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如何确定实验动物用药量?

如何确定实验动物用药量?

作者头像
Mark Chen
发布2020-07-30 11:37:17
1.5K0
发布2020-07-30 11:37:1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聊点学术

聊点学术

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天,自己穿着“猴服”给动物灌胃。

(和这个质量比,就差那么“亿”点点)

作为多年不沾染数学的医学生,当时的我总搞不清动物用药量的换算,套用导师给的Excel表格就是正道的光。

今儿把这个话题捋一捋,做个小总结。 各位放心参考,我已经变强了。


1.老生常谈的等效剂量

成人

猴或犬

兔子

大鼠

小鼠

等效倍数

1

1.5

5

7

10-11

上面这张表,估计搞中医药研究的最熟悉。这是一个粗略但常用的等效剂量计算倍数,是通过药理学教材中的等效剂量换算公式计算而来的一个常数。采用此方法计算时,一定要将剂量单位换算为mg/kg,然后再计算。 举个例子

如果成人用药剂量为4.0mg/kg,那么犬的等效剂量就是6mg/kg,大鼠的等效剂量就是28mg/kg,小鼠的为40-44mg/kg。 注意事项:个人认为此法适用于预实验摸索阶段的一般性药物剂量换算,因属于探索性预试,不用过于精密,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中药或者一些低毒药物的安全范围较宽,起效剂量范围较宽,这些药物完全可以采用此法。

但是如果是一些用量极少或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起效浓度范围很窄,此时便不宜采用这种计算方法了。严格地采用LD50,将其1/10,、1/20和1/30作为高、中、低剂量可能是更加适合的方法。

此外,如果最终的文章投给国内期刊一般不会引起审稿人的注意,但是有些时候投SCI,部分审稿人会问如何计算的等效剂量,此时可能需要回溯一下原始公式,并推导给审稿人查看。

2.初次试验的剂量

成人

犬类

兔或猴

大鼠

豚鼠

小鼠

剂量倍数

1

2

3

6

4.5

12

初试剂量倍数

1

1-3

2-4

4-10

3-9

8-14

此表也是根据成人剂量(mg/kg)换算而来的动物剂量倍数,但这个倍数是为了帮助我们选择初次试验剂量倍数范围的。

举个例子↓

根据上表,大鼠的剂量倍数是成人的6倍,那么初次试验时可选择给大鼠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4-10倍,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一个浓度进行第一次预试验摸索即可,例如选择4倍成人剂量。

若第一次预试验之后,发现药物没啥作用,此时可在此基础上增加2倍的药物剂量,即8倍成人剂量,开展第二次预试验。还没效果就来第三次,此次增加3.3倍,即13.2倍成人剂量。

当然了,若动物出现死亡或明显毒副反应,就反推倍数,相应降低剂量。

注意事项:范围的选择要看动物的状态、年龄以及药物强度、给药途径等。像肝肾衰竭动物模型等等就不宜选择较高的初试倍数,而是从低倍数开始。此外,假如口服剂量为50,那么皮注应该在50-100,肌注在12.5-16.6,静注在12.5。

总之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因素更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3.是否设置高、中、低剂量组

这个问题是目前争议较大的。

药效学上认为只要不是大型的或者贵重的动物都应该设置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便于获得药物有无作用、作用强弱和剂量变化关系等。体内药效学的高、中、低剂量梯度通常是等比的,即1:2:4:8或者1:3:9这两种方式。

设置高、中、低剂量组带来的最大困难是,检测指标经常没有剂量相关性,甚至自带矛盾。很可能会出现高剂量组疗效比低剂量组疗效差的尴尬情况,此时分析和解释结果会很麻烦。

我个人观点是只设置2个剂量组,折中一下。

但不论如何,设置多剂量组之后,对于动物数(n)要求较高,小鼠每组至少10只,大鼠至少8只,犬或者猴至少4只。

当然了,试验检测指标只包括一般性的计量资料可以如此设定动物数。如果涉及评分法之类的计数资料,动物数(n)可能还得往上加。

4.给药体积换算

直接举例子

① 体重2kg的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20%A药物溶液(20g完全溶于100ml水),若A药设计剂量为1g/kg,那么该注射多少体积的药物?

A药浓度为20%,则1g药物需溶于5ml水,1kg的兔子注射1g药物,则1kg兔子的注射体积为5ml。那么2kg兔子注射体积就是10ml。

②假如犬的肌注药物剂量为10mg/kg,肌注体积为1ml/kg,药物该配成多少浓度?

此时可认为1kg动物肌注1ml体积的液体中有10mg药物,也就是每100ml溶液中需要1000mg药物,配药时用1g药物充分溶解在100ml水中即可。

实在弄不清,就带上单位来换算,就搞清楚了。这才是正道的光!

5.体型系数换算

这个方法区别于表面积换算法,后者往往需要动物在其规定的体重范围内,否则会有较大误差。

然而,现实往往是动物体重增长较快,实验前、中、后期,体重变化较大,如果再抱着表面积计算会导致后期实际用药量降低。体型系数换算可以根据动物的实际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个人觉得更贴近实际。

计算公式如下

D代表种属剂量(mg/kg),R代表上表中的系数,W代表体重(kg)。 注:此表和公式引自《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第2版(李才、任立群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7-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聊点学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