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改进版缺陷管理系统

改进版缺陷管理系统

作者头像
sylan215
发布2020-05-14 17:40:17
6440
发布2020-05-14 17:40:17
举报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人,所以做事经常会考虑实际的效果,带来的好处就是实用,坏处就是有时候定制化太强,但是这两方面往往都是要取个平衡。

就拿缺陷管理系统来说,其实作为测试,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缺陷管理系统了,可是谁能说目前自己用的就是顺手的,反正我用过几个系统,都有各自的一些问题,所以一直想做个改进。

但是大家都知道,缺陷管理里面的流程流转和权限设置还是蛮复杂的,所以就迟迟没有动手。

刚好,前些时候看《重新定义公司》,里面有个观点很触动我,「开放为王」,是的,其实我们想像中的很多桎梏都是不存在的,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自然规律,我们无需强加干涉,他们都是可以按预期正常运作的。

基于此,我开始设计了新的缺陷管理系统。

首先,我的系统里面没有开发、测试、产品等角色设定,所有人可以操作所有的按钮,包括新建、解决、指派、编辑、备注、删除等。

其实加上权限设定也无非是按角色设定谁可以点击什么按钮,但其实大部分人是知道自己角色应该干什么的,那么与其做复杂的权限控制,还不如交给大家自己去决定,退一万步说,就算改了自己不应该改的状态,也并不紧要,就是统计数据的时候会有偏差,提醒一下就好了。

其次,缺陷状态也很简单,待开发处理、待测试验证、已关闭,就这三个,没了。

内部流程状态这种东西,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大不了好好利用下备注的功能,所以没必要状态变来变去的麻烦。

当然,有些关键状态我也是有记录的,比如 reopen,我虽然没有这个状态,但是激活这个动作我是有操作记录的,所以完全可以通过记录来汇总这个数据,而不是额外增加一个状态让流程变得更复杂。

然后,缺陷类型就五个,本可规避的设计缺陷、设计缺陷、本可规避的代码问题、代码问题和其他。

这么区分主要是为了统计影响本项目质量的主要原因。

如果主要原因是「本可规避的设计缺陷」,那么类似项目以后就要加强需求评审的过程质量。

如果主要原因是「设计缺陷」,那么就要让产品考虑怎么把本次项目的经验做好积累,方便在后续项目中提前规避类似问题。

如果主要原因是「本可规避的代码问题」,那么类似项目就要增加提测准人的条件,比如更严格的代码 Review 和更详细的代码逻辑讲解等。

如果主要原因是「代码问题」,那么就要和开发沟通看看怎么把目前的问题进行沉淀,考虑增加前置阶段的检查,还是加强编码过程中的自测等等,尽量避免同样的错误在后续项目中再犯。

如果主要原因非前面四个,那就要重点看看我们的测试计划、测试策略以及测试执行的过程是否有问题了。

最后,基于个人经验,在新建缺陷时,做了一个简单的智能推荐,比如保留本产品最后一次提交缺陷的所属项目信息、指派人和抄送人信息等等,如果不是频繁的项目切换,这些信息基本都是不需要变化的,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操作的便利性。

当然,通过剪切板粘贴图片这种刚需,也必须是支持的。

总之,这个系统的逻辑完全不是按照传统的缺陷管理系统来构建的,但是从目前提交的 700 多个 Bug 来看,是可以满足需求的,而从投入来看,因为大量复用了之前的系统模版,断断续续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搞定了,所以投入并不大,物超所值。

以上,通过自己对缺陷管理系统的理解,借助开放的心态进行了简单重构,在投入不大的情况下,极大的提升了使用体验和使用后的效果,不知道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和我讨论。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5-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sylan215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