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再谈中台战略与气象业务建设

再谈中台战略与气象业务建设

作者头像
用户1247399
发布2020-06-11 15:28:08
5590
发布2020-06-11 15:28:0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编外气象人编外气象人

我曾经推过一篇《中台战略与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之经验分享》,简单聊了聊中台战略在气象部门的落地困境。最近看了《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一书的作者钟华的一段关于中台的对话访谈,其中谈到决定中台成败的四要素,对我思考中台在气象业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了一些启发,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所以今天跟大家再次聊聊中台战略与气象业务建设。

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台战略也受到打击,我发现中台的热度骤减,再也没有2019年各种创新大会上的中台热,并且越来越多关于中台的吐槽文章,简直让人开始怀疑中台是不是就只是一个概念。究其原因,中台落地成功案例少,失败的却很多。再想想去年一年我所在的气象部门也在实施的中台战略,似乎一直都停留在美好愿景中,实际的业务改变并不明显,并且中台在很多领导眼中简直就像个皇帝的新装,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多。对于中台战略的实施我从刚开始接触到亲自实践,艰难程度还是远远超出我的预期,其中很多问题我也是想得到但无法解决掉。但是中台战略思想我依然还是支持的,听了给我启蒙的《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一书作者亲自聊中台,再对照我参与的中台战略思想实施的业务系统建设,对当前遇到的困境也算找出一些原因。

对于中台,钟华的看法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驾驭和获益,这和企业所处状态有关,也和实施有关。可见成功落地中台战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气象部门也一样,某个实施环节做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失败。按照钟华对决定中台落地成败四个因素的剖析,我来逐一的做个对标理解。

第一点是企业高层对中台的认知和理解,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中台战略与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之经验分享》一文中我说过,中台是个“一把手”工程,是自上而下的组织实施过程。想起去年刚开始实施中台战略时,我们气象局各业务处室的领导们对中台的认知还属于空白阶段,只有局项目管理部门以及信息部门的部分人对中台有所了解,而对数字化转型这个更高层面的战略方向更是一头雾水。中台的落地实施是个全局层面的战略方向,绝不是信息网络部门一家之事。中台的建设相当于一个地基的搭建过程,领导层要认同中台战略,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支持中台的搭建。中台搭建是个需要花大价钱的过程,业务价值产出在开始阶段又非常慢,因此各业务处室在业务能力提升上对中台会有很大的落差,时间一长就会动摇继续实施的信心,那这时候就变成各业务处室的阵痛期了,领导感受到这个痛苦过程,如果再降低支持力度,那中台搭建就更难了。

第二点是要想清楚业务的顶层设计。中台建设不能脱离业务,关注气象局本身的业务更加重要。我曾经推过一篇《关注业务比钟情技术更重要》的文章,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中台建设,都是为了让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还是在实施中台战略之前,我们就一直在提业务的顶层设计,但直到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我们的业务顶层设计还是一个混沌体,只是停留在要建设分辨率更高的探测网、时效更快的智能网格预报体系以及智慧化的气象服务系统等等这种方向性的业务建设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并且能够实施的业务顶层设计仍旧没有出台。我们建设中台不应该是跟风,而是通过中台架构,提升我们气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让战略落地并能够持续的发展。做好气象局业务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否则在没有理清业务的顶层规划就匆忙投入到中台的搭建过程,就会导致不清楚在某个阶段需要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中台的落地自然会失败。回想一下我自己的实施过程,业务顶层设计还有点欠思考。

第三点是人才问题。中台建设不仅不是气象局信息部门一家之事,也不是只懂信息技术就能成功的事。这一点我深有感触,非常认同钟华先生的判断。按照钟华的理解,中台本质上是对企业全景梳理之后,进行抽象和共性、个性解耦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一定离不开业务专家,脱离业务专家做中台是不可能成功的,靠IT人员去做业务的梳理和抽象,本身输入源就会有很大的偏差和局限性。的确如此!做中台是个全局组织、团队建设过程。所有需要依托中台的气象业务处室都应该参与其中,而不是只依靠信息网络部门来支撑。其实在昨天的《气象应用软件开发的交付为什么总是延迟?》一文中我提到一点在需求分析和转化上往往会造成过于乐观的估计,其实就在于技术人员把气象业务理解的过于简单了。中台这个概念本身,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无论是气象业务专家还是IT技术架构师在中台实施过程中的要求都非常高,绝对不是一般的技术团队能够驾驭的,况且很多团队都没有架构师和气象业务专家。如果业务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合作关系上再不顺畅,中台落地更是难上加难。此外,当前我们过多的强调“微服务”架构,以为中台搭建就是“微服务”,就更加剧了中台成功落地的难度。

第四点,中台是解决整个业务链的贯穿体,需要构建科学的协同机制。中台原本是支持各个业务线产品的建设,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同产品线的团队需要对中台产生相应的依赖或者新的需求。由于协同不规范、协同不高效、业务边界不够清晰,导致业务端提的需求不被满足,从而演变成产品线或业务线对中台的期望转换成失望。负面信息的累加会对落地中台的团队造成极大阻力,这个过程就面临着很大的内耗。以上是钟华先生的理解,我觉得非常合理,全文转述过来。对于我的经验来说,目前还没到这个阶段,但我已经发现这种问题的苗头。现阶段还在中台搭建的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局限性,已经有很多负面信息出现,各业务处室之间的合作沟通也并不顺畅,协同机制还在摸索和磨合的阶段。相信钟华在阿里组建团队实施中台战略时一定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否则也难以理解的如此透彻。借钟华先生的经验,也为我们还在努力搭架中台的建设者提个醒,尽早构建多个气象业务部门的规范、高效以及业务边界清晰的协同机制,会让中台落地的成功几率增大不少。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一点关于中台战略在气象业务建设落地实施的思考,有不妥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下您的宝贵意见。谢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6-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编外气象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项目管理
CODING 项目管理(CODING Project Management,CODING-PM)工具包含迭代管理、需求管理、任务管理、缺陷管理、文件/wiki 等功能,适用于研发团队进行项目管理或敏捷开发实践。结合敏捷研发理念,帮助您对产品进行迭代规划,让每个迭代中的需求、任务、缺陷无障碍沟通流转, 让项目开发过程风险可控,达到可持续性快速迭代。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