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条件语句是指根据条件表达式的不同计算结果,使程序流转至不同的代码块。Python中的条件语句有——if语句、if… else…语句。
作者:黄传禄 张克强 赵越
来源:大数据DT(ID:hzdashuju)

01 if条件语句
if语句用于检测某个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if语句内的程序;否则,跳过if语句,执行后面的内容。if语句的格式如下。
if(表达式):
语句1
else:
语句2if语句的执行过程如下:如果表达式的布尔值为真,则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其中的else子句可以省略,表达式两侧的括号也可以省略。
在讲解if语句之前,先介绍一下Python中的控制台输入函数。在C语言中,使用scanf()和getchar()捕获用户输入,而Java语言的System.in包提供了控制台输入的方法。Python也提供了类似功能的函数——input(),用于捕获用户的原始输入并将其转为字符串。input()函数的声明如下。
input([prompt]) -> string参数prompt是控制台中对于输入的提示文字,提示用户输入,返回值为字符串。如果输入的是数字,返回的还是字符串,那么使用前需要调用int()做一下字符串和数字类型的转换。下面这段代码说明了字符串和数字类型的转换。
x = input("x:")
x = int(x)
x = x + 1如果不调用int()把字符串转换为数字,而直接计算表达式x = x + 1,将提示如下错误。
TypeError: Can't convert 'int' object to str implicitly下面这段代码演示了if语句的执行流程。
# 执行if语句内的程序
a = input("a:")
a = int(a)
b = input("b:")
b = int(b)
if(a > b):
print (a, " > ", b)
【代码说明】
如果不满足if语句内的条件,程序将跳过if语句,执行后面的内容。
# 跳过if语句
a = input("a:")
a = int(a)
b = input("b:")
b = int(b)
if(a > b):
print (a, " > ", b)
print (a, " < ", b)
【代码说明】
【例3-1】把上面的代码改写成if… else…结构。
【例3-1.py】
# if… else…语句
a = input("a:")
a = int(a)
b = input("b:")
b = int(b)
if(a > b):
print (a, " > ", b)
else:
print (a, " < ", b)【代码说明】
注意:else子句后需要加一个冒号,使Python解释器能识别出else子句对应的代码块。Java程序员可能会不习惯这种语法,往往会忽略else子句后的冒号。在Python 2中还可用raw_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其功能与Python 3的input()相同。而Python 2中的input()接收的值不转换为字符串类型,而是保留原始类型,它在Python 3中已经去除。
02 if…elif…else判断语句
if…elif…else语句是对if…else…语句的补充。当程序的条件分支很多时,可以使用这种语句。if…elif…else语句相当于C、Java中的if…elseif…else语句。该语句的格式如下。
if(表达式1): 语句1
elif(表达式2): 语句2
…
elif(表达式n): 语句n
else: 语句mif…elif…else语句的执行过程:首先判断表达式1的值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则执行语句1。否则,程序流转到elif子句,判断表达式2的值是否为真。如果表达式2的值为真,则执行语句2。否则,程序进入下面一个elif子句,以此类推。如果所有的表达式都不成立,则程序执行else子句的代码。其中的else子句可以省略,表达式两侧的括号也可以省略。
下面【例3-2】中的这段代码通过判断学生的分数,确定学生成绩的等级。
【例3-2.py】
# if elif else语句
score = float( input("score:")) # 接收用户输入并将其转换为float类型,当输入为小数时,使用int转换会报错
if 90 <= score <= 100:
print("A")
elif 80 <= score < 90:
print("B")
elif 60 <= score < 80:
print("C")
else:
print("D")【代码说明】
03 if语句也可以嵌套
if语句的嵌套是指if语句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if语句。嵌套的格式如下所示。
if(表达式1):
if(表达式2): 语句1
elif(表达式3): 语句2
…
else: 语句3
elif(表达式n):
…
else:
…下面【例3-3】中的这段代码是一个嵌套的条件语句。如果x的值大于0,则y的值等于1;如果x的值等于0,则y的值等于0;如果x的值小于0,则y的值等于-1。
【例3-3.py】
x = -1
y = 99
if(x >= 0):
if(x > 0):#嵌套的if语句
y = 1
else:
y = 0
else:
y = -1
print ("y =", y)【代码说明】
嵌套语句可以组合出很多写法,但是要注意把所有的分支情况都考虑到。下面的这种写法是错误的。
# 错误的嵌套语句
x = -1
y = 99
if(x != 0): # 如果x不等于0
if(x > 0): #嵌套的if语句
y = 1
else:
y = 0
print ("y =", y)【代码说明】
注意:编写条件语句时,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嵌套语句。嵌套语句不便于阅读,而且可能会忽略一些可能性。
04 switch语句的替代方案
switch语句用于编写多分支结构的程序,类似于if…elif…else语句。C语言中switch语句的结构如下所示。
switch(表达式) {
case 常量表达式1: 语句1
case 常量表达式2: 语句2
…
case 常量表达式n: 语句n
default: 语句m
}switch语句表示的分支结构比if…elif…else语句更清晰,代码可读性更高,但是Python并没有提供switch语句,而是可以通过字典实现switch语句的功能。
实现方法分为两步。首先,定义一个字典。字典是由键值对组成的集合。其次,调用字典的get()获取相应的表达式。
下面【例3-4】中的这段代码通过算术运算的符号,获取算术运算表达式。
【例3-4.py】
# 使用字典实现switch语句
from __future__ import division# 导入division模块
x = 1
y = 2
operator = "/"
result = { # 定义字典
"+" : x + y,
"-" : x - y,
"*" : x * y,
"/" : x / y
}
print (result.get(operator))【代码说明】
另一种使用switch分支语句的方案是创建一个switch类,处理程序的流转。这种实现方法比较复杂,涉及面向对象、for循环、中断语句、遍历等知识,实现步骤分为4步。
下面【例3-5】中的这段代码实现了switch语句的功能。
【例3-5.py】
class switch(object):# 定义switch类
def __init__(self, value):# 初始化需要匹配的值value
self.value = value
self.fall = False # 如果匹配到的case语句中没有break,则fall为True
def __iter__(self):# 定义__iter__()方法
yield self.match # 调用match方法 返回一个生成器
raise StopIteration# 用StopIteration 异常来判断for循环是否结束
def match(self, *args): # 模拟case子句的方法
if self.fall or not args: # 如果fall为True,则继续执行下面的case子句
# 或case子句没有匹配项,则流转到默认分支
return True
elif self.value in args: # 匹配成功
self.fall = True
return True
else: # 匹配失败
return False
operator = "+"
x = 1
y = 2
for case in switch(operator): # switch只能用于for... in...循环中
if case('+'):
print (x + y)
break
if case('-'):
print (x - y)
break
if case('*'):
print (x * y)
break
if case('/'):
print (x / y)
break
if case(): # 默认分支
print ""【代码说明】
注意:switch语句会造成代码不易维护,使源文件臃肿。面向对象的设计中常常对switch语句进行重构,把switch语句分解为若干个类。当然,对于分支流程简单的switch,可以使用字典来实现。使用字典更容易管理switch,而switch类回到了C、Java的老路上,而且写法更复杂了,不值得推荐。
本文摘编自《零基础学Python》(第2版),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