此外,在HC条件下,WIN和noWIN结果的自豪感评分差异大于MC条件下。

在选择任务中,偏好于HC选择的平均百分比为58.1%,显著高于机会选择。选择的MC选项的平均值为1.19欧元,选择的HC选项的平均值为1.03欧元,这表明被试对HC任务有偏好,尽管他们的收益比MC选项低13.4%。

在所有被试中,模型截距β0的平均值显著为负,表明如果两个选项提供相同的收益,则被试偏好HC选项而非MC选项。类似地,β1显著为负,表明被试选择HC的概率随着HC相对于MC的较高收益而增加。进一步的分析支持HC的偏好。首先,控制的价值,即在每次试验中为MC和HC提供的收益的差异显著为正,表明MC提供的值高于HC,也就是说被试愿意放弃资金来执行控制。其次,等效点(POE)也显著为负,被试在选择MC和MC条件的概率相等的情况下HC相对于MC的金钱收益值为负。重要的是,即使考虑到两种情况下主观感知结果概率的差异(类似POE),在HC和MC的预期值相等的情况下,被试选择HC的概率仍显著高于50%。

此外,自豪反应越强的被试在选择任务中选择HC的概率越高,假设两个选项的值相等,也越愿意为了玩HC任务而放弃金钱。根据之前关于控制感和任务偏好的文献,作者还观察到,在控制信念(HC-MC)更倾向于HC任务。在同等条件下,控制力较强的被试更有可能选择HC任务,愿意放弃金钱来完成HC任务,并且在POE中显示出变化,因此MC的收益需要更大,以实现选择HC和MC的相似概率。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并扩展了先前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自我相关的正性情绪(这里是自豪)可能是中介动机行为的相关因素,单纯的选择比没有选择更可取。

图7 研究三的结果

通过收集129名被试的数据,作者最终测试了主观控制信念程度的个体间差异是否与自我相关的情感体验有关。在这三项研究中,与MC相比,在HC中感觉到更多控制力的被试也表现出更强的自豪反应,也就说明了个体在内部控制体验上的差异如何与自我意识的正性情绪(即自豪感)相关的。

总结:

作者一共进行了三个研究,研究一主要证明当内部控制感更强烈时,从幸福感转到了与自我相关的情绪——自豪感;研究二主要是对研究一的神经机制(激活和功能连接)进行了探讨,最后发现成功和控制感收敛于一个关键脑区——vmPFC;研究三主要是证明了个体会为了控制感而放弃一些金钱的收益,尤其是当自豪反应更强的被试,其控制感偏好更为强烈。

本文在实验设计逻辑上比较绕,需要仔细琢磨才能理解清楚,在任务态部分的不同条件对比中,作者的比较逻辑是比较简单的,就是2*2实验设计的常见分析。但是作者对于自豪感和幸福感的定义需要对实验中的问题设计理解一下。不然可能不好理解到为什么能够被定义为自豪感和幸福感。此类实验设计其实在结果一致性上不好把握,自我效价的评估是不容易被一致实现的,需要被试比较配合,也需要任务设计可以比较好的引导被试。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4-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思影科技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