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数据库漫谈(一)

数据库漫谈(一)

作者头像
SQLplusDB
发布2021-01-26 14:33:00
4610
发布2021-01-26 14:33:00
举报

编者按:

本文作者系Scott(中文名陈晓辉),现任大连华信资深分析师 ,ORACLE数据库专家,曾就职于甲骨文中国。个人主页:segmentfault.com/u/db_perf ,经其本人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任何公司无关。

从大学开始学习,到近10年做专业数据库性能优化工作,接触数据库已有20年+,这期间踩坑无数,也收获颇多,但都纷乱繁杂,每逢培训新同事或与同行论道,都是千头万绪,东拉西扯,不成系统。事后回味,百密一疏,懊恼不已。

最近因工作略有空闲,也开始迷上了写一些网络文章,所以决定写一个数据库漫谈系列,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这些年的心得。不求圈粉无数,如能让别人少走一些弯路,就很欣慰了。

先说说数据库的历史吧,就算给这一系列的文章当个引子。

数据库的发展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但是在计算机被制造出来之前就有了数据库的需求。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近代的账本,其实都是数据库的雏形。

如果你要说诸如史记离骚也是数据库的雏形,我也不会反对。但我在这一章里主要讲传统的数据库概念,既关系数据库系统(RDBMS),所以不自觉的想到了帐房先生的账本。

计算机被制造出来之后,人们发现用它来记录账本之类的数据变得方便多了。于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就被快速的记录进计算机的硬盘里。

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的查找,更新以及日常维护也日益变得复杂,于是,聪明的计算机工程师们想到了开发一种通用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然后,大名鼎鼎的SQL语言就诞生了。

顺便说一句,SQL语言的诞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66年,当时在IBM工作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埃德加·弗兰克·科德(英文:Edgar Frank "Ted" Codd)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

然后利用10年的时间开发了最初的关系数据库原型System R系统,实现了SQL语言的最初设计。并在1976年发表了论文《System R: Relational Approach to Database Management》

但是很遗憾,System R还不是真正的商业意义上的关系数据库。不过在1981年,科德因在关系型数据库方面的贡献获得了图灵奖,也算对这位当过空军参加过二战的传奇人物的褒奖。

就在科德发表了论文不久,另一位计算机界的传奇人物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就敏锐的发现了它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了最造的商业意义上的关系数据库:ORACLE。

当时埃里森刚离开上一个公司Ampex,理由是“我比公司的头儿们懂技术,也比他们懂市场,如果他们能经营公司,我也能。”

于是,在1977年,他和两个同事(Bob Miner和Edward Oates)一起创办了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s),1978年公司迁往硅谷,更名为“关系式软件公司”(RSI),并在1979年发布了商用ORACLE产品,这个数据库产品整合了比较完整的SQL实现,其中包括子查询、连接及其他特性。恰好此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想买一套这样的软件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在咨询了IBM公司之后发现IBM没有可用的商用产品,他们联系了RSI。于是RSI有了第一个客户。

至于 IBM为什么自己开发了原型系统,发表了论文却没有开发出商业产品。可能原因有很多,但是下面两点是主要的:

  1. 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术出身,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不是推向市场的产品;从学术上看,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因为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何乐而不为呢?
  2. IBM当时有一个销售得还不错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推出一个竞争性的产品会影响IMS的销售人员工作。

直到1985年,IBM才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而埃里森那时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1982年,埃里森将也将公司名改为ORACLE。自此,一个关系数据库王者的时代就到来了。

至于ORACLE的中文名字:甲骨文,是因为中国的考古词汇 -“甲骨”(中国商朝用来刻写占卜文字的龟甲兽骨)对外翻译为“oracle bone”。其中出现了“oracle”,而甲骨文能够表达了Oracle的业务特点:“甲骨文”字面意思是数据和信息的记录,与Oracle数据库保存数据一致。所以便以“甲骨文”作为Oracle”的中文译名,2002年04月26日Oracle宣布,正式启用“甲骨文”作为公司的中文注册商标。

因为ORACLE公司的Logo以红色调为主,IBM以蓝色为主,所以被称为计算机界的“红色巨人”和“蓝色巨人”。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红色巨人的发展历程吧。

1984年,三年内,先后进军加拿大、荷兰、英国、奥地利、日本、德国、瑞士、瑞典、澳洲、芬兰、法国、中国香港、挪威、西班牙。1986年上市时,年收入暴升至5500万美元,同年3月招股,集资3150万美元。 1987年收入达到1.31亿美元,甲骨文一年后成为世界第四大软件公司。两年内再进军墨西哥、巴西、中国、塞浦路斯、马来西亚及新西兰。一年后,收入再升一倍至2.82亿美元。 1990年,甲骨文两年内挥军进入智利、希腊、韩国、葡萄牙、土耳其、委内瑞拉、中国台湾、比利时、阿根廷、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及菲律宾等地,但是当年甲骨文的业绩首次发生亏损,市值急跌80%,埃里森首次安排资深管理人员参与经营。 1992年,旗舰产品Oracle 7面世,使该公司业务重新步上轨道,年收入达到11.79亿美元。曾被视为甲骨文接班人、但后来被踼出局的Raymond Lane担任首席运营官。 1995年,埃里森宣布PC已死,把全数产品推向互联网发展,并另组“网络计算机公司”(Network Computer),销售“网络计算机”,最终被淘汰收场。 2000年,科网接近尾声时,推出E-Business Suite,抢占应用产品市场,与昔日的生意伙伴构成严重利益冲突。同期微软及IBM数据技术提升,此后Oracle新增订单数目的占有率,在两年内下跌6.6%,业务倒退10%。 2003年,敌意收购仁科软件公司,引起业界哄动。两公司的争议新闻层出不穷。同年美国司法部落案阻止甲骨文收购。 2004年,历经18个月的拉锯战,终于成功购并仁科软件公司。 2007年,收购BEA Systems。 2009年4月20日,甲骨文公司宣布以每股9.50美元,总计74亿美元收购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2013年2月4日以每股29.25美元作价收购网络传输产品制造商Acme Packet,交易规模约为17亿美元。 2013年7月15日起甲骨文公司正式由纳斯达克转板至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转板至纽交所后,甲骨文公司将沿用“ORCL”这一交易代码。 2013年,甲骨文已超越 IBM ,成为继 Microsoft 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2017年6月7日,发布的2017年美国《财富》500强,甲骨文公司排名第81位,营业收入37,047百万美元。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甲骨文公司排名第31 。 2019年5月,继甲骨文在中国裁员数百人之后,该公司西雅图办公室的裁员规模达到300人左右,整体公司层面的裁员总数将达到数千人。 2020年9月14日,甲骨文证实,它已经与TikTok的中国所有者字节跳动达成协议,成为其“可信技术提供商”,但该协议仍需美国政府批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1-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Oracle数据库技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库
云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生态工具。您可以通过产品选择和组合搭建,轻松实现高可靠、高可用性、高性能等数据库需求。云数据库服务也可大幅减少您的运维工作量,更专注于业务发展,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数据上云及分布式架构的技术红利!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