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1)

4个步骤,3种笔记,教你学会麦肯锡笔记思考法(1)

作者头像
leoay
发布2020-05-25 15:46:35
1.9K0
发布2020-05-25 15:46:3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leoayleoay

你好,朋友,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坚持阅读呢?我最近读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觉得很有价值,在此分享给大家,接下来我会写四篇文章分享一下我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提到麦肯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世界级顶尖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书籍介绍这家公司提出的一些工作方法和思维工具,比 如金字塔原理,逻辑树,MECE法则,So What&Why So等等。

以后我也会在这个公号多分享一些关于麦肯锡的一些工作方法,思维套路,欢迎大家围观。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话题其实也算是麦肯锡的思考工具了,就是麦肯锡笔记法,本文根据日本作家大岛祥誉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写就,主要提炼书中讲述的核心逻辑方法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打开微信阅读搜索“麦肯锡笔记思考法”。

1. 笔记是为了解决问题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作者在麦肯锡工作时学习到的做笔记的方法与思路。作者以麦肯锡笔记术与其他笔记最大不同之处开始讲述,即“记笔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我们通常所熟悉的记笔记的目的只是单纯记下,便于以后查阅,而对于当下可能并没有产生收益。在麦肯锡,咨询顾问们,将笔记作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四个:

(1)定义问题

(2)整理问题结构

(3)找出事实并解释

(4)写出解决问题的行动

2. 三种笔记法

麦肯锡共有三种笔记,(1)麦肯锡笔记 (2)方格笔记 (3)横线笔记,如下图所示:

麦肯锡笔记

方格笔记

横线笔记

当然,这三种笔记有不同的用法:

(1)麦肯锡笔记: 主要用来发表观点

(2)方格笔记:对把握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设计

(3)横线笔记:主要用来收集信息,用于现场考察

因为当面对问题时,我们的思维往往可能处于混乱的状态,所以需要通过笔记帮助我们理清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便于问题的解决。

其实,这也是写作的奇妙之处。有时候,我们对某个问题不是很明白,但是当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写出来时,可能就会慢慢明白。 书中,作者也为我们列举了掌握麦肯锡笔记法的几个好处:

(1)将我们的思考可视化让它更加清晰 (2)提升工作效率,避免无效劳动 (3)促进思维的活跃,让我们更容易生出有创意的想法 (4)在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快速想到解决思路 说白了,其实麦肯锡笔记法,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工作,更好生活的一种工具。

3. 重新认识笔记这一行动

笔记的终极目的是解决问题

对于记笔记,麦肯锡笔记法提出一个理念:我们记笔记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记下,放在以后处理,而是要直达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 而在读这本书之前呢,我所以为的笔记,不就是把自己学的东西记下来,方便以后看嘛,相信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样,从上学开始,记笔记仅仅为了把 学到的东西先写在本子上,然后以后复习。比如课堂笔记,错题笔记等。 然而,麦肯锡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咨询公司,它发明的笔记法,肯定不会是仅仅记下来而已。既然是咨询嘛,必然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的,所以他们发明的 笔记方法,也是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的也就是“ problem-solving first”。 笔记帮助我们记忆 我们有两种记忆模式,一种是“陈述性记忆”,另一种是“动作性记忆”。记笔记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动作性记忆,比如我现在写公众号,其实就是加强动作性记忆的过程,我通过把书中所讲重要的内容转述为读书笔记的形式,加深自己的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记帮助我们思考

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也会思考,但是我认为远远没有自己亲自把它写下来思考得多。

读书更多地是一个被动输入的过程,但是笔记往往伴随着我们的一些思考。

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虽然很多观点并不是我自己想的,但是我会思考如何组织语言,把我学到的写给大家看。也会思考书中哪些地方写得很好,哪些例子又不太友好,不便于读者理解,哪些是我在转述的时候需要忽略的等等。

所以,笔记也是一个帮助我们思考的过程。虽然,我现在在公众号上也没写过几篇文章,但是,我自认为我现在思考问题确实比之前更深入了,同样一件事情,我思考的角度可能更加多元化了,也许这就是笔记的力量。

4. 麦肯锡笔记中三个心态

在麦肯锡笔记术中,有三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一边思考假设一边做笔记

我们在解决问题前需要做出假设,假设是问题的大前提,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解决问题的笔记书”中,要时刻保持假设的意识。

(2)追求成果

笔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它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也就是说,记笔记要有成果意识,仅仅写到纸上,并不是重点,而是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记笔记最核心的目标。

麦肯锡在工作中,时刻追求成果。也就是向除了自己以外的第三者发表企划、回答问题、报告等。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输出的过程,我们往往以为记笔记是一个输入型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吸收知识,但是我觉得它更强大的地方在于其输出功能,直接将被动学习的过程转化为生产力。

所以,麦肯锡的笔记术在做笔记的基础上,还必须时刻保持“向第三者汇报”的意识。我觉得这种意识很了不起,尤其在我们新入职一家公司的时候,如果这样做的话,能够更早地适应工作环境,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

(3)用故事线思考

既然记笔记并不是单纯地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记下来,而是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让我们的笔记具有生命力。

所谓让笔记有生命力,其实就是用故事线进行思考。就是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要只看局部,而要有全局观,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推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

故事线思考,其实我们在写笔记的时候,把笔记当做一个故事来写,按照

问题的基本流程:

①提出问题 整理课题并分析其结构

②搜索信息

③建立假设

④验证假设

⑤确定解决方案

⑥实施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这样的笔记其实更像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整套流程。所以说,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就是帮助我们解决当前问题的,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的职业发展特别受用,在一定程度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5. 三种笔记方式

文章一开始,我们就提到了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经常会用到的三种笔记方式:

(1)原创的“麦肯锡笔记”

(2)方格笔记

(3)横线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擅长利用这三种笔记的高手,但是这三种笔记的功能各有侧重,他在搜集信息时使用“横线笔记”,为了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整理思路的时候使用“方格笔记”,为了在实际发表成果、建立表格时使用原创的“麦肯锡笔记”。

下面,我就着重介绍一下他们的具体功能:

1. 原创笔记的“麦肯锡笔记”

原创笔记主要用来发表成果,方便创建图表。麦肯锡笔记的形式跟方格笔记类似,如下图所示:

和方格笔记不同的是,麦肯锡笔记上方有标题栏,中间的方框用来画图表,下方的一栏用来写一写引用资源等。

我们在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可能经常会听到“多放图表,少写文字”这样的建议,其实这也体现了图表对于工作报告的重要性。

这也是麦肯锡笔记的重要部分,所以留了一大块版面用来画图表。在内容上遵守“一个图表,一条信息”的原则,只记录需要传达的内容。

其实,麦肯锡笔记也正体现了“笔记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这一理念,既然工作汇报是将“最最要的内容”分享给第三者,那么笔记也应该便于整理思路,抓住核心要素,然后尽可能地直观。

2. 方格笔记

如上图所示,方格笔记就是简简单单的方格,跟我们上学时用的方格本很像。与麦肯锡笔记相比,少了上面的“标题栏”,“中间的图标栏”还有下面的“引用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方格本就没有那么正式了,就比较随意一些。所以方格笔记也主要用来把握问题、整理Issue、对问题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属于用来整理思路的笔记。比如,我打算写一篇公号文章,那么,我就要需要列一下写作提纲,整理一下写作思路,这用方格笔记来完成就再好不过了。

3. 横线笔记

横线笔记,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其实就是我们办公常用的横线笔记本,它主要用来把握现状收集信息,以及在现场进行调查时使用。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会用到,比如在参加会议时写会议纪要等。

虽然麦肯锡笔记法关注的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记录事实,但是在问题解决之初,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相关信息,而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合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就需要一个临时的笔记帮助我们把所有的信息都拿过来,不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就跟记者做采访一样,他在做采访的时候一定是先把所有能搜集到的信息都搜集过来,然后再进行分析整合,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发布出来。

好了,今天先写到这里,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我主要介绍了在麦肯锡咨询顾问们记笔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然后分享了三个笔记对我们实际的意义与价值,接着我们学习了麦肯锡笔记最重要的三个心态,最后我们详细拆解了3种麦肯锡笔记的具体形式,以及使用方法,后面的文章,我们继续沿着《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写作脉络介绍如何使用笔记解决问题。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5-1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leoay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