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DeepFake检测新思路:用心跳做"信号",背后的"造假"模型也无处可逃

DeepFake检测新思路:用心跳做"信号",背后的"造假"模型也无处可逃

作者头像
AI科技评论
发布2020-09-14 14:23:25
7140
发布2020-09-14 14:23:2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科技评论AI科技评论

作者 | 蒋宝尚

编辑 | 青 暮

DeeFake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由它为基础开发“AI换脸”术,一方面应用在影视文化行业的想象空间极大,另一方面恶搞与色情影片却是对人性的耸动。

此类检测技术,大多都是“二分类”检测方法,虽然也能达到98%的准确率,然而这些检测方法往往会受到过渡匹配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图片时,检测方法的性能会显著下降。

更为具体一点,能区分真人和照片的技术叫做liveness detection,中文叫做“活体取证”。当前的技术主要是根据分辨率、三维信息、眼动等来区分,因为翻拍的照片分辨率比直接从真人上采集的照片在质量、分辨率上有差别。

论文下载地址:https://arxiv.org/pdf/2008.11363.pdf

近日,宾汉姆顿大学和英特尔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算法,号称能用视频中的生物信号检测这个视频是否是伪造的。

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识别出假视频背后的生成模型。其中,生成模型的判断是在DeepFakes、Face2Face、FaceSwap、NeuralTex中做“选择题”。

进过实验,该方法对假视频的检测准确率为97.29%,对假视频背后生成模型的识别准确率93.39%。

值得一提的是,论文中利用的生物信号是心跳,采用的方法是PPG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原理(PhotoPlethysmoGraphy),简单来说利用光率的脉动变化,折算成电信号,从而对应成心率。

1

基于心跳的假视频检测法

整个算法遵循的观察规律是:生物信号还没有保存在假视频中,这些信号在生成噪声时也产生了不同的标识。

换句话说,假视频中显示的“人”不会表现出与真实视频中的人相似的心跳模式。

因此,用心跳检测假视频的思想可以大致概括为:可以将生物信号解释为在某种已知维度上的投影,从而可以找到每个生成模型的唯一签名(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遮挡、照明条件如何变化,这些标识在真实视频是不存在的。利用这些标识可以找到假视频背后的生成模型,然后反过来提高整体的假视频检测精度。

在具体工作中,作者从人脸的不同位置提取了32个原始PPG信号(32 raw PPG),然后将这些信号连同它们的谱密度一起编码到一个时空块中,这就是所谓的PPG单元(PPG cell)。作者将PPG单元(PPG cell)输入到现成的神经网络中,从而识别源生成模型的不同标识。

在网络架构中,作者引入多个类来进行源检测,从而更加重视深度学习模型的体系结构。他们将整个识别任务表示为:具有相同概率类别的不同生成源和真实视频的多标签分类任务。

在模型训练过程中,作者在FaceForensics++(FF)数据集上构建了学习设置,其中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比例为7:3。由于FF数据集包含4种不同的假视频生成模型,作者添加了真实的视频作为第5类。

作者先使用了具有3个VGG块的简单CNN,在FF数据集中的5个类别(4个生成模型+1个真实视频)上实现了68.45%精度的PPG单元块分类。随后作者猜测,可能需要一个更高容量的模型才能提升分类精度。所以,他们用另一个VGG块进行扩展,从而得到了75.49%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证明“猜测”,作者使用VGG16、VGG19、InceptionV3、Xception、ResNet50、DenseNet201和MobileNet进行了实验,训练时间为100个epochs,结果如上图所示:VGG19精度最高。

另外,像DenseNet和MobileNet这样的复杂网络由于过拟合,虽然达到了非常高的训练精度,但在测试集上的效果不如人意。

为了证明作者的方法可以扩展到新的模型,其将FF数据集与CelebDF数据集结合了起来,具体操作是从CelebDF中随机选择了1000个假视频,创建为第六个类。

最后,作者的方法在CelebDF上达到了93.69%的假视频检测准确率和92.17%的生成模型检测准确率。因此,得出结论:利用生物信息检测假视频的模型具有泛化性。

via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26522.html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9/03/ai-researchers-use-heartbeat-detection-to-identify-deepfake-videos/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9-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科技评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人脸融合
人脸融合(Face Fusion)可将一张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特征融合到模板图像中的特定人物上,生成的图片既兼具指定图像和模板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也保持了模板图像中人物的姿态、表情、动作等属性,支持单脸、多脸、选脸融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