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链接: Python | maketrans和translate
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是进行字符串字符编码的常用方法。本文着重点在于演示其基本用法和在不同版本下操作的差异。本文提到的2.X版本指2.6以上的版本,3.X版本指3.1以上的版本。
2.X版本把字符串基本分为两种:unicode字符串和8位字符串str,后者包含字节数据和我们常见的ASCII码数据;而3.X版本则重新对字符串进行了划分,分为了字节字符串bytes和文本字符串str,两者都是不可变的,所以添加了一个可变的字节字符串类型bytearray。
2.X版本中string类型和str、unicode类型大量方法是重复的,所以3.X版本不提倡使用string模块中与str重复的方法。string模块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常量和方法,比如string.digits,可以在字符串编码中方便地使用。
2.X中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的签名:
string.maketrans(from, to)
string.translate(s, table[, deletechars]) str.translate(table[, deletechars]) unicode.translate(table)
3.X中maketrans和translate函数的签名:
static str.maketrans(x[, y[, z]]) static bytes.maketrans(from, to) static bytearray.maketrans(from, to)
str.translate(map) bytes.translate(table[, delete]) bytearray.translate(table[, delete])
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2.X的string模块的maketrans方法,3.X中分别提供了三个静态方法用于创建映射表。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字符串转换的过程:
2.X下的演示过程:
>>> import string #导入string模块 >>> map = string.maketrans('123', 'abc') #建立映射表,将字符串中含有的'1','2','3'替换为'a','b','c' >>> s = '54321123789' #转换前的字符串 >>> s.translate(map) #用创建的映射表map转换字符串 '54cbaabc789' #转换后的字符串
3.X下的演示过程:
>>> map = str.maketrans('123','abc') >>> s = '54321123789' >>> s.translate(map) '54cbaabc789'
2.X使用了string的maketrans函数,而3.X使用了str的maketrans函数,除了这一点,使用方法是基本相同的。若指定字符串中要删除的字符时,使用就会略有不同,如下:
2.X下的演示过程:
>>> import string >>> map = string.maketrans('123', 'abc') >>> s = '54321123789' >>> s.translate(map, '78') #除了转换,还要删除字符串中的字符'7','8' '54cbaabc9' #转换后的字符串没有字符'7','8'
3.X下的演示过程:
>>> map = str.maketrans('123','abc', '78')#要删除的字符需要在这指定 >>> s = '54321123789' >>> s.translate(map) '54cbaabc9'
我在读《Python Cookbook》遇到了一个基于2.X版本的例子,如下
import string def translator(frm='', to='', delete='', keep=None): if len(to) == 1: to = to * len(frm) trans = string.maketrans(frm, to) if keep is not None: allchars = string.maketrans('', '') delete = allchars.translate(allchars, keep.translate(allchars,delete)) def translate(s): return s.translate(trans, delete) return translate
见代码中加红部分,allchars应该是一个返回的映射表,为什么还可以调用translate方法,所以它应该是一个str类型,测试如下:
>>> import string >>> map = string.maketrans('123', 'abc') >>> type(map) <type 'str'>
在3.X版本中这个方法不能正常通过运行,那么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看看映射表是什么类型:
>>> map = str.maketrans('123','abc') >>> type(map) <class 'dict'>
知道了映射表的类型了,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后期加工”,像上面《Python Cookbook》中的例子一样,
来满足我们的编码要求
。
上面讨论的例子用的字符串是ASCII字符组成的,如果是字节类型,2.X版本中操作是一样的,3.X中调用bytes或bytearray的函数;若是unicode类型的,2.X需要用unicode的translate方法,注意下面的代码
>>> print u"hallo".translate({97:u'e'}) hello >>> print u"hallo".translate({'a':u'e'}) hallo >>> print u"hallo".translate({u'a':u'e'}) hallo
结果之所以不一样,查阅手册可知unicode的translate方法的映射表也就是字典的键必须是unicode的位序数,值可以是unicode的位序数、unicode字符串或这None。
其他具体信息可以查阅python 标准库手册。
转载请注明。
以下是其他参考资料:
python的中文问题一直是让人不爽的一件事情,而python的一个强大之处恰恰是string的处理,而且string就难免不包含chinese。所以处理string中的chinese就变得很重要了。
实验室的complex network项目,目前是数据处理阶段,考虑到python的高效和强大的string功能,我决定使用python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demo,先贴代码,然后进行说明:
python 代码
# -*- coding: gb18030 -*- import string import re identify = string.maketrans('', '') delEStr = string.punctuation + ' ' + string.digits #ASCII 标点符号,空格和数字 delCStr = '《》()&%¥#@!{}【】' s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s = s.translate(identify, delEStr) #去掉ASCII 标点符号和空格 if re.findall('[\x80-\xff].', s): #s为中文 unicode编码中,中文字符范围为 [^\u4e00-\u9fa5] s = s.translate(identify, delCStr) print s else: #s为英文 print s
当然,首先是要import string和re(这里需要正则表达式功能)。
delEStr是一个包含英文标点符号和数字的字符串,就如 '(){}<>1234 ' 这样。delCStr是一个包含中文标点符号的字符串。s是一个测试字符串。
12行的功能就是把s中的英文标点符号都删除。
Python code
?
1
2
3
4
import
string
s
=
'abcdef'
table
=
s.maketrans(
'bc'
,
'BC'
)
s.translate(table)
楼主给出的代码是没有错的,但是string模块根本没有用上。原因是这样的:2.x系列string模块和内置的str类型有很多方法是重复的,所以3.x系列时string模块把这些重复的方法都去掉了,只保留一些独有的方法和常量来有区别与str类型,所以调用string的maketrans出错,所以上面的代码即使不import string也是可以通过的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