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在这个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还是技术职场中的精英,都会面临需要持续提升。但是如果只知道提升技术能力,忽略了一些技巧和技术素养的培养和习惯。你会发现你再有能力,也变得无用武之地。因为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只依赖TA的装备。更多的是技巧,经验,应变能力还有思想。
这篇文章会教5大法则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开发者,在众多开发者中脱颖而出的诀窍,也会在我们的技术职业生涯中给我们很多的帮助。

多数拿到新功能需求,大致有思路就直接下手开始写代码,半天下来发现这个需求或者功能越想越复杂。前进的路开始迷茫,内心越来越烦躁(甚至开始埋冤产品,这个需求怎么搞那么复杂,太坑了!),秃头的噩梦开始了。(╯ಠ_ ಠ)╯
其实开始写代码之前,思路就没有整理清楚或者目标不明确,想着想着就偏离了初衷。越深入考虑就越复杂,考虑到解耦代码,封装服务,设计数据库,扩展性,通用型等等这些因素。想想都已经迈入了从0到放弃的节奏了。甚至遇到过“杞人忧天”的程序猿小哥哥,小姐姐。TA们问我说:“如果那一天服务器在我处理的时候停电了怎么办呀,如果服务器爆炸了呢?!”(这种绝对不夸张,还真的有哈)
其实就是因为前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设计所以才会导致后面的手慌脚乱。
投入代码的海洋之前,我们需要先深度思考这个功能需求,整理清楚它的目的,场景,难点。
明确功能需求的目的,了解清楚它是用来做什么,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好比如现在是要开发一个文章搜索。一听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呢?文章标题搜索?全文搜索?拆词搜索?标签化搜索?还能想到更多各式各样的搜索功能可以在这个功能需求中实现。如果不明确目的是什么,可能一开始就想复杂了。最终可能只是需要一个简单的标题搜索而已。而我们花了半天在想一大堆的可能性,系统要承载这个功能需要如何设计。场景因素决定了这个功能的技术架构,也决定它的难度等级。那场景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个功能规模的影响因素,举个例子:后端来说场景可以是这个文章搜索涉及的数据量级,还有使用的用户量级和并发量级。这些都是会直接关系到后端架构的设计,和代码的编写策略。那如果是前端呢?前端要考虑的因素有:这个搜索是否有重复使用性(是否需要封装成组件),是否需要加强的交互(比如,实时联想历史搜索或者关键词),是否涉及前端需要数据与交互结合处理数据来达到一些特殊交互。这些都是直接和前端的实现方式息息相关的。明确目的,锁定场景后,就可以开始解刨功能需求找到技术难点。注意一个误区,这个思考过程不是决定技术架构和策略,这里只是单纯通过已有的关联性系统功能,技术能力范围,数据量级,用户量级,开发时效等因素排查出这个功能需求开发的难点。如果在这里就开始考虑到设计和策略,我们就会过多的花时间在一两个难点上,甚至过度设计。我们的重点是分析出某些部分的存在难度,先解刨出来,后面开始架构设计和策略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到这些难点。?小结一下:在设计和开发一个功能需求前,有一个系统化的思考模式可以让我们快速的明白一个功能需求和整理思路!==习惯先深度思考,可以大大提高自身技术的成长。慢慢我们会发现你分析一个功能需求会看的更加透彻,开发效率也会随之上升。==
开发任何一个功能,特别是大型系统,我们都是需要有一个架构设计的过程。系统架构设计会包括:
设计这个功能也是有一套方式方法可以提高这方面的效果和能力。
?小结一下:做好功能需求整理和设计模式的建立,对于功能需求的了解已经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理解的相对透彻。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一头扎进去代码的海洋了。你会发现自己的代码会写的很顺畅,一种乘风破浪的感觉,恍惚敲代码都带风。

接到一个功能需求时,众多开发者都会觉得,这个需求含有多个功能点,感觉无从入手。还会有一种莫名的复杂感。这个是因为一个功能需求里面很多时候对开发来说都是参合了多个小功能。
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的分解需求为多个小任务。在《如果高效学习编程》中也有提到一个观点 --- “化繁为简,小步快跑”,把复杂的功能拆分成多个小的点,也能让自己会迅速的开展工作。同时也会更有冲劲,每个任务如果太过复杂,实现时间太过长,会慢慢觉得枯燥无味,效率就会大大下降。
我团队的很多小伙伴一开始自己拆解功能需求的时候,经常会问我,“不知道需求怎么拆解,感觉拆的太细又不实际,但是如果不拆细,又觉得没有拆的必要“。这里我来给大家一些方法来拆解功能需求:
业务流,逻辑流,数据流。可以使用这个流程分解。?小结一下:当我们接到的功能需求较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需求“化繁为简,小步快跑”的方式进行分解。这个会大大有利于我们提高效率。毕竟在技术开发中长跑是会精疲力尽的,小步快跑才能让我们高效使用脑力。分解需求还能让我们注意到更细微的功能点,那样我们不会在复杂的功能需求中遗漏一下微小的功能点。

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者们往往会沈醉于自己的完美代码之中。我一开始也是如此,自己写了一个服务,无论是命名,写法,封装,逻辑设计,架构设计等等,我都觉得是完美无暇了,甚至觉得都被自己的代码美到了。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就越是无法发现美中不足。我们要接受一个现实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首先要明白,自身的问题大部分人大概率都会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是:自己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不会觉得自己是有可以改善的点,也会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我们需要人来提点和指出我们的不足和缺点。人生如果有一面好的镜子是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推动自己改变,成长,提升。不然人会深醉在自己的迷惑中无法找到自身的缺点,最终就是走入无法突破的瓶颈。
在开发中也是,找一个或多个开发小伙伴审查自己的代码。因为每个开发者都拥有不同的经验。一个优秀的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有自身特别专研的领域和技术能力。或多或少都是一种互补的状态下组成的团队。所以互相审查代码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彼此的特长和优点,然而达到最大化的互补,共同写出最好的代码。
在我的团队中提出使用结队开发,代码审查制的时候,我收到很多反馈:“我们本来就是敏捷迭代开发,时间很紧凑,不够时间去审查”,“每个人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有些人无法读懂彼此的代码”,“功能里面掺合着业务和功能需求的业务流程,对方没有做我的功能业务,看不懂呀”等等等等。一开始大家勇于提出了很多问题。
那我们怎么搞?不用慌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提出解决方案:
方案: 每个人在每天早上就花1小时,审查前一天小伙伴们提交审核的代码,然后在Gitlab这种代码管理平台中直接在代码中填写反馈意见。这样时间是可控的,也不会让开发者浪费太多时间在审查中。方案: 首先开个群,或者开个会议,互相提出自己的优缺点,还有提出自己今年想提升的方面。找到团队成员各自的强项其实问题就好解决了。把强项和有这方面想提升的人结队开发,这样就可以发挥有强项人的能力,同时帮助了有这块短板的战友。而且,别人的强项也可能是你的短板,很少有开发者是方方面面都很强的。别人身上肯定有你可以学到的东西。所以彼此都有良好的学习文化和心态。方案: 所以我们让开发者互相审查的是,代码质量,实现方式,架构设计,代码规范,编写策略等方面,这种是不需要知道业务的,如果这些有涉及业务的需要才那么实现的,可以询问对方计算难点在哪里:是查询?数据的处理?审查的重点放在技术本事不是业务代码的层面上。?小结一下:

开发者在日常工作中,都是要高度集中,脑力全开的状态下工作的。所以环境造成的干扰对开发者而言是很影响效率的。一个难题,一段代码的思路,都是需要高度集中,在大脑中1000QPS的输出速度来思考问题和逻辑。所以如果在过程中被声音,交谈,或者其它环境的干扰,就会被打断思路,然后陷入一个不停的思路重组的过程,大量的时间都被消耗掉了。
当年我刚刚当上了研发主管,开发与管理并行。发现自己每天都处于高并发状态,同时几件事情在处理,沟通,回答问题,协调工作,分析需求,与产品经理互怼,功能设计,功能规划,任务分解,然后就是研发。这一堆的事情都是日常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发现在研发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来打断我的思路,当我大脑在全速前进的时候,突然在高速公路上出现了一个“程咬金”。解决了TA的疑问之后,重新投入研发,需要花至少10分钟重新整理思路和投入状态,大脑回归原来的速度。但是万万没想到,第二个人又来了。当时的我就感叹了一句,“做一个小小开发真的是太幸福了”。
其实不只是技术管理岗会遇到这种问题,做一个研发组的开发者也会遇到,会有产品经理,测试,其他同事来请教你,给你指bug等等的事情需要和你沟通。所以这种干扰是无法在岗位或者职责上避免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做一个静静的小开发呀?(ლ `Д ́ )ლ,我来告诉你一些小秘诀吧:
?小结一下:技术研发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活,大脑的QPS需要保持在较高的速度和状态才能达到高效。所以要学会自控,更要把控好自己所在的环境与人。时间是宝贵的,只有珍惜时间才会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量度的产出。如果你能做到,你会发现你加班会变少,工作效率会提高。

开发者的研发速度快固然是好,但是只追求速度,就会降低质量,到头来我们会发现总的完成速度可能更长。为什么? 速度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速度过快,就会降低质量,质量降低了,后面你会累积很多技术债,你的功能就会出现很多BUG,还有可能出现性能,写法,规范问题。后面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给自己擦屁股,甚至还需要你的战友为我们擦屁股。所以呢?快不一定真的快,“正所谓急功近利,最后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养成重视自己的代码质量的习惯,包括:
?小总结一下:当你养成了好的编写代码的习惯,有了高质量的代码产出,你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高手,“快,恨,准”。要知道,如果你一开始只最求速度,你最后的技术债会严重拖累你的。最后时间都花在插屁股上了。适得其反!
看完这边文章我们发现做为一个开发者,不只是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技术素养也是重中之重。只有技术能力,在职场中会有很多压力,职场中是不会给我们全世界的时间来开发,也不会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我们集中。所以作为一个更出色的程序员,我们身上必须拥有更多的防身技能,才能在我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情况和问题出现时,我们能处于泰然,游刃有余。往往也是这些能耐才能让我们与众多的开发者有明显的区别。
希望这5大法则可以助你在技术行业里成为更出色的开发者,在众多的开发者中脱颖而出,升级加薪,走上技术和人生的巅峰。
在本文章里面有讲述到一些我其他文章中的观点,如果想详细阅读,这里有一些推荐阅读的文章。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你们的点赞和关注都是给予我继续写作最大的动力。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在代码的海洋中找到快乐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