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自@谭光志 链接: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37752931,也可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将分成以下 7 个小节:
部分小节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实战教程,让大家动手实践。
另外我还写了一个前端工程化 demo 放在github上。这个 demo 包含了 js、css、git 验证,其中 js、css 验证需要安装 VSCode,具体教程在下文中会有提及。
对于前端来说,技术选型挺简单的。就是做选择题,三大框架中选一个。个人认为可以依据以下两个特点来选:
第二点对于小公司来说,特别重要。本来小公司就不好招人,要是还选一个市场占有率不高的框架(例如 Angular),简历你都看不到几个...
UI 组件库更简单,github 上哪个 star 多就用哪个。star 多,说明用的人就多,很多坑别人都替你踩过了,省事。
先来看看统一代码规范的好处:
当团队的成员都严格按照代码规范来写代码时,可以保证每个人的代码看起来都像是一个人写的,看别人的代码就像是在看自己的代码。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并坚持规范的开发习惯。
建议找一份好的代码规范,在此基础上结合团队的需求作个性化修改。下面列举一些 star 较多的 js 代码规范:
css 代码规范也有不少,例如:
使用 eslint 可以检查代码符不符合团队制订的规范,下面来看一下如何配置 eslint 来检查代码。
下载依赖
// eslint-config-airbnb-base 使用 airbnb 代码规范
npm i -D babel-eslint eslint eslint-config-airbnb-base eslint-plugin-import
package.json
的scripts
加上这行代码"lint": "eslint --ext .js test/ src/ bin/"
。然后执行npm run lint
即可开始验证代码。不过这样检查代码效率太低,每次都得手动检查。并且报错了还得手动修改代码。
为了改善以上缺点,我们可以使用 VSCode。使用它并加上适当的配置可以在每次保存代码的时候,自动验证代码并进行格式化,省去了动手的麻烦。
css 检查代码规范则使用stylelint
插件。
由于篇幅有限,具体如何配置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ESlint + stylelint + VSCode自动格式化代码(2020)。
git 规范包括两点:分支管理规范、git commit 规范。
一般项目分主分支(master)和其他分支。
当有团队成员要开发新功能或改 BUG 时,就从 master 分支开一个新的分支。例如项目要从客户端渲染改成服务端渲染,就开一个分支叫 ssr,开发完了再合并回 master 分支。
如果改一个 BUG,也可以从 master 分支开一个新分支,并用 BUG 号命名(不过我们小团队嫌麻烦,没这样做,除非有特别大的 BUG)。
<type>(<scope>): <subject>
<BLANK LINE>
<body>
<BLANK LINE>
<footer>
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使用空行分割):
示例
如果修复的这个BUG只影响当前修改的文件,可不加范围。如果影响的范围比较大,要加上范围描述。
例如这次 BUG 修复影响到全局,可以加个 global。如果影响的是某个目录或某个功能,可以加上该目录的路径,或者对应的功能名称。
// 示例1
fix(global):修复checkbox不能复选的问题
// 示例2 下面圆括号里的 common 为通用管理的名称
fix(common): 修复字体过小的BUG,将通用管理下所有页面的默认字体大小修改为 14px
// 示例3
fix: value.length -> values.length
feat: 添加网站主页静态页面
这是一个示例,假设对点检任务静态页面进行了一些描述。
这里是备注,可以是放BUG链接或者一些重要性的东西。
chore 的中文翻译为日常事务、例行工作,顾名思义,即不在其他 commit 类型中的修改,都可以用 chore 表示。
chore: 将表格中的查看详情改为详情
其他类型的 commit 和上面三个示例差不多,就不说了。
验证 git commit 规范,主要通过 git 的pre-commit
钩子函数来进行。当然,你还需要下载一个辅助工具来帮助你进行验证。
下载辅助工具
npm i -D husky
在package.json
加上下面的代码
"husky": {
"hooks": {
"pre-commit": "npm run lint",
"commit-msg": "node script/verify-commit.js",
"pre-push": "npm test"
}
}
然后在你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script
,并在下面新建一个文件verify-commit.js
,输入以下代码:
const msgPath = process.env.HUSKY_GIT_PARAMS
const msg = require('fs')
.readFileSync(msgPath, 'utf-8')
.trim()
const commitRE = /^(feat|fix|docs|style|refactor|perf|test|workflow|build|ci|chore|release|workflow)(\(.+\))?: .{1,50}/
if (!commitRE.test(msg)) {
console.log()
console.error(`
不合法的 commit 消息格式。
请查看 git commit 提交规范:https://github.com/woai3c/Front-end-articles/blob/master/git%20commit%20style.md
`)
process.exit(1)
}
现在来解释下各个钩子的含义:
"pre-commit": "npm run lint"
,在git commit
前执行npm run lint
检查代码格式。"commit-msg": "node script/verify-commit.js"
,在git commit
时执行脚本verify-commit.js
验证 commit 消息。如果不符合脚本中定义的格式,将会报错。"pre-push": "npm test"
,在你执行git push
将代码推送到远程仓库前,执行npm test
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失败,将不会执行这次推送。主要是项目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命名方式。
用我们的 Vue 项目举个例子。
├─public
├─src
├─test
一个项目包含 public(公共资源,不会被 webpack 处理)、src(源码)、test(测试代码),其中 src 目录,又可以细分。
├─api (接口)
├─assets (静态资源)
├─components (公共组件)
├─styles (公共样式)
├─router (路由)
├─store (vuex 全局数据)
├─utils (工具函数)
└─views (页面)
文件名称如果过长则用 - 隔开。
UI 规范需要前端、UI、产品沟通,互相商量,最后制定下来,建议使用统一的 UI 组件库。
制定 UI 规范的好处:
测试是前端工程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就是找出 bug,越早发现 bug,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低。并且,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将来,而不是当下。
设想一下半年后,你的项目要加一个新功能。在加完新功能后,你不确定有没有影响到原有的功能,需要测试一下。由于时间过去太久,你对项目的代码已经不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写测试,你就得手动一遍一遍的去试。而如果写了测试,你只需要跑一遍测试代码就 OK 了,省时省力。
写测试还可以让你修改代码时没有心理负担,不用一直想着改这里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引起 BUG?而写了测试就没有这种担心了。
在前端用得最多的就是单元测试(主要是端到端测试我用得很少,不熟),这里着重讲解一下。
单元测试就是对一个函数、一个组件、一个类做的测试,它针对的粒度比较小。它应该怎么写呢?
例如一个取绝对值的函数abs()
,输入1,2
,结果应该与输入相同;输入-1,-2
,结果应该与输入相反。如果输入非数字,例如"abc"
,应该抛出一个类型错误。
假设有这样一个类:
class Math {
abs() {
}
sqrt() {
}
pow() {
}
...
}
单元测试,必须把这个类的所有方法都测一遍。
组件测试比较难,因为很多组件都涉及了 DOM 操作。
例如一个上传图片组件,它有一个将图片转成 base64 码的方法,那要怎么测试呢?一般测试都是跑在 node 环境下的,而 node 环境没有 DOM 对象。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传图片的过程:
<input type="file" />
,选择图片上传。input
的change
事件,获取file
对象。FileReader
将图片转换成 base64 码。这个过程和下面的代码是一样的: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onchange = function fileChangeHandler(e) {
const file = e.target.files[0]
const reader = new FileReader()
reader.onload = (res) => {
const fileResult = res.target.result
console.log(fileResult) // 输出 base64 码
}
reader.readAsDataURL(file)
}
上面的代码只是模拟,真实情况下应该是这样使用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onchange = function fileChangeHandler(e) {
const file = e.target.files[0]
tobase64(file)
}
function tobase64(file)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reader = new FileReader()
reader.onload = (res) => {
const fileResult = res.target.result
resolve(fileResult) // 输出 base64 码
}
reader.readAsDataURL(file)
})
}
可以看到,上面代码出现了 window 的事件对象event
、FileReader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提供这两个对象,就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运行它。所以我们可以在测试环境下加上这两个对象:
// 重写 File
window.File = function () {}
// 重写 FileReader
window.FileReader = function () {
this.readAsDataURL = function () {
this.onload
&& this.onload({
target: {
result: fileData,
},
})
}
}
然后测试可以这样写:
// 提前写好文件内容
const fileData = 'data:image/test'
// 提供一个假的 file 对象给 tobase64() 函数
function test() {
const file = new File()
const event = { target: { files: [file] } }
file.type = 'image/png'
file.name = 'test.png'
file.size = 1024
it('file content', (done) => {
tobase64(file).then(base64 => {
expect(base64).toEqual(fileData) // 'data:image/test'
done()
})
})
}
// 执行测试
test()
通过这种 hack 的方式,我们就实现了对涉及 DOM 操作的组件的测试。我的vue-upload-imgs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写的单元测试,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TDD 就是根据需求提前把测试代码写好,然后根据测试代码实现功能。
TDD 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你的需求经常变(你懂的),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很有可能你天天都在改测试代码,业务代码反而没怎么动。
所以到现在为止,三年多的程序员生涯,我还没尝试过 TDD 开发。
虽然环境如此艰难,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该试一下 TDD 的。例如在你自己负责一个项目又不忙的时候,可以采用此方法编写测试用例。
我常用的测试框架是jest,好处是有中文文档,API 清晰明了,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在没有学会自动部署前,我是这样部署项目的:
npm run test
。git push
。npm run build
。一次两次还行,如果天天都这样,就会把很多时间浪费在重复的操作上。所以我们要学会自动部署,彻底解放双手。自动部署(又叫持续部署 Continuous Deployment,英文缩写 CD)一般有两种触发方式:
webhook
事件。轮询,就是构建软件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执行打包、部署操作。
这种方式不太好,很有可能软件刚部署完我就改代码了。为了看到新的页面效果,不得不等到下一次构建开始。
另外还有一个副作用,假如我一天都没更改代码,构建软件还是会不停的执行打包、部署操作,白白的浪费资源。
所以现在的构建软件基本采用监听webhook
事件的方式来进行部署。
webhook
事件webhook 钩子函数,就是在你的构建软件上进行设置,监听某一个事件(一般是监听push
事件),当事件触发时,自动执行定义好的脚本。
例如Github Actions
,就有这个功能。
对于新人来说,仅看我这一段讲解是不可能学会自动部署的。为此我特地写了一篇自动化部署教程,不需要你提前学习自动化部署的知识,只要照着指引做,就能实现前端项目自动化部署。
前端项目自动化部署——超详细教程(Jenkins、Github Actions),教程已经奉上,各位大佬看完后要是觉得有用,不要忘了点赞,感激不尽。
监控,又分性能监控和错误监控,它的作用是预警和追踪定位问题。
性能监控一般利用window.performance
来进行数据采集。
Performance 接口可以获取到当前页面中与性能相关的信息,它是 High Resolution Time API 的一部分,同时也融合了 Performance Timeline API、Navigation Timing API、 User Timing API 和 Resource Timing API。
这个 API 的属性timing
,包含了页面加载各个阶段的起始及结束时间。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timing
各个属性的意义,我在知乎找到一位网友对于timing
写的简介(忘了姓名,后来找不到了,见谅),在此转载一下。
timing: {
// 同一个浏览器上一个页面卸载(unload)结束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上一个页面,这个值会和fetchStart相同。
navigationStart: 1543806782096,
// 上一个页面unload事件抛出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上一个页面,这个值会返回0。
unloadEventStart: 1543806782523,
// 和 unloadEventStart 相对应,unload事件处理完成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上一个页面,这个值会返回0。
unloadEventEnd: 1543806782523,
// 第一个HTTP重定向开始时的时间戳。如果没有重定向,或者重定向中的一个不同源,这个值会返回0。
redirectStart: 0,
// 最后一个HTTP重定向完成时(也就是说是HTTP响应的最后一个比特直接被收到的时间)的时间戳。
// 如果没有重定向,或者重定向中的一个不同源,这个值会返回0.
redirectEnd: 0,
// 浏览器准备好使用HTTP请求来获取(fetch)文档的时间戳。这个时间点会在检查任何应用缓存之前。
fetchStart: 1543806782096,
// DNS 域名查询开始的UNIX时间戳。
//如果使用了持续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或者这个信息存储到了缓存或者本地资源上,这个值将和fetchStart一致。
domainLookupStart: 1543806782096,
// DNS 域名查询完成的时间.
//如果使用了本地缓存(即无 DNS 查询)或持久连接,则与 fetchStart 值相等
domainLookupEnd: 1543806782096,
// HTTP(TCP) 域名查询结束的时间戳。
//如果使用了持续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或者这个信息存储到了缓存或者本地资源上,这个值将和 fetchStart一致。
connectStart: 1543806782099,
// HTTP(TCP) 返回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建立时的时间戳。
// 如果建立的是持久连接,则返回值等同于fetchStart属性的值。连接建立指的是所有握手和认证过程全部结束。
connectEnd: 1543806782227,
// HTTPS 返回浏览器与服务器开始安全链接的握手时的时间戳。如果当前网页不要求安全连接,则返回0。
secureConnectionStart: 1543806782162,
// 返回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时(或开始读取本地缓存时)的时间戳。
requestStart: 1543806782241,
// 返回浏览器从服务器收到(或从本地缓存读取)第一个字节时的时间戳。
//如果传输层在开始请求之后失败并且连接被重开,该属性将会被数制成新的请求的相对应的发起时间。
responseStart: 1543806782516,
// 返回浏览器从服务器收到(或从本地缓存读取,或从本地资源读取)最后一个字节时
//(如果在此之前HTTP连接已经关闭,则返回关闭时)的时间戳。
responseEnd: 1543806782537,
// 当前网页DOM结构开始解析时(即Document.readyState属性变为“loading”、相应的 readystatechange事件触发时)的时间戳。
domLoading: 1543806782573,
// 当前网页DOM结构结束解析、开始加载内嵌资源时(即Document.readyState属性变为“interactive”、相应的readystatechange事件触发时)的时间戳。
domInteractive: 1543806783203,
// 当解析器发送DOMContentLoaded 事件,即所有需要被执行的脚本已经被解析时的时间戳。
domContentLoadedEventStart: 1543806783203,
// 当所有需要立即执行的脚本已经被执行(不论执行顺序)时的时间戳。
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1543806783216,
// 当前文档解析完成,即Document.readyState 变为 'complete'且相对应的readystatechange 被触发时的时间戳
domComplete: 1543806783796,
// load事件被发送时的时间戳。如果这个事件还未被发送,它的值将会是0。
loadEventStart: 1543806783796,
// 当load事件结束,即加载事件完成时的时间戳。如果这个事件还未被发送,或者尚未完成,它的值将会是0.
loadEventEnd: 1543806783802
}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几个有用的时间
// 重定向耗时
redirect: timing.redirectEnd - timing.redirectStart,
// DOM 渲染耗时
dom: timing.domComplete - timing.domLoading,
// 页面加载耗时
load: timing.loadEventEnd - timing.navigationStart,
// 页面卸载耗时
unload: timing.unloadEventEnd - timing.unloadEventStart,
// 请求耗时
request: timing.responseEnd - timing.requestStart,
// 获取性能信息时当前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就是白屏时间,它指从输入网址,到页面开始显示内容的时间。
将以下脚本放在</head>
前面就能获取白屏时间。
<script>
whiteScreen = new Date() - performance.timing.navigationStart
</script>
通过这几个时间,就可以得知页面首屏加载性能如何了。
另外,通过window.performance.getEntriesByType('resource')
这个方法,我们还可以获取相关资源(js、css、img...)的加载时间,它会返回页面当前所加载的所有资源。
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我们只需用到以下几个信息
// 资源的名称
name: item.name,
// 资源加载耗时
duration: item.duration.toFixed(2),
// 资源大小
size: item.transferSize,
// 资源所用协议
protocol: item.nextHopProtocol,
现在,写几行代码来收集这些数据。
// 收集性能信息
const getPerformance = () => {
if (!window.performance) return
const timing = window.performance.timing
const performance = {
// 重定向耗时
redirect: timing.redirectEnd - timing.redirectStart,
// 白屏时间
whiteScreen: whiteScreen,
// DOM 渲染耗时
dom: timing.domComplete - timing.domLoading,
// 页面加载耗时
load: timing.loadEventEnd - timing.navigationStart,
// 页面卸载耗时
unload: timing.unloadEventEnd - timing.unloadEventStart,
// 请求耗时
request: timing.responseEnd - timing.requestStart,
// 获取性能信息时当前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return performance
}
// 获取资源信息
const getResources = () => {
if (!window.performance) return
const data = window.performance.getEntriesByType('resource')
const resource = {
xmlhttprequest: [],
css: [],
other: [],
script: [],
img: [],
link: [],
fetch: [],
// 获取资源信息时当前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data.forEach(item => {
const arry = resource[item.initiatorType]
arry && arry.push({
// 资源的名称
name: item.name,
// 资源加载耗时
duration: item.duration.toFixed(2),
// 资源大小
size: item.transferSize,
// 资源所用协议
protocol: item.nextHopProtocol,
})
})
return resource
}
通过对性能及资源信息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出页面加载慢有以下几个原因:
除了用户网速过慢,我们没办法之外,其他两个原因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性能优化将在下一节《性能优化》中会讲到。
现在能捕捉的错误有三种。
addEventListener('error', callback, true)
在捕获阶段捕捉资源加载失败错误。window.onerror
捕捉 js 错误。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callback)
捕捉 promise 错误,但是没有发生错误的行数,列数等信息,只能手动抛出相关错误信息。我们可以建一个错误数组变量errors
在错误发生时,将错误的相关信息添加到数组,然后在某个阶段统一上报,具体如何操作请看代码
// 捕获资源加载失败错误 js css img...
addEventListener('error', e => {
const target = e.target
if (target != window) {
monitor.errors.push({
type: target.localName,
url: target.src || target.href,
msg: (target.src || target.href) + ' is load error',
// 错误发生的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
}, true)
// 监听 js 错误
window.onerror = function(msg, url, row, col, error) {
monitor.errors.push({
type: 'javascript',
row: row,
col: col,
msg: error && error.stack? error.stack : msg,
url: url,
// 错误发生的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
// 监听 promise 错误 缺点是获取不到行数数据
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e => {
monitor.errors.push({
type: 'promise',
msg: (e.reason && e.reason.msg) || e.reason || '',
// 错误发生的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
通过错误收集,可以了解到网站错误发生的类型及数量,从而可以做相应的调整,以减少错误发生。 完整代码和 DEMO 请看我另一篇文章前端性能和错误监控的末尾,大家可以复制代码(HTML文件)在本地测试一下。
性能数据可以在页面加载完之后上报,尽量不要对页面性能造成影响。
window.onload = () => {
// 在浏览器空闲时间获取性能及资源信息
//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API/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
if (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 {
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 => {
monitor.performance = getPerformance()
monitor.resources = getResources()
})
} else {
setTimeout(() => {
monitor.performance = getPerformance()
monitor.resources = getResources()
}, 0)
}
}
当然,你也可以设一个定时器,循环上报。不过每次上报最好做一下对比去重再上报,避免同样的数据重复上报。
我在DEMO里提供的代码,是用一个errors
数组收集所有的错误,再在某一阶段统一上报(延时上报)。
其实,也可以改成在错误发生时上报(即时上报)。这样可以避免在收集完错误延时上报还没触发,用户却已经关掉网页导致错误数据丢失的问题。
// 监听 js 错误
window.onerror = function(msg, url, row, col, error) {
const data = {
type: 'javascript',
row: row,
col: col,
msg: error && error.stack? error.stack : msg,
url: url,
// 错误发生的时间
time: new Date().getTime(),
}
// 即时上报
axios.post({ url: 'xxx', data, })
}
window.performance
API 是有缺点的,在 SPA 切换路由时,window.performance.timing
的数据不会更新。
所以我们需要另想办法来统计切换路由到加载完成的时间。
拿 Vue 举例,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切换路由时,在路由的全局前置守卫beforeEach
里获取开始时间,在组件的mounted
钩子里执行vm.$nextTick
函数来获取组件的渲染完毕时间。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store.commit('setPageLoadedStartTime', new Date())
})
mounted() {
this.$nextTick(() => {
this.$store.commit('setPageLoadedTime', new Date() - this.$store.state.pageLoadedStartTime)
})
}
除了性能和错误监控,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使用window.navigator
可以收集到用户的设备信息,操作系统,浏览器信息...
是指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访问您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只被计算一次。一天内同个访客多次访问仅计算一个UV。 在用户访问网站时,可以生成一个随机字符串+时间日期,保存在本地。在网页发生请求时(如果超过当天24小时,则重新生成),把这些参数传到后端,后端利用这些信息生成 UV 统计报告。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用户每1次对网站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1个PV。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累计,用以衡量网站用户访问的网页数量。
传统网站
用户在进入 A 页面时,通过后台请求把用户进入页面的时间捎上。过了 10 分钟,用户进入 B 页面,这时后台可以通过接口捎带的参数可以判断出用户在 A 页面停留了 10 分钟。
SPA
可以利用 router 来获取用户停留时间,拿 Vue 举例,通过router.beforeEach``destroyed
这两个钩子函数来获取用户停留该路由组件的时间。
通过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属性以及屏幕高度,可以判断用户是否浏览完网站内容。
通过document.referrer
属性,可以知道用户是从哪个网站跳转而来。
通过分析用户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的浏览习惯、爱好等等信息,想想真是恐怖,毫无隐私可言。
前面说的都是监控原理,但要实现还是得自己动手写代码。为了避免麻烦,我们可以用现有的工具 sentry 去做这件事。sentry 是一个用 python 写的性能和错误监控工具,你可以使用 sentry 提供的服务(免费功能少),也可以自己部署服务。现在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sentry 提供的服务实现监控。
打开https://sentry.io/signup/
网站,进行注册。
选择项目,我选的 Vue。
选完项目,下面会有具体的 sentry 依赖安装指南。
根据提示,在你的 Vue 项目执行这段代码npm install --save @sentry/browser @sentry/integrations @sentry/tracing
,安装 sentry 所需的依赖。再将下面的代码拷到你的main.js
,放在new Vue()
之前。
import * as Sentry from "@sentry/browser";
import { Vue as VueIntegration } from "@sentry/integrations";
import { Integrations } from "@sentry/tracing";
Sentry.init({
dsn: "xxxxx", // 这里是你的 dsn 地址,注册完就有
integrations: [
new VueIntegration({
Vue,
tracing: true,
}),
new Integrations.BrowserTracing(),
],
// We recommend adjusting this value in production, or using tracesSampler
// for finer control
tracesSampleRate: 1.0,
});
然后点击第一步中的skip this onboarding
,进入控制台页面。如果忘了自己的 DSN,请点击左边的菜单栏选择Settings
->Projects
-> 点击自己的项目 ->Client Keys(DSN)
。
在你的 Vue 项目执行一个打印语句console.log(b)
。这时点开 sentry 主页的 issues 一项,可以发现有一个报错信息b is not defined
:
这个报错信息包含了错误的具体信息,还有你的 IP、浏览器信息等等。但奇怪的是,我们的浏览器控制台并没有输出报错信息。这是因为被 sentry 屏蔽了,所以我们需要加上一个选项logErrors: true
。
然后再查看页面,发现控制台也有报错信息了:
一般打包后的代码都是经过压缩的,如果没有 sourcemap,即使有报错信息,你也很难根据提示找到对应的源码在哪。下面来看一下如何上传 sourcemap。首先创建 auth token。
这个生成的 token 一会要用到。安装sentry-cli
和@sentry/webpack-plugin
:
npm install sentry-cli-binary -g
npm install --save-dev @sentry/webpack-plugin
安装完上面两个插件后,在项目根目录创建一个.sentryclirc
文件(不要忘了在.gitignore
把这个文件添加上,以免暴露 token),内容如下:
[auth]
token=xxx
[defaults]
url=https://sentry.io/
org=woai3c
project=woai3c
把 xxx 替换成刚才生成的 token。org
是你的组织名称。
project
是你的项目名称,根据下面的提示可以找到。
在项目下新建vue.config.js
文件,把下面的内容填进去:
const SentryWebpackPlugin = require('@sentry/webpack-plugin')
const config = {
configureWebpack: {
plugins: [
new SentryWebpackPlugin({
include: './dist', // 打包后的目录
ignore: ['node_modules', 'vue.config.js', 'babel.config.js'],
}),
],
},
}
// 只在生产环境下上传 sourcemap
module.exports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config : {}
填完以后,执行npm run build
,就可以看到sourcemap
的上传结果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没上传 sourcemap 和上传之后的报错信息对比。未上传 sourcemap
已上传 sourcemap
可以看到,上传 sourcemap 后的报错信息更加准确。
选完刷新即可。
打开 performance 选项,就能看到你每个项目的运行情况。具体的参数解释请看文档Performance Monitoring。
性能优化主要分为两类:
例如压缩文件、使用 CDN 就属于加载时优化;减少 DOM 操作,使用事件委托属于运行时优化。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先找出问题,否则无从下手。所以在做性能优化之前,最好先调查一下网站的加载性能和运行性能。
一个网站加载性能如何主要看白屏时间和首屏时间。
将以下脚本放在</head>
前面就能获取白屏时间。
<script>
new Date() - performance.timing.navigationStart
</script>
首屏时间比较复杂,得考虑有图片和没有图片的情况。如果没有图片,则在window.onload
事件里执行new Date() - performance.timing.navigationStart
即可获取首屏时间。如果有图片,则要在最后一个在首屏渲染的图片的onload
事件里执行new Date() - performance.timing.navigationStart
获取首屏时间,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在这里限于篇幅就不说了。
配合 chrome 的开发者工具,我们可以查看网站在运行时的性能。
打开网站,按 F12 选择 performance,点击左上角的灰色圆点,变成红色就代表开始记录了。这时可以模仿用户使用网站,在使用完毕后,点击 stop,然后你就能看到网站运行期间的性能报告。如果有红色的块,代表有掉帧的情况;如果是绿色,则代表 FPS 很好。
另外,在 performance 标签下,按 ESC 会弹出来一个小框。点击小框左边的三个点,把 rendering 勾出来。
这两个选项,第一个是高亮重绘区域,另一个是显示帧渲染信息。把这两个选项勾上,然后浏览网页,可以实时的看到你网页渲染变化。
可以部署一个前端监控系统来监控网站性能,上一节中讲到的 sentry 就属于这一类。
如果你安装了 Chrome 52+ 版本,请按 F12 打开开发者工具。
它不仅会对你网站的性能打分,还会对 SEO 打分。
使用 Lighthouse 审查网络应用
网上关于性能优化的文章和书籍多不胜数,但有很多优化规则已经过时了。所以我写了一篇性能优化文章前端性能优化 24 条建议(2020),分析总结出了 24 条性能优化建议,强烈推荐。
《重构2》一书中对重构进行了定义:
所谓重构(refactoring)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重构是一种经千锤百炼形成的有条不紊的程序整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整理过程中引入错误的概率。本质上说,重构就是在代码写好之后改进它的设计。
重构和性能优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在不改变程序功能的情况下修改代码;不同的地方是重构为了让代码变得更加易读、理解,性能优化则是为了让程序运行得更快。
重构可以一边写代码一边重构,也可以在程序写完后,拿出一段时间专门去做重构。没有说哪个方式更好,视个人情况而定。
如果你专门拿一段时间来做重构,建议你在重构一段代码后,立即进行测试。这样可以避免修改代码太多,在出错时找不到错误点。
在《重构2》这本书中,介绍了多达上百个重构手法。但我觉得有两个是比较常用的:
假设有一个查询数据的接口/getUserData?age=17&city=beijing
。现在需要做的是把用户数据:{ age: 17, city: 'beijing' }
转成 URL 参数的形式:
let result = ''
const keys = Object.keys(data) // { age: 17, city: 'beijing' }
keys.forEach(key => {
result += '&' + key + '=' + data[key]
})
result.substr(1) // age=17&city=beijing
如果只有这一个接口需要转换,不封装成函数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有多个接口都有这种需求,那就得把它封装成函数了:
function JSON2Params(data) {
let result = ''
const keys = Object.keys(data)
keys.forEach(key => {
result += '&' + key + '=' + data[key]
})
return result.substr(1)
}
假设现在有一个注册功能,用伪代码表示:
function register(data) {
// 1. 验证用户数据是否合法
/**
* 验证账号
* 验证密码
* 验证短信验证码
* 验证身份证
* 验证邮箱
*/
// 2. 如果用户上传了头像,则将用户头像转成 base64 码保存
/**
* 新建 FileReader 对象
* 将图片转换成 base64 码
*/
// 3. 调用注册接口
// ...
}
这个函数包含了三个功能,验证、转换、注册。其中验证和转换功能是可以提取出来单独封装成函数的:
function register(data) {
// 1. 验证用户数据是否合法
// verify()
// 2. 如果用户上传了头像,则将用户头像转成 base64 码保存
// tobase64()
// 3. 调用注册接口
// ...
}
如果你对重构有兴趣,强烈推荐你阅读《重构2》这本书。参考资料: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对我这一年多工作经验作总结,因为我基本上都在研究前端工程化以及如何提升团队的开发效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一些对前端工程化没有经验的新手,通过这篇文章入门前端工程化。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一下赞,感激不尽。
本人具有三年+前端工作经验,32岁,高中学历,现寻求天津、北京地区的前端工作机会。下面是我掌握的一些技能:
如果您觉得我的条件还可以,可以私信我或在评论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