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气象业务平台建设何时了?

气象业务平台建设何时了?

作者头像
用户1247399
发布2020-06-01 15:53:09
5930
发布2020-06-01 15:53:0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编外气象人

上篇简单讨论了一下气象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大家反响比较积极,或许是引起很多业内同行的兴趣,大家可以继续反馈,我们会根据读者的留言适时回应或进一步讨论。今天这个话题在我脑海中闪过了很多次,但一直没有讲出来,因此很容易就变成了吐槽,这其实是我们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痛点。我尽量客观公正的阐述一些现象,请同行们不要对号入座,同时也请一起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实施路径以及科学方法。

相信很多同行一看标题就明白是什么,这是气象业务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没解决好的问题。我先举个例子,就拿阿里巴巴的淘宝来说吧。刚开始只是一个线上交易的网站,还不是自建的,通过购买服务快速上线,后来又出现了天猫、1688、聚划算等等,业务版块逐年增加,业务领域涉及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广告服务、跨境贸易等等越来越庞大,真正成长为一个包罗万象可持续发展的大平台。去年火爆的中台战略也最早在阿里落地并持续演进,成为科技行业争相模仿的标杆。在气象部门工作了若干年,能让我叫上名字的业务系统只有一个MICAPS,中途出现过很多很多的新建系统或平台,但都没有像淘宝这样逐步成长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持续为业务服务的系统平台。气象业务离不开信息化,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数值预报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设备是气象业务的基础。硬件建设只要舍得投入就能处于领先,可软件建设却成为持续投入持续落后的谜团,这是为什么呢?

提起软件系统建设大家都知道“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十二金是庞大的软件系统工程,国家在持续投入。我们气象业务软件平台开发虽然没有纳入国家级的软件建设规划,可各级气象局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申请到的工程项目大部分都是软件平台建设,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资金投入上可谓不算少,可往往是一个项目建设一个软件平台,换个项目又建设一个软件系统,就是没有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软件平台。工作在气象局的同行们应该深有感触,每年大大小小的软件开发项目很多,相互之间关联并不紧密。还有一个现象,科研和业务转化脱节,有些系统建设纯粹是为了完成科研考核任务,并不是为业务化而开发的,也不会去考虑业务上究竟能不能用、能不能持续的升级演进。这就造成了我们气象局每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业务软件系统,甚至每个部门内某个岗位也是单独一套业务软件,造成烟囱林立,无法共享,更别提实现天天喊的一体化业务系统了。这种业务软件的开发模式也让很多气象公司看到商机,很多信誓旦旦专注于商业气象的新兴气象公司发现,折腾半天商业气象还不如给气象局做软件项目来钱快,而且一旦签约就不用担心经费不能到位,因为气象局是预算单位,预算多少就要支出多少,否则就是预算不利。于是从开拓气象商业市场纷纷转向开拓气象局用户,想尽办法服务于气象局各个业务单位,为这些金主用户做软件平台。

在上篇推文中我提到过,我们的气象局目前还属于传统产业形态,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价值产能,其实投入和产出要认真评估的话也是完全不成正比的。气象业务平台很重要,要想实现智慧气象的宏伟蓝图没有一个对业务持续服务的智慧型软件平台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是当务之急。今天这个话题有些敏感,不宜在这里深入探讨,就提出问题而已。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留言或私信,我们再进一步探讨。今天就到这里,明天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4-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编外气象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