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造假,最常见的也最直观的就是图片造假,其中两大重灾区,一个是western blot图的条带异常相似,另一个就是流式散点图的散点分布异常相似,本次事件涉及的就是流式散点图。
这篇文章发表在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影响因子2.985分,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区。
知名打假斗士Elisabeth M Bik 在Pubpeer上质疑这篇文章的流式散点图相似度过高。
作者很快就放出原始图以回应质疑,并回应将联系期刊进行修正。
但是很快Elisabeth M Bik再次质疑:原始图片中仍然存在高相似度,尤其难以解释的是,为何两个不同样品的图谱中,部分区域散点完全不同,部分区域散点又高度相似,即使是机器没有清洁干净或者两个文件被叠合了,也无法解释这样的相似性。同时,在这篇文章中,还发现了多个令人惊讶的高度相似。
作者很快又再次回应质疑,称已对可能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这两组细胞用了一个试管,然后又没有完全清洁干净。(这里注意Elisabeth M Bik曾提出即使机器没有清洁干净也难以解释这样的图谱)
Elisabeth M Bik这次的回应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即使你在流式细胞仪上用相同的样品和相同的试管进行重复跑样,也不会得到完全相同的散点,流式细胞仪会吸收不同的细胞,最终产生的散点会比较类似但不会完全一致。
而如果使用一根没有清洁干净的试管,跑另外一个样品,则绝对不会产生相同的散点。
我很乐意让我的Twitter关注者跟你解释一下流式细胞术的原理,而你的理论完全站不住脚。
这篇文章牵涉到4项国自然基金(No. 81572272; 81201778; 81201471; 81171818),以及多项省级基金,其中有不少还是专门给青年杰出科学家的基金支持。
Pubpeer中涉及该通讯作者的共有9篇文章,均为对图片相似度的质疑,其中5篇已有作者回应,基本都是图片确实存在问题,将联系期刊进行修正。
目前,通讯作者单位尚未作出回应,具体事实如何还需要静观其变。
以上部分内容翻译自Pubpeer网站,如有误,请以英文原文为准。
科研菌学术讨论群,在群内可以用自己的昵称,广告一律踢;其他公众号的宣传也不发,就算是要发,提前和小编商量和确认,不然也是一律踢哈。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请大家加我的时候就备注好“学术讨论群”以及自己的“单位+专业+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